夜游
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
酒吧可以显示出一个地方的特色。丽江大理的酒吧已经可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整个古城被形形色色的酒吧饭店客栈占据,成了不少文青的旅行胜地,建水同为古城,因为还没被完全开发,便多了许多生活气息,马欢回浙江后说浙江完全没有建水的这种情调,所以她老想回来。
如今在小桂湖旁的糖巢音乐吧里听着歌喝着红酒,这种情调是又多了几分。小桂湖这边本来就安静,这音乐闹腾起来莫名增加了许些不真实感,在心底浮浮沉沉的情绪猛然涌上来,再看周围竟更加静谧了几分。.第一次知道糖巢音乐吧是那次与朋友夜游小桂湖,刚刚走到风景道中间时听到似乎有人唱歌的声音,那一瞬竟有些恍若隔世,隐约听到歌里提到了香格里拉,又不经让我想到了在香格里拉的日子。而身后,是如开的正艳的凤凰花一般的空中楼阁,在这样的小城里看起来格外雄伟,东门楼就这样挺立着,守护了一代代的建水人民。
后来就一直想到那里去坐坐。
今天的驻唱是个清瘦的姑娘,谈不上漂亮,只能说是清秀。一开口把我牢牢吸引了,嗓子很好,有夜上海里那些歌女带些回声的风尘,又多了几分地下摇滚女嗓的沧桑。感觉像在漫漫星空下呼吸了一口微凉带咸的海风,爱上这种感觉以后,它又会慢慢地,一阵又一阵地拂过来,舒服又慵懒。恍惚间看见千古不灭的灵魂,在我专注的呼唤里复活再生。这一千多年的古城总有许多故事看不见摸不透,在不同时间的同一空间里,厚重的青石板沉淀出同一种文化和情怀,我们愿意浪漫,我们向往自由。三毛说,我们的族人相信永远的生命,也深信转世和轮回,对于自然的死亡,我们安静地接受它,一时里,今生今世的种种历练,电影般快速地掠过,那些悲欢岁月,那些在世和去世的亲人,想起来竟然完全没有丝毫感觉,好似在看别人的事情一般。在这个一草一木都落满历史尘埃,空气中弥漫着来自前世的气息的古城,我们幸运地听着各种关于故乡的传说神话,感慨万千,淑不觉这古往今来的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建水乍暖还寒的春天,风还是有些凉。早春的高原气候,长年如此。微凉中夹着一份风吹过的怅然和诗意。假若下场雨,远处的那片青山,烟雨濛濛中一样亘古不移,冷冷看尽这个老城中如逝如流的哀乐人间。来的晚些,演出就结束了,所有的景灯在十一点也随着演出熄灭了,只剩音响里的音乐还在喋喋不休,哀哀不放。等到这里也下班关门了,意犹未尽的人们勾肩搭背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就真的都静下来了。只剩下漫天的星空与远处的万家灯火,也算另一种景致吧。所有的建筑都隐在了黑色的废墟里,连岁月也变了模样。
我也曾经在十一二点的时候从景观大道步行去十七孔桥,那种与世隔绝的兴奋和紧张在只有星星月亮照明的半明亮半黑暗中感受地格外真实,透过树影看灯火阑珊的村庄,与白天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那一瞬间以为自己就这样逃离了人世间。十七孔桥被黑夜笼罩起了一团黑气,看不清五彩的琉璃瓦和彩饰的房檐,十七孔桥显出了不同白日的霸气与威严。回到灯火通明的街道时,暮色该是更浓了。街上人影幢幢,一切如梦如幻,真是不知身在何处。
余秋雨先生认为我们心中有两大色块:一是飘逸的银褐色映照着悠远的湛蓝色;一块是沉郁的赭红色装潢着闪烁的金铜色。躲避前者,是怕沉醉;躲避后者,是怕迷失。诸子百家的了不起,就在于它们被选择成了中国人的心理色调。除了上面说的两种,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
我还期待着一种颜色。它使其它颜色更加鲜明,又使它们获得定力。它甚至有可能不被认为是颜色,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它就是黑色。建水是个民族文化碰撞的地方,它既有各个民族文化风俗的集合交汇,又有文献名邦的历史底蕴,也散落了各种颜色在建水的每个角落,不如你也来一起夜游建水吧,它没有上海夜景的繁华绚目,却有繁华落尽之后的安静平和,误打误撞,一片梦景,也能成真。
这里是我的故乡,有人踏遍河山来拥抱它,为它留下,也有人离开这里,万水千山走遍,故乡的檀木香依旧魂牵梦绕,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气息,街头巷口总有不同的风景,这种新鲜感让人流连忘返,就像早晨渐变的彩霞,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惊喜,代表着临安满满的心意,择一城终老,我愿在这个让人既能行吟山水,又能一梦千年的地方紧握希望沉沉睡去,也想在这里遇见你。
我多想与你在这里饮上一杯,再吃一盘挤满芥末的毛豆还有沾着酱油的豆腐,然后讲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流一些谁也不理解的泪,最后放声大笑,余生就这样吧,放开那些抓不住的人,做些不切实际的梦,犯些不伤大雅的错,最后与自己和解。与临安这座古城一起看太阳升起,那些红的黄的紫的花赴约一般明亮起来。
然后,把岁月化成歌,留在山河。
2016--2--19
李辰悦
酒吧可以显示出一个地方的特色。丽江大理的酒吧已经可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整个古城被形形色色的酒吧饭店客栈占据,成了不少文青的旅行胜地,建水同为古城,因为还没被完全开发,便多了许多生活气息,马欢回浙江后说浙江完全没有建水的这种情调,所以她老想回来。
如今在小桂湖旁的糖巢音乐吧里听着歌喝着红酒,这种情调是又多了几分。小桂湖这边本来就安静,这音乐闹腾起来莫名增加了许些不真实感,在心底浮浮沉沉的情绪猛然涌上来,再看周围竟更加静谧了几分。.第一次知道糖巢音乐吧是那次与朋友夜游小桂湖,刚刚走到风景道中间时听到似乎有人唱歌的声音,那一瞬竟有些恍若隔世,隐约听到歌里提到了香格里拉,又不经让我想到了在香格里拉的日子。而身后,是如开的正艳的凤凰花一般的空中楼阁,在这样的小城里看起来格外雄伟,东门楼就这样挺立着,守护了一代代的建水人民。
后来就一直想到那里去坐坐。
今天的驻唱是个清瘦的姑娘,谈不上漂亮,只能说是清秀。一开口把我牢牢吸引了,嗓子很好,有夜上海里那些歌女带些回声的风尘,又多了几分地下摇滚女嗓的沧桑。感觉像在漫漫星空下呼吸了一口微凉带咸的海风,爱上这种感觉以后,它又会慢慢地,一阵又一阵地拂过来,舒服又慵懒。恍惚间看见千古不灭的灵魂,在我专注的呼唤里复活再生。这一千多年的古城总有许多故事看不见摸不透,在不同时间的同一空间里,厚重的青石板沉淀出同一种文化和情怀,我们愿意浪漫,我们向往自由。三毛说,我们的族人相信永远的生命,也深信转世和轮回,对于自然的死亡,我们安静地接受它,一时里,今生今世的种种历练,电影般快速地掠过,那些悲欢岁月,那些在世和去世的亲人,想起来竟然完全没有丝毫感觉,好似在看别人的事情一般。在这个一草一木都落满历史尘埃,空气中弥漫着来自前世的气息的古城,我们幸运地听着各种关于故乡的传说神话,感慨万千,淑不觉这古往今来的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建水乍暖还寒的春天,风还是有些凉。早春的高原气候,长年如此。微凉中夹着一份风吹过的怅然和诗意。假若下场雨,远处的那片青山,烟雨濛濛中一样亘古不移,冷冷看尽这个老城中如逝如流的哀乐人间。来的晚些,演出就结束了,所有的景灯在十一点也随着演出熄灭了,只剩音响里的音乐还在喋喋不休,哀哀不放。等到这里也下班关门了,意犹未尽的人们勾肩搭背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就真的都静下来了。只剩下漫天的星空与远处的万家灯火,也算另一种景致吧。所有的建筑都隐在了黑色的废墟里,连岁月也变了模样。
我也曾经在十一二点的时候从景观大道步行去十七孔桥,那种与世隔绝的兴奋和紧张在只有星星月亮照明的半明亮半黑暗中感受地格外真实,透过树影看灯火阑珊的村庄,与白天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那一瞬间以为自己就这样逃离了人世间。十七孔桥被黑夜笼罩起了一团黑气,看不清五彩的琉璃瓦和彩饰的房檐,十七孔桥显出了不同白日的霸气与威严。回到灯火通明的街道时,暮色该是更浓了。街上人影幢幢,一切如梦如幻,真是不知身在何处。
余秋雨先生认为我们心中有两大色块:一是飘逸的银褐色映照着悠远的湛蓝色;一块是沉郁的赭红色装潢着闪烁的金铜色。躲避前者,是怕沉醉;躲避后者,是怕迷失。诸子百家的了不起,就在于它们被选择成了中国人的心理色调。除了上面说的两种,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
我还期待着一种颜色。它使其它颜色更加鲜明,又使它们获得定力。它甚至有可能不被认为是颜色,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它就是黑色。建水是个民族文化碰撞的地方,它既有各个民族文化风俗的集合交汇,又有文献名邦的历史底蕴,也散落了各种颜色在建水的每个角落,不如你也来一起夜游建水吧,它没有上海夜景的繁华绚目,却有繁华落尽之后的安静平和,误打误撞,一片梦景,也能成真。
这里是我的故乡,有人踏遍河山来拥抱它,为它留下,也有人离开这里,万水千山走遍,故乡的檀木香依旧魂牵梦绕,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气息,街头巷口总有不同的风景,这种新鲜感让人流连忘返,就像早晨渐变的彩霞,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惊喜,代表着临安满满的心意,择一城终老,我愿在这个让人既能行吟山水,又能一梦千年的地方紧握希望沉沉睡去,也想在这里遇见你。
我多想与你在这里饮上一杯,再吃一盘挤满芥末的毛豆还有沾着酱油的豆腐,然后讲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流一些谁也不理解的泪,最后放声大笑,余生就这样吧,放开那些抓不住的人,做些不切实际的梦,犯些不伤大雅的错,最后与自己和解。与临安这座古城一起看太阳升起,那些红的黄的紫的花赴约一般明亮起来。
然后,把岁月化成歌,留在山河。
2016--2--19
李辰悦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