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书店,一座城——设计给书店带来生命
一座书店,一座城——设计给书店带来生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g0OTk3NA==&mid=2653331344&idx=1&sn=3bfad73426d01a74cc0873a3cf31db73#rd
2016-05-21 宁小尘 了知
随着电商、电子书、快餐文化的不断冲击,“书店”这个字眼好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回头想想,自己最后一本在书店的买的书哪本呢?
就在今年世界读书日——2016年4月23日,钟书阁的杭州店试营业了,此书店与以往其他书店比起来设计新颖,空间独特,被网友们亲切的称谓——最美书店。
下面我们来看看书店内场景:
有充满仪式感的阶梯阅读区
白派纯净的森林阅读区
从森林阅读区穿过阅读长廊
看到仪式感十足的阶梯阅读区
阅读长廊
儿童绘本馆
平面图
看了上面的图片,有没有被震撼到呢?
杭州钟书阁店内面积1000平左右,从图中所看到仿佛远远大于1000平,这功劳一定要归给设计师。钟书阁的设计将镜子的使用几乎极致,一个层高不高,本该压抑的空间,却能做到如森林般挺拔开朗。
慨叹时间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愿意为设计买单。在这个书店不断倒闭的时代,一个光彩透亮的设计几乎打破了这样的状态,来钟书阁的人越来越多了。大人们愿意带着孩子体验一个周末带绘画时光,情侣们愿意将约会场所定到书店,四月读书季,五月阅读春,慢慢的让书店恢复活力。
那到这里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一定要让书店火起来?公立的图书馆越来越多,网上的电子书有如此环保,书店还有存在的必要么,是不是只是为了单纯的怀旧?
小宁回答:是的,独立书店一定要存在。这里举出非常恰当的比喻来形容我的意思:公立图书馆和电商有如大型超市,货物齐全、价格优惠,那么独立书店就可以比作街边的便利店,方便快捷,满足需要,精神食粮终会和吃的粮食一样重要。当然独立书店在公立图书馆和电商以及电子书的冲击下面临转型。单一的售书模式已经遭到了市场的怀疑。与电商拼价格一定是必输之战。那么增值服务一定是独立书店的出路。
前几天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句颇有感叹的话,上海的独立书店如果有地产中介的服务半径,这将是怎样一种文明?了知希望,在不是很久的将来,了知的书店能够与中介合作,实现买书租书同步进行,既满足了服务半径需求,也满足绿色环保的原则。希望这一天可以早点到来。
话题依旧回归,杭州钟书阁开业那天,人简直多到爆炸,很多年轻人纷纷写帖子说这是“作秀的书店”,“拍照的书店”,小宁觉得言过其实了,当书店的经营慢慢趋于平稳了,真正爱书好书的人流量也会平稳起来。平常一些旅行来拍照的,看到认真看书的人也会慢慢形成不去打扰别人的习惯。如果真的依旧是人满为患的话,我觉得再来个分店也不是坏事啊。
作为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我感动于书店的老板愿意为书店的设计买单,在这个美感与设计并不是必需品的今天,需要一些勇敢者迈开脚步,对我们国家大众审美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做出力量。小众即是大众,它的目光或许更加深远,而有些时候公立并不一定是大众,就像12306的验证码一样(不知有没有相同人和想到一起去)把验证码换成照片的形式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借着这个验证码的机会可以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啊?即使是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我都能想到:这个验证码是可以搜集很多摄影师的作品的,借着买票卖票的机会提高民众的审美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如今我们却依旧只能看到清晰度如此低劣,毫无审美无关紧要的图片称为了每个买票人的必点的过程。甚是遗憾,也希望未来能够改变。
小宁希望能有自己的书店,在成立之前有一大帮一起读书的伙伴,一起旅行、读书、交友。慢慢了知要建立读书群啦,欢迎小伙伴们到碗里来!
一座书店,一座城,读书是随时走遍世界的最好旅行!
文:宁小尘 ,图:谷德设计网
转载需联系哦!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路遥 《平凡的世界》
欢迎关注:了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g0OTk3NA==&mid=2653331344&idx=1&sn=3bfad73426d01a74cc0873a3cf31db73#rd
2016-05-21 宁小尘 了知
随着电商、电子书、快餐文化的不断冲击,“书店”这个字眼好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回头想想,自己最后一本在书店的买的书哪本呢?
就在今年世界读书日——2016年4月23日,钟书阁的杭州店试营业了,此书店与以往其他书店比起来设计新颖,空间独特,被网友们亲切的称谓——最美书店。
下面我们来看看书店内场景:
![]() |
有充满仪式感的阶梯阅读区
![]() |
白派纯净的森林阅读区
![]() |
从森林阅读区穿过阅读长廊
看到仪式感十足的阶梯阅读区
![]() |
阅读长廊
![]() |
儿童绘本馆
![]() |
平面图
看了上面的图片,有没有被震撼到呢?
杭州钟书阁店内面积1000平左右,从图中所看到仿佛远远大于1000平,这功劳一定要归给设计师。钟书阁的设计将镜子的使用几乎极致,一个层高不高,本该压抑的空间,却能做到如森林般挺拔开朗。
慨叹时间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愿意为设计买单。在这个书店不断倒闭的时代,一个光彩透亮的设计几乎打破了这样的状态,来钟书阁的人越来越多了。大人们愿意带着孩子体验一个周末带绘画时光,情侣们愿意将约会场所定到书店,四月读书季,五月阅读春,慢慢的让书店恢复活力。
那到这里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一定要让书店火起来?公立的图书馆越来越多,网上的电子书有如此环保,书店还有存在的必要么,是不是只是为了单纯的怀旧?
小宁回答:是的,独立书店一定要存在。这里举出非常恰当的比喻来形容我的意思:公立图书馆和电商有如大型超市,货物齐全、价格优惠,那么独立书店就可以比作街边的便利店,方便快捷,满足需要,精神食粮终会和吃的粮食一样重要。当然独立书店在公立图书馆和电商以及电子书的冲击下面临转型。单一的售书模式已经遭到了市场的怀疑。与电商拼价格一定是必输之战。那么增值服务一定是独立书店的出路。
前几天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句颇有感叹的话,上海的独立书店如果有地产中介的服务半径,这将是怎样一种文明?了知希望,在不是很久的将来,了知的书店能够与中介合作,实现买书租书同步进行,既满足了服务半径需求,也满足绿色环保的原则。希望这一天可以早点到来。
话题依旧回归,杭州钟书阁开业那天,人简直多到爆炸,很多年轻人纷纷写帖子说这是“作秀的书店”,“拍照的书店”,小宁觉得言过其实了,当书店的经营慢慢趋于平稳了,真正爱书好书的人流量也会平稳起来。平常一些旅行来拍照的,看到认真看书的人也会慢慢形成不去打扰别人的习惯。如果真的依旧是人满为患的话,我觉得再来个分店也不是坏事啊。
作为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我感动于书店的老板愿意为书店的设计买单,在这个美感与设计并不是必需品的今天,需要一些勇敢者迈开脚步,对我们国家大众审美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做出力量。小众即是大众,它的目光或许更加深远,而有些时候公立并不一定是大众,就像12306的验证码一样(不知有没有相同人和想到一起去)把验证码换成照片的形式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借着这个验证码的机会可以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啊?即使是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我都能想到:这个验证码是可以搜集很多摄影师的作品的,借着买票卖票的机会提高民众的审美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如今我们却依旧只能看到清晰度如此低劣,毫无审美无关紧要的图片称为了每个买票人的必点的过程。甚是遗憾,也希望未来能够改变。
小宁希望能有自己的书店,在成立之前有一大帮一起读书的伙伴,一起旅行、读书、交友。慢慢了知要建立读书群啦,欢迎小伙伴们到碗里来!
一座书店,一座城,读书是随时走遍世界的最好旅行!
文:宁小尘 ,图:谷德设计网
转载需联系哦!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路遥 《平凡的世界》
![]() |
欢迎关注:了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