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北京城内游玩攻略(经典中轴线篇)
复习发展经济学脑袋要爆炸时候,就跟自己说考完试一定要做一件回馈社会的事666所以现在我考完了,我来回馈社会了。
好吧废话不说,直接切入主题。
男票在广州学习,我在北京念书。我们俩个在美国认识的,过程很神奇。总之呢,就这么开始了苦逼的异地生涯,去年十一男票飞来看我,对于一个特别爱玩的人来说,我大一的时候已经把北京市区里能玩儿的,好玩儿的都玩了一个遍,所以该带他去哪儿呢?想来想去,觉得钟楼鼓楼南锣鼓巷什刹海故宫前门对于一个不熟悉北京的人来说一定不要错过。但是作为传统的经典景点一定要选对日子,选好吃饭的点,因为此类景点属于那种连大爷大妈都要玩的,所以...你懂得。走路和骑自行车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走路的话可以有时间细细品味老北京的美景,在胡同里拐来拐去;骑着自行车则可以在路上亲身感受老现代北京的车来车往,穿过德胜门,穿过老胡同,又是另一番感受,仿佛时空旅行一般。
如果大家也想像我一样追求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不妨用手机里记录跑步的app把你行走的轨迹记录下来,我用的是悦跑圈。
我们在2015年10月3日就选择了走路通过中轴线,大致的线路如下。
总结来说就是:钟楼——鼓楼——烟袋斜街——后海——前海——景山——故宫——天安门——前门。
那么接下来就要展开介绍了,呼~乘地铁8号线从鼓楼大街站下车,沿着旧鼓楼大街向一路向南,我们出发的比较晚,刚下地铁差不多已经到中午了,所以,事先在一款叫做<enjoy>的app上预定的午饭(666怎么感觉我是app的托?!真的好用啦,上面的餐馆品质真的还好,我已经安利了很多同学了)我们定的是一家云南菜。
鼓楼大街沿线的店家大多数都自带露台,路边又种了很多很多槐树,十一长假北京正合适,秋高气爽,坐在露台上吃着可口的菜肴~他家的露台又恰好能够看到一会儿我们要去的鼓楼,青色的胡同砖瓦配合着钟楼,还有深绿色的槐树小叶子,别有一番情趣。
吃完午饭又要出发啦,继续沿着旧鼓楼大街向南,不一会儿便能在路东侧看到豆腐池胡同的介绍
我们就从这里拐进去,走进北京的老胡同,路边的小咖啡店里有消磨时间的情侣还有皱着眉头加班工作的人,随手拍到了一直慵懒的猫
;在老胡同里,一切仿佛都慢了下来,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大爷大妈说着最正宗的京腔侃天侃地,从家长里短聊到国家大事,幸运时会看到碧空中飞过去一群带着鸽哨鸽子,独特的鸽哨声是多少人童年的回忆。沿着豆腐池胡同走不远就能看到钟楼了,随便选一条南北向的胡同向钟楼走去。关于钟楼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钟楼上的巨钟,重两吨,是清康熙三十五年由金、银、铜,铁、锡五金铸成,上镌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6372字。撞钟僧每撞一下钟,要念108遍佛。奇怪的是该寺不打五更钟。相传此为龙潭,寺僧向龙借地建寺, 言称五更即还。建成后,第一次打五更钟,就风雨大作,殿角崩塌,只好用御赐经镇住。自此不打五更钟。感觉很神秘的样子。这张照片是钟楼后面的样子和前面的样子
<注:po主实在是没有怎么照不带人的皂片,长得也不美,所以只好打上贴纸了,大家忽略就好。>
鼓楼,钟楼与鼓楼紧紧连着,鼓楼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 年,比钟楼要早四年,与钟楼是姊妹楼。据说鼓楼上的鼓是用两整张牛皮蒙制的巨鼓,不过我也没有上去看,需要收下门票,但是价格不高。这个是鼓楼的照片
地安门外大街向南走,走一会儿在路西边,能看到烟袋斜街的牌坊
沿着烟袋斜街向西南走(因为它是斜着的),走到烟袋斜街与小石碑胡同交叉口走入小石碑胡同,走不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后海酒吧一条街了,记得当年就是在这里爱上北京,说一定要来这里上大学~感觉后海是北京最有情怀的地方,古老的北京与现代的北京在这里发生碰撞,向往北京的青年人们在这里尽情发泄,可古可今、可大可小,这才是北京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面。沿着后海南沿走到前海西沿一直走到地安门西大街。放上一张我们在前海西沿拍的照片,这边人不多,午后的悠闲时光,有人划着小船在水面上。
沿着地安门西大街一直向东走,走到地安门西大街与地安门内大街交叉口,转向地安门内大街向南方向,这时就可以看到景山公园了,之前一直到故宫玩,到前门玩,却从未真正拜访过景山公园,门票很便宜我记得好像是2元?这个价钱在现在少有啊,有种回到了过去的感觉。景山公园里柏树森森,环境很是优美,登上景山去,环顾四周——站在北京城的心脏位置向北京城的四面望去,每一个面都是一种不同的风景
这让我想起了我站在帝国大厦上环顾纽约市的感受,同样是环顾,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北京城的心跳,北京城向世人述说着她的故事。
接下来就是人人都去的故宫——天安门——前门了,不过,因为我们实在十一小长假期间去的,所以人特别多,我们没打算进去故宫,就在外面绕了一下。有我最最最最喜欢的角楼!(po在facebook的背景墙上放的就是角楼的图片)自从又一次看完一部叫做<故宫100>的纪录片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角楼
剩下的,天安门和前门的照片,po在这里就不再放上去了,大家都熟知的地方。
一路走下来,13km,耗时将近6小时,因为十一期间故宫实行单向放行,所以我们走了冤枉路,平时应该会好一点。
走了一些地方,看了一些风景,唯有在北京城有着“此处安心是吾乡”的感慨,未来不知怎样,过好当下,珍惜眼前人。
好吧废话不说,直接切入主题。
男票在广州学习,我在北京念书。我们俩个在美国认识的,过程很神奇。总之呢,就这么开始了苦逼的异地生涯,去年十一男票飞来看我,对于一个特别爱玩的人来说,我大一的时候已经把北京市区里能玩儿的,好玩儿的都玩了一个遍,所以该带他去哪儿呢?想来想去,觉得钟楼鼓楼南锣鼓巷什刹海故宫前门对于一个不熟悉北京的人来说一定不要错过。但是作为传统的经典景点一定要选对日子,选好吃饭的点,因为此类景点属于那种连大爷大妈都要玩的,所以...你懂得。走路和骑自行车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走路的话可以有时间细细品味老北京的美景,在胡同里拐来拐去;骑着自行车则可以在路上亲身感受老现代北京的车来车往,穿过德胜门,穿过老胡同,又是另一番感受,仿佛时空旅行一般。
如果大家也想像我一样追求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不妨用手机里记录跑步的app把你行走的轨迹记录下来,我用的是悦跑圈。
我们在2015年10月3日就选择了走路通过中轴线,大致的线路如下。
![]() |
总结来说就是:钟楼——鼓楼——烟袋斜街——后海——前海——景山——故宫——天安门——前门。
那么接下来就要展开介绍了,呼~乘地铁8号线从鼓楼大街站下车,沿着旧鼓楼大街向一路向南,我们出发的比较晚,刚下地铁差不多已经到中午了,所以,事先在一款叫做<enjoy>的app上预定的午饭(666怎么感觉我是app的托?!真的好用啦,上面的餐馆品质真的还好,我已经安利了很多同学了)我们定的是一家云南菜。
![]() |
鼓楼大街沿线的店家大多数都自带露台,路边又种了很多很多槐树,十一长假北京正合适,秋高气爽,坐在露台上吃着可口的菜肴~他家的露台又恰好能够看到一会儿我们要去的鼓楼,青色的胡同砖瓦配合着钟楼,还有深绿色的槐树小叶子,别有一番情趣。
吃完午饭又要出发啦,继续沿着旧鼓楼大街向南,不一会儿便能在路东侧看到豆腐池胡同的介绍
![]() |
我们就从这里拐进去,走进北京的老胡同,路边的小咖啡店里有消磨时间的情侣还有皱着眉头加班工作的人,随手拍到了一直慵懒的猫
![]() |
;在老胡同里,一切仿佛都慢了下来,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大爷大妈说着最正宗的京腔侃天侃地,从家长里短聊到国家大事,幸运时会看到碧空中飞过去一群带着鸽哨鸽子,独特的鸽哨声是多少人童年的回忆。沿着豆腐池胡同走不远就能看到钟楼了,随便选一条南北向的胡同向钟楼走去。关于钟楼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钟楼上的巨钟,重两吨,是清康熙三十五年由金、银、铜,铁、锡五金铸成,上镌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6372字。撞钟僧每撞一下钟,要念108遍佛。奇怪的是该寺不打五更钟。相传此为龙潭,寺僧向龙借地建寺, 言称五更即还。建成后,第一次打五更钟,就风雨大作,殿角崩塌,只好用御赐经镇住。自此不打五更钟。感觉很神秘的样子。这张照片是钟楼后面的样子和前面的样子
<注:po主实在是没有怎么照不带人的皂片,长得也不美,所以只好打上贴纸了,大家忽略就好。>
鼓楼,钟楼与鼓楼紧紧连着,鼓楼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 年,比钟楼要早四年,与钟楼是姊妹楼。据说鼓楼上的鼓是用两整张牛皮蒙制的巨鼓,不过我也没有上去看,需要收下门票,但是价格不高。这个是鼓楼的照片
地安门外大街向南走,走一会儿在路西边,能看到烟袋斜街的牌坊
![]() |
沿着烟袋斜街向西南走(因为它是斜着的),走到烟袋斜街与小石碑胡同交叉口走入小石碑胡同,走不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后海酒吧一条街了,记得当年就是在这里爱上北京,说一定要来这里上大学~感觉后海是北京最有情怀的地方,古老的北京与现代的北京在这里发生碰撞,向往北京的青年人们在这里尽情发泄,可古可今、可大可小,这才是北京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面。沿着后海南沿走到前海西沿一直走到地安门西大街。放上一张我们在前海西沿拍的照片,这边人不多,午后的悠闲时光,有人划着小船在水面上。
沿着地安门西大街一直向东走,走到地安门西大街与地安门内大街交叉口,转向地安门内大街向南方向,这时就可以看到景山公园了,之前一直到故宫玩,到前门玩,却从未真正拜访过景山公园,门票很便宜我记得好像是2元?这个价钱在现在少有啊,有种回到了过去的感觉。景山公园里柏树森森,环境很是优美,登上景山去,环顾四周——站在北京城的心脏位置向北京城的四面望去,每一个面都是一种不同的风景
![]() |
这让我想起了我站在帝国大厦上环顾纽约市的感受,同样是环顾,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北京城的心跳,北京城向世人述说着她的故事。
接下来就是人人都去的故宫——天安门——前门了,不过,因为我们实在十一小长假期间去的,所以人特别多,我们没打算进去故宫,就在外面绕了一下。有我最最最最喜欢的角楼!(po在facebook的背景墙上放的就是角楼的图片)自从又一次看完一部叫做<故宫100>的纪录片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角楼
![]() |
剩下的,天安门和前门的照片,po在这里就不再放上去了,大家都熟知的地方。
一路走下来,13km,耗时将近6小时,因为十一期间故宫实行单向放行,所以我们走了冤枉路,平时应该会好一点。
走了一些地方,看了一些风景,唯有在北京城有着“此处安心是吾乡”的感慨,未来不知怎样,过好当下,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