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精进》读者见面会——杭州站
0
采铜老师《精进》的全国读者见面会在几个城市结束后到杭州了,地点选的是采铜老师的母校浙大。和他一起来的是和他相爱相黑的好基友动机在杭州老师。动机老师是浙大校友也是浙大老师,两位土生土长的网红终于在浙大这片滋养他们的土壤上与大家见面了。
这次来见面会的除了浙大同学还有许多社会人士,这些社会人士有的是采铜老师的粉丝,有的是杭州本地的读书会成员。整个教室被挤的满满当当,过道走廊上都站满了人。由于场面过于火爆,我虽然没有站着却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上,即使带上了眼睛其实也只是看到了两位老师的大致轮廓,唉,这场见面会最大的遗憾。
进入主题。
见面会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新书《精进》的介绍分享、采铜X动机在杭州 对谈、自由问答和合影签售。
1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分享介绍
采铜老师走上讲台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是采铜。然后停顿了N秒,大家都被这简短又正儿八经的自我介绍萌到了。好吧,采铜老师真的是个很萌的人。穿着灰色休闲装,带着无边眼镜,萌中透着儒雅。
和大家打完招呼后,就进入了本次见面会的第一部分。采铜老师《精进》这本书主要教大家如何建立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呢?采铜老师把它拆分成了5个部分:
一、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
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而又传播的如此迅速的时代,学会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采铜老师提出:主旨问题=信息筛选器&思维中枢。需要与热点问题保持距离,并具备批判性思维。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还要掌握以下三种能力:
○1如何训练有效的思维方式
○2如何高效快速的学习
○3如何培养创造力
二、随机漫步法引入导质信息
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的学习方法是高效快速的,但是容易使人的视野变得狭窄。而随机漫步法则是主旨问题筛选材料的补充,我们根据自己的学习主旨去筛选完材料后,还要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摄取其他领域的知识。“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在学习的过程中占到80%,而随机漫步法占到20%。因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从来不是只要调动一个学科、一个领域的知识就可以了,我们做的更多的是综合调动多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其他领域的知识储备同样重要。
三、八面受敌法提取专门信息
所谓八面受敌法提取专门信息即把一整块的知识分切开来,比如说读一本书,我们可以每一次都用不同的视角去,每一次只关注一个层面的内容,根据自己需要的关注的角度去获取单一切面的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目的明确可以获得“片刻的深刻性”,而这些“片刻的深刻性”连结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人综合知识体系,深以为然。
四、在行动中反思,获得默会知识
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很多时候并没有刻意去思考要调用哪些知识、技能,然而这些技能确是解决问题必不可缺的。这些知识可能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这些就是默会知识。采铜告诉我们,要有意识地挖掘自己身上的默会知识,并把他们语言化系统化,将他们转化为外显知识,然后去训练使用。
五、打散再组合原则构建知识体系
把吸收的知识打散再组合成体系,这点与八面受敌法提取专门信息是相通的。一个是把吸收到的整块知识根据不同的角度打散,然后把同类知识组合连结;另一个则是直接根据不同视角去获取知识并标签化。不管是哪种方法,系统化、分类化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2
采铜X动机在杭州 对谈
动机老师一上场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可能是在浙大这个大熔炉中熏染太久,身上自带一种和学生相通的气质。他每一次说话都能引发同学的共鸣,然后大家都会心一笑。而他和采铜老师则是一对相爱相黑的好基友。对谈部分非常欢乐搞笑,摘取部分片段:
片段1:
主持人:两位在学校的时候是没有交集的,所以后来是怎么认识的呢?
采铜:我们是因为文字而相互倾慕。【哇卡卡卡,倾慕耶- - - -
动机:哎哎哎,还是我来说吧。我们的第一次其实,其实在网络上啦。
当时是我看到采铜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他的回答主要内容是“网络社交有什么用,从今天开始拒绝网友见面活动”。我觉得他写的非常好,然后一看两个人都在杭州,我就给他发私信说想跟他见个面。他理所当然的就拒绝了,我就缠着他要求见面,然后他就同意了。【采铜老师,你的原则呢……
主持人:见面你(采铜)老婆知道吗?
采铜:她到现在还不知道。
动机:见面我们就吃了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采铜把没吃完的笋干老鸭煲打包带回家了。然后我们一起去参加知乎第一届的盐CLUB活动,那天我就穿着像今天一样的农民企业家的衣服,结果在机场看到他穿了一件晚礼服。我就问他你怎么穿的这么正式,他嘲笑地看了看我不告诉我。直到盐CLUB最后给我授予荣誉会员的奖,我才知道原来采铜要来为我颁奖,所以他才穿了晚礼服。而且这件事他们是保密的,所以我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片段2:
主持人:《精进》这本书的名字是你取的还是编辑取的?为什么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采铜:是我和编辑共同取的。其实我自己想取的名字是像《九阴真经》这类更惊悚的题目的,结果编辑不让。
片段3:
主持人:你们平时都是怎么交流的?
动机:其实我是个很容易孤单和寂寞的人,我一寂寞孤单了就去微信上骚扰采铜。但他对我的骚扰基本是不理,或者回复一个“呵呵”。
主持人:采铜老师你觉得你这位好基友有哪些优点?
采铜:动机老师是个很敏感很细腻的人。
动机:真的吗?这算是优点吗?我终于发现了真实的自己。
采铜:动机是个很谦虚的人,比如我说他是个好男人,他就会不停的说他不是他不是。所以我要夸他的时候一般要说反话。
动机:对对对。
……
3
自由问答时间是思想的碰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同样有自己的看法。略过。
4
谈谈我对这次见面会的感受吧。
采铜老师的气质很符合他在知乎上的画风,只是没想到动机老师是个完完全全的逗逼,简直就是神助攻。不过以动机老师的课在浙大的欢迎程度,这种buff也是应该想到的。两个人的对谈、问答可以说是一张一弛吧,采铜老师内敛谨慎,动机老师活波搞笑。一张一弛间,场面气氛控制的很好。
但是,主持人真的不太专业……我真的是不太懂这位传媒学院博士学姐的种种啊……
○1声音奇高,是莫名的突然提高嗓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
○2不停抢话……不止抢动机老师的话还抢采铜老师的话,采铜老师正在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位主持人直接打断把话抢了过去……一位同学就在提问之前说了句,希望主持人看了《精进》这本书后,也能成为一个更厉害的主持人,然后全场鼓掌了……
○3爱抢话但是话说不好。比如说选择提问的人的时候,直接说:工作人员自己选择一位同学吧……这种选择的机会难道不是留给主讲或者嘉宾的吗……要递话筒的工作人员自选是闹哪样啊……
○4还是话说不好。采铜老师刚回答完一个问题,主持人姐姐说:好,我们期待下一位同学能问出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我都尴尬了……什么鬼,采铜老师老师自己解答了问题还什么都没说呢,你直接一句希望下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是什么意思啊……之后的问答这位姐姐不知道是有什么事要赶着去还是怎么样,根本不说串词了,直接就是:时间很紧啊,下一位。你在主持节目,不是在检查作业呀姐姐……
祝《精进》大卖。
采铜老师《精进》的全国读者见面会在几个城市结束后到杭州了,地点选的是采铜老师的母校浙大。和他一起来的是和他相爱相黑的好基友动机在杭州老师。动机老师是浙大校友也是浙大老师,两位土生土长的网红终于在浙大这片滋养他们的土壤上与大家见面了。
这次来见面会的除了浙大同学还有许多社会人士,这些社会人士有的是采铜老师的粉丝,有的是杭州本地的读书会成员。整个教室被挤的满满当当,过道走廊上都站满了人。由于场面过于火爆,我虽然没有站着却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上,即使带上了眼睛其实也只是看到了两位老师的大致轮廓,唉,这场见面会最大的遗憾。
进入主题。
见面会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新书《精进》的介绍分享、采铜X动机在杭州 对谈、自由问答和合影签售。
1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分享介绍
采铜老师走上讲台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是采铜。然后停顿了N秒,大家都被这简短又正儿八经的自我介绍萌到了。好吧,采铜老师真的是个很萌的人。穿着灰色休闲装,带着无边眼镜,萌中透着儒雅。
和大家打完招呼后,就进入了本次见面会的第一部分。采铜老师《精进》这本书主要教大家如何建立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呢?采铜老师把它拆分成了5个部分:
一、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
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而又传播的如此迅速的时代,学会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采铜老师提出:主旨问题=信息筛选器&思维中枢。需要与热点问题保持距离,并具备批判性思维。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还要掌握以下三种能力:
○1如何训练有效的思维方式
○2如何高效快速的学习
○3如何培养创造力
二、随机漫步法引入导质信息
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的学习方法是高效快速的,但是容易使人的视野变得狭窄。而随机漫步法则是主旨问题筛选材料的补充,我们根据自己的学习主旨去筛选完材料后,还要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摄取其他领域的知识。“用主旨问题筛选材料”在学习的过程中占到80%,而随机漫步法占到20%。因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从来不是只要调动一个学科、一个领域的知识就可以了,我们做的更多的是综合调动多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其他领域的知识储备同样重要。
三、八面受敌法提取专门信息
所谓八面受敌法提取专门信息即把一整块的知识分切开来,比如说读一本书,我们可以每一次都用不同的视角去,每一次只关注一个层面的内容,根据自己需要的关注的角度去获取单一切面的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目的明确可以获得“片刻的深刻性”,而这些“片刻的深刻性”连结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人综合知识体系,深以为然。
四、在行动中反思,获得默会知识
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很多时候并没有刻意去思考要调用哪些知识、技能,然而这些技能确是解决问题必不可缺的。这些知识可能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这些就是默会知识。采铜告诉我们,要有意识地挖掘自己身上的默会知识,并把他们语言化系统化,将他们转化为外显知识,然后去训练使用。
五、打散再组合原则构建知识体系
把吸收的知识打散再组合成体系,这点与八面受敌法提取专门信息是相通的。一个是把吸收到的整块知识根据不同的角度打散,然后把同类知识组合连结;另一个则是直接根据不同视角去获取知识并标签化。不管是哪种方法,系统化、分类化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2
采铜X动机在杭州 对谈
动机老师一上场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可能是在浙大这个大熔炉中熏染太久,身上自带一种和学生相通的气质。他每一次说话都能引发同学的共鸣,然后大家都会心一笑。而他和采铜老师则是一对相爱相黑的好基友。对谈部分非常欢乐搞笑,摘取部分片段:
片段1:
主持人:两位在学校的时候是没有交集的,所以后来是怎么认识的呢?
采铜:我们是因为文字而相互倾慕。【哇卡卡卡,倾慕耶- - - -
动机:哎哎哎,还是我来说吧。我们的第一次其实,其实在网络上啦。
当时是我看到采铜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他的回答主要内容是“网络社交有什么用,从今天开始拒绝网友见面活动”。我觉得他写的非常好,然后一看两个人都在杭州,我就给他发私信说想跟他见个面。他理所当然的就拒绝了,我就缠着他要求见面,然后他就同意了。【采铜老师,你的原则呢……
主持人:见面你(采铜)老婆知道吗?
采铜:她到现在还不知道。
动机:见面我们就吃了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采铜把没吃完的笋干老鸭煲打包带回家了。然后我们一起去参加知乎第一届的盐CLUB活动,那天我就穿着像今天一样的农民企业家的衣服,结果在机场看到他穿了一件晚礼服。我就问他你怎么穿的这么正式,他嘲笑地看了看我不告诉我。直到盐CLUB最后给我授予荣誉会员的奖,我才知道原来采铜要来为我颁奖,所以他才穿了晚礼服。而且这件事他们是保密的,所以我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片段2:
主持人:《精进》这本书的名字是你取的还是编辑取的?为什么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采铜:是我和编辑共同取的。其实我自己想取的名字是像《九阴真经》这类更惊悚的题目的,结果编辑不让。
片段3:
主持人:你们平时都是怎么交流的?
动机:其实我是个很容易孤单和寂寞的人,我一寂寞孤单了就去微信上骚扰采铜。但他对我的骚扰基本是不理,或者回复一个“呵呵”。
主持人:采铜老师你觉得你这位好基友有哪些优点?
采铜:动机老师是个很敏感很细腻的人。
动机:真的吗?这算是优点吗?我终于发现了真实的自己。
采铜:动机是个很谦虚的人,比如我说他是个好男人,他就会不停的说他不是他不是。所以我要夸他的时候一般要说反话。
动机:对对对。
……
3
自由问答时间是思想的碰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同样有自己的看法。略过。
4
谈谈我对这次见面会的感受吧。
采铜老师的气质很符合他在知乎上的画风,只是没想到动机老师是个完完全全的逗逼,简直就是神助攻。不过以动机老师的课在浙大的欢迎程度,这种buff也是应该想到的。两个人的对谈、问答可以说是一张一弛吧,采铜老师内敛谨慎,动机老师活波搞笑。一张一弛间,场面气氛控制的很好。
但是,主持人真的不太专业……我真的是不太懂这位传媒学院博士学姐的种种啊……
○1声音奇高,是莫名的突然提高嗓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
○2不停抢话……不止抢动机老师的话还抢采铜老师的话,采铜老师正在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位主持人直接打断把话抢了过去……一位同学就在提问之前说了句,希望主持人看了《精进》这本书后,也能成为一个更厉害的主持人,然后全场鼓掌了……
○3爱抢话但是话说不好。比如说选择提问的人的时候,直接说:工作人员自己选择一位同学吧……这种选择的机会难道不是留给主讲或者嘉宾的吗……要递话筒的工作人员自选是闹哪样啊……
○4还是话说不好。采铜老师刚回答完一个问题,主持人姐姐说:好,我们期待下一位同学能问出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我都尴尬了……什么鬼,采铜老师老师自己解答了问题还什么都没说呢,你直接一句希望下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是什么意思啊……之后的问答这位姐姐不知道是有什么事要赶着去还是怎么样,根本不说串词了,直接就是:时间很紧啊,下一位。你在主持节目,不是在检查作业呀姐姐……
祝《精进》大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