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 一场赎罪之旅
![]() |
床头放着这本书,一直没读过,因为看书名以为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故事。而实际上看过之后才知道,本书与宗教没有任何关系,讲述的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男人在晚年为了心中的信念,做出了一件有为的壮举,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并非像人们想象中的为了心中的信念,他走的,是一条赎罪之路。
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位一生平淡无奇,退休后在家安享晚年的英国男人。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此曾经最要好的同事——老友奎尼的来信。信中说到她得了绝症,写此信来告别。哈罗德收到来信后心情十分复杂,简短地回了信,在寄信的路上,哈罗德产生了复杂的心理斗争,经过了一个个邮筒,最后,他决定徒步从英国的最西南走到最东北,亲自拜访奎尼,因为他相信,只要他还在路上,奎尼就会活下去。于是,一场毫无准备的徒步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哈罗德用了87天,走完了600多英里。一场徒步旅程,让他感悟到了很多。城市的喧嚣让人们的视线变得狭窄,那一块块青砖瓦砾堵塞了宽阔的马路,也堵塞了人们的内心。而广阔的田野会使人心旷神怡,一切让人感觉又自在又安全。一路上,他也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从这些人身上学会了付出、给予、热心、包容和爱。这一场旅程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哈罗德也成为了名人。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哈罗德这场旅程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心中的信念,在哈罗德的看来,这更是一场赎罪之旅。
作者采用倒叙的方式,在书中前半部分引出哈罗德的儿子戴维,戴维学习成绩优异,但却找不到工作。哈罗德的妻子莫琳每天打扫戴维的房间,怀念着自己的儿子。然而戴维的现状,作者却只字未提。还有哈罗德与老友奎尼的关系,究竟是亲密到什么程度才会让一个连退休庆功宴都没有,一辈子碌碌无为的哈罗德不顾一切徒步朝圣。这两个悬念让我这几天经常读到深夜都舍不得将书合上。在故事的尾声,哈罗德给加油站女孩的一封信中,将全部谜底揭晓,仿佛读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一样让人恍然大悟。儿子戴维感觉不到父亲的爱,得了抑郁症上吊自杀。老友奎尼多年前帮哈罗德顶罪,被老板开除。哈罗德在信中说道:大家都以为我徒步是因为多年前我们有一段罗曼史。但那不是事实。我走这条路,是因为她救了我,而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谢谢。
怀着深深的歉意,哈罗德走完了旅程,完成了一次壮举,虽然终点并没有录像机和记者,也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是在哈罗德看来,他已经成功了,即使有借哈罗德出名的维尔福,有“顶替”哈罗德冲向终点的里奇,然而最终的赢家,依然是哈罗德。奎尼伴随着安详,轻轻地离开了人世。因为戴维而冰冻许多年的哈罗德夫妻的感情,也和好如初了。这场艰辛的旅程,哈罗德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冰雪消融的感情,还有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内心的强大和富足以及对世界全新的认识。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施舍,学会了包容。最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内心彻底的救赎。
对朝圣一词的解释:朝圣是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哈罗德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我想,在他看来,徒步的旅程就好像是一场苦行。和印度的苦行僧一样,通过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来达到心灵上的慰藉。哈罗德的旅程正是一场苦行,他希望用自己的痛苦,可以替代奎尼的痛苦。他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来鞭挞自己的灵魂,表达对奎尼的歉意。他做到了,虽然他见到的奎尼已经没有清晰的意识了。也许有人觉得小说不完美,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到达了终点,哪怕奎尼什么也不说,流下一滴眼泪也好。但在作者笔下,奎尼看不清眼前的东西,她想了好久,想起来是哈罗德来过,他走了多远奎尼记不得了,最后,奎尼在回忆中安静地离开。人生到处充斥着不完美,人生如此,小说亦应该如此,我认为这恰恰是这部小说缺憾美的体现。
读完这本小说恰好发生在我身边了一个例子,姥姥住院隔壁床躺着一位花甲的奶奶,她头发已经掉光了,鼻子上插着气管,没有牙齿,嘴唇深陷在嘴里,露出一半舌头吐在外面,脸上只剩下皮肤挂在颧骨上,目光漫无目的的在房间旋转。听母亲说,这位老奶奶的儿子是一个领导,他的母亲要做脑部微创手术,他的好朋友在我们城市一个很大的医院是主刀医生,这位医生说这是个小手术,不建议领导去省城做。介于朋友情谊,领导也就没推辞。结果手术失败了,血块压迫了语言神经,留下了后遗症,他的母亲成为了植物人,终日只能躺在床上,呼吸只能靠氧气,进食只能将饭菜搅碎注射到胃里,这一躺就是两年。领导雇人照看自己的母亲,并时不时地来看望她,但是一切都是覆水难收了。领导为此自责,在卫生间里哭了整整一天。护士说,如果将老人接回家中,老人早就不在了。但是领导却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老人,即使每年老人的医疗费用将近20万。
他的遭遇让我想起了哈罗德,他们俩都是心怀歉意,进行了一场赎罪之旅。即使众人都不抱希望,连医生也对老奶奶判了“死刑”,然而领导却依然坚持着,他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哪怕有那么一个念想也好。就像哈罗德一样,他不知道奎尼是不是能因为他的坚持能好起来,他只知道,自己做了,就会有希望。总有些事情在发生之后,才感到追悔莫及,即使过后再努力地弥补,也愈合不了心中的裂痕。所以该行动的事情要行动,该拒绝的事情要拒绝,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