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情怀
与好友聊天,告诉她如果我有那个文笔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写一部武侠小说。就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她也不免惊讶,我这么矫情的一个人怎么会对武侠有这么大的痴迷?
从小看金庸的电视剧起家,古天乐和李若彤版的神雕侠侣,我已经忘了是几岁。那时候能看懂什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求的不过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局,所以当时印象最深并不是杨过和小龙女一别十六年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竟是那一袭绿衣的程英,被黄老邪收为弟子后再次出场,一支长箫一个面具,满足年少的我对侠女的所有幻想。及至长大后看书唏嘘最多的还是她,这么重情重义的一个人,身世坎坷,虽然后来成为黄药师的徒弟却还是只当粗使的丫鬟教些不能入门的武功,只怕在黄药师心里的地位连傻姑都不如,后来又错付芳心,到头来红尘劫又成了终身误,陆无双好歹被自己亲身父母疼了几年,而她呢?说到底都做不了自己的主。
而后看天龙八部、侠客行、连城诀、笑傲江湖、神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碧血剑、书剑恩仇录,情怀还是有,却已经没有那么深刻,只有一部天龙八部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大侠。我一直说侠之大者一定是乔帮主那样的,胸怀家国天下顶天立地的,儿女情长有之,虽然短暂,可是另外那些人谁能跟他比,阿朱一句“绝不独活”抵得上所有的情话。再看郭靖、陈家洛、张无忌、袁承志等人,磨磨蹭蹭拖拖拉拉,行着韦小宝的作为却担着乔大侠的虚名,不提也罢。还有胡斐,看书你绝对喜欢不上他。
后来逐渐有些明白了,金庸先生真的是个很好的小说家,行云流水绝对能让你看个痛快。当然,大师的作品轮不到我来评价,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他应该被定义为爱情武侠?
后来看古龙,这是小时候看不懂的一个人,风流、风流、风流,重要的事说三遍,因为这个词是我对那个五短身材的矮胖大师最深切的概括,“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看看楚留香,再看看陆小凤,哦,花满楼真的是十九二十岁姑娘的梦中情人,就连他那双瞎着的眼睛都那么温情,真是无药可救。
再后来终于明白了,陆小凤和楚留香不是不好,而是我不能欣赏他们的好,就像小时候看不懂古龙先生一样。古龙是世俗和矛盾的,他一直让自己笔下的人尽力去迎合世俗而不忘心里的原则和坚持,他们都享受这世俗。就拿楚留香来说,逛青楼喝花酒,一个浪荡子该做的的不该做的事他都做了,可是打败无花时两人的对话真的是让我差点热泪盈眶,正亦邪,邪亦正,亦正亦邪的两个人惺惺相惜的场面令人咋舌。楚留香说无花和尚是少林第一高才,又用了一个”实在太聪明“来评价,只因为他的聪明让他得到了一些东西也让他失去了一些东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是不争,而是还没遇上对手,而一旦遇上对手,惺惺相惜的朋友自然就变成了敌人。
风尘外物的风姿神韵依旧,可是两个人的友情已经不如眼里的沙粒多,两个人都是看似不经意,实则干净利落的人。交友的时候风花雪月,反目的时候又彼此不会再给对方机会。其实楚留香知交遍天下,就算也曾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还是别人对他付出的更多一些。就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胡铁花、姬冰雁,我都看不到他对人家有多少情分,那几个红颜知己,也不过是她们愿意为楚留香付出罢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古龙的才情都用在人物上了,楚留香和无花站在那里就是他才情的最好体现,作品的本身并不像金庸先生那样厚重,无论是勇气与侠义,还是爱与宽容,都化作诗意的江湖。(其实我根本不知道我自己在说什么)
从小看金庸的电视剧起家,古天乐和李若彤版的神雕侠侣,我已经忘了是几岁。那时候能看懂什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求的不过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局,所以当时印象最深并不是杨过和小龙女一别十六年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竟是那一袭绿衣的程英,被黄老邪收为弟子后再次出场,一支长箫一个面具,满足年少的我对侠女的所有幻想。及至长大后看书唏嘘最多的还是她,这么重情重义的一个人,身世坎坷,虽然后来成为黄药师的徒弟却还是只当粗使的丫鬟教些不能入门的武功,只怕在黄药师心里的地位连傻姑都不如,后来又错付芳心,到头来红尘劫又成了终身误,陆无双好歹被自己亲身父母疼了几年,而她呢?说到底都做不了自己的主。
而后看天龙八部、侠客行、连城诀、笑傲江湖、神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碧血剑、书剑恩仇录,情怀还是有,却已经没有那么深刻,只有一部天龙八部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大侠。我一直说侠之大者一定是乔帮主那样的,胸怀家国天下顶天立地的,儿女情长有之,虽然短暂,可是另外那些人谁能跟他比,阿朱一句“绝不独活”抵得上所有的情话。再看郭靖、陈家洛、张无忌、袁承志等人,磨磨蹭蹭拖拖拉拉,行着韦小宝的作为却担着乔大侠的虚名,不提也罢。还有胡斐,看书你绝对喜欢不上他。
后来逐渐有些明白了,金庸先生真的是个很好的小说家,行云流水绝对能让你看个痛快。当然,大师的作品轮不到我来评价,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他应该被定义为爱情武侠?
后来看古龙,这是小时候看不懂的一个人,风流、风流、风流,重要的事说三遍,因为这个词是我对那个五短身材的矮胖大师最深切的概括,“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看看楚留香,再看看陆小凤,哦,花满楼真的是十九二十岁姑娘的梦中情人,就连他那双瞎着的眼睛都那么温情,真是无药可救。
再后来终于明白了,陆小凤和楚留香不是不好,而是我不能欣赏他们的好,就像小时候看不懂古龙先生一样。古龙是世俗和矛盾的,他一直让自己笔下的人尽力去迎合世俗而不忘心里的原则和坚持,他们都享受这世俗。就拿楚留香来说,逛青楼喝花酒,一个浪荡子该做的的不该做的事他都做了,可是打败无花时两人的对话真的是让我差点热泪盈眶,正亦邪,邪亦正,亦正亦邪的两个人惺惺相惜的场面令人咋舌。楚留香说无花和尚是少林第一高才,又用了一个”实在太聪明“来评价,只因为他的聪明让他得到了一些东西也让他失去了一些东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是不争,而是还没遇上对手,而一旦遇上对手,惺惺相惜的朋友自然就变成了敌人。
风尘外物的风姿神韵依旧,可是两个人的友情已经不如眼里的沙粒多,两个人都是看似不经意,实则干净利落的人。交友的时候风花雪月,反目的时候又彼此不会再给对方机会。其实楚留香知交遍天下,就算也曾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还是别人对他付出的更多一些。就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胡铁花、姬冰雁,我都看不到他对人家有多少情分,那几个红颜知己,也不过是她们愿意为楚留香付出罢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古龙的才情都用在人物上了,楚留香和无花站在那里就是他才情的最好体现,作品的本身并不像金庸先生那样厚重,无论是勇气与侠义,还是爱与宽容,都化作诗意的江湖。(其实我根本不知道我自己在说什么)
-
LL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