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孩子
虽然我已婚十多年,还算过得去,性生活可能比同龄人多,双方父母不掺合,两人之间有话聊,面对问题不吵架。。。但就算是这样,我也不劝别人结婚。哪怕你羡慕梁林,钱杨的婚姻,那也只是书面意义上的美好姻缘,而你的婚姻不可能像复印机一样,复制出同样的版本。人,个体差异巨大,两个人组合,变数更多。如果我至今未婚,不见的比现在过得差,但历史没有假设。
我选择自己的人生,明确利弊得失,看得清楚。结婚冲动就是刚步入社会头几年,离开父母庇护,学校大环境,人在社会中有特别的孤独感,一旦过了三五年,事业上开始有起色,看惯了身边离分,自然就没那么憧憬婚姻了。我就是一毕业,就结婚,没办婚礼,觉得这事比较私人,回头觉得不爽了可以离嘛。
关于孩子,我们想的很理智。孩子,是不可逆的选项。生出来,不满意,不能塞回去,不能人道主义毁灭。离婚,换工作,都简单。孩子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你是要负责的。而且强大的基因会奠定这个孩子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这玩意不可控。可能有惊喜,也不排除有惊吓!(脑瘫,残疾,自闭症等等)基本的生物学,社会学知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性格秉性在娘胎里就定了七八分,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只占三分。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写过,大意就是她的两个儿子,从出娘胎吃奶,就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性格。老大吃得急,性格敏感又好强;老二永远慢吞吞,好脾气,乐天派。
基本属性就不可控,后天环境与社会,又是我们不可控的。自然环境的问题社会新闻天天有报道,暂且不表。我们说社会环境。
幼儿园阿姨都会根据父母是否开车,孩子衣着是否高档来区别对待孩子,不给红包,孩子就无权享有拉完擦屁屁的权利。。。这就是无论啥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一切向钱看的商品社会啊!唯利是图。这与我们的价值观不符合。不说诗和远方,身边的无数父母教育孩子挂在嘴边的是:"宝宝以后要挣大钱。。。"孩子就是未来你们的提款机?那真不用养孩子,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应该回报率比孩子高,风险,成本还低。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果脱节,孩子如何成长。在家我可以教育孩子,与人交往要走心,结果他到社会上一看,不行啊!别人都走肾6啊。不崩溃也得精分咯。倒也想学学恶人谷,从小让他看遍人心险恶,坑蒙拐骗,欺哄吓诈。后果很可能有两个,一是孩子承受力不佳,抑郁了;二是为社会培养一个完美罪犯。呜呼哀哉,罪过,罪过!
还有因为孩子的诞生,为家庭带来的物质层面的压力,以及与上一代人共同养育孩子导致的分歧,纷争。。。为嘛有那么多爱加班,喜欢出差,就是不愿意回家带孩子的隐形的父亲啊?因为回家了烦呗!奶粉,尿不湿,婴幼儿用品,防疫针,孩子哭了要不要哄。。。随便一件小事,都是萨拉热窝导火索。
我没见过身边因为有了孩子夫妻更和谐的夫妻,倒是见过不少因为孩子矛盾徒增的夫妻。说好的爱情结晶呢?也许只是结石而已。
请不要把繁殖高尚化,繁殖是本能。自然界中的规律是越低等的生物越依赖繁殖基数庞大来获得生存权。举个栗子。用以酿酒的葡萄,如果环境优越,光,水,养分充足,那么葡萄就枝繁叶茂,不怎么结果;相反,环境恶劣,葡萄就深扎根,减少茎叶,努力结果。
当然,人不是植物,或一般的生物,繁殖后就完成了使命,可以去屎了。其实我们比动植物更可悲,蒲公英随风洒出孩子们就到此为止了,你们自己去碰运气吧!而人类不仅要养育孩子到18岁成年,甚至更久,还要为孩子买房子,找工作,最后还要给孩子带孩子。貌似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说好的自己的人生呢?没孩子就不会玩了?
话说回来,可能我们太悲观了。乐观积极的人还是乐此不疲的生,生了一孩,生二孩。感觉放开二孩了,不生就亏了。可能他们眼中孩子真是天使吧。
身边也有不少夫妻抱怨,我们不想生啊,架不住老人催啊。他催他的,你过你的,只要他不强行来你卧室指导你夫妻生活,那个催也就是嘴上过瘾,真生了,他们未必带得了,带得好。只会催孩子生孩子的父母,是没有自己生活的父母。
好的社会,应该包容各种真实存在:有人选择结婚,有人选择不婚,有人选择生,生几个,有人选择不生。多样性的选择才是一种进步。唯一性岂不是回到了原始社会,人跟动物一样,发情就来一炮,不管跟谁,完了就生,一生还可能难产,死了,还觉得是神的旨意。
我选择自己的人生,明确利弊得失,看得清楚。结婚冲动就是刚步入社会头几年,离开父母庇护,学校大环境,人在社会中有特别的孤独感,一旦过了三五年,事业上开始有起色,看惯了身边离分,自然就没那么憧憬婚姻了。我就是一毕业,就结婚,没办婚礼,觉得这事比较私人,回头觉得不爽了可以离嘛。
关于孩子,我们想的很理智。孩子,是不可逆的选项。生出来,不满意,不能塞回去,不能人道主义毁灭。离婚,换工作,都简单。孩子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你是要负责的。而且强大的基因会奠定这个孩子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这玩意不可控。可能有惊喜,也不排除有惊吓!(脑瘫,残疾,自闭症等等)基本的生物学,社会学知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性格秉性在娘胎里就定了七八分,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只占三分。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写过,大意就是她的两个儿子,从出娘胎吃奶,就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性格。老大吃得急,性格敏感又好强;老二永远慢吞吞,好脾气,乐天派。
基本属性就不可控,后天环境与社会,又是我们不可控的。自然环境的问题社会新闻天天有报道,暂且不表。我们说社会环境。
幼儿园阿姨都会根据父母是否开车,孩子衣着是否高档来区别对待孩子,不给红包,孩子就无权享有拉完擦屁屁的权利。。。这就是无论啥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一切向钱看的商品社会啊!唯利是图。这与我们的价值观不符合。不说诗和远方,身边的无数父母教育孩子挂在嘴边的是:"宝宝以后要挣大钱。。。"孩子就是未来你们的提款机?那真不用养孩子,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应该回报率比孩子高,风险,成本还低。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果脱节,孩子如何成长。在家我可以教育孩子,与人交往要走心,结果他到社会上一看,不行啊!别人都走肾6啊。不崩溃也得精分咯。倒也想学学恶人谷,从小让他看遍人心险恶,坑蒙拐骗,欺哄吓诈。后果很可能有两个,一是孩子承受力不佳,抑郁了;二是为社会培养一个完美罪犯。呜呼哀哉,罪过,罪过!
还有因为孩子的诞生,为家庭带来的物质层面的压力,以及与上一代人共同养育孩子导致的分歧,纷争。。。为嘛有那么多爱加班,喜欢出差,就是不愿意回家带孩子的隐形的父亲啊?因为回家了烦呗!奶粉,尿不湿,婴幼儿用品,防疫针,孩子哭了要不要哄。。。随便一件小事,都是萨拉热窝导火索。
我没见过身边因为有了孩子夫妻更和谐的夫妻,倒是见过不少因为孩子矛盾徒增的夫妻。说好的爱情结晶呢?也许只是结石而已。
请不要把繁殖高尚化,繁殖是本能。自然界中的规律是越低等的生物越依赖繁殖基数庞大来获得生存权。举个栗子。用以酿酒的葡萄,如果环境优越,光,水,养分充足,那么葡萄就枝繁叶茂,不怎么结果;相反,环境恶劣,葡萄就深扎根,减少茎叶,努力结果。
当然,人不是植物,或一般的生物,繁殖后就完成了使命,可以去屎了。其实我们比动植物更可悲,蒲公英随风洒出孩子们就到此为止了,你们自己去碰运气吧!而人类不仅要养育孩子到18岁成年,甚至更久,还要为孩子买房子,找工作,最后还要给孩子带孩子。貌似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说好的自己的人生呢?没孩子就不会玩了?
话说回来,可能我们太悲观了。乐观积极的人还是乐此不疲的生,生了一孩,生二孩。感觉放开二孩了,不生就亏了。可能他们眼中孩子真是天使吧。
身边也有不少夫妻抱怨,我们不想生啊,架不住老人催啊。他催他的,你过你的,只要他不强行来你卧室指导你夫妻生活,那个催也就是嘴上过瘾,真生了,他们未必带得了,带得好。只会催孩子生孩子的父母,是没有自己生活的父母。
好的社会,应该包容各种真实存在:有人选择结婚,有人选择不婚,有人选择生,生几个,有人选择不生。多样性的选择才是一种进步。唯一性岂不是回到了原始社会,人跟动物一样,发情就来一炮,不管跟谁,完了就生,一生还可能难产,死了,还觉得是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