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的2009年流水账
一月:复习考博,修改论文。全部否定了之前的数学构造化论述,开始重新用文字构造我的观点。阅读了平狄克、和那个谁谁谁的经济学教科书,阅读了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
二月:复习考博,写论文。文字版论文基本成形。阅读了曼昆的教科书,重读了张五常的经济解释,阅读了Ronald Coarse的The nature of the firm和Social Cost两篇鸿文。
三月:10日论文定稿,给sb导师发到email,而后赴京准备考试。14日,北大经济学院博士生招生考试,见识到了北大的劣质听力喇叭和经济学专业考试的sb,具体如何sb另见日记。考完试,发现博士生考试考得并非阅读量、知识和思想,而仍然是本本主义的考试,甚至难度不如研究生专业课考试,北京大学考题有很强的政治意图和舆论导向,总之很黄很叫兽。不管,继续增加阅读量。3月剩下的时间阅读了Milton Freildman的《马歇尔的需求曲线》一文,太深奥,寻其精髓而不得,放弃之。
4月:复习厦门大学考试,在北京会朋友。经过北大的考试对博士生学习基本心灰意冷。因此四月份以玩乐为主。26日赴厦门,风淫雨连续数天。在光合作用书店,偶遇鲁迅,一口气读了阿Q、祝福、伤逝三篇小说。厦门大学经济学专业考试基本上是在考概率,
怀疑他们的人是否知道什么是统计学……另偶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一个国家级别经济学课题:GDP增长率与就业率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对此题目,我很无语,这不就是奥肯定律所说的内容么,而奥肯定律是所谓的宏观领域比较靠普的一个东西,对此定律得实证研究多如牛毛。
5月:回昆,参加就业体检。而后开始按照sb的sb意见把本就不成熟的论文改写的一塌糊涂,然后sb终于满意。提交论文进入匿名评审环节。所谓匿名评审,就是不给你与评审老师对峙的机会。我的论文论点否定了这个学科很多既成的东西,估计某些老大看了不爽,于是审了多次也没通过。幸而经过一番明证暗斗,估计是学校考虑到毕业率或者是sb们考虑到自己的小命,终于让我通过了匿名评审。五月阅读了鲁迅全集中的大约一半;阅读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6月:论文答辩,顺利通过。参加答辩的sb大概理解了我论文中三层论点中的前两层,对其大约是称赞的。不过我还是认为他们是sb。因为我的论文本身其实就很sb。论文答辩以后,某某某sb不知道什么原因,继续在我背后捅刀子,拿出发表论文的官卡卡我。幸而通过明争暗斗最终通过。不把自己变的sb、虚伪、趋炎附势、阴险、暴力基本难以研究生毕业。这几个月我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教育体系就是个大sb这一不争的事实,也算是大收获。本月阅读了汤因比的《人类大地母亲》。本月因毕业论文与人生理想的问题,与母亲的感情产生了很大裂痕。差点忘了一个乐事儿,答辩的惯例:付给每位答辩老师200元,我本来不打算付,但最后还是没躲过去,答辩当场被要了200元,6个人就是1200元。那些答辩老师那天晚上要参加3场答辩,就是600元收入,那一个星期天天有答辩,一星期挣了3000元,重点是不上税。这个“孝敬钱”的制度十分有意思,得闲的时候我会对其进行经济解释,哈哈。喜感阿……另,我发表文章的1800元花费自掏腰包,有一片论文属上了sb导师的名字,算是给他的棺材本吧。
7月:开始阅读老舍的小说,前半个月读完了牛天赐传、离婚、二马、四世同堂等等主要长篇作品。老舍的nb让我拜服,五体投地,信老舍得永生!14日工作报道。尔后参加员工培训,培训期间阅读了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原版,大收获!
8月:继续员工培训,继续读国富论。平淡而nb的一个月。月底基本读完国富论,发现这是一本哲学兼历史学著作;阅读了金瓶梅。
9月:9日又大了一岁。9月份参加工作,插不上手,成天喝茶看书,开始恶补历史。读完了清朝全史。清
史的较好版本出于日本学者之手,而且是民国时期的译本,可悲。
10月:阅读了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相见恨晚,启发甚大!阅读了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好书,但翻译的略输文采;阅读了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参加了一起来读书活动,认识了众多好友,并了解了文学和心理学的魅力,收获很tmd大。
11月:读完了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并且读了几本心理学入门作品,认识了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加缪、昆德拉几位老兄,甚幸!阅读了加缪的局外人和薛西弗斯的神化二书,阅读了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阅读了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阅读了老舍的火葬、我这一辈子、月牙儿、阳光几篇小说,阅读了余华的兄弟,莫言的檀香刑;阅读了哈耶克的奴隶之路,此书不算烂,不过哈耶克却喜欢政府这个好爸爸。
12月,开始忙活,搞迪庆农村电网的预算,常常加班,读书时间锐减。不过还是阅读了黄仁宇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阅读了梁启超的王安石传——烂书,阅读了老舍的赵子曰,鲁迅的故事新编。
2009年与08年相比增加了少许阅读量,可收的启发却不如08年大。09年是较为不顺利的一年,不幸中之幸事勉强有三:其一是幸好没考上sb北大的sb博士,也许北大这个sb地方不适合我,我也不适合博士这个头衔;其次,通过豆瓣读书活动认识了不少朋友,增长了不少知识,也找到了一个分享知识的途径,得以有机会再次认识自己得所学;其三,工作还算满意。三年研究生生涯结束,最大的收获是看到这世界之奇妙,宇宙乾坤之奥秘的伟大,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愚昧。
二月:复习考博,写论文。文字版论文基本成形。阅读了曼昆的教科书,重读了张五常的经济解释,阅读了Ronald Coarse的The nature of the firm和Social Cost两篇鸿文。
三月:10日论文定稿,给sb导师发到email,而后赴京准备考试。14日,北大经济学院博士生招生考试,见识到了北大的劣质听力喇叭和经济学专业考试的sb,具体如何sb另见日记。考完试,发现博士生考试考得并非阅读量、知识和思想,而仍然是本本主义的考试,甚至难度不如研究生专业课考试,北京大学考题有很强的政治意图和舆论导向,总之很黄很叫兽。不管,继续增加阅读量。3月剩下的时间阅读了Milton Freildman的《马歇尔的需求曲线》一文,太深奥,寻其精髓而不得,放弃之。
4月:复习厦门大学考试,在北京会朋友。经过北大的考试对博士生学习基本心灰意冷。因此四月份以玩乐为主。26日赴厦门,风淫雨连续数天。在光合作用书店,偶遇鲁迅,一口气读了阿Q、祝福、伤逝三篇小说。厦门大学经济学专业考试基本上是在考概率,
怀疑他们的人是否知道什么是统计学……另偶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一个国家级别经济学课题:GDP增长率与就业率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对此题目,我很无语,这不就是奥肯定律所说的内容么,而奥肯定律是所谓的宏观领域比较靠普的一个东西,对此定律得实证研究多如牛毛。
5月:回昆,参加就业体检。而后开始按照sb的sb意见把本就不成熟的论文改写的一塌糊涂,然后sb终于满意。提交论文进入匿名评审环节。所谓匿名评审,就是不给你与评审老师对峙的机会。我的论文论点否定了这个学科很多既成的东西,估计某些老大看了不爽,于是审了多次也没通过。幸而经过一番明证暗斗,估计是学校考虑到毕业率或者是sb们考虑到自己的小命,终于让我通过了匿名评审。五月阅读了鲁迅全集中的大约一半;阅读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6月:论文答辩,顺利通过。参加答辩的sb大概理解了我论文中三层论点中的前两层,对其大约是称赞的。不过我还是认为他们是sb。因为我的论文本身其实就很sb。论文答辩以后,某某某sb不知道什么原因,继续在我背后捅刀子,拿出发表论文的官卡卡我。幸而通过明争暗斗最终通过。不把自己变的sb、虚伪、趋炎附势、阴险、暴力基本难以研究生毕业。这几个月我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教育体系就是个大sb这一不争的事实,也算是大收获。本月阅读了汤因比的《人类大地母亲》。本月因毕业论文与人生理想的问题,与母亲的感情产生了很大裂痕。差点忘了一个乐事儿,答辩的惯例:付给每位答辩老师200元,我本来不打算付,但最后还是没躲过去,答辩当场被要了200元,6个人就是1200元。那些答辩老师那天晚上要参加3场答辩,就是600元收入,那一个星期天天有答辩,一星期挣了3000元,重点是不上税。这个“孝敬钱”的制度十分有意思,得闲的时候我会对其进行经济解释,哈哈。喜感阿……另,我发表文章的1800元花费自掏腰包,有一片论文属上了sb导师的名字,算是给他的棺材本吧。
7月:开始阅读老舍的小说,前半个月读完了牛天赐传、离婚、二马、四世同堂等等主要长篇作品。老舍的nb让我拜服,五体投地,信老舍得永生!14日工作报道。尔后参加员工培训,培训期间阅读了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原版,大收获!
8月:继续员工培训,继续读国富论。平淡而nb的一个月。月底基本读完国富论,发现这是一本哲学兼历史学著作;阅读了金瓶梅。
9月:9日又大了一岁。9月份参加工作,插不上手,成天喝茶看书,开始恶补历史。读完了清朝全史。清
史的较好版本出于日本学者之手,而且是民国时期的译本,可悲。
10月:阅读了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相见恨晚,启发甚大!阅读了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好书,但翻译的略输文采;阅读了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参加了一起来读书活动,认识了众多好友,并了解了文学和心理学的魅力,收获很tmd大。
11月:读完了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并且读了几本心理学入门作品,认识了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加缪、昆德拉几位老兄,甚幸!阅读了加缪的局外人和薛西弗斯的神化二书,阅读了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阅读了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阅读了老舍的火葬、我这一辈子、月牙儿、阳光几篇小说,阅读了余华的兄弟,莫言的檀香刑;阅读了哈耶克的奴隶之路,此书不算烂,不过哈耶克却喜欢政府这个好爸爸。
12月,开始忙活,搞迪庆农村电网的预算,常常加班,读书时间锐减。不过还是阅读了黄仁宇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阅读了梁启超的王安石传——烂书,阅读了老舍的赵子曰,鲁迅的故事新编。
2009年与08年相比增加了少许阅读量,可收的启发却不如08年大。09年是较为不顺利的一年,不幸中之幸事勉强有三:其一是幸好没考上sb北大的sb博士,也许北大这个sb地方不适合我,我也不适合博士这个头衔;其次,通过豆瓣读书活动认识了不少朋友,增长了不少知识,也找到了一个分享知识的途径,得以有机会再次认识自己得所学;其三,工作还算满意。三年研究生生涯结束,最大的收获是看到这世界之奇妙,宇宙乾坤之奥秘的伟大,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