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他们
他们埋没了花样的年华,他们丢弃了破碎的梦想,他们是繁华都市里被遗忘的一群.时间过去了几天几夜,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又是一个周末,羊城仿佛提前进入了夏天,街头到处是裸露着的胳膊,花枝招展的炫丽让你目不暇接,还穿着一件黑色小外套的我突然间感觉自己是那么的不合群。挤上密密麻麻的公交车厢,向着目的地而去。
怀着好奇的心情,心就这样一路忐忑着。用表哥的话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让我见识见识伴随着他从那个懵懂的岁月直到两年前的成长环境。车厢喇叭里传来一次又一次报站的声音,可还是没轮到我,于是我开始追问那个神秘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久久夹杂在浑浊的空气里头开始有点发晕,终于下车了。我说:“到了吗”,表哥说:“还要个把小时呢”,我笑了笑:“真的还假的”?表哥手里握着两张一元的纸币问我有没有零钱,我说:“有”,以前是上车一块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时×××车已向我们驶来,来不及迟疑无奈的只能跟着他上了车。望着装钱箱面前赫然贴着:“上车投币一元”的标语,我惊奇的瞪着眼睛,在广州我还是第一次体验可以坐这么便宜的车.
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我开始四处打量着车身,才明白一元钱的价值。没有空调、没有报站器,只有那刹车时哐当哐当的撞击声。车蜿蜒了许久,我探向窗外,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潮流的时装店、没有琳琅满目的饰品,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农家小调。除了公路旁依然流淌的小河还有那散发着草绿的不知名的垂枝,再也看不到能提神的生机。表哥说:“到了”,原本兴奋的心情此刻竟有点小小的失落。小小的公交站牌笔直的立在那里,周围稀疏的影只才让我想起原来这真的是郊区。
表哥说:“工厂就在前面了”。脑袋飞速旋转着、晃悠晃悠的,这时路边的几个小摊倒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戴着一幅厚厚眼镜的矮小中年男子用着让我听得似懂非懂的粤语说着什么,我想大概是在问我们买点什么吧。“香蕉1.2、芒果3.5、甘蔗···”看着看着让我顿生一种差别感,环境也能造就水果身价。迅速的称了些水果,老板算了算有个5毛,老板说那5毛算了吧,久违的纯朴感油然而生,连连称赞着。
掂了掂手里的重量,这种任务自然落在了表哥身上。跟着他转了几个弯终于到了,望着这片陌生的瓦房,望着那些陌生的脸不禁有些紧张起来。刚逢下班时节,感觉那些泛着好奇的目光齐刷刷的投了过来,也许是身高的原因,他们的好奇让我万般不自在。表哥一路问候着,一路跟那些人聊着什么,而我只是傻傻的站着、站着。这时,一位被大家称之阿姨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并热情的打着招呼,在听过介绍之后才知道她就是这里有着资深经历的主管。说她资深,是因为她十几年的工历,看着一帮帮小伙子、一群群小姑娘,从青涩到成熟到结婚到生子,一波又来一波又走,应该也算是元老了吧。聊了一会,先前的生疏渐渐的退却,我开始四处张望,厂里的一切都能饱览眼底。停止了转动的机器、摆放零乱的纸张、几台呼呼发声的坐扇,还有角落里默不作声的“工人”。
回过神来,听表哥说着这位元老的故事,听元老说着表哥感恩节的故事,我重新开始了思考。这时,坐在我旁边的除了元老,还有另外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猜不出年龄的女孩,看她们亲密的模样,我笑着问:“阿姨,你们俩是母女吗”,阿姨风趣的说:“你看我们像吗,如果像的话那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有点胖的缘故吧”。
时间过得飞快,指针已指向下午一点,他们又要忙碌了。我望向大门处,门口边剔着光头的男人一直在那里,进来的人们拖沓的步伐显示了他们的疲倦。我想,他们是对工作疲倦了、是对生活疲倦了还是?这让我又想起了刚才的一幕,返回到让我猜不出年龄的那个女孩身上。记得我当时对她说:“你应该还很小吧”,我看到她突然泛着红晕的脸,心想原来还是个害羞的姑娘。可当表哥跟我说,从他进厂的那时她已经在这里了,并说她比他还大两岁,那就是说已经奔三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矮胖的姑娘跟那位光头结婚的故事、生子的故事,故事在继续,可我怔住了···
机器的嘈杂声遮掩了工人门的沉默。我们起身离开,站在门口我再次转身让一切凝固在心里。我想:“如果我是这里的一员,我可以生活下去吗”?多少个年年岁岁、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面对的是同一群人、摆弄的是同一些东西,这里,没有交流、没有思想、没有娱乐,只有那行如机器的人。
他们结婚,那是爱的结果吗?他们生子,那是爱的结晶吗? 十六岁般的花季、十七岁般的雨季,就因为生活在这个圈子里、这个被遗忘的圈子里,他们竟成了被遗忘在角落的一群。是他们埋葬了年轻、是他们埋葬了理想还是社会埋葬了他们。不知,是什么禁锢了他们前进的脚步还是他们只是安于现状的群体···
怀着好奇的心情,心就这样一路忐忑着。用表哥的话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让我见识见识伴随着他从那个懵懂的岁月直到两年前的成长环境。车厢喇叭里传来一次又一次报站的声音,可还是没轮到我,于是我开始追问那个神秘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久久夹杂在浑浊的空气里头开始有点发晕,终于下车了。我说:“到了吗”,表哥说:“还要个把小时呢”,我笑了笑:“真的还假的”?表哥手里握着两张一元的纸币问我有没有零钱,我说:“有”,以前是上车一块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时×××车已向我们驶来,来不及迟疑无奈的只能跟着他上了车。望着装钱箱面前赫然贴着:“上车投币一元”的标语,我惊奇的瞪着眼睛,在广州我还是第一次体验可以坐这么便宜的车.
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我开始四处打量着车身,才明白一元钱的价值。没有空调、没有报站器,只有那刹车时哐当哐当的撞击声。车蜿蜒了许久,我探向窗外,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潮流的时装店、没有琳琅满目的饰品,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农家小调。除了公路旁依然流淌的小河还有那散发着草绿的不知名的垂枝,再也看不到能提神的生机。表哥说:“到了”,原本兴奋的心情此刻竟有点小小的失落。小小的公交站牌笔直的立在那里,周围稀疏的影只才让我想起原来这真的是郊区。
表哥说:“工厂就在前面了”。脑袋飞速旋转着、晃悠晃悠的,这时路边的几个小摊倒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戴着一幅厚厚眼镜的矮小中年男子用着让我听得似懂非懂的粤语说着什么,我想大概是在问我们买点什么吧。“香蕉1.2、芒果3.5、甘蔗···”看着看着让我顿生一种差别感,环境也能造就水果身价。迅速的称了些水果,老板算了算有个5毛,老板说那5毛算了吧,久违的纯朴感油然而生,连连称赞着。
掂了掂手里的重量,这种任务自然落在了表哥身上。跟着他转了几个弯终于到了,望着这片陌生的瓦房,望着那些陌生的脸不禁有些紧张起来。刚逢下班时节,感觉那些泛着好奇的目光齐刷刷的投了过来,也许是身高的原因,他们的好奇让我万般不自在。表哥一路问候着,一路跟那些人聊着什么,而我只是傻傻的站着、站着。这时,一位被大家称之阿姨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并热情的打着招呼,在听过介绍之后才知道她就是这里有着资深经历的主管。说她资深,是因为她十几年的工历,看着一帮帮小伙子、一群群小姑娘,从青涩到成熟到结婚到生子,一波又来一波又走,应该也算是元老了吧。聊了一会,先前的生疏渐渐的退却,我开始四处张望,厂里的一切都能饱览眼底。停止了转动的机器、摆放零乱的纸张、几台呼呼发声的坐扇,还有角落里默不作声的“工人”。
回过神来,听表哥说着这位元老的故事,听元老说着表哥感恩节的故事,我重新开始了思考。这时,坐在我旁边的除了元老,还有另外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猜不出年龄的女孩,看她们亲密的模样,我笑着问:“阿姨,你们俩是母女吗”,阿姨风趣的说:“你看我们像吗,如果像的话那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有点胖的缘故吧”。
时间过得飞快,指针已指向下午一点,他们又要忙碌了。我望向大门处,门口边剔着光头的男人一直在那里,进来的人们拖沓的步伐显示了他们的疲倦。我想,他们是对工作疲倦了、是对生活疲倦了还是?这让我又想起了刚才的一幕,返回到让我猜不出年龄的那个女孩身上。记得我当时对她说:“你应该还很小吧”,我看到她突然泛着红晕的脸,心想原来还是个害羞的姑娘。可当表哥跟我说,从他进厂的那时她已经在这里了,并说她比他还大两岁,那就是说已经奔三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矮胖的姑娘跟那位光头结婚的故事、生子的故事,故事在继续,可我怔住了···
机器的嘈杂声遮掩了工人门的沉默。我们起身离开,站在门口我再次转身让一切凝固在心里。我想:“如果我是这里的一员,我可以生活下去吗”?多少个年年岁岁、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面对的是同一群人、摆弄的是同一些东西,这里,没有交流、没有思想、没有娱乐,只有那行如机器的人。
他们结婚,那是爱的结果吗?他们生子,那是爱的结晶吗? 十六岁般的花季、十七岁般的雨季,就因为生活在这个圈子里、这个被遗忘的圈子里,他们竟成了被遗忘在角落的一群。是他们埋葬了年轻、是他们埋葬了理想还是社会埋葬了他们。不知,是什么禁锢了他们前进的脚步还是他们只是安于现状的群体···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