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P64~85---5-28
![]() |
南怀瑾 |
第三品,佛告诉须菩提,凡事过儿不留。事情来了,就去解决,解决完了不要再去苦苦思想,譬如刚刚那么说话,说的对不对啦,对方会不会生气啦,人家会不会不高兴啦,这些念想都不应该去追逐。
举个例子曾经在新闻很红的中国首善,。我们不去批判他行善得行为,而去探究他行善得动机。(当然我还是佩服他的,总比有些明显诸如章子怡之类的假捐门,实在好太多了)。一个真正爱人者,帮助他人者,从来不会感受到自己是在帮人。他觉得很平常,理所当然,出自本能。可你看看陈光标,他得每一次善举,都极其高调,不是吸引一大批媒体,就是夸张到到乡村发钱。然而这种所谓的善,却不知道践踏了多少受赠者的人格尊严。这样带着享受媒体光环,好人标签的“善举”,多少有点恶念在里头。你说这样的善,又能持续多久。
反正这几年,没听到他在做些什么大举动了。
在说一个例子,就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名词—玻璃心。有些人自尊心很强,动不动就是“你在践踏我尊严”比如刚毕业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常常受不了上司领导的批判。好像说了你一句,你得自尊就收到了伤害,你就必须反抗。其实这反而是人格尊严低下的表现。哪个高手不是被虐出来得,哪个高手不是在虐中成长。受到批评的时候,你看看这些人常常会纠结很久,生气的好几天睡不着觉。执著于一个虚无缥缈的心境。而客观事实是你身体并未受到任何伤害!
最近读书报告有些简短,思虑也不深。实在是这一周有些忙碌,有些筋疲力尽,然而忙一点终归是好的啊,我现在还没到心中清净,一尘不染,也还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享清福,一旦闲下来,难免胡思乱想。
说道清福很值得玩味,很多老人独居,都称自己孤寡老人。他们常常最容易患抑郁症。很奇怪啊,退休了没事做了,没有那么多束缚了,你反而烦恼了。人世间最大的福报—清福,摆在你面前,有时候你也无福消受。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忙的时候忙的屁股尿流,哭天喊地,哪也不爽这也不爽,闲下来的时候,又哪也不舒服这也不舒服。心境定不下来,十分浮躁啊。
我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当中,慢慢学习定心定力。虽然也是爱智慧,追求智慧。但刚起步,难免磕磕碰碰。
最开心的是这些独处的日子,可以说让我不断得成长和自省。一个人要认清自己很不容易,你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接受自己,接受了自己才能慢慢的让心有所安住。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