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时候写的心理小说
一篇旧作。当时刚开始尝试写作小说,情节生硬,构思局促,但我依然相当满意16岁的自己的这篇处女作。无独有偶,它是一篇不甚成功的心理小说。看来那个时候我潜意识里已经对心理学有了相当的好奇与好感,并用我绚丽丰富的想象为她编织了千百种富丽堂皇的外衣了。也许人世种种,哪怕离奇非常,都会有个看似合理的答案。我不信神鬼,不拜苍黄,于是心理学,便像是填塞我心里那个狐疑黑洞的万灵药,因为不懂,因为向往,它在我笔下心中,便也圆熟轻灵,万般归一了。后来真正学起了心理学,才恍然,这世上并没有这般终极完整的解答,我们无法完完全全的负担别人,甚至负担自己。如果真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语都寻求一个解释,那也许可以解释为一种偶然,一些神经递质分泌肌肉运动的结果,或者只是生活授予的一种习惯。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也没有那么多前因后果,勘了许许多多年也勘不破的,并不是答案,而是情感。如果没有提问的诉求,那连结果都不再需要了。康德解离了人类关于理性与感性所有虚妄与客观的论断,也没有找出那个终极答案。上帝,只有归咎给上帝,或是用那三本晦涩的理性批判,给困顿的人们一个渺茫的希望,看,先验的真理,其实就在眼前。
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呢?
无题
“Sue,能讲一下你对这个计划的意见吗?”坐在长圆形会议桌首席的老板的目光越过眼镜片向我飘来,我的脸顿时成了一只烤熟的苹果。
“呃```”我佯装思考的样子大概可笑,但大家还是伸长了脖子开始等待。3秒钟后,我摇头笑笑:“这个计划很好,我没有什么意见,老板。”所有人的头霎那间一起缩了回去,同时极快的递着眼色:“看吧,马屁精!”老板对我挤出一个极具职业素养的微笑,不掺杂任何情绪,但他欲言又止的失望,还是被我看到。
下班回家的地铁上,随着车厢微微摇摆的节奏,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渐渐浮现:究竟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我变成这个样子的呢?努力回忆,却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仿佛从来如此,可又觉得哪里不对,我像只寄居蟹,被卡在自以为温暖舒适的壳里进退不得。我是说,本来我对那个计划的看法有如滔滔江水,足够站起来将两三个小时没有一句停顿,可偏偏的,竟一句不能出口,只因为其中某些内容可能会令一向自负的老板气得脸色发绿。难道我真的是他们所说的马屁精吗?一定不是,只是我已经丧失了面对自己,说出真话的勇气。
地铁里越围越紧的人群打搅了我的思绪,下意识的,把扶手抓抓紧,身体缩一缩,这车厢里仿佛根本没有我的位置。视线在一张张麻木疲倦的脸上游离,最终落在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妇女身上。她背向我,衣着普通倒有些寒酸,肮脏的长发漫不经心地绾成一个发结,我微微的打了一个颤——外乡人。是的,并且很穷。他的孩子面向着我,只有两三岁的样子,小脸冻得红红的,鼻子下面还淌着两管鼻涕,他就那么目不转睛的看着我,眼睛闪亮的像午夜里的北极星。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出一些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孤寂,无助甚至凄凉。
忽然,我像触电一样愣在那里,冷汗细细密密布满了皮肤。我看到了什么?一只手,正伸向妇女破旧的黑皮包。一瞬间,记忆闸门毫无防备的打开,里面旧藏多年的往事翻腾着巨浪般向我压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里的A同学交学费的40元钱丢了,有没有人看到或者捡到了?捡到东西一定交公,这是我们从小要培养的美德```”“老师!”一个脆生生的童音打断了她,“我看见B和C同学拿了A的钱。”突如其来的安静,如一片洁白的羽毛,飘落在满是灰尘的泥土地上,诡异而突兀,老师原本柔和的面孔开始变得有些狰狞,她也许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偷钱,或者会有人站出来揭发她一向袒护的外甥。“你有证据吗?”她的声音高傲而冷漠。“我亲眼看见的!”童声依然坚定。“我说的是证据!证据能?”威逼的语气欲盖弥彰。“没,没有。”“坐下!”老师不耐烦的挥挥手,表示这件事她连听都不要再停。
放学后,没有受到丝毫责问的B和C把她堵在了学校附近的巷子里,他们把她推到,鲜血染红了她雪白的衣裙,额角的那道疤使她从此只能一直蓄着刘海,即使在酷热难耐的炎夏。学校里的同学开始疏远她,老师也对她不理不睬,从前满票通过三好学生的她如今无人问津,尽管她清楚地记得那长长的评选规定里有一条:勇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这一个“勇”字却如地震海啸,颠覆了她的世界。
她开始怀疑自己,质疑正义,她开始怯懦,退缩,逃避。她再也不敢做良心要求的做的事,她只会一再忍让,虚意逢迎,只要每个人表面上一团和气。她失去了据理力争坚持正义的勇气。
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我。那一年,我九岁。
现在,同样的事情摆在面前,却在南做出同样的选择。小孩哀怨的看着我,像一头失怙的小兽,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念着“对不起”,攥紧拳头,指甲要把掌心抠出血来。我拼尽全力压制着喊出来的冲动,强迫自己,看那小偷一张一张往外掏钱。全市旧版一百元的人民币,崭新,我不敢去想这笔钱到底有着怎样迫切的用途```内疚,却如苦蔓一样绕紧了我的心,使我无法呼吸。车一停下,我几乎是踉跄着奔出了车门,临走时终于无法抑制,又看了那小孩一眼。在我充满泪水的模糊视野里,他似乎是折翼跌入人间的天使,通身围绕着细碎而柔和的光晕,他悲悯而哀伤的看着我,像在说:“请向我忏悔。”
拉过皮包,我想找一张纸巾拭泪,却发现在那闪亮的DIOR小牛皮坤包上,有一道狭长的口子,包里空空如也。那口子向黑洞一样吞噬着我,我靠着地铁站的墙壁,身子一点一点下滑,最终瘫坐在地上。
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呢?
无题
“Sue,能讲一下你对这个计划的意见吗?”坐在长圆形会议桌首席的老板的目光越过眼镜片向我飘来,我的脸顿时成了一只烤熟的苹果。
“呃```”我佯装思考的样子大概可笑,但大家还是伸长了脖子开始等待。3秒钟后,我摇头笑笑:“这个计划很好,我没有什么意见,老板。”所有人的头霎那间一起缩了回去,同时极快的递着眼色:“看吧,马屁精!”老板对我挤出一个极具职业素养的微笑,不掺杂任何情绪,但他欲言又止的失望,还是被我看到。
下班回家的地铁上,随着车厢微微摇摆的节奏,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渐渐浮现:究竟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我变成这个样子的呢?努力回忆,却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仿佛从来如此,可又觉得哪里不对,我像只寄居蟹,被卡在自以为温暖舒适的壳里进退不得。我是说,本来我对那个计划的看法有如滔滔江水,足够站起来将两三个小时没有一句停顿,可偏偏的,竟一句不能出口,只因为其中某些内容可能会令一向自负的老板气得脸色发绿。难道我真的是他们所说的马屁精吗?一定不是,只是我已经丧失了面对自己,说出真话的勇气。
地铁里越围越紧的人群打搅了我的思绪,下意识的,把扶手抓抓紧,身体缩一缩,这车厢里仿佛根本没有我的位置。视线在一张张麻木疲倦的脸上游离,最终落在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妇女身上。她背向我,衣着普通倒有些寒酸,肮脏的长发漫不经心地绾成一个发结,我微微的打了一个颤——外乡人。是的,并且很穷。他的孩子面向着我,只有两三岁的样子,小脸冻得红红的,鼻子下面还淌着两管鼻涕,他就那么目不转睛的看着我,眼睛闪亮的像午夜里的北极星。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出一些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孤寂,无助甚至凄凉。
忽然,我像触电一样愣在那里,冷汗细细密密布满了皮肤。我看到了什么?一只手,正伸向妇女破旧的黑皮包。一瞬间,记忆闸门毫无防备的打开,里面旧藏多年的往事翻腾着巨浪般向我压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里的A同学交学费的40元钱丢了,有没有人看到或者捡到了?捡到东西一定交公,这是我们从小要培养的美德```”“老师!”一个脆生生的童音打断了她,“我看见B和C同学拿了A的钱。”突如其来的安静,如一片洁白的羽毛,飘落在满是灰尘的泥土地上,诡异而突兀,老师原本柔和的面孔开始变得有些狰狞,她也许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偷钱,或者会有人站出来揭发她一向袒护的外甥。“你有证据吗?”她的声音高傲而冷漠。“我亲眼看见的!”童声依然坚定。“我说的是证据!证据能?”威逼的语气欲盖弥彰。“没,没有。”“坐下!”老师不耐烦的挥挥手,表示这件事她连听都不要再停。
放学后,没有受到丝毫责问的B和C把她堵在了学校附近的巷子里,他们把她推到,鲜血染红了她雪白的衣裙,额角的那道疤使她从此只能一直蓄着刘海,即使在酷热难耐的炎夏。学校里的同学开始疏远她,老师也对她不理不睬,从前满票通过三好学生的她如今无人问津,尽管她清楚地记得那长长的评选规定里有一条:勇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这一个“勇”字却如地震海啸,颠覆了她的世界。
她开始怀疑自己,质疑正义,她开始怯懦,退缩,逃避。她再也不敢做良心要求的做的事,她只会一再忍让,虚意逢迎,只要每个人表面上一团和气。她失去了据理力争坚持正义的勇气。
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我。那一年,我九岁。
现在,同样的事情摆在面前,却在南做出同样的选择。小孩哀怨的看着我,像一头失怙的小兽,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念着“对不起”,攥紧拳头,指甲要把掌心抠出血来。我拼尽全力压制着喊出来的冲动,强迫自己,看那小偷一张一张往外掏钱。全市旧版一百元的人民币,崭新,我不敢去想这笔钱到底有着怎样迫切的用途```内疚,却如苦蔓一样绕紧了我的心,使我无法呼吸。车一停下,我几乎是踉跄着奔出了车门,临走时终于无法抑制,又看了那小孩一眼。在我充满泪水的模糊视野里,他似乎是折翼跌入人间的天使,通身围绕着细碎而柔和的光晕,他悲悯而哀伤的看着我,像在说:“请向我忏悔。”
拉过皮包,我想找一张纸巾拭泪,却发现在那闪亮的DIOR小牛皮坤包上,有一道狭长的口子,包里空空如也。那口子向黑洞一样吞噬着我,我靠着地铁站的墙壁,身子一点一点下滑,最终瘫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