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记
时常,我会说一句话,我们去吃红烧肉吧。
这句话其实是指的去吃一家连锁快餐店,在北京,很多人都知道,叫田老师红烧肉。
我还时常和人说,我对这家快餐店是有感情的。
2005年的冬天,在经历了身心俱疲的一段疯狂的工作,以及被本地黑社会性质的房虫坑掉我几个月房租和押金后,我开始了在北京西四环外的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当时我身上只剩200块,犹豫很久,破例和哥们借了1000,用来熬过接下来一个月的吃饭问题。可是,吃什么呢?
对比东五环外的广院和二外,西四环的首钢小区附近简直就是优质小饭馆的荒漠,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成都小吃麻辣烫串串香盖饭要什么没什么。到新公司的前几天为了挣表现每天加班到9点吃外卖,过后就不行了,每天7点多到家之后,尝试了几次楼下的小馆子都吃的很不开心。
小区斜对面,有一个不大的商业+写字楼区。一般来说,那里的东西是比较贵的,阻止了我踩点的想法。
但住到这里之后的不知道哪个周末,我考虑了一下,去看看那边有什么。去了之后,吓了一跳,我看见一家店门口排出长长一串人把人行道都堵上了,抬头看见五个字,田老师红烧肉。这就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
第一次吃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6块钱的盖饭,有几大块非常实在的红烧肉,还有一勺汆过的白菜,半个卤蛋,一点雪菜末。2005年,这是一个非常实在的性价比,而且味道居然还不错。从此之后,这里就成了我的食堂。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24小时的。
我所在的行业,熬夜是家常便饭,经常加班、出差都是后半夜才回家,那时候年轻,一到夜里10点以后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不管是打车还是地铁回家,第一站一定是田老师。
在2005年那寒冷的冬夜,看着一大锅热腾腾的红烧肉舀出一勺来,冒着热气递到手里,再吃下肚那暖烘烘的美味劲,这辈子都忘不了。偶尔,还会有缘的陌生人聊上几句,调笑一下各自辛苦的工作。
那一年,我远离了大部分的朋友,在北京的角落里等待着新的希望。但生活里没有朋友真的很难熬,还逐渐养成了一个人去网吧周末熬通宵的坏习惯,从晚上开始一直玩到到早上7点。但每次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看动画片还是玩游戏,每到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我总在琢磨一个事儿:今天是吃早餐呢?还是吃晚餐呢?
可大早上的吃什么晚餐呢?
因为田老师每天早上6点之前,按晚餐算,只卖红烧肉。之后开始卖早餐,有豆浆油条。在对食物的期望与犹豫中度过这最后无聊的时间,最后满足的吃上一顿,回家睡觉,也是对自己颓废的自责外,生活的小小安慰了。
那时候,24小时的快餐店似乎只有田老师和半亩园,麦当劳肯德基之类并没有涉及这种为加班族而生的业务。就这样,被我夸赞为“中国第一快餐店”的田老师红烧肉,伴随着我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日子。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漂泊在这个城市,但好在在自己的领域里有了一点事情可以做,不再会想那时那样因为寂寞而熬通宵了,吃什么也不怎么考虑省钱了。可有时候,觉得自己依然没有什么成长。那一千块钱第二个月我就还给了哥们,现在哥们的孩子都上小学了,可我还是没着没落。
一晃十年过去了,田老师红烧肉又开了一些店,依然坚持24小时,依然价格亲民。但是没有如我以为的可以成为第一。而难吃简直突破了历史天际的半亩园,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只在南礼士路见到过一家,也完全转型成了别的风格。24小时的餐饮,也被麦当劳肯德基抢了大半。今天的一份红烧肉盖饭,也无法给我当时的温暖了。
但我这个人,就是爱怀旧,写了这些,纪念一下收获和失去的十年。
当然,如果田老师红烧肉能给我点稿费就更好了:)
这句话其实是指的去吃一家连锁快餐店,在北京,很多人都知道,叫田老师红烧肉。
我还时常和人说,我对这家快餐店是有感情的。
2005年的冬天,在经历了身心俱疲的一段疯狂的工作,以及被本地黑社会性质的房虫坑掉我几个月房租和押金后,我开始了在北京西四环外的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当时我身上只剩200块,犹豫很久,破例和哥们借了1000,用来熬过接下来一个月的吃饭问题。可是,吃什么呢?
对比东五环外的广院和二外,西四环的首钢小区附近简直就是优质小饭馆的荒漠,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成都小吃麻辣烫串串香盖饭要什么没什么。到新公司的前几天为了挣表现每天加班到9点吃外卖,过后就不行了,每天7点多到家之后,尝试了几次楼下的小馆子都吃的很不开心。
小区斜对面,有一个不大的商业+写字楼区。一般来说,那里的东西是比较贵的,阻止了我踩点的想法。
但住到这里之后的不知道哪个周末,我考虑了一下,去看看那边有什么。去了之后,吓了一跳,我看见一家店门口排出长长一串人把人行道都堵上了,抬头看见五个字,田老师红烧肉。这就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
第一次吃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6块钱的盖饭,有几大块非常实在的红烧肉,还有一勺汆过的白菜,半个卤蛋,一点雪菜末。2005年,这是一个非常实在的性价比,而且味道居然还不错。从此之后,这里就成了我的食堂。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24小时的。
我所在的行业,熬夜是家常便饭,经常加班、出差都是后半夜才回家,那时候年轻,一到夜里10点以后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不管是打车还是地铁回家,第一站一定是田老师。
在2005年那寒冷的冬夜,看着一大锅热腾腾的红烧肉舀出一勺来,冒着热气递到手里,再吃下肚那暖烘烘的美味劲,这辈子都忘不了。偶尔,还会有缘的陌生人聊上几句,调笑一下各自辛苦的工作。
那一年,我远离了大部分的朋友,在北京的角落里等待着新的希望。但生活里没有朋友真的很难熬,还逐渐养成了一个人去网吧周末熬通宵的坏习惯,从晚上开始一直玩到到早上7点。但每次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看动画片还是玩游戏,每到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我总在琢磨一个事儿:今天是吃早餐呢?还是吃晚餐呢?
可大早上的吃什么晚餐呢?
因为田老师每天早上6点之前,按晚餐算,只卖红烧肉。之后开始卖早餐,有豆浆油条。在对食物的期望与犹豫中度过这最后无聊的时间,最后满足的吃上一顿,回家睡觉,也是对自己颓废的自责外,生活的小小安慰了。
那时候,24小时的快餐店似乎只有田老师和半亩园,麦当劳肯德基之类并没有涉及这种为加班族而生的业务。就这样,被我夸赞为“中国第一快餐店”的田老师红烧肉,伴随着我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日子。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漂泊在这个城市,但好在在自己的领域里有了一点事情可以做,不再会想那时那样因为寂寞而熬通宵了,吃什么也不怎么考虑省钱了。可有时候,觉得自己依然没有什么成长。那一千块钱第二个月我就还给了哥们,现在哥们的孩子都上小学了,可我还是没着没落。
一晃十年过去了,田老师红烧肉又开了一些店,依然坚持24小时,依然价格亲民。但是没有如我以为的可以成为第一。而难吃简直突破了历史天际的半亩园,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只在南礼士路见到过一家,也完全转型成了别的风格。24小时的餐饮,也被麦当劳肯德基抢了大半。今天的一份红烧肉盖饭,也无法给我当时的温暖了。
但我这个人,就是爱怀旧,写了这些,纪念一下收获和失去的十年。
当然,如果田老师红烧肉能给我点稿费就更好了:)
-
rebecca||深挖洞广积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15:53:03
-
孤独的寐释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6-01 09: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