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概念(选自我的曼谷日记)
你们每天都工作这么长时间吗?我看你们早上九点不到就开始了,六点都还不回家。
泰国都这样。
这个是今天下午和Fon的一段对话。
公司的位置应该是在CBD吧。公司楼下是一个market,我现在理解,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那种大排档。中午的时候,周围所有写字楼里面的男男女女都出动了,集体在这个market里面觅食。第一次去这个market的时候,我的眼睛就象闪光灯一样到处看着过往的人群。Market里面的东西便宜得可疑,一份米粉才要五块钱。不过我就吃了一次,说实话,这种太过地道的食品往往另我望而生畏。我完全把这个当成一个观察当地人的机会。衬衣和西裤的泰国男人,没有任何惊喜。不过泰国女孩子的短裙和小拖鞋倒是让我眼前一亮,反观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前几天在酒店的餐厅看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是采访一个叫做Janet Brown的美国女人,应该是在95年到2001年她在曼谷做英文老师。然后,她写了一本书:《Tone deaf in Bangkok》。这篇文章尚算有意思,说,还是95年的时候,Janet穿着体恤牛仔裤和夹脚拖鞋走在曼谷街头,路人都给她不可思议的眼光,当时她抽烟,喝啤酒,人们都认为她不是妓女就是同性恋。后来,她一方面因为生活窘迫,一方面为了努力融入这个国家,她坐公交车,穿那种不露脚趾的鞋子,体会着城市的交通,拥堵,以及地铁里混浊得类似香烟的味道。后来,她回去了西雅图。应该是05年,她再次回到了曼谷,打算留在这里,也许是forever。这一次,短短几年,街头上满是穿着短裙的年轻女孩。这篇文章里面有两段话让我感触尤深。一段是说,要是你真的想了解一个城市,你就得坐公交车。这个跟我好朋友小高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俩去南京的时候,她就一个劲的要坐公交车。另一段是说,并不是你选择城市,而是城市选择你。城市的生活总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折射出她本身的样子,你接纳她的同时,她也在包容你。
说实话,自从安妮宝贝之流大行其道后,城市的概念也越来越让人觉得厌恶,比如“小资”的没有出产地,他们的母亲是城市。这句话让我对“城市”的概念深恶痛绝。我更愿意把这个淡化为“生活”。
可惜,到目前为止,我也很难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我知道,有的生活我实在没办法接受,一如有些城市,我永远只是个过客。就像下班时候跟老板聊天谈到这个话题,我说我虽然不是上海人,但是也挺喜欢上海的生活。也许这个就是射手座骨子里的喜欢挑战和自由吧。大城市喧嚣嘈杂,人们永远行色匆匆,永远堵车,城市上空永远有着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生活的压力永远不堪负荷,但是,大城市同样有着各国的美食,琳琅满目的奢侈品,足够多的机会,为公众所接受的秩序,还有,最重要的是,你周围人,多数的多数都怀揣梦想来到这个城市,让你感觉除了世俗的现实外,你还能看到他们奋斗的轨迹。也许,梦想最后还是没实现,但是,就这件事情来说,过程不是更重要吗?
泰国都这样。
这个是今天下午和Fon的一段对话。
公司的位置应该是在CBD吧。公司楼下是一个market,我现在理解,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那种大排档。中午的时候,周围所有写字楼里面的男男女女都出动了,集体在这个market里面觅食。第一次去这个market的时候,我的眼睛就象闪光灯一样到处看着过往的人群。Market里面的东西便宜得可疑,一份米粉才要五块钱。不过我就吃了一次,说实话,这种太过地道的食品往往另我望而生畏。我完全把这个当成一个观察当地人的机会。衬衣和西裤的泰国男人,没有任何惊喜。不过泰国女孩子的短裙和小拖鞋倒是让我眼前一亮,反观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前几天在酒店的餐厅看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是采访一个叫做Janet Brown的美国女人,应该是在95年到2001年她在曼谷做英文老师。然后,她写了一本书:《Tone deaf in Bangkok》。这篇文章尚算有意思,说,还是95年的时候,Janet穿着体恤牛仔裤和夹脚拖鞋走在曼谷街头,路人都给她不可思议的眼光,当时她抽烟,喝啤酒,人们都认为她不是妓女就是同性恋。后来,她一方面因为生活窘迫,一方面为了努力融入这个国家,她坐公交车,穿那种不露脚趾的鞋子,体会着城市的交通,拥堵,以及地铁里混浊得类似香烟的味道。后来,她回去了西雅图。应该是05年,她再次回到了曼谷,打算留在这里,也许是forever。这一次,短短几年,街头上满是穿着短裙的年轻女孩。这篇文章里面有两段话让我感触尤深。一段是说,要是你真的想了解一个城市,你就得坐公交车。这个跟我好朋友小高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俩去南京的时候,她就一个劲的要坐公交车。另一段是说,并不是你选择城市,而是城市选择你。城市的生活总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折射出她本身的样子,你接纳她的同时,她也在包容你。
说实话,自从安妮宝贝之流大行其道后,城市的概念也越来越让人觉得厌恶,比如“小资”的没有出产地,他们的母亲是城市。这句话让我对“城市”的概念深恶痛绝。我更愿意把这个淡化为“生活”。
可惜,到目前为止,我也很难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我知道,有的生活我实在没办法接受,一如有些城市,我永远只是个过客。就像下班时候跟老板聊天谈到这个话题,我说我虽然不是上海人,但是也挺喜欢上海的生活。也许这个就是射手座骨子里的喜欢挑战和自由吧。大城市喧嚣嘈杂,人们永远行色匆匆,永远堵车,城市上空永远有着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生活的压力永远不堪负荷,但是,大城市同样有着各国的美食,琳琅满目的奢侈品,足够多的机会,为公众所接受的秩序,还有,最重要的是,你周围人,多数的多数都怀揣梦想来到这个城市,让你感觉除了世俗的现实外,你还能看到他们奋斗的轨迹。也许,梦想最后还是没实现,但是,就这件事情来说,过程不是更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