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空
有一次,我心情很郁闷,很想摆脱这种郁闷的心情。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目不转睛地盯着郁闷的心情,但渐渐地,我发现所谓的郁闷,只是胃部等脏器和四肢的某些感觉,这些感觉其它时候也有过,这里面并没有一个什么“心情”,只是我脑子结合当时的经历把它们解释成了“郁闷的心情”。当意识到我所要摆脱的东西并不存在时,心里自然地放弃了挣扎,顿时轻松了很多。然后我明白了,所谓的“心情”只是个虚构的概念,就像大乘佛教说的法空。当我进入它,它就不见了,看到的只有各种其它的感觉,如同水泡,进入其中就看不到它了。
根据我对治烦恼的经验,我知道贪爱一个更好的境界是烦恼产生的原因。因此我有时感到自己在贪爱时会习惯性地想灭除贪爱,结果却生起了对贪爱的嗔恨。然后我问自己,你管什么叫贪爱呢?然后我首先看到了一个自己的形象,我想,这只是一个色相,并不是贪爱;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胸腔绷着劲,但这是胸腔的感觉,也不是贪爱。从而我意识到,“贪爱”只是大脑虚构的幻想。是大脑建立的模型,去解释种种其它的感知。发现贪爱其实并不存在之后,对贪爱的嗔恨自然地消退了。
禅宗中有人教学人时时刻刻问自己“这是什么”,我想道理就在这里。如果跳出来从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这个心理过程,其实当人去观察思考某事物是什么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暗示了去找非此事物的东西。如同在字典里查一个字,那么对它的解释肯定都是其它的字。有时,我感觉到自己在排斥某个事物XX时,我问自己,你管什么叫XX?随即去看看那个东西,就觉得它只是它,它什么也不是,无毒无害,于是对它的排斥也旋即消失。
根据我对治烦恼的经验,我知道贪爱一个更好的境界是烦恼产生的原因。因此我有时感到自己在贪爱时会习惯性地想灭除贪爱,结果却生起了对贪爱的嗔恨。然后我问自己,你管什么叫贪爱呢?然后我首先看到了一个自己的形象,我想,这只是一个色相,并不是贪爱;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胸腔绷着劲,但这是胸腔的感觉,也不是贪爱。从而我意识到,“贪爱”只是大脑虚构的幻想。是大脑建立的模型,去解释种种其它的感知。发现贪爱其实并不存在之后,对贪爱的嗔恨自然地消退了。
禅宗中有人教学人时时刻刻问自己“这是什么”,我想道理就在这里。如果跳出来从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这个心理过程,其实当人去观察思考某事物是什么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暗示了去找非此事物的东西。如同在字典里查一个字,那么对它的解释肯定都是其它的字。有时,我感觉到自己在排斥某个事物XX时,我问自己,你管什么叫XX?随即去看看那个东西,就觉得它只是它,它什么也不是,无毒无害,于是对它的排斥也旋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