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则西
好像是劳动节的假期吧,当然对于中医大的学子来说,这不是假期而是噩梦一般的考试周的开始。和大家一样,我早早的被设定的闹钟吵醒,准备开始一天的复习。洗漱完毕,吃早饭时例行公事一般刷了刷朋友圈微博等各种,发现被疯狂转载的魏则西去世的消息。魏则西是谁?他的去世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我一篇一篇的看过去,甚至忘记了还有考试要复习。
魏则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滑膜肉瘤患者,根据其自述,在求医过程中,通过百度搜索看到排名前列的某医院,受该院李姓主任蛊惑,在花费20多万元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还被贻误救治。最终,于今年4月12日去世。
从他的去世,到事件的发酵曝光,还是有一段时间的。竞价排名、借壳行医、虚假宣传,是这个公共事件中人们眼中的痛点,也是群众的矛头所向。作为众矢之的,百度,莆田系难辞其咎,除此之外监管的缺失也让人无奈愤恨,和大部分人一样,其实更想去痛斥百度的恶,不过这次的主题定在了涉事的医生是否在行善上,所以接下来就来谈一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那么首先,什么是行善?简单的说,这是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医乃仁术,医学是一门定位在治病救死扶伤的学科,也正是因为关乎生命,所以是医学道德最为关注的问题。善是最基本的原则,行善原则相较于其余的医疗原则,应该是一种底线原则,也是一种纲领性的原则。具体一点去展开,就是要求我们在医学活动中,恪守努力行善,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样一个基本的信条。那么回到这个问题,魏则西的医生是否在行善呢?答案是不需要犹豫的,对于这样一种原则,老师上课时候说的绝对特别好,可能对于很多事情,甚至很多伦理上的经典案例,并没有确定的对与错;而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应该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这必须是有确定的答案的。
根据魏则西在知乎上的回答来看,发现肿瘤的时候已经是10cm多了,其实也知道他的疾病结局不会太乐观,而被大家抨击的免疫治疗也并不是一种无效的方法。如果就这样说涉事的医生害死了他,确实是不妥的。但就能说,没有作恶吗?不能,我认为即便没有伤害,按照治疗的流程,放弃常规疗法,去引诱患者采用这种还在试验的前沿疗法,无异于是赌局。这种通过竞价排名,虚假广告和毫无底线的治愈承诺,更是提早将魏则西带入了深渊,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何况本应免费,却要价昂贵,到最后真正有用的靶向药,却没有钱去够买了。这大概就是大家的愤恨,这已经不是在作恶了,分明是在害人害命。
我们说医生需要行善,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治病救人的方法,尽管医学还有局限,但在有限的医疗活动中,医生自己就需要正确使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现在医患关系十分紧张,但对患者来说,医生的每一句话都还是很有分量的,都是选择去无条件相信的,而我们则更应该如履薄冰,努力行善。这又引出一个问题,总有两难的情景,总有无法去做好事的时候,我们的底线在哪里?我想,临床医学的底线,每个国家,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或高或低,但不是说我们要去取最低的限度,而应该是大家的共同点——不伤害。从魏则西,到陈仲伟,我们看到了无良的医生为了利益可以去抛弃底线,也看到了正直善良的医生却惨遭杀手,这是一个颠倒黑白的医疗系统,一个巴掌永远拍不响,而面对其中的体制根源,大家却选择继续沉默,我们学习医学伦理学,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未来的医生,我们需要去学会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写这一篇的时候,查阅了很多新闻资料,内心从悲愤到颤抖,再到无奈。我只想用鲁迅的一句话来结束: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魏则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滑膜肉瘤患者,根据其自述,在求医过程中,通过百度搜索看到排名前列的某医院,受该院李姓主任蛊惑,在花费20多万元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还被贻误救治。最终,于今年4月12日去世。
从他的去世,到事件的发酵曝光,还是有一段时间的。竞价排名、借壳行医、虚假宣传,是这个公共事件中人们眼中的痛点,也是群众的矛头所向。作为众矢之的,百度,莆田系难辞其咎,除此之外监管的缺失也让人无奈愤恨,和大部分人一样,其实更想去痛斥百度的恶,不过这次的主题定在了涉事的医生是否在行善上,所以接下来就来谈一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那么首先,什么是行善?简单的说,这是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医乃仁术,医学是一门定位在治病救死扶伤的学科,也正是因为关乎生命,所以是医学道德最为关注的问题。善是最基本的原则,行善原则相较于其余的医疗原则,应该是一种底线原则,也是一种纲领性的原则。具体一点去展开,就是要求我们在医学活动中,恪守努力行善,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样一个基本的信条。那么回到这个问题,魏则西的医生是否在行善呢?答案是不需要犹豫的,对于这样一种原则,老师上课时候说的绝对特别好,可能对于很多事情,甚至很多伦理上的经典案例,并没有确定的对与错;而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应该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这必须是有确定的答案的。
根据魏则西在知乎上的回答来看,发现肿瘤的时候已经是10cm多了,其实也知道他的疾病结局不会太乐观,而被大家抨击的免疫治疗也并不是一种无效的方法。如果就这样说涉事的医生害死了他,确实是不妥的。但就能说,没有作恶吗?不能,我认为即便没有伤害,按照治疗的流程,放弃常规疗法,去引诱患者采用这种还在试验的前沿疗法,无异于是赌局。这种通过竞价排名,虚假广告和毫无底线的治愈承诺,更是提早将魏则西带入了深渊,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何况本应免费,却要价昂贵,到最后真正有用的靶向药,却没有钱去够买了。这大概就是大家的愤恨,这已经不是在作恶了,分明是在害人害命。
我们说医生需要行善,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治病救人的方法,尽管医学还有局限,但在有限的医疗活动中,医生自己就需要正确使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现在医患关系十分紧张,但对患者来说,医生的每一句话都还是很有分量的,都是选择去无条件相信的,而我们则更应该如履薄冰,努力行善。这又引出一个问题,总有两难的情景,总有无法去做好事的时候,我们的底线在哪里?我想,临床医学的底线,每个国家,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或高或低,但不是说我们要去取最低的限度,而应该是大家的共同点——不伤害。从魏则西,到陈仲伟,我们看到了无良的医生为了利益可以去抛弃底线,也看到了正直善良的医生却惨遭杀手,这是一个颠倒黑白的医疗系统,一个巴掌永远拍不响,而面对其中的体制根源,大家却选择继续沉默,我们学习医学伦理学,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未来的医生,我们需要去学会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写这一篇的时候,查阅了很多新闻资料,内心从悲愤到颤抖,再到无奈。我只想用鲁迅的一句话来结束: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