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但丁之城
圣母百花教堂里有一幅画,'The Comedy Illuminating Florence' (神曲与佛罗伦萨), 由 Domenico di Michelino 在十五世纪末所画。画中心穿红色长袍的是但丁 (Dante),手持 Divine Comedy (神曲),站在佛罗伦萨城门外。画中背景是神曲中所绘的地狱与天堂,但丁身后是七层的 Mount Purgatory (炼狱山)。但丁可以说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在神曲之前,人们对地狱的理解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只能从教会的传道中听到一点点描述,全凭自己去想象。但丁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无形的地狱,真实到有些残忍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神曲分三部,地狱、炼狱、与天堂。但丁把地狱比作一个漏斗,炼狱是七层山,天堂则是九重天。自传体长诗描述了但丁由古罗马诗人 Virgil 陪伴,走过地狱与炼狱,来到天堂的旅程。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堪比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勾勒了古希腊神话的原型,好比中国的山海经。后世凡关于希腊神话题材的艺术作品,大都基于 Iliad (伊利亚特) 或 Odyssey (奥赛德) 中奥林匹斯山上众神的故事。但丁则是以神曲勾画了地狱的原型,之后很多宗教题材的文学与绘画作品,都是神曲中炼狱或地狱的再现。文学与艺术比起来,可能会略显枯燥或酸腐。荷马与但丁,却可以把无形的古老神话传说落在纸上,用抽象的文字描绘出一个真实生动的超凡世界。
佛罗伦萨另一座重要的教堂 Santa Maria Novella (新圣母大殿),在中心火车站对面,是一座 Dominican Order (道明会) 教堂。匆匆赶到这里,只为了看一眼 Masaccio (马萨乔) 的 Holy Trinity (圣三位一体)。这幅艺术史书必引的湿壁画是文艺复兴早期透视画法的经典之作,尤其是画中罗马拱门的穹顶,有非常利落的层次感。虽然经过了六百多年,壁画颜色已有些脱落,Holy Trinity 还是在肃穆冷清的教堂里,默默的守护着虔诚的教徒。
穿过老城,在一条无名的小巷中找到了 Accademia Gallery (学院美术馆)。Michelangelo (米开朗基罗) 鼎鼎大名的大卫像就收藏在这里。美术馆里除了大卫像,还有米开朗基罗的 Pieta (哀悼基督) 和四座未完成的 Prisoner (or Slave) 奴隶系列雕塑。完成的作品 Dying Slave (垂死的奴隶) 收藏在卢浮宫。佛罗伦萨的美术馆都非常低调,一条小巷,一个天井,走进去,可以恍惚间看到几百年来学徒们在这四方天空下,或敲打着大理石块,或默默的涂着画布。意大利的美术馆有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内敛与温婉,不像巴黎的博物馆,好像都沿承了太阳王的张扬奢华。或许意大利人骨子里有着贵族的骄傲,几千年来的沉淀,从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任何的渲染与说明已是多余。像英国诗人兰德所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 |
Dante 神曲 |
神曲分三部,地狱、炼狱、与天堂。但丁把地狱比作一个漏斗,炼狱是七层山,天堂则是九重天。自传体长诗描述了但丁由古罗马诗人 Virgil 陪伴,走过地狱与炼狱,来到天堂的旅程。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堪比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勾勒了古希腊神话的原型,好比中国的山海经。后世凡关于希腊神话题材的艺术作品,大都基于 Iliad (伊利亚特) 或 Odyssey (奥赛德) 中奥林匹斯山上众神的故事。但丁则是以神曲勾画了地狱的原型,之后很多宗教题材的文学与绘画作品,都是神曲中炼狱或地狱的再现。文学与艺术比起来,可能会略显枯燥或酸腐。荷马与但丁,却可以把无形的古老神话传说落在纸上,用抽象的文字描绘出一个真实生动的超凡世界。
佛罗伦萨另一座重要的教堂 Santa Maria Novella (新圣母大殿),在中心火车站对面,是一座 Dominican Order (道明会) 教堂。匆匆赶到这里,只为了看一眼 Masaccio (马萨乔) 的 Holy Trinity (圣三位一体)。这幅艺术史书必引的湿壁画是文艺复兴早期透视画法的经典之作,尤其是画中罗马拱门的穹顶,有非常利落的层次感。虽然经过了六百多年,壁画颜色已有些脱落,Holy Trinity 还是在肃穆冷清的教堂里,默默的守护着虔诚的教徒。
![]() |
Masaccio's Holy Trinity 马萨乔 |
穿过老城,在一条无名的小巷中找到了 Accademia Gallery (学院美术馆)。Michelangelo (米开朗基罗) 鼎鼎大名的大卫像就收藏在这里。美术馆里除了大卫像,还有米开朗基罗的 Pieta (哀悼基督) 和四座未完成的 Prisoner (or Slave) 奴隶系列雕塑。完成的作品 Dying Slave (垂死的奴隶) 收藏在卢浮宫。佛罗伦萨的美术馆都非常低调,一条小巷,一个天井,走进去,可以恍惚间看到几百年来学徒们在这四方天空下,或敲打着大理石块,或默默的涂着画布。意大利的美术馆有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内敛与温婉,不像巴黎的博物馆,好像都沿承了太阳王的张扬奢华。或许意大利人骨子里有着贵族的骄傲,几千年来的沉淀,从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任何的渲染与说明已是多余。像英国诗人兰德所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 |
米开朗基罗 大卫 |
![]() |
米开朗基罗 Prisoner |
![]() |
米开朗基罗 Prisoner |
![]() |
米开朗基罗 Pi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