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美术类的书集你是否都看过了呢?
看到过一篇写意大利国家的报道,意大利大学的美术教育从课程结构到教学方法准确地说是根据欧洲标准来制定与执行的,所以在观看过意大利的教授推荐的书目后,可以大致地了解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另外一点在欧洲美术大学中,并不存在一系列规范化的教科书,因此教授们推荐的大多也是重要的专业著作,论文集以及教授们自己的私货。
先从高中开始。意大利的高中分为4个专业方向:古典、科学、艺术和技术。对于艺术高中,学制一般为五年,在这期间高中生已经掌握了相当丰富的艺术知识,以便在大学中更快地学习。
Giorgio Cricco 与 Francesco P. Di Teodoro合著的《艺术的线路》系列丛书。这套书是意大利各种美术高中常选用的5卷版教科书。这套书奠定了意大利美术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相信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
意大利学校大多数人没有上过,有可能只听说过这套书名,内容也许也并不知晓。
我们谈论本科阶段的书籍。对于纯美术专业,本科阶段的理论类课程还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类:1.艺术史,2.美学,3.心理学,4.人类学,5.现象学,6.材料学。
艺术史的必读书目:
阿多诺的《艺术的社会史》和《艺术社会学》;贡布里希的《理想与偶像》;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彼得·伯克的《图像证史》;沃夫林的《艺术史的基本原理》;艾克的《美的历史》和《丑的历史》巴克森德尔《Patterns of Intention: On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Pictures》。
这些书籍所描述的并不是具体的历史,而是一种艺术史观念,是学习艺术史的第一步。之后是另一本必读书目——艺术史通史,则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一般学生们会选择意大利学者撰写的世界艺术史通史,也有外国的学生会选择例如《加德纳世界艺术史》,《剑桥艺术史》这类英语书籍。
各时期的史学专著。意大利的艺术史教学主要分为四个课程:古代、中世纪、现代(文艺复兴到洛可可)、当代(浪漫主义到今天)。这方面教授一般让学生阅读一些新近的有关某一流派或艺术家(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论文和专著,以及大量的这个流派或艺术家发表的著作与文稿以及一本有关这个流派和艺术家的作品全集。
美学的必读书目:
塔塔尔卡维奇的《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克罗切的《美学》;黑格尔的《美学》;海德格尔的《林中路》;布迪厄的《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贝尔挺的《艺术史的终结》;丹托的《寻常物的嬗变》;康德美学的选集;伯瑞奥德的《关系美学》;布希亚的《物体系》;福科的《烟斗》。
意大利的美术学院中美学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美学课程,另一类是针对史论专业的美学课程。在第一类中,本科阶段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所以阅读量并不很大,大部头的书也是节选阅读的。而对于第二类,本科阶段出了美学课之外还有文艺批评方面的课程,但由于本人没有上过这类课程所以不能呈上书单。对于考试,同艺术史一样,一般老师要求学生结合已阅读的美学专著,自由选择一个课题做深入研究并写出一片10页左右的论文。
心理学的必读书目:
考夫塔的《格式塔心理学》;胡塞尔对图像意识的研究文章;奈瑟尔的《Cognition and Reality》和《The Perceived self: Ecological and interpersonal sources of self-knowledge》;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
这门课在意大利美院中也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专业学生的课程,课程时间要比第二类普通学生更长也更系统,其中还涉及很多其他心理学范畴的专著,由于本人不是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所以并不在此罗列。这门课的考试也一样,学生在看完规定书目后,自选主题和教授作答辩。
人类学的必读书目:
赫伊津哈的《游戏的人》,Hatcher, Evelyn Payne的《 Art As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nthropology of Art》;Herbert Edward Read的《艺术与社会》;然后是大量的老师在课程中介绍的有关人类学家的田野考察。这个课程在意大利美院中只针对当代雕塑和史论专业的学生开设。
现象学的必读书目:
让吕克 南希的《Au fond des images》和《Le regard du portrait》;胡塞尔现象学有关意向性、悬割、直观等主题的节选;德里达有关“延异”和解构主义的一些基础内容的节选;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
现象学这门课在意大利并不是严谨意义上的现象学美学,但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会提到使用悬割、直观等方法做艺术批评的内容。这门课在本科阶段更像是当代美学和当代艺术史的杂糅,其中讨论当代性、景观社会、关系美学、文本性等等最近半个世纪发生的现象,也分析具体的作品。考试的内容也相对简单,主要选取一个当代艺术家结合其生产的文本(如日记、书信、访谈、著作)和具体作品,做一片论文或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直接以口述形式表达出来。
材料学的必读书目:
《La chimica nel restauro. I materiali dell'arte pittorica》(有关艺术品修复的化学和绘画艺术的材料);Cennino Cennini的《Il libro dell'arte》(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琴尼诺·琴尼尼的作品);《Storia tecnica dell'arte. Materiali e metodi della pittura e della scultura》(艺术技法史:绘画与雕塑的材料和手法);Bouleau Charles的《The Painter's Secret Geometry: A Study of Composition in Art》。
严格意义上来说,意大利美院的纯艺术没有材料学一课,所以这里所列的书目综合了《绘画技法》课、《修复概论》课与《艺术计划》课的必读书目。这些书主要囊括了艺术材料的化学知识、古代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构图方法
先从高中开始。意大利的高中分为4个专业方向:古典、科学、艺术和技术。对于艺术高中,学制一般为五年,在这期间高中生已经掌握了相当丰富的艺术知识,以便在大学中更快地学习。
Giorgio Cricco 与 Francesco P. Di Teodoro合著的《艺术的线路》系列丛书。这套书是意大利各种美术高中常选用的5卷版教科书。这套书奠定了意大利美术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相信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
意大利学校大多数人没有上过,有可能只听说过这套书名,内容也许也并不知晓。
我们谈论本科阶段的书籍。对于纯美术专业,本科阶段的理论类课程还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类:1.艺术史,2.美学,3.心理学,4.人类学,5.现象学,6.材料学。
艺术史的必读书目:
阿多诺的《艺术的社会史》和《艺术社会学》;贡布里希的《理想与偶像》;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彼得·伯克的《图像证史》;沃夫林的《艺术史的基本原理》;艾克的《美的历史》和《丑的历史》巴克森德尔《Patterns of Intention: On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Pictures》。
这些书籍所描述的并不是具体的历史,而是一种艺术史观念,是学习艺术史的第一步。之后是另一本必读书目——艺术史通史,则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一般学生们会选择意大利学者撰写的世界艺术史通史,也有外国的学生会选择例如《加德纳世界艺术史》,《剑桥艺术史》这类英语书籍。
各时期的史学专著。意大利的艺术史教学主要分为四个课程:古代、中世纪、现代(文艺复兴到洛可可)、当代(浪漫主义到今天)。这方面教授一般让学生阅读一些新近的有关某一流派或艺术家(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论文和专著,以及大量的这个流派或艺术家发表的著作与文稿以及一本有关这个流派和艺术家的作品全集。
美学的必读书目:
塔塔尔卡维奇的《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克罗切的《美学》;黑格尔的《美学》;海德格尔的《林中路》;布迪厄的《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贝尔挺的《艺术史的终结》;丹托的《寻常物的嬗变》;康德美学的选集;伯瑞奥德的《关系美学》;布希亚的《物体系》;福科的《烟斗》。
意大利的美术学院中美学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美学课程,另一类是针对史论专业的美学课程。在第一类中,本科阶段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所以阅读量并不很大,大部头的书也是节选阅读的。而对于第二类,本科阶段出了美学课之外还有文艺批评方面的课程,但由于本人没有上过这类课程所以不能呈上书单。对于考试,同艺术史一样,一般老师要求学生结合已阅读的美学专著,自由选择一个课题做深入研究并写出一片10页左右的论文。
心理学的必读书目:
考夫塔的《格式塔心理学》;胡塞尔对图像意识的研究文章;奈瑟尔的《Cognition and Reality》和《The Perceived self: Ecological and interpersonal sources of self-knowledge》;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
这门课在意大利美院中也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专业学生的课程,课程时间要比第二类普通学生更长也更系统,其中还涉及很多其他心理学范畴的专著,由于本人不是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所以并不在此罗列。这门课的考试也一样,学生在看完规定书目后,自选主题和教授作答辩。
人类学的必读书目:
赫伊津哈的《游戏的人》,Hatcher, Evelyn Payne的《 Art As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nthropology of Art》;Herbert Edward Read的《艺术与社会》;然后是大量的老师在课程中介绍的有关人类学家的田野考察。这个课程在意大利美院中只针对当代雕塑和史论专业的学生开设。
现象学的必读书目:
让吕克 南希的《Au fond des images》和《Le regard du portrait》;胡塞尔现象学有关意向性、悬割、直观等主题的节选;德里达有关“延异”和解构主义的一些基础内容的节选;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
现象学这门课在意大利并不是严谨意义上的现象学美学,但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会提到使用悬割、直观等方法做艺术批评的内容。这门课在本科阶段更像是当代美学和当代艺术史的杂糅,其中讨论当代性、景观社会、关系美学、文本性等等最近半个世纪发生的现象,也分析具体的作品。考试的内容也相对简单,主要选取一个当代艺术家结合其生产的文本(如日记、书信、访谈、著作)和具体作品,做一片论文或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直接以口述形式表达出来。
材料学的必读书目:
《La chimica nel restauro. I materiali dell'arte pittorica》(有关艺术品修复的化学和绘画艺术的材料);Cennino Cennini的《Il libro dell'arte》(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琴尼诺·琴尼尼的作品);《Storia tecnica dell'arte. Materiali e metodi della pittura e della scultura》(艺术技法史:绘画与雕塑的材料和手法);Bouleau Charles的《The Painter's Secret Geometry: A Study of Composition in Art》。
严格意义上来说,意大利美院的纯艺术没有材料学一课,所以这里所列的书目综合了《绘画技法》课、《修复概论》课与《艺术计划》课的必读书目。这些书主要囊括了艺术材料的化学知识、古代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构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