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歌(下)
然后我就开始上大学了。
到这个时期,我要真诚地感谢一个电视节目,就是大陆选秀界的鼻祖——炒鸡女生!!!我的天,简直就是我的选歌机。我看的是李宇春那一届,从海选开始追着看,然后我就发现,这世界上好听的歌怎么就特么这么多呢!每一次听到有选手唱一首好听的歌,我就去查歌名,找到原唱,然后就深深深深地陶醉了。有时还顺便上网补习个流行音乐史、音乐流派基础知识什么的。于是我发现候门一入深似海了,我从上世纪50年代摇滚乐形成初期,从猫王开始排着听,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 The Who, The Door, The Guns'n'roses, Skid Row, The Queen,Metallica, Radiohead, Aerosmith, The Cranberries, O'Connor, Night wish......
大一那年夏天,我甩了男朋友。暑假之后,他在校园电台点了一首《Don't Cry》给我。本来视恋爱如儿戏,视前男友如敝履的我,在听到那句“Don't you cry tonight. I still love you baby. Don't you cry tonight. There's a heaven above you baby."的时候,居然怔怔地流了一脸泪。
我已经根本不在乎同龄的青年男女们在听什么幺蛾子了。我开始每个月买《爱摇》,去网上看每一个长得帅的主唱或者吉他手的身世传奇,以及他们的离奇死法,听Nirvana, Oasis, Bob Dylon, Cold play 等等等等,以及以及。偶尔也会听听大陆的摇滚乐,但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本土的摇滚乐听来听去似乎只讲了一件事“姑娘我想泡你,但我没有钱,所以我很忧伤”。但好一点的比如许巍和汪峰,听来听去又会觉得怎么这些歌听上去好像同一首歌?这让人很快丧失兴趣。
以西方摇滚乐为契机,加之我的专业让我更多地接触西方文化。我听的东西开始不限于摇滚乐,进而扩大到爵士和流行甚至是意大利歌剧和其他民族乐,比如西班牙吉他。歌单的壮大让我不得不更换了更大容量的MP3。《What a wonderful day!》《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鸟》《These Boots were Made for Walking》《爱的罗曼司》……美好的一天在音乐中开始,又在音乐中睡去,真是幸福的大学时光啊。
我也听布兰妮、麦当娜、艾薇尔和夏奇拉,流行乐确实有朗朗上口的魅力,而且在晚会上演唱更具有表演性和表现力。然而更令人惊喜的是,你有时通过她们的翻唱会找到那些令人心神荡漾的原唱版本,那简直是捡到宝了。比如小甜甜的《I Love Rock'n'roll》,当我听到Joan Jett那一把烟嗓的时候我简直像打了一针海洛因!Oh my gosh! I l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音乐之路的转折发生在二外课程开设之后,我开始全面接触日本文化。年轻人当然是从潮流文化开始,于是不可避免地一头扎进Kat-tun的世界里回不了头了。每月必买杂志变成了《轻音乐》,如果恰好是Kame或者赤西的封面都会激动好久。终于理解了初中时那位HOT的迷妹,难道我就是传说中的太晚熟?六只都帅的不要不要的,我每首歌都反反复复地听,每支PV都反反复复地看,六只出演的每部剧都认认真真地追,每一档综艺都少女心爆棚地期待,连Kame的电台我都每期都下。简直是每天都花痴得不要不要的。
继而开始研究J家偶像。山P不喜欢,歌也一般。其实J家偶像卖的主要就是颜,歌都比较没营养。但我惊奇地发现了关八和Tokyo两只组合,一支主打演歌,一支走Rock风。关八的几首最炫大和民族风真的很耐听《大阪!超喜欢》《浪花依吕波节》等等,MV也很有趣。Tokyo的长濑自己写歌,还是满有才华的,《青春》《宙船》我真是单曲循环了好几天。从Tokyo开始,接触日本摇滚,从老牌的彩虹,X-Japan听到The Brilliant Green,但日本的摇滚乐,并没有非常吸引我,毕竟摇滚乐不是日本本土文化滋生出的音乐。我更感兴趣的是和歌,夏川里美、美空云雀、中岛美雪(很多歌都被国人翻唱了)。相同类型的还有韩国的Trot演歌,张润真,还有Super Junior-T小分队的《来过倒》《早班车》《再没有我这样的人》,都好听到不要不要的。
日本的流行音乐,滨崎布是再不听的了,但是安室每次发片都有新惊喜,当然更惊喜的是造型和舞美。那时候R&B也有很多不错的选择,青山黛玛、清水翔太等。那首《留在我身边》红到不少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我还是偏爱更有特色一些的歌手,比如中村中。知道她(他)是在Kat-tun的节目上,当时的背景音乐是她的《朋友的诗》(信翻唱过,但原来旋律里能够流淌的那种悲伤居然完全不见了)。我的天,这首歌对于我简直就是催泪神曲。要知道Kat-tun Cartoon是多么逗逼的节目啊,而我在这首歌的背景下心情竟越来越难过,眼眶越来越沉,几乎就扛不住泪水的重量了。这么多年来听来,虽然已经可以抵御这种黯然神伤的力量,但依然是我歌单上的Must Have。当然歌手身世也很离奇,感兴趣的同学们请自行百度之吧。
Kokia也一直都是我的偏爱,《感谢》、《Melody》都是几年来百听不厌的曲子。后来听到的手岛葵也很赞,无论什么情绪下听,都是能够让人心情平复的歌。
再后来怎么着来?好像是毕业了,工作了,生活状态一下子全变了,最爱的Kat-tun也解散了。某天突然发现我居然已经有几年没有听过歌了,我也是惊呆了。
现在的我听的歌?已经不分流派不分语言了。
最近沉醉在邓丽君的歌声里,每天都是甜甜的,回忆并回不去的那个时代。
到这个时期,我要真诚地感谢一个电视节目,就是大陆选秀界的鼻祖——炒鸡女生!!!我的天,简直就是我的选歌机。我看的是李宇春那一届,从海选开始追着看,然后我就发现,这世界上好听的歌怎么就特么这么多呢!每一次听到有选手唱一首好听的歌,我就去查歌名,找到原唱,然后就深深深深地陶醉了。有时还顺便上网补习个流行音乐史、音乐流派基础知识什么的。于是我发现候门一入深似海了,我从上世纪50年代摇滚乐形成初期,从猫王开始排着听,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 The Who, The Door, The Guns'n'roses, Skid Row, The Queen,Metallica, Radiohead, Aerosmith, The Cranberries, O'Connor, Night wish......
大一那年夏天,我甩了男朋友。暑假之后,他在校园电台点了一首《Don't Cry》给我。本来视恋爱如儿戏,视前男友如敝履的我,在听到那句“Don't you cry tonight. I still love you baby. Don't you cry tonight. There's a heaven above you baby."的时候,居然怔怔地流了一脸泪。
我已经根本不在乎同龄的青年男女们在听什么幺蛾子了。我开始每个月买《爱摇》,去网上看每一个长得帅的主唱或者吉他手的身世传奇,以及他们的离奇死法,听Nirvana, Oasis, Bob Dylon, Cold play 等等等等,以及以及。偶尔也会听听大陆的摇滚乐,但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本土的摇滚乐听来听去似乎只讲了一件事“姑娘我想泡你,但我没有钱,所以我很忧伤”。但好一点的比如许巍和汪峰,听来听去又会觉得怎么这些歌听上去好像同一首歌?这让人很快丧失兴趣。
以西方摇滚乐为契机,加之我的专业让我更多地接触西方文化。我听的东西开始不限于摇滚乐,进而扩大到爵士和流行甚至是意大利歌剧和其他民族乐,比如西班牙吉他。歌单的壮大让我不得不更换了更大容量的MP3。《What a wonderful day!》《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鸟》《These Boots were Made for Walking》《爱的罗曼司》……美好的一天在音乐中开始,又在音乐中睡去,真是幸福的大学时光啊。
我也听布兰妮、麦当娜、艾薇尔和夏奇拉,流行乐确实有朗朗上口的魅力,而且在晚会上演唱更具有表演性和表现力。然而更令人惊喜的是,你有时通过她们的翻唱会找到那些令人心神荡漾的原唱版本,那简直是捡到宝了。比如小甜甜的《I Love Rock'n'roll》,当我听到Joan Jett那一把烟嗓的时候我简直像打了一针海洛因!Oh my gosh! I l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音乐之路的转折发生在二外课程开设之后,我开始全面接触日本文化。年轻人当然是从潮流文化开始,于是不可避免地一头扎进Kat-tun的世界里回不了头了。每月必买杂志变成了《轻音乐》,如果恰好是Kame或者赤西的封面都会激动好久。终于理解了初中时那位HOT的迷妹,难道我就是传说中的太晚熟?六只都帅的不要不要的,我每首歌都反反复复地听,每支PV都反反复复地看,六只出演的每部剧都认认真真地追,每一档综艺都少女心爆棚地期待,连Kame的电台我都每期都下。简直是每天都花痴得不要不要的。
继而开始研究J家偶像。山P不喜欢,歌也一般。其实J家偶像卖的主要就是颜,歌都比较没营养。但我惊奇地发现了关八和Tokyo两只组合,一支主打演歌,一支走Rock风。关八的几首最炫大和民族风真的很耐听《大阪!超喜欢》《浪花依吕波节》等等,MV也很有趣。Tokyo的长濑自己写歌,还是满有才华的,《青春》《宙船》我真是单曲循环了好几天。从Tokyo开始,接触日本摇滚,从老牌的彩虹,X-Japan听到The Brilliant Green,但日本的摇滚乐,并没有非常吸引我,毕竟摇滚乐不是日本本土文化滋生出的音乐。我更感兴趣的是和歌,夏川里美、美空云雀、中岛美雪(很多歌都被国人翻唱了)。相同类型的还有韩国的Trot演歌,张润真,还有Super Junior-T小分队的《来过倒》《早班车》《再没有我这样的人》,都好听到不要不要的。
日本的流行音乐,滨崎布是再不听的了,但是安室每次发片都有新惊喜,当然更惊喜的是造型和舞美。那时候R&B也有很多不错的选择,青山黛玛、清水翔太等。那首《留在我身边》红到不少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我还是偏爱更有特色一些的歌手,比如中村中。知道她(他)是在Kat-tun的节目上,当时的背景音乐是她的《朋友的诗》(信翻唱过,但原来旋律里能够流淌的那种悲伤居然完全不见了)。我的天,这首歌对于我简直就是催泪神曲。要知道Kat-tun Cartoon是多么逗逼的节目啊,而我在这首歌的背景下心情竟越来越难过,眼眶越来越沉,几乎就扛不住泪水的重量了。这么多年来听来,虽然已经可以抵御这种黯然神伤的力量,但依然是我歌单上的Must Have。当然歌手身世也很离奇,感兴趣的同学们请自行百度之吧。
Kokia也一直都是我的偏爱,《感谢》、《Melody》都是几年来百听不厌的曲子。后来听到的手岛葵也很赞,无论什么情绪下听,都是能够让人心情平复的歌。
再后来怎么着来?好像是毕业了,工作了,生活状态一下子全变了,最爱的Kat-tun也解散了。某天突然发现我居然已经有几年没有听过歌了,我也是惊呆了。
现在的我听的歌?已经不分流派不分语言了。
最近沉醉在邓丽君的歌声里,每天都是甜甜的,回忆并回不去的那个时代。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