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18岁那年高考后的自己
时间一去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
这是存在于常识中的时间观。
后来我接触到一个有趣的物理理念:
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同时”存在的,时间可能根本就不是我们常识中理解的朝向未来的单向流动。我们的过去没有逝去,我们的未来早已存在。所谓“时间”不过是幻觉。
我本来极少会回忆往事,但是接触到这个物理理念后,突然觉得和过去的自己对话是一件很炫酷很浪漫又很有用的事情。
所以我突然很想和你说说话,18岁时的今天的那个自己。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那天的高考,似乎只是昨天的事情而已。
今天你刚高考完。走出校门前看看母校的教学楼和花花草草吧,你都不知道你是个多么健忘的人,现在努力回想所有能想起来的画面只有好像从我的座位右边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有一个好像是绿色灯光的自行车棚。
直接告诉你,你考砸了。你以为你不在意,但是后来大学你的几个错误决定和时间成本证明其实你在意了。人生的很多节点,包括高考,都是当时你觉得它无比重要,而一旦那件事的结果大大低于你的预期,那么它就真的重要到会在一段时间内带给你糟糕的后果,然后再过几年你又会发现其实如果当时你觉得没做好它也没有什么大不了,那么你其实能更快的柳暗花明,节省不必要的人生成本。
不过没关系。那些伤,我已经为你一一抚平。
而无论对于考得烂还是考得好的同学们,高考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一课是:怎样对待人生中当时当刻你觉得重要的事情,以及怎么善后那可能出现的不如意之结果或者得意之结果。
你们那几年被灌输的“高考定终生”是个祸害无穷的教育理念,无论对于考得好还是考得差的同学。因为它一方面让你们过于专注于分数,后来你们成为了不知道或者太晚知道自己的兴趣,不知道或者太晚知道人生的体验的迷茫的一代;另一方面它传递了一个很杀人于无形的思维模式,叫做“看得太重”:
高考考得好确实有一些好处,可是它同时也没有“那么”重要,更“决定”不了什么——你不能把它看得“过于重要”,一如人生中的所有事。任何事情,望其锦上添花是最美,望其雪中送炭往往会失望而归而生苛责。
你当时得知结果时相当淡定,报志愿上大学不过就那么安静顺畅地走了下去。不如你骂几句脏话吧。
骂完之后我再告诉你,嘿嘿,高考之后的每一件事都比高考本身更操蛋。
那时你认为人生最难的难题就是那道解不出来的数学题,那时最让你逆反的权威不过是那个黑脸老师,那时你认为最大的恶人就是教室后排那个死胖子——呵呵。
恭喜你,从你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你——人生真正的考试从此开始,你终于即将迈入残酷人生的大门,哈哈哈哈哈。你终于开始拨开迷雾去发现真正的自己和残酷中的精彩。
去参加同学的升学酒宴时,录下诸如“我有***的大头贴” 这样的发春醉话,10年之后TA结婚时当作结婚礼物送给TA,损死丫的。
有哪个哥们儿姐妹儿再来征询你的意见“要不要向TA表白”, 统一给予答案:表白啊!恋爱要趁早,开房请带套——虽然4年后你们几乎都分手了,虽然10年+后已经有人离婚了……anyway,祝你表白成功。
聚集在教室报志愿散开时,好好说再见,因为绝大多数人从此再也不见,10年后你甚至想不起来他们是谁。
我知道告别时你非常舍不得,终于,挥手,转身,再见。后来的大学散伙饭,第一次工作离职散伙饭,你都为离别伤心。再后来,你经过人生这趟列车的一站又一站,你开始习惯那样的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看吧,那时的你有好多的不开心和磕磕绊绊。可奇怪的是,那时的凄风烈雨一片狼藉中却又总透着一丝不明来由的温暖明媚,而多年后的世界,却像是冬日里晒太阳,温温暖暖中总又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寒意。
还有,那两年有个别校的男生辗转托了几个人陆陆续续写了几封情书给你,你一封没回,他打电话到你家,你没说话就挂断了他的电话,丝毫不念曾经你们是好朋友。你可否回他一下?因为后来你们再未见过面,再未通过讯,几年后你再次听到他的消息却是他的死讯。你没有重要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可是或许某一句善言能种下一个善因。
另外,别光窝在家里,出去看看故乡风景吧。那时的故乡还是春夏秋冬,几个月后从你迈出家门那一刻,故乡从此无春秋,4年过后故乡从此只剩冬。
哦,对了,报志愿时填理工学校吧,有男人的地方更春光灿烂,你都不知道,后来二胎政策都已经开放,你却到今天连一婚都还没结过,你在那头好歹出出力。
悲悲喜喜说来道去,其实我只想让你知道:后来我所努力的一切,都只是希望对得起18岁时那个一尘不染的你。
希望今天的我没有让你失望。
以上。
这是存在于常识中的时间观。
后来我接触到一个有趣的物理理念:
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同时”存在的,时间可能根本就不是我们常识中理解的朝向未来的单向流动。我们的过去没有逝去,我们的未来早已存在。所谓“时间”不过是幻觉。
我本来极少会回忆往事,但是接触到这个物理理念后,突然觉得和过去的自己对话是一件很炫酷很浪漫又很有用的事情。
所以我突然很想和你说说话,18岁时的今天的那个自己。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那天的高考,似乎只是昨天的事情而已。
![]() |
今天你刚高考完。走出校门前看看母校的教学楼和花花草草吧,你都不知道你是个多么健忘的人,现在努力回想所有能想起来的画面只有好像从我的座位右边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有一个好像是绿色灯光的自行车棚。
直接告诉你,你考砸了。你以为你不在意,但是后来大学你的几个错误决定和时间成本证明其实你在意了。人生的很多节点,包括高考,都是当时你觉得它无比重要,而一旦那件事的结果大大低于你的预期,那么它就真的重要到会在一段时间内带给你糟糕的后果,然后再过几年你又会发现其实如果当时你觉得没做好它也没有什么大不了,那么你其实能更快的柳暗花明,节省不必要的人生成本。
不过没关系。那些伤,我已经为你一一抚平。
而无论对于考得烂还是考得好的同学们,高考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一课是:怎样对待人生中当时当刻你觉得重要的事情,以及怎么善后那可能出现的不如意之结果或者得意之结果。
你们那几年被灌输的“高考定终生”是个祸害无穷的教育理念,无论对于考得好还是考得差的同学。因为它一方面让你们过于专注于分数,后来你们成为了不知道或者太晚知道自己的兴趣,不知道或者太晚知道人生的体验的迷茫的一代;另一方面它传递了一个很杀人于无形的思维模式,叫做“看得太重”:
高考考得好确实有一些好处,可是它同时也没有“那么”重要,更“决定”不了什么——你不能把它看得“过于重要”,一如人生中的所有事。任何事情,望其锦上添花是最美,望其雪中送炭往往会失望而归而生苛责。
你当时得知结果时相当淡定,报志愿上大学不过就那么安静顺畅地走了下去。不如你骂几句脏话吧。
骂完之后我再告诉你,嘿嘿,高考之后的每一件事都比高考本身更操蛋。
那时你认为人生最难的难题就是那道解不出来的数学题,那时最让你逆反的权威不过是那个黑脸老师,那时你认为最大的恶人就是教室后排那个死胖子——呵呵。
恭喜你,从你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你——人生真正的考试从此开始,你终于即将迈入残酷人生的大门,哈哈哈哈哈。你终于开始拨开迷雾去发现真正的自己和残酷中的精彩。
![]() |
去参加同学的升学酒宴时,录下诸如“我有***的大头贴” 这样的发春醉话,10年之后TA结婚时当作结婚礼物送给TA,损死丫的。
有哪个哥们儿姐妹儿再来征询你的意见“要不要向TA表白”, 统一给予答案:表白啊!恋爱要趁早,开房请带套——虽然4年后你们几乎都分手了,虽然10年+后已经有人离婚了……anyway,祝你表白成功。
聚集在教室报志愿散开时,好好说再见,因为绝大多数人从此再也不见,10年后你甚至想不起来他们是谁。
我知道告别时你非常舍不得,终于,挥手,转身,再见。后来的大学散伙饭,第一次工作离职散伙饭,你都为离别伤心。再后来,你经过人生这趟列车的一站又一站,你开始习惯那样的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看吧,那时的你有好多的不开心和磕磕绊绊。可奇怪的是,那时的凄风烈雨一片狼藉中却又总透着一丝不明来由的温暖明媚,而多年后的世界,却像是冬日里晒太阳,温温暖暖中总又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寒意。
还有,那两年有个别校的男生辗转托了几个人陆陆续续写了几封情书给你,你一封没回,他打电话到你家,你没说话就挂断了他的电话,丝毫不念曾经你们是好朋友。你可否回他一下?因为后来你们再未见过面,再未通过讯,几年后你再次听到他的消息却是他的死讯。你没有重要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可是或许某一句善言能种下一个善因。
另外,别光窝在家里,出去看看故乡风景吧。那时的故乡还是春夏秋冬,几个月后从你迈出家门那一刻,故乡从此无春秋,4年过后故乡从此只剩冬。
哦,对了,报志愿时填理工学校吧,有男人的地方更春光灿烂,你都不知道,后来二胎政策都已经开放,你却到今天连一婚都还没结过,你在那头好歹出出力。
悲悲喜喜说来道去,其实我只想让你知道:后来我所努力的一切,都只是希望对得起18岁时那个一尘不染的你。
希望今天的我没有让你失望。
以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