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做作业怎么办?|教育丛谈
![]() |
文/丛绿
一
有位妈妈咨询问:自己8岁的女儿在家不爱做作业怎么办?她说女儿做作业时老是找理由,一会儿说渴呀,一会儿说饿,不能专心于做作业。
这位妈妈的话让我想起来我和一位朋友的交谈。朋友说起自己刚上一年级的儿子,也是不爱做作业,不过她说自己并不着急,因为她想到自己小时候也不喜欢做作业,而且她的儿子除了不爱做作业,其他方面都很好,尤其非常有爱心,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
小时候不喜欢做作业,并没有妨碍我这位朋友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她是复旦大学博士,在她从事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中层,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但是话说回来,我这位朋友上到中学以后,学习就变得很努力,这是她后来有所成就的基础。
说实在的,我小时候也不喜欢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好像只要不让我写作业,做其他什么事都挺有趣的。
我一直到了初三要升高中了,悚然发现自己会得知识太少了,照这样下去不可能考上高中,更没有可能考上大学。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生命的究竟意义是什么,我只是考虑到,假如不能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我将被牢牢地束缚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难以有更好的生活和更丰富精彩的人生体验。
这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觉醒,从那以后我就真正开始用功,学习进入了自觉状态,不要说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啦,更重要的是开始自我管理,自己给自己主动增加了很多学习任务。
类似的例子我身边还有很多,举不胜举。
![]() |
二
说了这些,主要有两个意思:
一是小时候不爱写作业,不一定意味着长大后不爱学习。
在孩子的生命意志还没有觉醒的时候,玩耍是他们最自然的天性,相信在孩子们这个年龄,发自内心爱写作业的恐怕是少数,尤其我们的家庭作业往往都是背记性、机械性的,这与孩子爱玩爱闹爱创造的天性本身就是有反差的。
所以,孩子不爱写作业,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相信很多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无奈和焦虑。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应该先把自己的心稳定下来,把焦虑缓释一下,这样才能给心创造出一个淡定的空间,然后才可以平静、耐心地观察自己的孩子,从而做到因材施教,逐渐激发起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我的第二个意思是:学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归根结底,没有努力就难有收获。
即便那些因为对上学不感兴趣而中途辍学的人,他们在未来的时间里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也是建立在不断学习、精进努力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对所在行业的学习和理解,都需要达到相当的深度和高度。
写作业不等于学习,但它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贯穿于各个求学阶段。
如果我们能够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就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出良好的写作业的习惯,那么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将有可能更为顺畅。
![]() |
三
1. 要为孩子设立写作业的规则:第一时间完成作业
规则越早设定,执行起来就越容易。
这个规则就是:放学回家后,除了洗手、上厕所之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完成作业。
如果孩子常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提出要喝水、吃水果等等,那么可以在放学回家后马上给予满足,一旦开始做作业,就不能再中途提出这些要求,更不可以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这会使孩子难以养成遵守规则和专注的品质。
在让孩子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要告诉他先完成作业的优势所在,那就是心理上不再有牵挂,能够在作业完成后心安理得、毫无负担地玩耍了。
家长的这番话一定要兑现,不能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再让他继续学习,而是高高兴兴地鼓励他好好玩。
七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只要家长下定决心,不和孩子讨价还价,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奏效。
一旦养成这个习惯,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再不需要父母花费很多心思。现在马上要到暑假了,孩子们往往都有《暑假生活》,也应该给他们设定规则,越早完成越好,这样以后的时间里就能够开心地玩耍。
很多人在长大后具有拖延的心理现象,做事情往往拖到最后才做,这和小时候养成的不良的学习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
2.让孩子尝到写作业的甜头
有很多人指出,应该寓教于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应该过早地让孩子死记硬背。
我们同意这样的观念,但是会发现落实到孩子的作业上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所以学生作业很多都是背记性和重复性的。
这样的作业也有两面性,一是它有助于打好基础的知识记忆,再怎么创新,也要建立在大脑里已经积累了很多素材的基础上,就比如英语,你想运用,得记住单词;数学,你也得会熟悉公式;语文,你也得记住生字……
另一方面,过多的重复和背记,的确容易造成大脑的机械和倦怠,时间久了不愿再开动脑子,也不容易激发内在兴趣。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我们往往也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试想有多少家长能够做到不重视孩子考试分数的呢?我们已经带着有色眼镜太久了,以至于难以看清我们自身存在的教育盲点,或者即便看到了也难以做到。
那么在这种尚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创造与写作业相关的、能够让孩子惊喜的机会。
比如说,孩子有了一点进步,就要多多鼓励和表扬,可以观察孩子平时最喜欢什么,然后把他心仪已久的礼物买来送他,作为激励。
像我女儿比较喜欢听故事,她刚上小学时,如果哪天的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我就会给她讲一则她非常喜欢的故事,有时也会送她喜欢的小礼物给她。
作业完成得好,孩子在班级里也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会不断提升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3.家长对孩子愿意付出心血,并且在孩子做作业时要有耐心
这点看起来好像容易做到,其实并不容易。
在孩子刚上小学时,由于识字有限,还读不懂作业要求,这个时候家长最好能在旁边协助一下孩子,使得他们没有畏难情绪。
但辅导孩子是为了以后不再辅导,等到孩子能够读懂作业要求,就应该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了。
这时候家长依然需要付出心血和努力,那就是多观察孩子,看他们在哪方面比较擅长,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这样便于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
至于对孩子要有耐心这一点,更是不容易做到的。
记得一位师长曾经对我说过,他辅导学生功课特别有耐心,但是一辅导自己的孩子,就变得特别爱发火,尤其是看到简单的题目都做错,就会火冒三丈。
这种情况很多父母都会有体验,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会如此。
这种态度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就会排斥写作业,认为是写作业才导致的爸爸妈妈发火。
为此,有的父母甚至给孩子请家教专门辅导作业,就是觉得自己辅导孩子会发脾气。如果我们如此没有耐心,孩子又怎么会喜欢写作业呢?
4.家长要以身作则
我在上大学时,为了勤工俭学,曾经做过很多次家教,教了一些小学生。
这些孩子都很聪明,但偏偏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学习成绩比较差,我的任务也常常是辅导他们完成作业。
那时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当我在辅导孩子时,他们的父母往往不是在打游戏,就是在看电视,而且平时这些父母也都比较喜欢这类活动。
我女儿上小学后,我给她设立了第一时间写作业的规则后,她很快就养成了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我们下班回来只需给她检查一下作业即可。
如果是周末时间,我在家的话,她写作业时,我就在她旁边的书桌前学习英语或读书,这样她做作业就会很投入。
相反,如果有时候家人在外面看电视,她就会比较受干扰,写作业也会三心二意,出错率比较高。
现在她上二年级了,由于养成了比较好的自主完成作业习惯,已经不需要督促和检查。
所以,想让孩子好好写作业,做家长的其实不轻松,很多要求都是针对父母的,至于孩子,像一张白纸,最早的颜色是父母涂上的啊。
![]() |
四
其实在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咨询中,也常会遇到孩子不爱做作业的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由于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被激发出主动意识。这往往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家长在其中难辞其咎。
初中高年级阶段,孩子一般都会有较强的独立学习意识了,如果依然松松垮垮,没有自觉意识的话,将来升高中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所以对家长来说,越早帮助孩子养成及时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遇到的阻力就会越小。等到孩子到了初中阶段,一是学习压力增大,二是进入了青春期,产生叛逆心理,两者结合,想重建一种习惯就会比较费力。
因为小学阶段等于是在空地上搭建房屋,而到了初中,已经搭建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建筑,需要拆除重建,这个工作量自然更大。
不过即便是成人,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养成一种习惯,所以对待孩子也要有耐心,监督并帮助他们严格执行,孩子慢慢也会习惯成自然。
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其名作《朗读手册》中,记录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故事:
他原来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制定看电视的规则,结果孩子们养成了爱看电视的不良习惯,他发现自己犯了错误,于是严格限定看电视的时间,结果一开始孩子们很不适应,甚至到了时间就大声哭闹。
但是他没有退让,严格执行,不久之后孩子们就习惯了规定的看电视时间,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有不良习惯,而是家长也已形成了不良心理,对孩子该宽容的时候较真,该严格的时候纵容,所以纠正起来就更为困难。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