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欲知小叶紫檀丝丝缕缕,且听小生细细给您细细道来。
● 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废舌尖!今天开始,且来看看小生道出个紫檀的前古现今,丝丝缕缕,点点滴滴。看官您跟的着,看得下,定叫你高手一名,您看不下跟不住,也无大事,唬唬小白绰绰有余!
-------------------- 分 割 线 2016.06.10 --------------------
第一天 引言
● 想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由来已久,大概是2013年的时候,就有这个打算了,不过那时候还是比较功利的,想要通过写紫檀来造名气,意图使自己的紫檀生意变得更好。但最后也就在论坛里写了几则小文章,就中止了,因为突然冒出了一个伟大的想法,就是想写本书,但是看了专家们所著紫檀类投资指南书籍,瞬间觉得自己的紫檀知识结构太浅,另一方面自己的目的性也不纯,写不出什么好书来,写写网文还行,著书事太大,而我能力又太弱。
● 到近段时间,我又冒出了写这个文章的念头,因为经历了14年的大热,15年的大下滑和16年的风平浪静,我感慨颇多,同时也学习到了许许多多的新知识新概念,想要分享出来,当作是自己这几年的总结吧。当然,不写书了,要么写出来像某些伪专家那类人那样,为了捞钱的,要么就是写成个半生不熟的,浪费墨水浪费纸。所以,如果发到网上,内容不好的话,沉了便是。
-------------------- 分 割 线 2016.06.11 --------------------
第二天 内容结构介绍
● 我准备写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紫檀的历史,第二部分介绍了什么是紫檀,第三部分就是制作工艺,第四部分主要讲选购的注意细节,第五部分讲紫檀的保养护理。当然,我不会讲得太深入,若是太深入,那就变成了枯燥的学术论文,同时也不利于新同志的学习。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每个部分。
● 第一部分,花一整个部分去说紫檀的历史还是很有必要的,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且对于它,人们也能够给出多种答案。对于紫檀来说,则更多是说明了它的文化背景,一方面,是塑造人们的紫檀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也加深它的韵味,加深对紫檀的了解。
● 第二部分,这部分我会开始介绍什么是紫檀,会先概述一下紫檀的基本背景,然后通过纹理分类、以及密度大小进行简单的区分,最后,我会介绍比较流行的几种市面上拿来冒充小叶紫檀的木头以便网友们更容易辨认和参考。
● (题外话:至于某人的分级概念,这也是一种分类方式,但这个概念简单说就是给紫檀定价,定了一个紫檀的价格标准,方便卖货。但是大家要知道,定价的权利应该在市场,在消费者,在需求,怎能凭一己之言就给定了呢?就算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协会,也绝对没有这个权利。若是想对消费者提供帮助,规范市场,那么只要告诉消费者“那是什么”“这是什么”就行了,为什么告诉了之后,还要“那个值这个钱”“这个值那个钱”?)
● 第三部分,这部分我会介绍一些制作工艺,包括紫檀家具的介绍与制作流程等,重点介绍榫卯和雕纹工艺。然后是讲紫檀手串的制作流程,其中包括选料、开料、上车床、上内圆车刀出珠,打眼、抛光、串绳等,也会提供一些自己在家DIY的方法。至于紫檀的雕刻这部分,就不多说了,因为这一块的知识应该是雕塑知识,我倒是可以请我的朋友帮我另写一片关于木雕的文章,到时候作为番外发出。
● 第四部分就是紫檀的选购了,这上面,我主要去介绍几种常见的销售陷阱,然后讲解如何从工艺角度出发选择紫檀制品,至于纹理的价值参考,这多存在于手串上面,所以请多看第二部分,了解这些东西是什么后,根据自己的洗好程度去选择,喜欢的就多花钱,不喜欢就不买。而家具,就不需要考虑纹理了,只需要考虑其密度,做工、雕工即可。
● (补充:手串制品、小件工艺品从某种意义上属于文玩,因为体小,并不是特别具备投资价值,因为价格基数小,至多几百到一两千,就算涨跌50%,也还是这个价。真正投资应该考虑原料及家具。原料其实就是资源,与金融界的现货投资是同样的概念,家具则是收藏品,工艺品,具备一定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故而可以考虑投资。)
第五部分就是保养护理了,根据紫檀制品的不同类型,就有不同类型的保养方式,当然,网上也流传很多保养的方法,这里我会提供一些我自己的理解与建议,给大家参考,同时列举一些我觉得是谬误的方法提出驳斥。
-------------------- 分 割 线 2016.06.12--------------------
第三天 导言
● 著名的红木家具专家周默老师在《紫檀》一书中曾这样感慨地说道:“在中国家具文明史中,没有任何一种木材及家具那样独领风骚五百年而仍为翘楚,也没有任何一种木材及家具像紫檀及紫檀家具那样富有神话般的传说与争论。沉浸在紫檀特有的历史与文化之中的专家学者及收藏家,也为这些神话与争论所困。为紫檀所迷的追逐者,更是雾里看花,不识庐山真面目”
● 周默先生的此番言论,我认为是比较中肯的。
● 中国的古典家具源远流长上千年,就中国古代家具的历史分期和风格,方海曾提出“明显形成四种最重要的设计风格,即楚式家具、宋式家具、明式家具、清式家具。在这四式家具中,硬木家具是明代才开始出现了,学界虽对出现的时间有所讨论,但争论的焦点是在明代何时出现,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不多讨论。而硬木的代表就是紫檀木和蔷薇木(仅指酸枝木类木材)。硬木家具的出现,也是使紫檀在众多木材中地位更上一层楼及在民间扩大影响力的一大重要标记。
● 明代家具大家王世襄先生将紫檀誉为“木中之王”,在古代,也确实是这样的,紫檀一直是古代帝王将相,富商巨贾用来做家具器物的首选硬木。在当时,紫檀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黄花梨。黄花梨在1995年前后,一斤也只不过几毛钱,只是近两年,人们认识到其商业价值,加之投机者的刻意炒作,而水涨船高。但是就历史角度来看,它并没有紫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清中期的一对紫檀顶箱大柜,柜门内刻有铭文:“大清乾隆岁在乙巳秋月制于广东顺德县署,计工料费三百余两,鹤庵冯氏识。”当时的一个知县年俸也不过四五十两,一个月不到四五两,这对顶箱大柜的造价相当于知县的六年薪俸,由此可见,紫檀在古代的价值有多么之高。
● 在古汉语中,除一些地名外,檀多指坚韧的木材,在《说文》中记载“檀,强韧之木也”。在《鄭風》中亦有记载“无折我树檀”。因此从字面意思的理解,紫檀就是紫色的、坚韧坚硬不轻易折断的木材。紫色历来都认为紫色祥瑞,象征高贵,常说紫气东来,明清更是把皇宫成为“紫禁城”,可见紫色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因此,仅以为这类木材的命名就可见,紫檀在众多木材的不俗地位。
● 那么紫檀究竟是什么,其魅力又在何处?明天,给大家带来本文的第一部分,的内容:紫气初现,史料所记载的紫檀最初到底是什么?
(工作日更新,周末停更)
法律声明:对本文中所有内容之复制(意指收集、组合和重新组合),本人享有排他权并受中国及国际版权法的保护。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
-------------------- 分 割 线 2016.06.10 --------------------
第一天 引言
● 想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由来已久,大概是2013年的时候,就有这个打算了,不过那时候还是比较功利的,想要通过写紫檀来造名气,意图使自己的紫檀生意变得更好。但最后也就在论坛里写了几则小文章,就中止了,因为突然冒出了一个伟大的想法,就是想写本书,但是看了专家们所著紫檀类投资指南书籍,瞬间觉得自己的紫檀知识结构太浅,另一方面自己的目的性也不纯,写不出什么好书来,写写网文还行,著书事太大,而我能力又太弱。
● 到近段时间,我又冒出了写这个文章的念头,因为经历了14年的大热,15年的大下滑和16年的风平浪静,我感慨颇多,同时也学习到了许许多多的新知识新概念,想要分享出来,当作是自己这几年的总结吧。当然,不写书了,要么写出来像某些伪专家那类人那样,为了捞钱的,要么就是写成个半生不熟的,浪费墨水浪费纸。所以,如果发到网上,内容不好的话,沉了便是。
-------------------- 分 割 线 2016.06.11 --------------------
第二天 内容结构介绍
● 我准备写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紫檀的历史,第二部分介绍了什么是紫檀,第三部分就是制作工艺,第四部分主要讲选购的注意细节,第五部分讲紫檀的保养护理。当然,我不会讲得太深入,若是太深入,那就变成了枯燥的学术论文,同时也不利于新同志的学习。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每个部分。
● 第一部分,花一整个部分去说紫檀的历史还是很有必要的,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且对于它,人们也能够给出多种答案。对于紫檀来说,则更多是说明了它的文化背景,一方面,是塑造人们的紫檀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也加深它的韵味,加深对紫檀的了解。
● 第二部分,这部分我会开始介绍什么是紫檀,会先概述一下紫檀的基本背景,然后通过纹理分类、以及密度大小进行简单的区分,最后,我会介绍比较流行的几种市面上拿来冒充小叶紫檀的木头以便网友们更容易辨认和参考。
● (题外话:至于某人的分级概念,这也是一种分类方式,但这个概念简单说就是给紫檀定价,定了一个紫檀的价格标准,方便卖货。但是大家要知道,定价的权利应该在市场,在消费者,在需求,怎能凭一己之言就给定了呢?就算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协会,也绝对没有这个权利。若是想对消费者提供帮助,规范市场,那么只要告诉消费者“那是什么”“这是什么”就行了,为什么告诉了之后,还要“那个值这个钱”“这个值那个钱”?)
● 第三部分,这部分我会介绍一些制作工艺,包括紫檀家具的介绍与制作流程等,重点介绍榫卯和雕纹工艺。然后是讲紫檀手串的制作流程,其中包括选料、开料、上车床、上内圆车刀出珠,打眼、抛光、串绳等,也会提供一些自己在家DIY的方法。至于紫檀的雕刻这部分,就不多说了,因为这一块的知识应该是雕塑知识,我倒是可以请我的朋友帮我另写一片关于木雕的文章,到时候作为番外发出。
● 第四部分就是紫檀的选购了,这上面,我主要去介绍几种常见的销售陷阱,然后讲解如何从工艺角度出发选择紫檀制品,至于纹理的价值参考,这多存在于手串上面,所以请多看第二部分,了解这些东西是什么后,根据自己的洗好程度去选择,喜欢的就多花钱,不喜欢就不买。而家具,就不需要考虑纹理了,只需要考虑其密度,做工、雕工即可。
● (补充:手串制品、小件工艺品从某种意义上属于文玩,因为体小,并不是特别具备投资价值,因为价格基数小,至多几百到一两千,就算涨跌50%,也还是这个价。真正投资应该考虑原料及家具。原料其实就是资源,与金融界的现货投资是同样的概念,家具则是收藏品,工艺品,具备一定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故而可以考虑投资。)
第五部分就是保养护理了,根据紫檀制品的不同类型,就有不同类型的保养方式,当然,网上也流传很多保养的方法,这里我会提供一些我自己的理解与建议,给大家参考,同时列举一些我觉得是谬误的方法提出驳斥。
-------------------- 分 割 线 2016.06.12--------------------
第三天 导言
● 著名的红木家具专家周默老师在《紫檀》一书中曾这样感慨地说道:“在中国家具文明史中,没有任何一种木材及家具那样独领风骚五百年而仍为翘楚,也没有任何一种木材及家具像紫檀及紫檀家具那样富有神话般的传说与争论。沉浸在紫檀特有的历史与文化之中的专家学者及收藏家,也为这些神话与争论所困。为紫檀所迷的追逐者,更是雾里看花,不识庐山真面目”
● 周默先生的此番言论,我认为是比较中肯的。
● 中国的古典家具源远流长上千年,就中国古代家具的历史分期和风格,方海曾提出“明显形成四种最重要的设计风格,即楚式家具、宋式家具、明式家具、清式家具。在这四式家具中,硬木家具是明代才开始出现了,学界虽对出现的时间有所讨论,但争论的焦点是在明代何时出现,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不多讨论。而硬木的代表就是紫檀木和蔷薇木(仅指酸枝木类木材)。硬木家具的出现,也是使紫檀在众多木材中地位更上一层楼及在民间扩大影响力的一大重要标记。
● 明代家具大家王世襄先生将紫檀誉为“木中之王”,在古代,也确实是这样的,紫檀一直是古代帝王将相,富商巨贾用来做家具器物的首选硬木。在当时,紫檀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黄花梨。黄花梨在1995年前后,一斤也只不过几毛钱,只是近两年,人们认识到其商业价值,加之投机者的刻意炒作,而水涨船高。但是就历史角度来看,它并没有紫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清中期的一对紫檀顶箱大柜,柜门内刻有铭文:“大清乾隆岁在乙巳秋月制于广东顺德县署,计工料费三百余两,鹤庵冯氏识。”当时的一个知县年俸也不过四五十两,一个月不到四五两,这对顶箱大柜的造价相当于知县的六年薪俸,由此可见,紫檀在古代的价值有多么之高。
● 在古汉语中,除一些地名外,檀多指坚韧的木材,在《说文》中记载“檀,强韧之木也”。在《鄭風》中亦有记载“无折我树檀”。因此从字面意思的理解,紫檀就是紫色的、坚韧坚硬不轻易折断的木材。紫色历来都认为紫色祥瑞,象征高贵,常说紫气东来,明清更是把皇宫成为“紫禁城”,可见紫色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因此,仅以为这类木材的命名就可见,紫檀在众多木材的不俗地位。
● 那么紫檀究竟是什么,其魅力又在何处?明天,给大家带来本文的第一部分,的内容:紫气初现,史料所记载的紫檀最初到底是什么?
![]() |
图1 战国早期漆木凭几 |
![]() |
图2 宋式漆木玫瑰椅 |
![]() |
图3 明式黄花梨罗汉床 |
![]() |
图4 清式檀香木罗汉床 |
![]() |
图5 酸枝木与紫檀木 |
![]() |
图6 清式雕花紫檀顶箱大柜 |
(工作日更新,周末停更)
法律声明:对本文中所有内容之复制(意指收集、组合和重新组合),本人享有排他权并受中国及国际版权法的保护。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