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不看过去,只看现在】
云门文偃禅师是“ 云门宗” 的创始人,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云门家风” 。他经常在自问自答中,道出佛法真髓,以开示弟子。 据《碧岩录》记载:“云门垂语云:‘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 ” 意思是说,以前的事情我不问你们,你们说说,从今天起打算怎样生活?” 禅师说完,一一巡视。弟子们一个个都成了闷葫芦,半声不吭。 好半晌,禅师“ 自代”(自答),说出了一句:“日日是好日。” 宋朝的无门慧开禅师,特别为云门的“ 日日是好日” 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偈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尽管佛教讲前世今生,但更注重未来――当下的修行,虽也能补救过去,更多的,还是寄望未来。这样的观念,在禅宗那里,更强调“ 当下” ,因为“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我们的生活,说到底,都只在“当下”。法演禅师率众弟子经行,至山亭小憩夜谈,将归时,灯油燃尽,即命就此情境各下一判语。慧勤说“ 彩凤舞丹霞” ,慧远说“ 铁蛇横古路” ,法演觉得,最好的回答,是克勤的――克勤说:“ 看脚下。” “ 脚下” 也好,“ 当下” 也罢,云门文偃所说的“ 日日是好日” 也好,无门慧开所说的“ 人间好时节” 也罢,其实都是要我们立足于现在,面向着未来,生活在当下,正所谓“ 于此处寻净土,于今生觅天堂” 。 节选自百度文库 作者:谢云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