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低处流,人心也向低处走
“水往低处流,人心也向低处流”出自《攻壳机动队》第二季,在难民与领导人久世失去联系不安开始躁动时,正反方不约而同叨出此话,印象略深。 《攻壳》是部能使人陷入深邃遐想的动画,这是其中一小点。像片中久世英雄般以推动人类进步为己任的人强大而值得敬仰,台词所指甘地,马丁同样如此。这种情况必定“入世”,站在人流分和处发声呐喊,对抗,坚定走荆棘坎坷之路,陷入具让人惶恐力量的圈。近期感到有太多我们,反期待人少舒畅坦荡感觉,无欲的宁静,在某部分人看来叫“避世”“逃避社会责任”做法。多少人奋斗只是为了比较与享受,想起“终究发现被饿死的人是少的”。如“独善其身”是在逃避责任,但这样的做法,不也是在向地处流了吗。 语文老师给我们放过一期《奇葩说》“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话题同样引起我和同学的讨论,一阵利弊讨论。其实我想也许没太多意义,重要的不是大城带来的广阔视角,前进竞争动力或小城宁静平和温馨,而应自身所想作为方向目标,大城小城在此条件下都划为附属。以人类前进为己任的人自然倾向前者,艺术家,诗人,作曲家..倾向后者也无妨。他们同样拥有志向追求或是以使命感去完成些事,《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选择静谧小岛反是抛弃舒适“不安”之路,病痛折磨临死前仍没停止创作。 厌恶的“入世”是一部分人走的路。除了儿时身边鲜有人说自己想为人类发展尽力,取而代之反是:你现在努力还不是为了自己,交友谨慎等个人化问题..我们都是小零件把自己过好印象早深入骨髓而我不能说它有哪里错。(原来写“把自己与人类拉开距离的瞬间,朝自己未来拼搏的时刻,人心不已经向低处流了吗”现在觉得有点点激)“利己主义”始终是伴随人智慧拔升而至的恶果。 人各有所长所好,甘地投身科学,爱因斯坦领导革命总不能达到他们应有贡献。找到喜欢的路,多一些多元化尊重包容大概也是每个人思考过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