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人寿
![]() |
君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李贺
人的情绪感觉果然是多种多样,面对宇宙洪荒的无力感与虚无感,就能触发渺小的身躯之震颤,人的思索一旦连接宇宙,就是伟大的。
当然,这种时刻不多,我们所艳羡的鬼斧神工在现实生活中,那才是最直接的触发点。比如,我看到解放军的英姿,真的会流眼泪。他们创造了很多奇迹,是朴实勤劳的中国老百姓美“性”的绝妙体现。绝处逢生的微妙之处往往不在于得救的庆幸,而是对生命的二次发现,对希望的感激涕零,对未来对自身乃至全人类救赎的神圣感。这不是夸大其词,君不见电影里得救的主人公总是习惯性的仰望天空吗?天空是轻盈,是伸手不可触之的未来,但能让人感觉到未来不是那么艰辛可怕,它是轻又不失美好的存在。
卡尔维诺曾说过:“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我们想抓住轻盈的未来,不是靠手去触摸实体,而是让未来和自己有心灵感应,彼此牵系着,挂念着,不至于迷途,也不至于惶惑。所以,精神财富真的很可贵,它能贯穿时空,让小我富足——生命意义的不断储蓄难道不是一种富足?
话说回来,“人是独立于命运和环境之外的,相信外在的人事都不能作为自我损坏的借口,能损坏自己的只有自己。”精神的财富很难挣取,因为全是靠个人,实打实的不耍心眼历练而来,当然它也很难分享。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经历的所体悟的是散落在周围看不见的纤小的微尘。
我想,小说的魅力就是恰到好处的捕捉到微尘散落的时刻。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