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DJ 教你如何判断耳机的质量?
今日小神君有幸接触到资深DJ,Atom LU,就让他给咱们说说怎么才能区别耳机的音质好坏吧!
DJ Atom :
中文名陆垚,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毕业,前LP大乐团组合成员之一,说唱歌手,现场DJ。
作为音乐人,对于耳机应该是接触最多了,和我们聊聊耳机的好坏吧。
DJ Atom :一般意义上,耳机好坏是以耳机声音的素质来评判的。声音素质主要包括声音的解析度,细节是否丰富,声音的层次感,高低频率的延伸和下潜,声场定位等。
打个比方,比如高档的耳机,声音细节可能比较丰富,三频过渡自然,高频延伸好,低频下潜深有弹性,声音定位清晰等。而低端的耳机,声音有可能细节少,声音混沌不清,糊成一片,定位不清等等。
这意思就是耳机好坏,取决于声音的音质,这是否就是咱们普通意义上的“音质”好坏?
DJ Atom :可以这么理解。对于像你这样的入门级,我先科普一下音质的概念。
音质其实是声音回放系统的专有名词。自然、原始的声音,通常不用“音质”这个词来描述,比如,对于一架钢琴的声音,我们会说音色如何,而不会讲这架钢琴的音质如何。“音质”事实上隐含了一条关键的信息:声音的回放质量,并不是指那些枯燥的技术参数,而是以原始声音为参照下的声音还原的程度,技术指标只是还原的手段而已。
越接近原始录音现场的声响效果,音质就越好,反之,偏离得越远,音质就越差。所以,在此意义之上,音质等于HIFI,或者说,HIFI等于音质。
那么怎么区别音质好坏,也就是你说的HIFI?
DJ Atom :从音量开始。音量是音质达到合格水平的一个标准,意思就是,在与真实声音的音量相当的条件下,回放系统的基本表现如何。
当你从耳机或是音箱里听到同一类型的音乐在大致相同的音量水平下并没有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粗略地判断出这是一套合格甚至是相当不错的HIFI系统。这看上去太没有道理了,玄之又玄的HIFI音质,怎么会用这么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判定?是的,真实、真相、真理,常常都是简单的东西。
因此如果能让你在足够大的音量下,长时间(超过半小时)聆听而不感觉到疲劳、头痛等症状,这就绝对是一套音质合格的回放系统。大音量下典型的恶劣声音特点是高频严重失真并且被过分放大,声音变得尖锐刺耳,甚至产生爆音。细节与音量的关系再明白不过,在音量不足的条件下,细节很容易被耳朵忽略,只有在一定的音量水平之上,细节才有可能合理地呈现。
那是不是细节越清楚、越多就意味着这款耳机音质越好呢?
DJ Atom :大致上可以这么说。细节也就是除了基音之外的泛音,我们能区别是什么乐器,或者哪位歌手的声音,都是依照泛音去做的对比。
坊间传闻,低音好就是音质好,这个判断标准,以你怎么看?
DJ Atom :耳机终究是用来听的,所以自己认为声音好听就行。因为每个人听的音乐风格不同,每个耳机善于表现的音乐风格也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喜欢的声音不同,有的人喜欢低频多的,听起来震撼,有些人就不喜欢,觉得听着头疼。所以要选择耳机,建议都要亲自试听以后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声音,不一定贵的耳机自己就喜欢。
平时我们都喜欢说“便宜没好货”,对于发烧友们花大价钱购置品牌耳机,你有什么建议不?
发烧适可而止。真喜欢音乐的话,并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在器材上。虽然一定水准的器材是非常必要的享受音乐的基础,但是别忘了,音乐本身远比器材能给你带来更多快乐。 顺便说一下,尽量不要选用试音碟之类的东西当作音源,试音碟大多都是再加工的产物,很具欺骗性。至于格式,当然是CD、无损最好,网上可以免费下载很多正版名碟的无损文件,不听实在有点浪费。
网上说,好耳机需要褒,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DJ Atom :根据是有的。新耳机因为震膜没有完全展开,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才能发挥出他的潜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大的耐心,其实只要按照正常的声音播放几天就差不多了。
最后一个问题。你既然说到了听试音区别好坏的方法,那作为音乐人,你会推荐什么音乐呢?
DJ Atom :听试音,最推荐的当然是古典乐。上面也说到了回放系统。古典乐更接近现场感,也最考验耳机的回放效果。不过,一般人都不太会听古典乐,不过我还有几首老歌可以推荐。
蔡琴的《渡口》,这首音乐前面的三次鼓声,这三次鼓声能够体现耳机的低频下潜程度,声音下潜越深说明耳机对于音乐表现力越好,当然也可以尝试出低频是否浑浊。后面的蔡琴的声音,也可以用来测试人声的表现,通过蔡琴的人声表现也可以体现出声音的音乐味道浓厚一点还是数码味道浓厚一点,不过这个感念比较模糊。
《偏偏喜欢你》的配乐中使用的弦乐与钢琴的配乐,可以测试耳机在高频上的表现。听这首音乐应注意中高频上的表现,听听高频上是否刺耳,中高频的表现是不是互相影响。
《加州旅馆》经典的试音曲目,这首音乐是老鹰乐队的经典歌曲,里面是一段在模拟酒吧里现场演出的录音。这首音乐主要测试的是耳机的声场表现,在开场20秒后掌声还是响起,这个时候可以感觉一下自己是否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1分20秒的时候,音乐声、掌声、欢呼声同时响起,是个不错的测试耳机声场表现的地方,大家可以在这个点详细听听。
最后我在再来说小神君接触耳机经历过的三次历史革命:
第一次,上初中的我拿着复读机听着四五块钱周董的盗版卡带,戴着后挂式的耳机走在路上,你看得见的是我自认为绚酷完一整条街的耳机,看不见的是耳机线另一端躲藏在书包深处笨重的复读机,以及时常卡壳的盗版磁带,当然还有若干年无法忘怀的周董的歌声。
第二次,上大学的我,省吃俭用存下生活费配了把Beats Solo,有朋友会觉得我开始走上正道,起初我也这么认为,那重重的低音好似拥有了Beats就成为了音乐的代言人,诚然,待我潇洒跨上Solo,那头梁断裂的一声“咔”,也咔掉了我两个多月的生活费。
第三次革命的到来,我还是无法进入所谓发烧友的队伍,不过工作以后,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电脑虫,我倒是越发对于“音质”这个玩意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于是我开始衡量,头戴式的耳机低音好,是不是就证明耳机音质好呢?
最后也就有了上面这次期待已久的访谈。
▼▼▼
◁ 每天带你发现华强北最新奇好玩的小东西 ▷
▼▼▼
想了解更多,关注我们呦!微信号HQB301
▼
DJ Atom :
中文名陆垚,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毕业,前LP大乐团组合成员之一,说唱歌手,现场DJ。
作为音乐人,对于耳机应该是接触最多了,和我们聊聊耳机的好坏吧。
DJ Atom :一般意义上,耳机好坏是以耳机声音的素质来评判的。声音素质主要包括声音的解析度,细节是否丰富,声音的层次感,高低频率的延伸和下潜,声场定位等。
打个比方,比如高档的耳机,声音细节可能比较丰富,三频过渡自然,高频延伸好,低频下潜深有弹性,声音定位清晰等。而低端的耳机,声音有可能细节少,声音混沌不清,糊成一片,定位不清等等。
这意思就是耳机好坏,取决于声音的音质,这是否就是咱们普通意义上的“音质”好坏?
DJ Atom :可以这么理解。对于像你这样的入门级,我先科普一下音质的概念。
音质其实是声音回放系统的专有名词。自然、原始的声音,通常不用“音质”这个词来描述,比如,对于一架钢琴的声音,我们会说音色如何,而不会讲这架钢琴的音质如何。“音质”事实上隐含了一条关键的信息:声音的回放质量,并不是指那些枯燥的技术参数,而是以原始声音为参照下的声音还原的程度,技术指标只是还原的手段而已。
越接近原始录音现场的声响效果,音质就越好,反之,偏离得越远,音质就越差。所以,在此意义之上,音质等于HIFI,或者说,HIFI等于音质。
那么怎么区别音质好坏,也就是你说的HIFI?
DJ Atom :从音量开始。音量是音质达到合格水平的一个标准,意思就是,在与真实声音的音量相当的条件下,回放系统的基本表现如何。
当你从耳机或是音箱里听到同一类型的音乐在大致相同的音量水平下并没有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粗略地判断出这是一套合格甚至是相当不错的HIFI系统。这看上去太没有道理了,玄之又玄的HIFI音质,怎么会用这么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判定?是的,真实、真相、真理,常常都是简单的东西。
因此如果能让你在足够大的音量下,长时间(超过半小时)聆听而不感觉到疲劳、头痛等症状,这就绝对是一套音质合格的回放系统。大音量下典型的恶劣声音特点是高频严重失真并且被过分放大,声音变得尖锐刺耳,甚至产生爆音。细节与音量的关系再明白不过,在音量不足的条件下,细节很容易被耳朵忽略,只有在一定的音量水平之上,细节才有可能合理地呈现。
那是不是细节越清楚、越多就意味着这款耳机音质越好呢?
DJ Atom :大致上可以这么说。细节也就是除了基音之外的泛音,我们能区别是什么乐器,或者哪位歌手的声音,都是依照泛音去做的对比。
坊间传闻,低音好就是音质好,这个判断标准,以你怎么看?
DJ Atom :耳机终究是用来听的,所以自己认为声音好听就行。因为每个人听的音乐风格不同,每个耳机善于表现的音乐风格也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喜欢的声音不同,有的人喜欢低频多的,听起来震撼,有些人就不喜欢,觉得听着头疼。所以要选择耳机,建议都要亲自试听以后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声音,不一定贵的耳机自己就喜欢。
平时我们都喜欢说“便宜没好货”,对于发烧友们花大价钱购置品牌耳机,你有什么建议不?
发烧适可而止。真喜欢音乐的话,并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在器材上。虽然一定水准的器材是非常必要的享受音乐的基础,但是别忘了,音乐本身远比器材能给你带来更多快乐。 顺便说一下,尽量不要选用试音碟之类的东西当作音源,试音碟大多都是再加工的产物,很具欺骗性。至于格式,当然是CD、无损最好,网上可以免费下载很多正版名碟的无损文件,不听实在有点浪费。
网上说,好耳机需要褒,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DJ Atom :根据是有的。新耳机因为震膜没有完全展开,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才能发挥出他的潜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大的耐心,其实只要按照正常的声音播放几天就差不多了。
最后一个问题。你既然说到了听试音区别好坏的方法,那作为音乐人,你会推荐什么音乐呢?
DJ Atom :听试音,最推荐的当然是古典乐。上面也说到了回放系统。古典乐更接近现场感,也最考验耳机的回放效果。不过,一般人都不太会听古典乐,不过我还有几首老歌可以推荐。
蔡琴的《渡口》,这首音乐前面的三次鼓声,这三次鼓声能够体现耳机的低频下潜程度,声音下潜越深说明耳机对于音乐表现力越好,当然也可以尝试出低频是否浑浊。后面的蔡琴的声音,也可以用来测试人声的表现,通过蔡琴的人声表现也可以体现出声音的音乐味道浓厚一点还是数码味道浓厚一点,不过这个感念比较模糊。
《偏偏喜欢你》的配乐中使用的弦乐与钢琴的配乐,可以测试耳机在高频上的表现。听这首音乐应注意中高频上的表现,听听高频上是否刺耳,中高频的表现是不是互相影响。
《加州旅馆》经典的试音曲目,这首音乐是老鹰乐队的经典歌曲,里面是一段在模拟酒吧里现场演出的录音。这首音乐主要测试的是耳机的声场表现,在开场20秒后掌声还是响起,这个时候可以感觉一下自己是否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1分20秒的时候,音乐声、掌声、欢呼声同时响起,是个不错的测试耳机声场表现的地方,大家可以在这个点详细听听。
最后我在再来说小神君接触耳机经历过的三次历史革命:
第一次,上初中的我拿着复读机听着四五块钱周董的盗版卡带,戴着后挂式的耳机走在路上,你看得见的是我自认为绚酷完一整条街的耳机,看不见的是耳机线另一端躲藏在书包深处笨重的复读机,以及时常卡壳的盗版磁带,当然还有若干年无法忘怀的周董的歌声。
第二次,上大学的我,省吃俭用存下生活费配了把Beats Solo,有朋友会觉得我开始走上正道,起初我也这么认为,那重重的低音好似拥有了Beats就成为了音乐的代言人,诚然,待我潇洒跨上Solo,那头梁断裂的一声“咔”,也咔掉了我两个多月的生活费。
第三次革命的到来,我还是无法进入所谓发烧友的队伍,不过工作以后,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电脑虫,我倒是越发对于“音质”这个玩意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于是我开始衡量,头戴式的耳机低音好,是不是就证明耳机音质好呢?
最后也就有了上面这次期待已久的访谈。
▼▼▼
◁ 每天带你发现华强北最新奇好玩的小东西 ▷
▼▼▼
想了解更多,关注我们呦!微信号HQB301
▼
-
Lee Chak Y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2 17: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