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胡萝卜炒鸡胸肉
某天吃食堂菜时发现味觉记忆是那样的霸道。这道食堂菜的名字叫做桂花鸡肉,不过菜和桂花无关,是用鸡胸肉、鸡蛋(这样食材貌似就是“桂花”)、莴笋配合炒出来的,上面还用热油浇生葱爆香,莴笋脆韧、鸡蛋香糯、鸡胸肉有质感,还有爆香葱油味的若隐若现。但让舍友试吃后收到的回复却全是:“一般啊。”不死心的我接下来的几天又让其他同学也试了试,还是“一般啊”,遂放弃劝诱。某天又带着疑惑的心情吃时,忽然想起这道菜似乎是有点“熟悉”的味道…… 家里的这道菜本没有名字,菜名是我自己起的。不过吃它频率并不高,还要应了时节——因为原料之一的鸡胸肉不是寻常的鸡胸肉。每年春节前夕,家里大人总会去三姨奶(奶奶的妹妹)家拿几只自家养的骟鸡作年货。鸡一般在过年的前一天杀好,爸爸在处理鸡的时候喜欢把鸡胸肉片下备用,过年那天将鸡胸肉拿出,切成小丁,胡萝卜、莴笋也切成小丁,然后热油(骟鸡喂的好,肥肥的,油是鸡脂炼的鸡油),油热后加入鸡胸肉炒半熟铲出待用,随后再用热油将干辣椒段爆香,再加入斜切葱段姜丝爆香(斜切使得葱味更能被渍出,也是吃食堂菜葱油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原因);爆香完毕加入胡萝卜、莴笋丁炒一下,最后再加半熟鸡胸肉丁就行。过程不复杂,味道却是非常的好,其他不论,鸡胸肉滑嫩却又不失紧实且略带鸡油的滋润,和食堂的鸡胸肉简直不能同日而语与,在年夜饭大鱼大肉的围攻下它依然能守住地位。你可能会说,冻点鸡胸肉在冰箱里就能常吃了呀,那不行,冻久了以后味道便要大打折扣,嫩肉粉裹了又裹也是枉然。时节可能注定是美食的组成部分之一。 上大学之后总是觉得自己挺能适应不同的饮食,每天畅快的徜徉于各种面食与浓油赤酱之间,不太会像其他离乡的同学想了米线又想洋芋,但是那天忽然明白,有些东西就是会潜移默化嵌入你的记忆中,你自己可能不知觉,但一星半点的味道跳到味蕾上,一段熟悉的乡音撩过耳边,便能在瞬间把你从现实拉走。家乡盘踞于舌尖上的程度总能超过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