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花人说:内心开始看到一片大海,一座高山,鲜花簇拥,风和日丽.
悦舍ESHE
悦舍 | 茶席美学家 玩花.弄茶.赏器
微信ID:ESHE-520 加为好友,及时互动
遇见自己心爱的人和事
仿若透过俗世的镜子照见了通往风花雪月的路
走在这条路上
不经意间低头翻起绵密的心事
抬头的瞬间
忽见日子的梢头
一叶、两叶
渐渐地就枝繁叶茂起来
这里恰有一群习花之人
一路与花而行、心随境转
习花,已然成就了更美好的自己
---编者引
习花人.罗艳
总共出现了多少个青为部首的字呢?
学习小原流花道之后,我重新认识了这几个有“青”字渊源的字。青并不只是颜色,而是生命力,如青山、踏青、青葱。
花道就是要关照生命力。
如何关照?拿起花、枝先不要急。先试着了解它:你在植株上是怎么生长的?
转动它,向阳一面就是晴,插花就是尊重原生的恋晴之本能。
▲自然写景
古有“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目光流盼,为了读懂它,最能与你交心的那个表情。
依由“晴、睛、情”准则选材是掇菁撷华,青加草花头便是菁,意为精华部分。每个花道作品都应表现出高于原始生命体之美。只有得到每个插花人的珍视,让修剪过后的花、枝相互辉映,花、枝的倩影倩魂才为人所识。
粗浅地用这几个字概括习花以来的收获,一起感受植物,感受插花的使命,感受花道的追求。
最后感谢杨玲老师,让花丰裕了我的生命。
习花人.静茹
约莫一年前,在发小闺密的怂恿之下,不经意地踏进了小原流的大门。之前,从未学习过任何形式的东方花道或西方的插花造型。
那下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原流的花道,造型清新宜人,把大自然四季的感觉浓缩成小景致,非常贴合我的个人审美;技术上,又可以用既定的角度和长度来表现,而不是用“拉开空间” 啦,“错落有致” 啊,之类的模糊的概念来定义具体的插花过程;对于我这类习惯了刻板流程的人来说,很对胃口。
然而还是有软性要求的,比如关注花的表情,花的向阳性,花的状态,这使得我在过程中一边学习模仿,也一边学会细细地观察。
这下子,如同打开了五彩缤纷趣味无穷的大门。乃至于修完初等科,就在家里练习起来;模仿老师和书上的范例,尝试不同的花材;期间有一段时间简直是迷了进去,一有空心里就想着花。
▲盛花倾斜型
在插花过程里,平日工作里所积聚的满满的情感,不知不觉就释放于无形了。后来越来越觉得,只要知道接下来可以插花,或者是一周一花,或者是进修更高一级,心里就充满着喜悦和期盼。家人感受到我的变化,不约而同地说,我比以前温和多了,做事说话从容淡定代替了以往的急扯白脸,且更能包容各种不完美。
这么说吧,小原流的插花于我,等同于美味的甜品,尤其是甜品上那朵精致的奶油;当遇到情绪的压力,谁会拒绝那令你身心愉悦的甜品呢?
生活里有各式各样的明灯,这一盏出现得正是时候。非常感激掌灯使者杨玲老师。感谢闺密 Flora 那一刻动念怂恿。
习花人.红丽
研习插花的过程,是一种修炼,一种精神上的回归。许自己一段时光,到一处闲适惬意之地,籍由对美丽花儿的专注,把自己的灵魂收回来,交回给自己。此时,你心身合一,你跟你自己在一起。
研习插花的过程,是生命间的呼唤与回应。握一支鲜活美丽在手中,人与花,心与心在凝视,灵与灵在激荡,物我两忘,一种原始的、纯粹的美好情愫在心中漫溢。
▲琳派型
研习插花的过程,是教人断舍离。断舍离,不仅仅是取舍一花一叶,也不仅仅是让人居环境更简洁清爽美观,更重要的,它给你一双慧眼,让你慢慢具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更快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习花人.晨阳
要说学习小原流花道最大的感悟,莫过于越发对生活中所出现的植物与花草的热爱了。走在路上你会观察植物,观察它的姿态、它的表情,思考它适合怎样搭配来完成一个花道作品,甚至是与它对话,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收获的就是快乐。
学习花道也是一个放松愉快的过程,花些时间静下心来完成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具备规则的作品内心是无比激动的。
最后要特别感谢缘分,可以与杨老师相识,与悦舍结缘,老师和蔼可亲,灵活教学,十分敬业,身上具备很多可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每次来到教室内心都是放松愉悦的,花香时刻相随,还有一群可爱的人陪伴,想想都暖心~
习花人.诗琪
惭愧地说,一开始接触到小原流和杨玲老师对于我来说,不是精挑细选,也不是仰慕崇拜,而是偶然中带来的缘分。
大学毕业以后四年,随着工作的逐渐稳定,我便有点迷茫,仿佛找不到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些有兴趣的方向提升自我。
开始一段时间里,我去参加了很多的花艺沙龙课,基本上是以西式为主。经由不同老师一节课的指导完成了一些作品。渐渐的我越来越喜欢花花草草了,仿佛和她们在一起,生活就充满了五彩斑斓的美好。于是我想更加系统地学习花艺。之后我无意中看到了悦舍小原流的课程安排,也没多想就报了名,然后去书店买了两本日本川濑敏郎大师的书籍。
等到上课前夕才知道,原来我即将追寻的导师就是川濑大师著作的翻译杨玲老师,这真的是很大的惊喜,也许就是所谓缘分吧!
初等科、本科、师范一期、到现在即将开始的师范二期,我对花道的坚持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太能够坚持的人,因为缺少耐性,也是个急性子。可是在小原流杨玲老师的课堂上,我能用三个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安安静静的对着这个作品,不断地塑造,调整,一点也不觉得无趣,仿佛每朵花都带着呼吸,有着不同的气息,诉说着不同的言语。她们的每个姿态,都带着不一样的表情,有趣极了,美好极了!在插花的过程中,我也仿佛与内心的自己不断地对话。花道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当你心情烦躁时,你的作品呈现的状态就会比较凌乱或是不如人意。而且我也属于活泼外向的人,杨玲老师总说我的作品常常都显得小巧可爱和活泼。在杨老师的授业过程中,她不仅仅给我们传授小原流花道的基本知识,也同时要求我们,要学习好插花和课堂的礼仪,保持课室和课桌的整洁,这也是课程中必修的一部分!从一开始插花到完成作品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和心灵,见花如见人,说的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日子也一天天过去,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发的朋友圈越来越少,可是每一天却不再觉得无聊。能耐心的看一整晚的书,而且不再走马看花一目十行。能好好慢慢的和人说话,倾听别人的声音,不再语速急促地想让对方了解自己。我惊喜的发现,内心好像开始看到一片大海,一座高山,鲜花簇拥,风和日丽。
这也许就是花道带给我的改变,让我遇见了更美好的自己。
如果有一天,遇见了心中所喜,认真和他们相处吧。即使生活十分忙碌,也别忘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更迭,美就在身边。
夏日炎炎,在花草间留恋,枫叶、袋鼠爪、柳叶、向日葵、姜花、满室沁香,夏日的悦舍课室清凉无限,六月本科师范课堂正在进行中,七月初等科即将开授,欲咨询了解可添加微信ESHE520或致电02038848042,我们在悦舍.家等你哦 #^_^#
悦舍.家欢迎你
▲悦舍家空中茶舍“茶席”与“花道”教学实况
悦.课堂
花道美学 * 小原流花道
茶席美学 * 茶席设计与技仪
悦.活动
HIFI沙龙 * 主题生活沙龙
行走的茶席 * 户外茶席活动
工夫茶会 * 综合文化体验与交流
悦.商品
悦商城 * 茶器、茶叶、花器
悦舍.家 * 空间消费
活动定制 * 私人聚会、群体体验、主题会议
ADD: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兴民路160号利雅湾A座2901
(广东省博物馆东门对面)
TEL:(020)3884 8042 FAX:(020)3884 8049
悦舍 | 茶席美学家 玩花.弄茶.赏器
微信ID:ESHE-520 加为好友,及时互动
![]() |
![]() |
遇见自己心爱的人和事
仿若透过俗世的镜子照见了通往风花雪月的路
走在这条路上
不经意间低头翻起绵密的心事
抬头的瞬间
忽见日子的梢头
一叶、两叶
渐渐地就枝繁叶茂起来
这里恰有一群习花之人
一路与花而行、心随境转
习花,已然成就了更美好的自己
---编者引
习花人.罗艳
![]() |
总共出现了多少个青为部首的字呢?
学习小原流花道之后,我重新认识了这几个有“青”字渊源的字。青并不只是颜色,而是生命力,如青山、踏青、青葱。
花道就是要关照生命力。
如何关照?拿起花、枝先不要急。先试着了解它:你在植株上是怎么生长的?
转动它,向阳一面就是晴,插花就是尊重原生的恋晴之本能。
![]() |
▲自然写景
古有“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目光流盼,为了读懂它,最能与你交心的那个表情。
依由“晴、睛、情”准则选材是掇菁撷华,青加草花头便是菁,意为精华部分。每个花道作品都应表现出高于原始生命体之美。只有得到每个插花人的珍视,让修剪过后的花、枝相互辉映,花、枝的倩影倩魂才为人所识。
粗浅地用这几个字概括习花以来的收获,一起感受植物,感受插花的使命,感受花道的追求。
最后感谢杨玲老师,让花丰裕了我的生命。
习花人.静茹
![]() |
约莫一年前,在发小闺密的怂恿之下,不经意地踏进了小原流的大门。之前,从未学习过任何形式的东方花道或西方的插花造型。
那下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原流的花道,造型清新宜人,把大自然四季的感觉浓缩成小景致,非常贴合我的个人审美;技术上,又可以用既定的角度和长度来表现,而不是用“拉开空间” 啦,“错落有致” 啊,之类的模糊的概念来定义具体的插花过程;对于我这类习惯了刻板流程的人来说,很对胃口。
然而还是有软性要求的,比如关注花的表情,花的向阳性,花的状态,这使得我在过程中一边学习模仿,也一边学会细细地观察。
这下子,如同打开了五彩缤纷趣味无穷的大门。乃至于修完初等科,就在家里练习起来;模仿老师和书上的范例,尝试不同的花材;期间有一段时间简直是迷了进去,一有空心里就想着花。
![]() |
▲盛花倾斜型
在插花过程里,平日工作里所积聚的满满的情感,不知不觉就释放于无形了。后来越来越觉得,只要知道接下来可以插花,或者是一周一花,或者是进修更高一级,心里就充满着喜悦和期盼。家人感受到我的变化,不约而同地说,我比以前温和多了,做事说话从容淡定代替了以往的急扯白脸,且更能包容各种不完美。
这么说吧,小原流的插花于我,等同于美味的甜品,尤其是甜品上那朵精致的奶油;当遇到情绪的压力,谁会拒绝那令你身心愉悦的甜品呢?
生活里有各式各样的明灯,这一盏出现得正是时候。非常感激掌灯使者杨玲老师。感谢闺密 Flora 那一刻动念怂恿。
习花人.红丽
![]() |
研习插花的过程,是一种修炼,一种精神上的回归。许自己一段时光,到一处闲适惬意之地,籍由对美丽花儿的专注,把自己的灵魂收回来,交回给自己。此时,你心身合一,你跟你自己在一起。
研习插花的过程,是生命间的呼唤与回应。握一支鲜活美丽在手中,人与花,心与心在凝视,灵与灵在激荡,物我两忘,一种原始的、纯粹的美好情愫在心中漫溢。
![]() |
▲琳派型
研习插花的过程,是教人断舍离。断舍离,不仅仅是取舍一花一叶,也不仅仅是让人居环境更简洁清爽美观,更重要的,它给你一双慧眼,让你慢慢具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更快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习花人.晨阳
![]() |
要说学习小原流花道最大的感悟,莫过于越发对生活中所出现的植物与花草的热爱了。走在路上你会观察植物,观察它的姿态、它的表情,思考它适合怎样搭配来完成一个花道作品,甚至是与它对话,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收获的就是快乐。
学习花道也是一个放松愉快的过程,花些时间静下心来完成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具备规则的作品内心是无比激动的。
最后要特别感谢缘分,可以与杨老师相识,与悦舍结缘,老师和蔼可亲,灵活教学,十分敬业,身上具备很多可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每次来到教室内心都是放松愉悦的,花香时刻相随,还有一群可爱的人陪伴,想想都暖心~
习花人.诗琪
惭愧地说,一开始接触到小原流和杨玲老师对于我来说,不是精挑细选,也不是仰慕崇拜,而是偶然中带来的缘分。
大学毕业以后四年,随着工作的逐渐稳定,我便有点迷茫,仿佛找不到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些有兴趣的方向提升自我。
开始一段时间里,我去参加了很多的花艺沙龙课,基本上是以西式为主。经由不同老师一节课的指导完成了一些作品。渐渐的我越来越喜欢花花草草了,仿佛和她们在一起,生活就充满了五彩斑斓的美好。于是我想更加系统地学习花艺。之后我无意中看到了悦舍小原流的课程安排,也没多想就报了名,然后去书店买了两本日本川濑敏郎大师的书籍。
等到上课前夕才知道,原来我即将追寻的导师就是川濑大师著作的翻译杨玲老师,这真的是很大的惊喜,也许就是所谓缘分吧!
![]() |
初等科、本科、师范一期、到现在即将开始的师范二期,我对花道的坚持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太能够坚持的人,因为缺少耐性,也是个急性子。可是在小原流杨玲老师的课堂上,我能用三个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安安静静的对着这个作品,不断地塑造,调整,一点也不觉得无趣,仿佛每朵花都带着呼吸,有着不同的气息,诉说着不同的言语。她们的每个姿态,都带着不一样的表情,有趣极了,美好极了!在插花的过程中,我也仿佛与内心的自己不断地对话。花道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当你心情烦躁时,你的作品呈现的状态就会比较凌乱或是不如人意。而且我也属于活泼外向的人,杨玲老师总说我的作品常常都显得小巧可爱和活泼。在杨老师的授业过程中,她不仅仅给我们传授小原流花道的基本知识,也同时要求我们,要学习好插花和课堂的礼仪,保持课室和课桌的整洁,这也是课程中必修的一部分!从一开始插花到完成作品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和心灵,见花如见人,说的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日子也一天天过去,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发的朋友圈越来越少,可是每一天却不再觉得无聊。能耐心的看一整晚的书,而且不再走马看花一目十行。能好好慢慢的和人说话,倾听别人的声音,不再语速急促地想让对方了解自己。我惊喜的发现,内心好像开始看到一片大海,一座高山,鲜花簇拥,风和日丽。
这也许就是花道带给我的改变,让我遇见了更美好的自己。
如果有一天,遇见了心中所喜,认真和他们相处吧。即使生活十分忙碌,也别忘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更迭,美就在身边。
夏日炎炎,在花草间留恋,枫叶、袋鼠爪、柳叶、向日葵、姜花、满室沁香,夏日的悦舍课室清凉无限,六月本科师范课堂正在进行中,七月初等科即将开授,欲咨询了解可添加微信ESHE520或致电02038848042,我们在悦舍.家等你哦 #^_^#
![]() |
![]() |
![]() |
悦舍.家欢迎你
▲悦舍家空中茶舍“茶席”与“花道”教学实况
悦.课堂
花道美学 * 小原流花道
茶席美学 * 茶席设计与技仪
悦.活动
HIFI沙龙 * 主题生活沙龙
行走的茶席 * 户外茶席活动
工夫茶会 * 综合文化体验与交流
悦.商品
悦商城 * 茶器、茶叶、花器
悦舍.家 * 空间消费
活动定制 * 私人聚会、群体体验、主题会议
ADD: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兴民路160号利雅湾A座2901
(广东省博物馆东门对面)
TEL:(020)3884 8042 FAX:(020)3884 8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