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十八岁写的小说《言夏之果》,无聊的时候修改修改
听到“哐哐哐”的声响,是火车来了,从这边是可以看到铁栏杆外的火车的。人群都安静了下来,转头望向那红色的笨拙的火车。我受不了人群的拥挤,尽量向人少的地方走去。人群喧嚣,他们在同周围的人交谈,可能是朋友、家人、爱人,也可以是陌生人。总之,他们都在同别的什么人交谈着,要是没有人同他们交谈那也一定是在打电话或发微博——因为现在流行这样——向周边的世界分享着他们的心情,快乐的、悲伤的、兴奋的、落魄的、激动的,无论什么样的心情都是可以分享的,而且像是需要分享的。像三胖子,吃个饭都要先拍张照刷刷朋友圈,我不知道是不是人们太孤独,太没存在感了的缘故。但我知道今晚笨重的大铁块会带着他们离开,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从这个地方分散到各个地方,然后开始他们的生活。
我能感觉到身上的热量在散发,衣服都快湿透了,鼻子闻到汗的臭味——别人的,自己的。现在终于能坐在车窗前喝着矿泉水了。三胖子和我并排坐着,在我们的对面是一位女孩和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还有一条黄毛狗。那女孩趴在桌子上,上衣是白色的T恤,黑色的亚麻五分短裤,深红色帆布鞋。不知道她脖子上戴着的是什么,因为她把它放在了T恤里。遮阳帽子下面是一头黄色长发散在桌子上。显然她是想睡觉,她趴了一会儿,大概是因为这种睡姿让她不舒服,她又轻轻把头靠在车窗的玻璃上,把遮阳帽拉下来遮住眼睛。老人是一身的灰色亚麻配上黑色的布鞋,那布鞋有点旧,有点褪色了。他头上明显看出大块的白发,脸上满是沧桑的皱纹,但眼神却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那条黄毛狗就趴在老人的大腿上,吐着舌头。

当我和老人的目光相碰的时候,发现他也在打量着我们,我觉得不好意思就把头转向窗外。在我刚转过头去,就听到一声清脆的玻璃摔破的声音。三胖子有点恼火,因为有人从这里走动不小心碰掉了他那袋零食,其中有一玻璃装的菠萝罐头摔碎了。虽然三胖子说了没关系但是现在还是在恼火。火车摇摇晃晃的,可能这种睡姿让那个女孩也感到不舒服,她的睡姿换来换去还是睡不着,干脆就坐着抚摸那条黄毛狗了。我看不清女孩的脸,从身形上看算得上是苗条那一类的女孩,偏瘦。那条黄毛狗不叫,只是安静地趴在硬座上吐着舌头。三胖子还在恼火所以他想抽烟,他说抽烟能让他冷静下来,心不那么烦。三胖子对他们说,抽烟,介意么?那女孩和老人都微微摇摇头。他从口袋里摸出香烟,在嘴里叼着一根,但是他找不到打火机,可能是放在那个行李箱里面了,他问老人,有火吗?借个火呗。老人摇摇头,但那个女孩却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打火机递给三胖子。
我望着窗外,窗外的红土、电线杆、快速林(我们管那种生长很快的大叶桉树树林叫快速林)都在快速地倒退,快速林过去了,地面变得空旷,那一轮残阳发出黄昏该有的光芒,天空的云像鱼鳞一样,零零碎碎地发着光芒。很快残阳只剩下一小块,这时的光线变得有点昏暗了。从车窗里看到了那老人、女孩和黄毛狗的镜像。看起来他们就像是在窗子的外面,和那些景物融合在一起,不过那些景物正在快速地退去,穿过他们的身体向后飞去。这时火车的摇摇晃晃同婴儿摇篮的摇摇晃晃一个样,三胖子和那个女孩已进入了梦乡。老人也陷入了沉思之中。窗外的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真实,虽然实际上他们不存在。

我之所以坐在靠窗的位置是因为我喜欢这样,每每当我看到窗外的景物在快速地退去的时候,我总是能陷入回忆里,好像那些记忆深处的东西是它自己从脑海深处跑出来的,并不是我刻意去想,就是,就是,就是,就是突然冒出来一样。我相信,记忆喜欢窗前,只要你来到窗前,静静地望着外面的景物,你脑海深处的记忆就会跑出来。在即将离开这片红土的时候,我想着关于我在这块红土里的往事。
在记忆里面待久了,你会忘记其实你是在现实之中,你还在火车中。我没有想到那座夜城已慢慢爬向后面了,完全消失在了夜的黑里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是一片森林,现在火车正在从中穿越,车窗外面成了大块的黑和一小片灰的颜色。我听到了背包拉链的声响,转头,她已醒来,脱下的帽子放在桌面上,在背包里翻找着什么东西。片刻,拿出黑色的袋子,低着头,另一只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肤色有点发苍白。虽然我是没有晕过车的,一次也没有,但还是能体会到她现在的感受,应该跟喝酒后呕吐的感觉一样——胃很难受,嘴巴上都是食物还没有完全消化混着胃液的味道。我知道那种感觉,开始庆幸自己不晕车来。她身子向前一伸,突然把袋子打开对着嘴巴,身子动了几下,没有呕吐出来如此这般动作几次后,还是没能吐出来。

那个女孩又把头低了下去,没有了动静。我又把头转向了车窗的那边,那条黄毛狗睡得很是熟,那女孩刚才的动静并没有吵醒它,肚子在一上一下地起伏着。
我看着火车窗外的景物,那些红、绿、黄的灯在缓慢地倒退,黑夜已完全降临。这里是一处闹市,那卖水果的小贩挂着一盏白炽灯在吆喝着,小贩车子上是各种水果,但仅仅是一两秒的时间,刚闯进视线又快速地退出视线。这样,好几个卖水果小贩的车子连续地倒退,如同一节又一节的小火车载着满满的水果快速地向后面驶去。再远一点是一条高速路,上面亮着车灯的车在缓慢地爬动,那么多车开着灯连着也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路灯像一盏盏灯笼在挂着,连成了一条长龙。再远一点的风景就是城市了,黑夜中的城市,万千盏灯点亮着这个城市。整个灯红酒绿的夜城都在缓缓地爬动。我拿出手机,上面显示的时间是晚上八点三十二分。现在车厢内已没有人走动,老人也已经趴在桌子上入睡了,很安静,安静得能听到老人轻微的呼噜声。

那个女孩终于“哇”的一下,她一连几口吐了出来。呕吐的声音后是刺鼻的气味,有点像医院里的气味又有点像水沟里传来的气味,很难闻。老人把早已打开的矿泉水递给她,三胖子把头扭向另一边。回忆的画面被打断,我努力地回想,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呢?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就连刚刚回忆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真实起来。如同看了一场电影——看完时的情景一般,一切在刚刚还是那么真实,而现在觉得只是一些画面、一些镜头一闪而过而已。我开始有点厌恶那个女孩子来了,是她打断了我的回忆,就算我自己努力想还是能想起那些画面,就算画面还是真实的,但还是会不舒服的,就像你在看电影,看着看着就被插入了广告一样。
那种味道开始在车厢里散开来了,我讨厌那种刺鼻的味道,于是从座位上抽身离开,在车厢走动能让我好受一些。在洗手间里洗了一把脸,困意全都没了。回去座位的时候,我碰到了刚刚那位呕吐完从洗手间里出来的女孩,我叫住了她。因为她刚从洗手间里出来时,脸是洗过后把左前额的留海都粘在一块,上面露出黑色的胎记——虽然是有些变化,但我不会记错这胎记的——一个有点像英文字母“S”一样,不过中间是断开的,是黑色的,而且上面有细的黑色的汗毛。时间不但改变了她的相貌,就连那个胎记也有了变化,只是中间断开的距离拉长了,然后是移位了的样子,差不多快成了一个“O”的英文字母。我怕认错人,因为我记忆里的她和眼前的大美女相差太远,但还是叫住了她。

“猪——猪头?”出口就有点儿后悔了,我还是改变不了叫人家外号的习惯。
“你是?”

还真是她,我都没有想到杨巧林坐在我面前我都没有认出她来。
“怎样,现在好点了吗?”我盯着她看,她的脸色还是很难看,像是刚生过一场大病一样。

“没事,吐出来好多了。”她用纸巾吸着那一块留海上的水。
“确实是很受罪的,我们大概坐了六七个钟了。”

“在你眼里我们在火车上只是六七个小时而已,但是我怎么感觉我在火车上已经呆了整整痛苦的一年了呢?”用纸巾吸完留海后她又用手轻轻地打散留海。
“或许,你的感觉是对的,我只是用六七个小时看着你在那里痛苦了一年。”我说。

在那次搬家之后见过她两次,一次是回去老家玩的时候见过她一次,另一次是高中同学生日时见到她,她的变化是真的很大,不然就不会连她坐我对面我都认不出来。俩人打过招呼后,开始谈论自己以前的生活来,过得怎样之类的,俩人都只是简单的回答,不好不坏,过得还行。
接下来是短暂的沉默,我们俩人都没有说话。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该不该提那件事,她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倒是她先开口提那件事。

“那件事,你听说了么?”
“嗯?哦,木子么?”

“嗯。”
接下来又是俩人的沉默。

“要是我再细心一点我应该注意到的。”她说话的语气很平静。
“发生这样的事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你不要把这一切都责怪在自己身上。”我也不知道怎样去安慰她。

“真的,如果我再细心一点,留意一下他,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她把头低了下来,头发遮着脸,身体因为啜泣而微微发抖。我递了一包纸巾过去,等她不再啜泣,用纸巾擦了擦眼眶,喝了几口水后情绪也冷静下来。我们俩人还是这样站着。
“我想,我可能知道你所说的‘细心一点’是指什么。”我说。

“你什么时候看到的?”那粘成一块的留海已经被她打散了,留海盖住了她额头前的那个“O”字型的胎记。
“那个暑假。”

她并没有看着我说话,而是把头转向窗外。
我现在回忆着木子的样子,关于木子我现在只剩下这些零零散散的记忆碎片,比如,散乱的头发下那个傻傻的笑脸,笑的时候右边的脸蛋上有一个小酒窝,写作业的时候喜欢用牙齿咬着铅笔头,脖子带着那个自己用桃核雕刻成的葫芦。

当我努力回忆着关于木子的事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激烈的震动伴随着巨大的声响,是玻璃破碎的声音。我摔倒在硬座椅子上,不知是什么东西快速飞过来砸在我额头上,疼痛感从额头和小腿下面传来。巧林整个人压在我的身上,玻璃碎片滑过她的左脸,鲜血从伤口上流下来,在雪白的脸上,鲜血显得格外地耀眼。她从我身上爬了起来,我抬头看向那个已经破了的玻璃窗,整个画面触目惊心——破玻璃外面是一棵横着的大树,我想树怎么可能横着呢,看向更远一点才发现整个车厢已经断成两段,运送我们的大铁块被分成了两段,一段翻了个九十度,另一段被甩出十几米远。第二个窗口有一根树枝穿插了进来,树枝断了,只有一半硬生生地洞穿车窗。奇怪,我的世界安静了下来,什么声音都没有,死灰般的安静。我看着周围的一切,那桌子已倒斜在一旁,周围的东西都乱七八糟的,一些玻璃碎片,烂了的树叶,没有坏的花瓶,开了的行李箱,散乱的衣服和鲜血。巧林手上满是鲜血,我不知道是她的血还是我的血。我叫着巧林,但是我连自己的声音也听不到。然后是听到了“嗡嗡嗡”的鸣叫,是耳鸣,一定是刚才巨大的声响使我耳鸣了。巧林用力地摇着我,嘴巴动着,但是我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她用手拍了拍我的耳朵,这才听到声音了,是巧林在叫——车祸,是车祸,出车祸了。还有周围的哭喊声,听得不是太清梦。

巧林的嘴巴又动了动。
“什么,你说什么?脚,我的脚卡住了。”我听不到巧林在说什么了,又出现了“嗡嗡嗡”的耳鸣声。

“那怎么办?那怎么办?”这次听见了,她朝着我的耳朵喊,声音很大。
“报警,快打电话报警。”

“我手机找不着了。”
“我口袋里有,不是左边的口袋,是右边的。”

“你的手!”,她尖叫了一声,我被她的尖叫声吓了一跳。
“我的手怎么啦?”等我转过头去的时候我晕了过去。

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在医院了,巧林在看着我,说,你好点儿了吗?我说我这是怎么啦?巧林告诉我,我被我的手折成的九十度吓得晕了过去。我的额头上伤口缝合了几针,脚是扭伤了,肿得很厉害。巧林手上缠着白色的沙布,脚上也绑着绑带脸上还贴着创可贴。她另一只没有绑白沙布的手牵着那条黄毛狗。我回想着那个时候自己手的形状,像那条火车翻了九十度的样子。我看了看那条黄毛狗问:“它怎么在你这里?”
“它不是你的宠物吗?那天出事我报警后,你晕过去后,它就跑了过来,一直在你的身边,一直用舌头舔你的脸,直到警察的到来。”

“怎么会?是那位老人的。”
“那时候有点乱,没有看到他。”

我挪动着身子坐了起来,巧林递给我一杯温开水。医院的药水味让我有点难受,我想打开窗户,让外面空进来。窗帘子一拉开,几条光线射进了我的眼球里,室内一下子就变黑了,我用手遮挡着那几条光线。好一会儿才能睁开眼睛。光线从玻璃窗外射进来,形成了几条斜着的光柱子,上面细小的尘土在飞扬着,浮动着,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却总是不离开光柱子。巧林拿了手机给我看,虽然看的角度不一样,但那个画面在手机视频里面看得还是那么触目惊心。那时候我是在车厢里朝外面,看到的是车厢内的混乱,而手机视频里的是从外面拍摄,整个大铁块断成了两段,后一段冲出了铁轨十几米,冲倒了四棵大树,可以看到它在地面上滑动留下来的痕迹;前一段在铁轨上滑了有一段距离后,后部的三个车厢,其中一个就是我在的那个车厢,翻了个九十度,一枝粗树枝洞穿了车窗,前几个车厢还是立着的。有十几米已经形变了的铁轨高低在那里起伏。许多消防人员、武警和十几辆救护车在那里。这次事故死了九个人,四个妇女,一个小孩,一个老人和三个青年人,多人受伤。中央电台报道,关于这次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
有一个镜头是巧林抱着黄毛狗呆呆地跟在护士后面,我笑着说巧林你上中央电视台了呢。我呢?那时候我在那里?巧林说我没有露脸的机会,我说我不相信,怎么能没有我露脸的机会呢?我把这个新闻视频重头到尾又看了一遍,确实没有,有一个镜头是我被抬着,一个护士一直跟着,那个角度恰好是我的头部给她屁股的部分挡住了。我开玩笑说,好不容易上了一次中央电视台却没有露脸。

学校的助班打电话过来表示慰问并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因为手上打着石膏行动不便,脚还是肿得厉害,所以我叫他们帮我把行李搬回学校。助班已经帮助办好了入学手续什么的,吃过外卖,整理好宿舍的床铺之类的,下来逛新校的时候,看到了巧林。
是她手和脚上都绑有绑带让我一下子就认出她来。她在草坪不远处的石椅子上坐着,正和另一个女孩子聊天,显然她们聊得很愉快,有说有笑的。那条小黄狗就在草坪上跑着。

她看到我像是吃了一惊,然后微笑着冲我挥手。其实我看到她时也是这种表情,没有想到我们在火车上聊天的时候竟然没有聊到学校,更没有想到我们俩是同一所学校。我一拐一拐慢慢地向她走了过去。
“乔哦,真是没有想到,你也在这所学校啊。”

“是,我也没有想到你会来这里。”
“我想喝酒,要不要一起?”

“现在么?”
“嗯。”

“在这里被教导员看到不好吧?”
“我们可以回宿舍阳台那里的,怕什么?反正没人。”

巧林所说的没人是指大一的新生都要军训,而我们是伤员,不用军训。于是我们在宿舍下面的小超市里买了四瓶啤酒和一些干花生。巧林的宿舍在二楼,而我的宿舍在四楼,爬楼梯不是很方便,所以就去巧林的宿舍了。俩人都绑着绑带提着啤酒慢慢地爬着楼梯。看着下面的那些新生在如盘子那般大小的太阳底下训练着,喊着校训:“砺——志——修——德,强——能——善——技,一二三四”可了不得,在这阳台上我们喝着酒都觉得很热,而他们在下喊着一遍又一遍的口号,还踏着步,有一排还每个人头顶上都顶着一瓶矿泉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巧林说,哟,这教官也可够狠的。然后俩人举起酒瓶子碰了一下笑了起来 ,这个笑容里有一点兴灾乐祸的味道。
这会儿每人已经喝了一瓶,有点微醉了,身上觉得热了起来,巧林艰难地起身走进了宿舍,把风扇搬了出来,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跳上了那棵木棉树上,它们在上面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玩很是开心,发出了“叽叽喳喳”的声音来。远处还是一辆又一辆缓慢地爬动的大巴士,那条路似乎永远都是塞车的,因为两辆挖掘机在那里修路,发出“哐哐哐哐”的声响,像极了火车那种大铁块移动时发出的声响,不刺耳,有时候听可能还觉得有点好听。“哐哐哐哐”的声音会一直从早上九点钟太阳挂着的位置响到下午六点钟太阳该挂着的位置。而且我没想到的是那条路一直修到我大学毕业,在我的整个大学时代里,“哐哐哐哐”一直在——对我来说那种“哐哐哐”声响已经成为了一种我熟悉的声音,它很亲切,它能使我更容易安静地进入梦乡。巧林说,那种“哐哐哐哐”的声音让她在梦里,老是让她回到了那辆火车上,梦里她就站坐在玻璃窗户旁,“哐哐哐哐”的声音缓慢又安静地进入到耳朵里,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她就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只有一个调的“哐哐哐哐”的古老歌谣看着火车窗外快速后退而去的景物在那里发呆。什么都不做,就是在那里发呆。巧林问我,一个人在梦里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发呆这样正常么?我说我有时候也梦到回到那辆火车上,我敢说我确实有在做什么,但是不记得我在做什么,因为我醒来就忘了。我说巧林你还好,你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你在做的事情是发呆。至少你还知道自己是在发呆,而我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记得。

“你是怎么知道的?”她突然问了句。
“嗯?”

“就是那天我说‘要是我再细心一点我应该注意到的’,然后你说‘我想,我可能知道你所说的细心一点是指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写的文章。”

她起身向宿舍内去,脚不小心碰到了那个倒在地上的玻璃瓶子,那个玻璃瓶子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后开始在地上打转。我转过身去,看到她蹲在地板上,好像在抽屉找着什么东西。
“巧林哦,你在找什么呀?”

“我在找那篇文章,木子写的文章。”她在抽屉里面找了一会儿,像是对我又像是在对她自己说话,“奇怪,我明明有带来的呀。”
“巧林。”

“嗯?”
“他们军训完了,你宿友也快回来了,我不想被她们看到,我就先回去了。”因为我想巧林也不想让她宿友看到她在喝酒吧,所以我提出要先回去了。

“嗯,你回罢,我看在网上能不能找到,找到的话晚上我通过邮件发给你。”
“嗯。”

“呐,你顺便把这些玻璃瓶子也带走吧。”她拿着白色的塑料袋子装着那些空瓶子,那些空的玻璃瓶子因碰撞而发出了清脆好听的声音来。“还有,这剩下的一瓶你带回去喝罢。”
洗澡的时候我将手上的绑带解下来,用消毒药水轻轻地擦洗伤口处已经有点发白又有点皱的皮肤。洗过澡,我穿着黑色的亚麻中分短裤,和灰色的T恤在阳台上喝着剩下的那瓶酒。有点微风吹拂,夜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那棵木棉的叶子轻轻地摆动着,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在我提到他——木子的时候,我捕捉到了她眼神的变化以至于我不知道要不要将谈话进行下去。有人说不要去触碰伤口,由着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会慢慢愈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或许巧林的伤口已经愈合,像伤口流血后结疤快要脱落的时刻,不会痛,但是一直留在那里,痒痒的,忍不住要用手去将它扣下,而那个伤口却恰好在她的后背,她自己扣不下来,只能由别人把它扣下来,那个别人也许是我,也许不是我。问题是现在我不确定伤口结的疤是不是快要脱落了,也许它还是有一点连着肉的,你一扣,伤口还是会痛并开始渗透出鲜血来。关于木子的离开,关于木子的死,我不想去思考这件事情但它又挥之不去,许许多多关于木子的回忆,许许多多关于死亡的思考,或许更多的不愿意接受那个事实。

我收到了巧林发来的文件,点击开来,是一篇一万多字的文章《果园的故事》上面的题目下是醒目的一句话——献给所有快长成大人的孩子和木可星上的朋友。与其说是木子的文章倒不如说是木子讲的故事。我明白巧林的意思,她一直怀疑木子的离开与那个小故事有关,或许可以换个说法,她想从木子的那一篇文章中找出原因,木子离开的原因。
我能感觉到身上的热量在散发,衣服都快湿透了,鼻子闻到汗的臭味——别人的,自己的。现在终于能坐在车窗前喝着矿泉水了。三胖子和我并排坐着,在我们的对面是一位女孩和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还有一条黄毛狗。那女孩趴在桌子上,上衣是白色的T恤,黑色的亚麻五分短裤,深红色帆布鞋。不知道她脖子上戴着的是什么,因为她把它放在了T恤里。遮阳帽子下面是一头黄色长发散在桌子上。显然她是想睡觉,她趴了一会儿,大概是因为这种睡姿让她不舒服,她又轻轻把头靠在车窗的玻璃上,把遮阳帽拉下来遮住眼睛。老人是一身的灰色亚麻配上黑色的布鞋,那布鞋有点旧,有点褪色了。他头上明显看出大块的白发,脸上满是沧桑的皱纹,但眼神却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那条黄毛狗就趴在老人的大腿上,吐着舌头。

当我和老人的目光相碰的时候,发现他也在打量着我们,我觉得不好意思就把头转向窗外。在我刚转过头去,就听到一声清脆的玻璃摔破的声音。三胖子有点恼火,因为有人从这里走动不小心碰掉了他那袋零食,其中有一玻璃装的菠萝罐头摔碎了。虽然三胖子说了没关系但是现在还是在恼火。火车摇摇晃晃的,可能这种睡姿让那个女孩也感到不舒服,她的睡姿换来换去还是睡不着,干脆就坐着抚摸那条黄毛狗了。我看不清女孩的脸,从身形上看算得上是苗条那一类的女孩,偏瘦。那条黄毛狗不叫,只是安静地趴在硬座上吐着舌头。三胖子还在恼火所以他想抽烟,他说抽烟能让他冷静下来,心不那么烦。三胖子对他们说,抽烟,介意么?那女孩和老人都微微摇摇头。他从口袋里摸出香烟,在嘴里叼着一根,但是他找不到打火机,可能是放在那个行李箱里面了,他问老人,有火吗?借个火呗。老人摇摇头,但那个女孩却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打火机递给三胖子。
我望着窗外,窗外的红土、电线杆、快速林(我们管那种生长很快的大叶桉树树林叫快速林)都在快速地倒退,快速林过去了,地面变得空旷,那一轮残阳发出黄昏该有的光芒,天空的云像鱼鳞一样,零零碎碎地发着光芒。很快残阳只剩下一小块,这时的光线变得有点昏暗了。从车窗里看到了那老人、女孩和黄毛狗的镜像。看起来他们就像是在窗子的外面,和那些景物融合在一起,不过那些景物正在快速地退去,穿过他们的身体向后飞去。这时火车的摇摇晃晃同婴儿摇篮的摇摇晃晃一个样,三胖子和那个女孩已进入了梦乡。老人也陷入了沉思之中。窗外的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真实,虽然实际上他们不存在。

我之所以坐在靠窗的位置是因为我喜欢这样,每每当我看到窗外的景物在快速地退去的时候,我总是能陷入回忆里,好像那些记忆深处的东西是它自己从脑海深处跑出来的,并不是我刻意去想,就是,就是,就是,就是突然冒出来一样。我相信,记忆喜欢窗前,只要你来到窗前,静静地望着外面的景物,你脑海深处的记忆就会跑出来。在即将离开这片红土的时候,我想着关于我在这块红土里的往事。
在记忆里面待久了,你会忘记其实你是在现实之中,你还在火车中。我没有想到那座夜城已慢慢爬向后面了,完全消失在了夜的黑里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是一片森林,现在火车正在从中穿越,车窗外面成了大块的黑和一小片灰的颜色。我听到了背包拉链的声响,转头,她已醒来,脱下的帽子放在桌面上,在背包里翻找着什么东西。片刻,拿出黑色的袋子,低着头,另一只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肤色有点发苍白。虽然我是没有晕过车的,一次也没有,但还是能体会到她现在的感受,应该跟喝酒后呕吐的感觉一样——胃很难受,嘴巴上都是食物还没有完全消化混着胃液的味道。我知道那种感觉,开始庆幸自己不晕车来。她身子向前一伸,突然把袋子打开对着嘴巴,身子动了几下,没有呕吐出来如此这般动作几次后,还是没能吐出来。

那个女孩又把头低了下去,没有了动静。我又把头转向了车窗的那边,那条黄毛狗睡得很是熟,那女孩刚才的动静并没有吵醒它,肚子在一上一下地起伏着。
我看着火车窗外的景物,那些红、绿、黄的灯在缓慢地倒退,黑夜已完全降临。这里是一处闹市,那卖水果的小贩挂着一盏白炽灯在吆喝着,小贩车子上是各种水果,但仅仅是一两秒的时间,刚闯进视线又快速地退出视线。这样,好几个卖水果小贩的车子连续地倒退,如同一节又一节的小火车载着满满的水果快速地向后面驶去。再远一点是一条高速路,上面亮着车灯的车在缓慢地爬动,那么多车开着灯连着也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路灯像一盏盏灯笼在挂着,连成了一条长龙。再远一点的风景就是城市了,黑夜中的城市,万千盏灯点亮着这个城市。整个灯红酒绿的夜城都在缓缓地爬动。我拿出手机,上面显示的时间是晚上八点三十二分。现在车厢内已没有人走动,老人也已经趴在桌子上入睡了,很安静,安静得能听到老人轻微的呼噜声。

那个女孩终于“哇”的一下,她一连几口吐了出来。呕吐的声音后是刺鼻的气味,有点像医院里的气味又有点像水沟里传来的气味,很难闻。老人把早已打开的矿泉水递给她,三胖子把头扭向另一边。回忆的画面被打断,我努力地回想,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呢?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就连刚刚回忆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真实起来。如同看了一场电影——看完时的情景一般,一切在刚刚还是那么真实,而现在觉得只是一些画面、一些镜头一闪而过而已。我开始有点厌恶那个女孩子来了,是她打断了我的回忆,就算我自己努力想还是能想起那些画面,就算画面还是真实的,但还是会不舒服的,就像你在看电影,看着看着就被插入了广告一样。
那种味道开始在车厢里散开来了,我讨厌那种刺鼻的味道,于是从座位上抽身离开,在车厢走动能让我好受一些。在洗手间里洗了一把脸,困意全都没了。回去座位的时候,我碰到了刚刚那位呕吐完从洗手间里出来的女孩,我叫住了她。因为她刚从洗手间里出来时,脸是洗过后把左前额的留海都粘在一块,上面露出黑色的胎记——虽然是有些变化,但我不会记错这胎记的——一个有点像英文字母“S”一样,不过中间是断开的,是黑色的,而且上面有细的黑色的汗毛。时间不但改变了她的相貌,就连那个胎记也有了变化,只是中间断开的距离拉长了,然后是移位了的样子,差不多快成了一个“O”的英文字母。我怕认错人,因为我记忆里的她和眼前的大美女相差太远,但还是叫住了她。

“猪——猪头?”出口就有点儿后悔了,我还是改变不了叫人家外号的习惯。
“你是?”

还真是她,我都没有想到杨巧林坐在我面前我都没有认出她来。
“怎样,现在好点了吗?”我盯着她看,她的脸色还是很难看,像是刚生过一场大病一样。

“没事,吐出来好多了。”她用纸巾吸着那一块留海上的水。
“确实是很受罪的,我们大概坐了六七个钟了。”

“在你眼里我们在火车上只是六七个小时而已,但是我怎么感觉我在火车上已经呆了整整痛苦的一年了呢?”用纸巾吸完留海后她又用手轻轻地打散留海。
“或许,你的感觉是对的,我只是用六七个小时看着你在那里痛苦了一年。”我说。

在那次搬家之后见过她两次,一次是回去老家玩的时候见过她一次,另一次是高中同学生日时见到她,她的变化是真的很大,不然就不会连她坐我对面我都认不出来。俩人打过招呼后,开始谈论自己以前的生活来,过得怎样之类的,俩人都只是简单的回答,不好不坏,过得还行。
接下来是短暂的沉默,我们俩人都没有说话。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该不该提那件事,她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倒是她先开口提那件事。

“那件事,你听说了么?”
“嗯?哦,木子么?”

“嗯。”
接下来又是俩人的沉默。

“要是我再细心一点我应该注意到的。”她说话的语气很平静。
“发生这样的事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你不要把这一切都责怪在自己身上。”我也不知道怎样去安慰她。

“真的,如果我再细心一点,留意一下他,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她把头低了下来,头发遮着脸,身体因为啜泣而微微发抖。我递了一包纸巾过去,等她不再啜泣,用纸巾擦了擦眼眶,喝了几口水后情绪也冷静下来。我们俩人还是这样站着。
“我想,我可能知道你所说的‘细心一点’是指什么。”我说。

“你什么时候看到的?”那粘成一块的留海已经被她打散了,留海盖住了她额头前的那个“O”字型的胎记。
“那个暑假。”

她并没有看着我说话,而是把头转向窗外。
我现在回忆着木子的样子,关于木子我现在只剩下这些零零散散的记忆碎片,比如,散乱的头发下那个傻傻的笑脸,笑的时候右边的脸蛋上有一个小酒窝,写作业的时候喜欢用牙齿咬着铅笔头,脖子带着那个自己用桃核雕刻成的葫芦。

当我努力回忆着关于木子的事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激烈的震动伴随着巨大的声响,是玻璃破碎的声音。我摔倒在硬座椅子上,不知是什么东西快速飞过来砸在我额头上,疼痛感从额头和小腿下面传来。巧林整个人压在我的身上,玻璃碎片滑过她的左脸,鲜血从伤口上流下来,在雪白的脸上,鲜血显得格外地耀眼。她从我身上爬了起来,我抬头看向那个已经破了的玻璃窗,整个画面触目惊心——破玻璃外面是一棵横着的大树,我想树怎么可能横着呢,看向更远一点才发现整个车厢已经断成两段,运送我们的大铁块被分成了两段,一段翻了个九十度,另一段被甩出十几米远。第二个窗口有一根树枝穿插了进来,树枝断了,只有一半硬生生地洞穿车窗。奇怪,我的世界安静了下来,什么声音都没有,死灰般的安静。我看着周围的一切,那桌子已倒斜在一旁,周围的东西都乱七八糟的,一些玻璃碎片,烂了的树叶,没有坏的花瓶,开了的行李箱,散乱的衣服和鲜血。巧林手上满是鲜血,我不知道是她的血还是我的血。我叫着巧林,但是我连自己的声音也听不到。然后是听到了“嗡嗡嗡”的鸣叫,是耳鸣,一定是刚才巨大的声响使我耳鸣了。巧林用力地摇着我,嘴巴动着,但是我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她用手拍了拍我的耳朵,这才听到声音了,是巧林在叫——车祸,是车祸,出车祸了。还有周围的哭喊声,听得不是太清梦。

巧林的嘴巴又动了动。
“什么,你说什么?脚,我的脚卡住了。”我听不到巧林在说什么了,又出现了“嗡嗡嗡”的耳鸣声。

“那怎么办?那怎么办?”这次听见了,她朝着我的耳朵喊,声音很大。
“报警,快打电话报警。”

“我手机找不着了。”
“我口袋里有,不是左边的口袋,是右边的。”

“你的手!”,她尖叫了一声,我被她的尖叫声吓了一跳。
“我的手怎么啦?”等我转过头去的时候我晕了过去。

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在医院了,巧林在看着我,说,你好点儿了吗?我说我这是怎么啦?巧林告诉我,我被我的手折成的九十度吓得晕了过去。我的额头上伤口缝合了几针,脚是扭伤了,肿得很厉害。巧林手上缠着白色的沙布,脚上也绑着绑带脸上还贴着创可贴。她另一只没有绑白沙布的手牵着那条黄毛狗。我回想着那个时候自己手的形状,像那条火车翻了九十度的样子。我看了看那条黄毛狗问:“它怎么在你这里?”
“它不是你的宠物吗?那天出事我报警后,你晕过去后,它就跑了过来,一直在你的身边,一直用舌头舔你的脸,直到警察的到来。”

“怎么会?是那位老人的。”
“那时候有点乱,没有看到他。”

我挪动着身子坐了起来,巧林递给我一杯温开水。医院的药水味让我有点难受,我想打开窗户,让外面空进来。窗帘子一拉开,几条光线射进了我的眼球里,室内一下子就变黑了,我用手遮挡着那几条光线。好一会儿才能睁开眼睛。光线从玻璃窗外射进来,形成了几条斜着的光柱子,上面细小的尘土在飞扬着,浮动着,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却总是不离开光柱子。巧林拿了手机给我看,虽然看的角度不一样,但那个画面在手机视频里面看得还是那么触目惊心。那时候我是在车厢里朝外面,看到的是车厢内的混乱,而手机视频里的是从外面拍摄,整个大铁块断成了两段,后一段冲出了铁轨十几米,冲倒了四棵大树,可以看到它在地面上滑动留下来的痕迹;前一段在铁轨上滑了有一段距离后,后部的三个车厢,其中一个就是我在的那个车厢,翻了个九十度,一枝粗树枝洞穿了车窗,前几个车厢还是立着的。有十几米已经形变了的铁轨高低在那里起伏。许多消防人员、武警和十几辆救护车在那里。这次事故死了九个人,四个妇女,一个小孩,一个老人和三个青年人,多人受伤。中央电台报道,关于这次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
有一个镜头是巧林抱着黄毛狗呆呆地跟在护士后面,我笑着说巧林你上中央电视台了呢。我呢?那时候我在那里?巧林说我没有露脸的机会,我说我不相信,怎么能没有我露脸的机会呢?我把这个新闻视频重头到尾又看了一遍,确实没有,有一个镜头是我被抬着,一个护士一直跟着,那个角度恰好是我的头部给她屁股的部分挡住了。我开玩笑说,好不容易上了一次中央电视台却没有露脸。

学校的助班打电话过来表示慰问并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因为手上打着石膏行动不便,脚还是肿得厉害,所以我叫他们帮我把行李搬回学校。助班已经帮助办好了入学手续什么的,吃过外卖,整理好宿舍的床铺之类的,下来逛新校的时候,看到了巧林。
是她手和脚上都绑有绑带让我一下子就认出她来。她在草坪不远处的石椅子上坐着,正和另一个女孩子聊天,显然她们聊得很愉快,有说有笑的。那条小黄狗就在草坪上跑着。

她看到我像是吃了一惊,然后微笑着冲我挥手。其实我看到她时也是这种表情,没有想到我们在火车上聊天的时候竟然没有聊到学校,更没有想到我们俩是同一所学校。我一拐一拐慢慢地向她走了过去。
“乔哦,真是没有想到,你也在这所学校啊。”

“是,我也没有想到你会来这里。”
“我想喝酒,要不要一起?”

“现在么?”
“嗯。”

“在这里被教导员看到不好吧?”
“我们可以回宿舍阳台那里的,怕什么?反正没人。”

巧林所说的没人是指大一的新生都要军训,而我们是伤员,不用军训。于是我们在宿舍下面的小超市里买了四瓶啤酒和一些干花生。巧林的宿舍在二楼,而我的宿舍在四楼,爬楼梯不是很方便,所以就去巧林的宿舍了。俩人都绑着绑带提着啤酒慢慢地爬着楼梯。看着下面的那些新生在如盘子那般大小的太阳底下训练着,喊着校训:“砺——志——修——德,强——能——善——技,一二三四”可了不得,在这阳台上我们喝着酒都觉得很热,而他们在下喊着一遍又一遍的口号,还踏着步,有一排还每个人头顶上都顶着一瓶矿泉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巧林说,哟,这教官也可够狠的。然后俩人举起酒瓶子碰了一下笑了起来 ,这个笑容里有一点兴灾乐祸的味道。
这会儿每人已经喝了一瓶,有点微醉了,身上觉得热了起来,巧林艰难地起身走进了宿舍,把风扇搬了出来,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跳上了那棵木棉树上,它们在上面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玩很是开心,发出了“叽叽喳喳”的声音来。远处还是一辆又一辆缓慢地爬动的大巴士,那条路似乎永远都是塞车的,因为两辆挖掘机在那里修路,发出“哐哐哐哐”的声响,像极了火车那种大铁块移动时发出的声响,不刺耳,有时候听可能还觉得有点好听。“哐哐哐哐”的声音会一直从早上九点钟太阳挂着的位置响到下午六点钟太阳该挂着的位置。而且我没想到的是那条路一直修到我大学毕业,在我的整个大学时代里,“哐哐哐哐”一直在——对我来说那种“哐哐哐”声响已经成为了一种我熟悉的声音,它很亲切,它能使我更容易安静地进入梦乡。巧林说,那种“哐哐哐哐”的声音让她在梦里,老是让她回到了那辆火车上,梦里她就站坐在玻璃窗户旁,“哐哐哐哐”的声音缓慢又安静地进入到耳朵里,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她就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只有一个调的“哐哐哐哐”的古老歌谣看着火车窗外快速后退而去的景物在那里发呆。什么都不做,就是在那里发呆。巧林问我,一个人在梦里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发呆这样正常么?我说我有时候也梦到回到那辆火车上,我敢说我确实有在做什么,但是不记得我在做什么,因为我醒来就忘了。我说巧林你还好,你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你在做的事情是发呆。至少你还知道自己是在发呆,而我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记得。

“你是怎么知道的?”她突然问了句。
“嗯?”

“就是那天我说‘要是我再细心一点我应该注意到的’,然后你说‘我想,我可能知道你所说的细心一点是指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写的文章。”

她起身向宿舍内去,脚不小心碰到了那个倒在地上的玻璃瓶子,那个玻璃瓶子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后开始在地上打转。我转过身去,看到她蹲在地板上,好像在抽屉找着什么东西。
“巧林哦,你在找什么呀?”

“我在找那篇文章,木子写的文章。”她在抽屉里面找了一会儿,像是对我又像是在对她自己说话,“奇怪,我明明有带来的呀。”
“巧林。”

“嗯?”
“他们军训完了,你宿友也快回来了,我不想被她们看到,我就先回去了。”因为我想巧林也不想让她宿友看到她在喝酒吧,所以我提出要先回去了。

“嗯,你回罢,我看在网上能不能找到,找到的话晚上我通过邮件发给你。”
“嗯。”

“呐,你顺便把这些玻璃瓶子也带走吧。”她拿着白色的塑料袋子装着那些空瓶子,那些空的玻璃瓶子因碰撞而发出了清脆好听的声音来。“还有,这剩下的一瓶你带回去喝罢。”
洗澡的时候我将手上的绑带解下来,用消毒药水轻轻地擦洗伤口处已经有点发白又有点皱的皮肤。洗过澡,我穿着黑色的亚麻中分短裤,和灰色的T恤在阳台上喝着剩下的那瓶酒。有点微风吹拂,夜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那棵木棉的叶子轻轻地摆动着,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在我提到他——木子的时候,我捕捉到了她眼神的变化以至于我不知道要不要将谈话进行下去。有人说不要去触碰伤口,由着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会慢慢愈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或许巧林的伤口已经愈合,像伤口流血后结疤快要脱落的时刻,不会痛,但是一直留在那里,痒痒的,忍不住要用手去将它扣下,而那个伤口却恰好在她的后背,她自己扣不下来,只能由别人把它扣下来,那个别人也许是我,也许不是我。问题是现在我不确定伤口结的疤是不是快要脱落了,也许它还是有一点连着肉的,你一扣,伤口还是会痛并开始渗透出鲜血来。关于木子的离开,关于木子的死,我不想去思考这件事情但它又挥之不去,许许多多关于木子的回忆,许许多多关于死亡的思考,或许更多的不愿意接受那个事实。

我收到了巧林发来的文件,点击开来,是一篇一万多字的文章《果园的故事》上面的题目下是醒目的一句话——献给所有快长成大人的孩子和木可星上的朋友。与其说是木子的文章倒不如说是木子讲的故事。我明白巧林的意思,她一直怀疑木子的离开与那个小故事有关,或许可以换个说法,她想从木子的那一篇文章中找出原因,木子离开的原因。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