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公募FOF指引,释放了什么信号?
FOF在海外是一个成熟的投资品种,无论数量还是规模,在市场中都有极高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的FOF却始终未能形成规模。上周末监管层发布文件,意味着公募FOF产品正式破冰。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对FOF未来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日就和玄甲金融一起来探讨一下!
▍FOF获官方认可和支持
6月17号,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该文件的发布,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监管层开始鼓励、支持、引导FOF的发展。
文件的发布,对FOF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FOF是Fund of Funds的缩写,即基金中的基金。它是一种以基金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品种,具有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特点。通过把握大类资产配置的机会,筛选出优秀的基金进行投资,并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基金组合,力求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目标。
FOF凭借专业的投资机构和科学的基金分析及评价系统,能更有效地从品种繁多、获利能力参差不齐的基金中找出优势品种,最大限度地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和获取收益。
从海外FOF发展来看,FOF基金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无论产品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市场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数据来看,FOF在美国2014年规模已经达3377只,资产规模达到1.72万亿美元。
自去年股灾以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市场都给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风险教育课,使人们普遍对风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此背景下,具有双重风控功能的FOF,则开始走红。
相比国外而言,FOF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券商、私募、第三方早已运作起FOF,整体规模大约是400亿元,与成熟市场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公募系FOF加盟,有可能真正带来FOF类产品的大发展。据测算,海外成熟的市场一般FOF品类占基金品类的10%左右。截至今年5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8.09万亿元,据此推算,公募FOF至少有8000亿元市场空间。
玄甲金融认为,监管层「为FOF正名」,除了直接利好公募FOF之外,对整个FOF市场蛋糕的做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市场蛋糕做大之后,整个FOF基金的从业者,无论是公募、券商,抑或是私募,都是最终的受益者。
▍符合壮大机构投资者方向
FOF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风控上,一方面它能让投资者更加理性地参与市场,另一方面,对于平抑市场的大幅波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FOF的发展,也符合监管层壮大机构投资者比例的市场方向,对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从《指引》征求意见稿来看,发展FOF能更好地拓展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和业务领域,支持公募基金产品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玄甲金融发现,监管层从基金的定义、分散投资,防范风险、基金费用、基金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布后,许多业内人士对此纷纷点赞。
首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FOF的基金类型,即把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经过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或注册的基金份额的基金。此外,对于FOF持有单只基金的市值不得高于FOF资产净值的20%,此举强化分散投资,防范集中持有风险。
另外,FOF一直为人们诟病的地方就是二次收费的问题,对此,征求意见稿对此也做了明确规定,规定基金公司利用FOF投资本公司基金,只能收取一次申赎、管理费用,而托管行托管FOF时,针对原本就托管本行的产品也只能收取一次托管费。此举降低了双重收费的范围,把利益更多地让给了普通投资者。
另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是人员问题。征求意见稿就明确规定,开展FOF业务,应当设置独立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就防范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等行为制定有效业务规则和安排,FOF的基金经理不得与其他基金的基金经理相互兼任。
还有一点,就是征求意见稿对FOF投资其他基金的规定,被投资基金的运作期限应当不少于1年、最近定期报告披露的规模应当高于2亿元,这意味着FOF不能成为新基金或迷你基金的帮忙资金,大大降低了「寻租」的可能性。
但监管层为了保持FOF风格清晰稳定,不允许FOF持有分级基金等具有衍生品性质产品,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这规定太过一刀切。他们认为,FOF本身属于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普通投资者相比,有更加成熟的理念与风控意识,此外,分级基金也并非全都是高风险产品,因此,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有待商榷。
玄甲金融投研总监衷亚成博士表示,总体而言,公募FOF的优势在于政策上:一方面是门槛低,投资门槛低有助于增加基金规模,基金规模的增加就可以通过更多的形式投更多基金,从而平滑收益曲线。另一方面就是在于公募的牌照优势,公募FOF份额未来可能上市交易,进而就存在一二级市场套利机会,份额流动性的增加又进一步扩大了基金的资产规模。
此外,公募基金产品投资资产类别丰富,申赎灵活,从而间接增加了公募FOF的资产流动性。但另一方面劣势也很明显,公募基金整体表现不佳。
对于私募基金的FOF,中国基金业协会秘书长贾红波5月25日在量化对冲论坛上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量化投资策略逐渐的成熟。未来量化对冲投资在我国空间巨大,会大有作为。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近在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私募FOF的发展,协会希望在两万多家机构当中,培育出100家左右比较大型的私募基金的FOF。
▍FOF获官方认可和支持
6月17号,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该文件的发布,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监管层开始鼓励、支持、引导FOF的发展。
![]() |
文件的发布,对FOF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FOF是Fund of Funds的缩写,即基金中的基金。它是一种以基金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品种,具有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特点。通过把握大类资产配置的机会,筛选出优秀的基金进行投资,并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基金组合,力求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目标。
FOF凭借专业的投资机构和科学的基金分析及评价系统,能更有效地从品种繁多、获利能力参差不齐的基金中找出优势品种,最大限度地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和获取收益。
从海外FOF发展来看,FOF基金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无论产品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市场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数据来看,FOF在美国2014年规模已经达3377只,资产规模达到1.72万亿美元。
![]() |
自去年股灾以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市场都给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风险教育课,使人们普遍对风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此背景下,具有双重风控功能的FOF,则开始走红。
相比国外而言,FOF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券商、私募、第三方早已运作起FOF,整体规模大约是400亿元,与成熟市场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公募系FOF加盟,有可能真正带来FOF类产品的大发展。据测算,海外成熟的市场一般FOF品类占基金品类的10%左右。截至今年5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8.09万亿元,据此推算,公募FOF至少有8000亿元市场空间。
玄甲金融认为,监管层「为FOF正名」,除了直接利好公募FOF之外,对整个FOF市场蛋糕的做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市场蛋糕做大之后,整个FOF基金的从业者,无论是公募、券商,抑或是私募,都是最终的受益者。
▍符合壮大机构投资者方向
FOF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风控上,一方面它能让投资者更加理性地参与市场,另一方面,对于平抑市场的大幅波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FOF的发展,也符合监管层壮大机构投资者比例的市场方向,对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从《指引》征求意见稿来看,发展FOF能更好地拓展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和业务领域,支持公募基金产品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玄甲金融发现,监管层从基金的定义、分散投资,防范风险、基金费用、基金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布后,许多业内人士对此纷纷点赞。
首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FOF的基金类型,即把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经过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或注册的基金份额的基金。此外,对于FOF持有单只基金的市值不得高于FOF资产净值的20%,此举强化分散投资,防范集中持有风险。
另外,FOF一直为人们诟病的地方就是二次收费的问题,对此,征求意见稿对此也做了明确规定,规定基金公司利用FOF投资本公司基金,只能收取一次申赎、管理费用,而托管行托管FOF时,针对原本就托管本行的产品也只能收取一次托管费。此举降低了双重收费的范围,把利益更多地让给了普通投资者。
另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是人员问题。征求意见稿就明确规定,开展FOF业务,应当设置独立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就防范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等行为制定有效业务规则和安排,FOF的基金经理不得与其他基金的基金经理相互兼任。
还有一点,就是征求意见稿对FOF投资其他基金的规定,被投资基金的运作期限应当不少于1年、最近定期报告披露的规模应当高于2亿元,这意味着FOF不能成为新基金或迷你基金的帮忙资金,大大降低了「寻租」的可能性。
但监管层为了保持FOF风格清晰稳定,不允许FOF持有分级基金等具有衍生品性质产品,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这规定太过一刀切。他们认为,FOF本身属于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普通投资者相比,有更加成熟的理念与风控意识,此外,分级基金也并非全都是高风险产品,因此,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有待商榷。
玄甲金融投研总监衷亚成博士表示,总体而言,公募FOF的优势在于政策上:一方面是门槛低,投资门槛低有助于增加基金规模,基金规模的增加就可以通过更多的形式投更多基金,从而平滑收益曲线。另一方面就是在于公募的牌照优势,公募FOF份额未来可能上市交易,进而就存在一二级市场套利机会,份额流动性的增加又进一步扩大了基金的资产规模。
此外,公募基金产品投资资产类别丰富,申赎灵活,从而间接增加了公募FOF的资产流动性。但另一方面劣势也很明显,公募基金整体表现不佳。
对于私募基金的FOF,中国基金业协会秘书长贾红波5月25日在量化对冲论坛上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量化投资策略逐渐的成熟。未来量化对冲投资在我国空间巨大,会大有作为。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近在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私募FOF的发展,协会希望在两万多家机构当中,培育出100家左右比较大型的私募基金的F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