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训练计划—salomon训练营笔记之三
11/06/2016
地点:北京香山
Gregory主要是结合了心率来讲述如何系统、科学、合理的进行越野跑的日常训练,其中包括了高强度的间歇跑等方式。
很抱歉,对我而言,由于向来极其痛恨无氧跑,从不练间歇也不喜欢用心率表这种辅助工具,所以我不打算记录太多这方面的笔记,只会简单稍作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上网搜索了解,参照马拉松的路跑间歇训练如法特莱克训练法(变速跑)等,调整为山坡越野间歇跑。
关于参赛频率
比赛日期要隔开,不能过于频繁参赛。比较合理的是每两三个月一次,如2月、6月、10月等交叉错开。
21-42KM比赛可以6-8次/年;50-8-KM比赛可以4-5次/年;1年不建议2个百英里以上赛事。
注意休息,不要让身体因过度训练/比赛而处于不可恢复的疲劳状态。可根据晨脉波动范围确定当天休息还是继续(呃,上班狗只能根据是否加班来确定是否练习……)
根据比赛特点而调整自身的练习计划
区分比赛是短途还是长途,是要求速度还是耐力。
根据比赛特点和路线海拔等情况来调整自身日常练习。
注意:身体结构会根据制定的练习计划而变化,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据教父所言,如果从速度型选手转为长耐力,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马拉松进4我没指望了?)。
根据心率区间来安排训练
"训练分为科学训练与本能训练2大类。
其中,科学训练体现在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采用GPS、心率表等辅助测量工具监控整个训练过程,借此规范整个训练安排,达成指标后的喜悦是训练的主要目标。而本能训练更多的是把跑步本身的快乐,而不是最后的硬性成绩指标当做训练目标。"
——salomon
那么作为一个本能训练跑者,不好意思,这段我就略过了。
山坡越野间歇跑
上坡冲刺:
"找一处全程可跑的平整坡道(例如水泥防火道),沿着上坡方向冲刺10s、20s、30s、40s,记录每次所达到的位置,每次冲刺完毕后,走回起点作为休息;然后再冲刺40s、30s、20s、10s,尽量达到之前冲刺相同时间所达到的对应位置。"
——salomon
跑山间歇:
6min*6'series Climbing* Recovery 4min
(6分跑/走上坡,跑下来,歇四分钟,重来,一共六组)
3min*5 series uphill+ back downhill +Recovery 3min
(3分跑/走上坡,跑下来,歇三分钟,重来,一共五组)
缓坡30s冲刺跑,走回起点,再1分冲刺,走回起点,再1分冲刺跑,争取越过原铀点。
注意:因不超过一分钟的无氧跑不产生乳酸,因此可以在比赛的前三天尝试最后一种间歇。
以上方式,请大家酌情使用。
我感觉Gregory所讲的都是理想状态下的训练计划,对于上班狗而言,重要的还是要玩得开心啊。不是说Time to play?你高兴就好。
地点:北京香山
Gregory主要是结合了心率来讲述如何系统、科学、合理的进行越野跑的日常训练,其中包括了高强度的间歇跑等方式。
很抱歉,对我而言,由于向来极其痛恨无氧跑,从不练间歇也不喜欢用心率表这种辅助工具,所以我不打算记录太多这方面的笔记,只会简单稍作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上网搜索了解,参照马拉松的路跑间歇训练如法特莱克训练法(变速跑)等,调整为山坡越野间歇跑。
![]() |
关于参赛频率
比赛日期要隔开,不能过于频繁参赛。比较合理的是每两三个月一次,如2月、6月、10月等交叉错开。
21-42KM比赛可以6-8次/年;50-8-KM比赛可以4-5次/年;1年不建议2个百英里以上赛事。
注意休息,不要让身体因过度训练/比赛而处于不可恢复的疲劳状态。可根据晨脉波动范围确定当天休息还是继续(呃,上班狗只能根据是否加班来确定是否练习……)
根据比赛特点而调整自身的练习计划
区分比赛是短途还是长途,是要求速度还是耐力。
根据比赛特点和路线海拔等情况来调整自身日常练习。
注意:身体结构会根据制定的练习计划而变化,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据教父所言,如果从速度型选手转为长耐力,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马拉松进4我没指望了?)。
根据心率区间来安排训练
"训练分为科学训练与本能训练2大类。
其中,科学训练体现在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采用GPS、心率表等辅助测量工具监控整个训练过程,借此规范整个训练安排,达成指标后的喜悦是训练的主要目标。而本能训练更多的是把跑步本身的快乐,而不是最后的硬性成绩指标当做训练目标。"
——salomon
那么作为一个本能训练跑者,不好意思,这段我就略过了。
山坡越野间歇跑
上坡冲刺:
"找一处全程可跑的平整坡道(例如水泥防火道),沿着上坡方向冲刺10s、20s、30s、40s,记录每次所达到的位置,每次冲刺完毕后,走回起点作为休息;然后再冲刺40s、30s、20s、10s,尽量达到之前冲刺相同时间所达到的对应位置。"
——salomon
跑山间歇:
6min*6'series Climbing* Recovery 4min
(6分跑/走上坡,跑下来,歇四分钟,重来,一共六组)
3min*5 series uphill+ back downhill +Recovery 3min
(3分跑/走上坡,跑下来,歇三分钟,重来,一共五组)
缓坡30s冲刺跑,走回起点,再1分冲刺,走回起点,再1分冲刺跑,争取越过原铀点。
注意:因不超过一分钟的无氧跑不产生乳酸,因此可以在比赛的前三天尝试最后一种间歇。
以上方式,请大家酌情使用。
我感觉Gregory所讲的都是理想状态下的训练计划,对于上班狗而言,重要的还是要玩得开心啊。不是说Time to play?你高兴就好。
![]() |
-
sisyphealo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23 00:10:47
-
Ru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4 21:40:24
-
iMof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7 18:01:00
-
可可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9 09:52:51
沙丁鱼2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一假期训练日记 (2人喜欢)
- 量子力学阅读笔记(3)|多维空间 (2人喜欢)
- 量子力学阅读笔记(2)|平行宇宙 (2人喜欢)
- 量子力学与不确定性|阅读笔记(1) (1人喜欢)
- 社恐的晨跑日常3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