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
(一)
我拖着蹒跚的脚步,跨过了以柏油路为底铺就的水泥路。
这条路,十数年的时间里,不知道往返多少次。读书的时候,一半是烂泥路,一半是柏油路。踏上柏油路,就意味着到了镇上,不再惧怕坎坷和泥泞。而心路历程,也如这一半泥泞,一半平坦。
镇子和我居住的村子之间,三条平行的路,北边一条是河堤,少有人行;南边一条是乡镇公路,窄而险,行人较多;而我们大都走中间这条路。在中间的腰带位置,另有一个自然村落,名字很简单,就叫“腰庄”。
鬼使神差,我多走了几百米,来到了腰庄的路口。
从镇上到村子,不足1.5公里的脚程。我现在才走了不到一半,就已经疲惫不堪。时间很早,早到太阳都未进入视线,四野无人。迎面有一个30多岁的男人,用欢快的步子走来。
我认出了他,隔壁镇子上的。我姐姐的同学,因为高三复习了一年,所以也是我的同学。但是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隐约有些印象,好像是姓李。后面有一个姑娘在边喊边追,李同学身高只比我差一点,大步前行,姑娘追得急,却缓慢。
错身而过的时候,他说:
“许未来,楞什么楞,要迟到了。”
姑娘追得近了,喊道:
“许未来,帮我拉住他。”
我下意识地拉了李同学一把,软弱的膝盖,本来就站不稳,我竟然摔倒在地。李同学扶起我,嘟囔了几句听不懂的话。这个时候姑娘追上来了,塞给李同学几个包子,李同学接过后啃了一口,转身大步继续前行。
“他怎么了?”
“别提了。。。。” 姑娘的眼神闪闪烁烁
“本来在外面好好的,房子车子老婆孩子都有,忽然就这样了。”
“意外?”我收回目光,撇了眼眼前的姑娘,很漂亮,很熟悉,但想不起来。
“据说是车祸伤了脑袋,现在只记得上学的事。每天往学校跑,校长也没办法,刚好初中部的电铃坏了,就让他每天去敲钟。”
顿了一下,姑娘补了一句:
“跟他上学时一样,特别准时,敲上课铃下课铃,分秒不差。”
我长长地噢了一声,指了指路边的一个小房子,问道:
“他还住在这里?5块钱一个月?”
“不收钱了,反正房子也空着,他妈妈每个月给我200块钱,每天早饭2元,午饭晚饭就在我家吃。”
我努力想了想,房子就是这姑娘家的,开始的时候是用来卖豆腐,后来就空着了。李同学的妈妈跟姑娘家里熟识,就租了下来,每个月付5块钱的电费,等于是免费了。
我说我得回家了,带孩子们读书写字。
姑娘垫起脚尖,摸了摸我的脑袋,说道:
“难不成你也傻了,今天星期一,现在还没到6点,你回去教谁读书写字啊?”
我一下愣住了。竟然想不出我每天在家里究竟做些什么。姑娘扶着我向前走,说道:
“去我家吃个早饭吧,然后我骑自行车送你回去,你上初中的时候走路就是这样,没想到20多年过去了,居然还是这样。”
姑娘家就在公路边,罕见的两进院子,第一进是三间平房,农村人多少要些面子。第二进则是中间一间大的青砖瓦房,两边各一间草屋。估算起来,4、50年前,姑娘家并不差。毕竟一间老青砖瓦房就花费不菲,而且草屋,也极少会盖这么大。
香椿伴豆腐,加辣椒,三姑妈的拿手好菜;青辣椒中间剖开炒鸡蛋,农村常见做法;白米粥配小咸菜,几个热馒头。摆在院子里的磨盘上,旁边放着两个小爬爬。
姑娘快步走进房间里,拿出一个正常高度的椅子给我,她坐在小爬爬上,问我是不是不记得她是谁了。
我坦然地点点头,说有印象,但应该就从未知道过你的名字。
姑娘说是的,2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妈妈让她给李同学送饭,跟今天一样,一边跑一边喊,我骑着自行车路过,看到李同学着急地停下来等她。然后我就用自行车把李同学带到学校了。
“我叫桃子,那一次之后,我就跟父母外出打工了。”
“你应该跟我姐姐是同学吧,而且,看你的面向,跟梅梅应该有亲。”
桃子点点头,说道:
“跟你姐姐同学两年,梅梅是我堂妹,他们全家都搬走了。”
吃完早饭,有早蝉叫了几声。桃子麻利地洗好了碗筷,推出一辆28大杠自行车,要送我回家。
我笑了笑,说道:
“如果是我骑车送你回家,没问题;但是你送我回家,就有问题了。”
桃子哧了一下,说道:
“我们村里留守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会嚼舌根的没几个,你们村子能比我们村子强?”
说的很在理,村子里的青壮基本都外出打工,同学里举家搬迁的不在少数。我说自行车你用么?如果不用,或者有两辆,那么这辆借我,走路不行,骑车还是可以的。
桃子说,我帮你把车子推到岸上。
所谓的岸,就是高出院子约三米的公路,坡道不长,15米吧。桃子把自行车推到岸上,耐心地站着等我。早晨的阳光打在她脸上,我能看到黄豆大小的汗珠,也能看到20多年前她的容貌。
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姑娘真漂亮,皮肤真好。
挪到岸上,又歇了几个呼吸,接过自行车,刚道了别。不远处,悲怆而沙哑的二胡,陡然响起。我抬头说:
”张叔回来了?“
”嗯。昨晚回来的,说是想家了,回来给先人修修坟。估计这会儿刚从地里回来吧。“
我跟桃子说你先回去吧,我去跟张叔叔打个招呼。
张叔叔家是开小卖部的,但是因为只有一个儿子,为了能让儿子在省城买到房子,举家搬迁,据说在省城卖水果。他儿子是我同学,儿媳妇也是同学。
小卖部早就关门了,所以我绕到后门,放好自行车,推门走了进去。
张叔叔坐在院子里,旁边的小桌子上摆着一碗还在冒热气的白粥。把着二胡的手露着狰狞血管。60岁的他,瘦得极为精神。
看到我进来,叔叔咪了咪眼睛,一下就认出我来:
“哟,班长,快来坐。”
我挪到张叔叔旁边,坐了下来。也没说什么话,过了会儿,张叔叔放下二胡,端起碗跟我示意了一下,我摆摆手,说在桃子家吃过了。闻言,张叔叔沉吟了一下,念叨了一句“桃子”,沿着碗沿,兹溜一下,喝了一口粥,回过头来问我:
“你怎么回事,膝盖还是不好?”
“嗯,30岁前没啥大问题,30岁后就不行了,发育不良,无法进行有效治疗。”
张叔叔又兹溜了一口,淡淡地说道:
“命啊~”
我点点头,拿过二胡,把了个姿势,问道:
“春鹏还拉二胡么?”
张叔叔的二胡,远近闻名。但只是爱好,从不接活或演出之类的。鹏鹏打小就学,但一直没能登堂入室。
张叔叔喝完粥,抹了抹嘴,接过二胡,说道:
“他呀,压根就没学会。来来来,我给你来首《听宋》......”
但只拉到一半,就停了。张叔叔抬眼望天,落寞异常。
“不顺手,在省城怕吵着别人,练得少了吧。”
“唉......是的。”
长叹一声,张叔叔放下二胡,说道:
“早几年,还能到广场公园去拉,也认识了一帮朋友。后来抱了孙子,鹏妈帮忙带孩子,我一个人忙水果店,就没时间了。偶有闲暇,左邻右舍意见也多,就放下了。”
我起身告辞,张叔叔送我到门口,犹豫了一下,说道:
“桃子生活怎么样?你回家是不准备回去了?”
桃子生活怎么样,我并不清楚;我只是想回家呆一段时间,落个心安。后续如何,我还没想好。话说出来之后,张叔叔又叹了口气,说道:
“村里只剩下老弱,我这小卖部其实还可以做,你去跟桃子说说,她愿意的话,就接过去开,亏钱我什么都不要,赚钱给我3成,我留着养老。”
张叔的小卖部,位置仅次于街上的店铺。就在主干道旁边,两侧的树都是自己的,茂密成荫。一直没砍了卖,是因为张叔觉得卖那点钱,没有那片荫凉来的重要。
桃子不在家,我回去跟张叔说要不晚上去说,张叔已经收拾好东西,把钥匙给了我,又把进货的地址电话给了我,说这事别人管不着,我帮下桃子就好了。我也没说什么,接过东西。都不用我送,张叔在路边拦到一辆回城的出租车,6块钱,就走了。
我到家的时候,天气已经很热了。快递回来的东西,都在村口小卖部的表叔那里。把家里稍微收拾了一下,发现书桌太矮,不能用;条几太高,也不能用。这就没了写字的地方。站在家门口左右遥望,村子寂静无声。
表叔不在家,带儿子在外打工。东西又重,我跟婶子也搬不动。婶子想了半天,居然想不出喊谁来帮忙。我说方便的话先放这吧,反正都是书。
当初把书也快递回来的时候,同事的脸色就很不好看。倒不是嫌我要花很多快递费,因为他知道,我人在哪,书就在哪。我把书快递回来,以后可能就见不了面了。
傍晚的时候,村子里才有点烟火气息。隐约听到放学的孩子吵闹的声音,有个同学在村后开了个幼儿园,后来听说不开了,现在看来还是在开着。如果我再带孩子读书写字,怕是有断人财路的嫌疑。
太阳快下去了,调小火熬粥,我骑着骑行车,去田里逛了逛。
桑林还是那样,由着它们乱长而不做打理,是因为有补贴可以赚。爷爷奶奶的坟很整齐,拔草的时候手磨破了皮;竹林的二爷爷早已过世,小叔把房子卖给了三大大,把大叔打了一顿,搬到了竹林。但也不在家。
我在门上留了字条。
我打小就特喜欢这个竹林,不大,但夏天沙沙的声音特别好听。茅草屋里外都用竹子排成墙,比较宽大;院子里的地夯得特别实。但打小我们两家关系就不好,因为竹子老是长我们家桑林里来。他们觉得那还是他家的,我们不能处理,更不能砍了卖。
都过去几十年了,每年500块,能不能租下这个茅屋?
刚到家门口,邻居家的弟弟就端着个碗跑来了,碗里有米饭和茶豆烧肉。我接过道了谢,弟弟欲言又止,我说吃过晚饭我去你们家。
粥熬得刚刚好,我把饭和肉分成两份,一份放冰箱,一份吃掉;粥也是如此。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洗了碗送给婶子。
其实不用送,在墙边喊一声递过去就可以了。
刚坐下来,婶子就开始骂弟弟,我又做了一次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年龄大了点,但并不妨碍婶子用我小时候来给弟弟做榜样。二叔年轻,在外打工多年,挣得多,身体也好。不像其他人,为了省路费,每年只回来两次,一次过年,一次清明。二叔逢年过节一定回来,哪怕是有亲朋打电话给他请他帮忙,都有可能特地回来一次。
就那么一次,看到熟人在装木头,就问了句要不要帮忙。熟人说今天刚好缺了两个人,帮个忙,两个小时差不多能装完,给200块烟钱。有新手,刚成年的孩子,绑得不对,没插档子,滚下来两根,把二叔一条腿给废了。
婶子骂弟弟骂了很久,二叔都过意不去,不停地给我递烟。我打量了几眼这个弟弟,比我女儿大两岁。我女儿今年12岁,我有一大群跟她一样大的弟弟妹妹。农村人相信多子多福,有儿子的,等手头宽松了,再养个姑娘;只有姑娘的,就算罚再多的钱也要养个儿子。
其实没啥大事,我女儿考试最多考95、96,这个弟弟每次能考98、99,所以问题不在弟弟身上,在婶子那。稍微沟通了一下,夸完左边夸右边,婶子顺了气之后,问我是怎么想的。
大家都觉得,我父母带着孩子在县城上学,我自己回老家生活,就算是腿脚不好,也是不应该的。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只知道自己特别想回来。
晚上去人家姑娘家里不合适,我又没有桃子的电话,所以只能次日清早去了。
先到街上买了点煎包和豆腐花,发现到街上吃早点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在以前,老人和孩子都是在家吃早点,出工的劳力才到街上吃点有味的,最贵的时候,一个劳力,早餐吃20个煎包,两碗不同的烫,4、5元而已。
桃子似乎知道我要来,跟昨天一样,早点摆在磨盘上。
我说了小卖部的事,桃子也有这个想法。说反正已经闲了几个月了,不如早点弄起来。
打扫卫生,桃子没让我动一下手,我负责打电话安排送货,修门口的灯箱。砸开偏房的门,把电动三轮车捣鼓了几下,换了个电池,居然能跑起来;傍晚的时候,叫了几个半大孩子,到我家里把冰箱和柜式空调拉了过来,喊了个电工来修线路,两天时间,小卖部就开张了。
如果能在高处俯视,一定会发现张叔的家特别醒目。农村人种树不是为了成荫,而是为了赚钱。只种成材快的杨树,能卖的时候立刻就砍伐卖掉。但张叔家不是,郁郁葱葱的柳树和梧桐,看起来起码都是3、40年的模样。所以,如果能在高处俯视,这方圆几十里,都是土黄的颜色。翠绿成荫的地方极少。
村口有一颗被雷劈死的树,估摸着两个我差不多能怀抱一圈。倒在那里无人问津,但没有腐烂。我去村委发了几包烟,花了300块,请了个木匠找人从中间锯开,一半放院子里,一半放厢房里,当桌子用。
这树真是丑得要死,但锯开之后,木匠就后悔了。说如果不锯,能值不少钱呢。我笑着没说话,老话管这树叫阴柳,长在水边,根系会长瘤,分两种,一种可以入药,能值几个钱;另一种,木质密度极大,大半圆型的,可以雕琢成容器。
"一箪食,一瓢饮",我心里想的是这句话。
早年这里应该有条小河,后来估计是水位下降到消失,这些瘤才暴露在地表。
又跑了一趟,把书拉过来,跟木匠订了几个简陋的书架,我决定就做这生意了。
桃子开始还问我要不要贴个告示,我说不用啊,你周末就煮一大锅酸梅汤,放个小桶在门口,我写个招聘:冰镇酸梅汤,院内免费自取。
而我就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练字。
(二)
老妈带着孩子来看我的时候,我已经有了10个学生。辅导作业50块/月;学写字300块/月,3000块/年。走的是个偏门路线,能坚持学一年,我退你600块学费;坚持不下来,就每个月300块不二价。如果我不教了,学费额外退10%。
这个价格在农村几乎高出市场价一倍。阵子上的培训,价格最高的只有我的70%。其实我也是捡了个漏,这个村子离镇上太近,所以幼儿园生存不了,反而便宜了我。
桃子看我女儿的目光里满是怜爱,她身上一定有许多故事,但我不会去探究。因为在农村,就要守农村的规矩。
三伏还没过,我就挂出牌子停止招生了。几乎所有只辅导作业的学生也都改为辅导作业+学写字了。名声就是贪凉来院子里打酸梅汤的人,看我写字后自己说出去的。张叔的院子,太阳再大,也是凉爽爽的。蝉鸣盛、日头毒,人的火气就大,但进了这院子,就一定会凉下来。
一个院子,两个项目,都已经开始盈利。连桃子都在柜台上摆了写字的家伙,开始抄经。
父亲在湖里上班,喜欢捕鱼抓虾。约莫是在那么大一个湖里捕鱼抓虾,有很大的成就感。本身就不是水产区,难以批量捕捞,鱼虾都是野生,又大又肥。一有所获,就找个空隙送来。吃不完,送给学生的话桃子又舍不得,居然为此多买了个冰柜,跟我父亲说好,一周送两到三次,按湖边的价格,只卖给本村人,桃子得4成利。
这居然是最赚钱的,而渐渐地,我竟有了一种现世安稳的感觉。
李同学被我硬逼着搬到我隔壁,每天除了去学校敲钟,放学的时候还帮孩子们背书包。其实是因为孩子们欺负他傻了。他认为这是在跟他玩,表示关系好的意思,总是乐呵呵的。有一次,两帮孩子起了冲突,李同学冲上去挡了几块砖头;有个孩子崴了脚,李同学每天背人家上下学整整一个星期,把人家感动得不得了。
其实呢?都放暑假了,不用上学。那一个星期,李同学把孩子背到学校,去敲钟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就骑着三轮车把孩子带回家;傍晚再送学校来,李同学把人家背回家。
农村人的实诚,都体现在这里了。不忍伤到傻了的李同学,也不忍孩子受苦,所以每天傍晚李同学把孩子背回来的时候,都是先到桃子的小卖部,每人免费挑一个最贵的雪糕。
每天早上8点开始,练字1小时,读书1小时,讲作业讲故事1小时;下午换一批。将厢房打通之后,50几个学生井井有条。这事不知道惊动了什么人,镇上的中学校长和小学校长带着一帮老师,在一个早晨突然造访。
两个校长都是我的老师,认出来我,呵呵一笑,讲了几句话,就走了。几个年轻的老师对我的字感兴趣,最终有两个留下来学,学费高出孩子们50%,但不限时间。
桃子不开心了一个月。
到开学的时候,走掉了一个老师,剩下一个长着苹果脸的小姑娘,20出头,写字非常认真。桃子的脸色好了点。
判断桃子开不开心,看她做饭的时候给我多少肉吃。肉多就是开心,肉少就是不开心。
秋去冬来,一半的学生习惯都已经养成,所以学费降到原来的1/4,每周来交两次作业,辅导两次就可以了。落雪的时候,和桃子盘帐,居然有4万多的利润。张叔回来了一趟,我拿了1万给他,他收了3000,又走了。
钱不多,主要是因为没什么成本和开销。
我女儿身高已经超过1米5了,跟她妈妈真像。
李同学的身体越来越差,一个月的时间像是老了20岁。桃子带去医院也查不出来什么。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就跟李同学聊天,我感觉他就要醒过来了。
岁月安稳,安稳在心灵上的平静无波。春天来的时候,我出生的村子里,爷爷那辈老人已经没有了。有的孩子开始发育,胃像无底洞;有的孩子被父母接到身边,不再是留守儿童。苹果脸的老师因为我的无动于衷,丢了几句狠话就再也没来过;桃子带李同学去了省城,在鹏鹏的帮助下,病因查出来了。
春雪消融完毕,本应是生发的季节,感觉却像是割了就不再生长的麦子一样。回家过年的人们纷纷离去,婶子连修个插头都要打电话给我。老人走掉一部分,孩子走掉一部分,村子里的人口,再降一筹。
母亲劝过我几次,我都是指着头发问她,我的白头发是不是又少了点。然后母亲就不再规劝。父亲年迈,停了船上的工作,每天捕鱼抓虾喝酒,加上我不再外出,没了房车的压力,约莫是对桃子的喜爱,所以在父亲的心里,第一次出现了“逍遥”的感觉。
膝盖的力量越来越弱,每天晚上疼痛的呻吟和李同学无意识的呻吟交织在一起,每每总能让桃子落泪。我走路开始靠拐杖,李同学靠搀扶。学生们好事,给我做了一个不能走的轮椅,给李同学做了个担架,每个周末抬着李同学去学校敲钟。这事还上了报纸。
李同学脑袋里有两个血块,一大一小,左右着他的生死。
(三)
立夏,我回家一年整。又一夏,又一年。
中午的时候趁着没人,桃子帮我洗了头,用染发素帮我染头发的时候,故人登门。
我歪着头,看着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每天都见面的同事,恍然间有一种新生的感觉。他们是给我送染发素的,喷一下管一个月的那种。
桃子的手艺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还没有放暑假,很多家长都来找我问可不可以把孩子送来辅导。基本上都被我推掉了。还剩下30几个学生,我准备再花半年的时间把他们的习惯养养好,就去竹林那边住着。小叔过年的时候给我回了话,说不要钱,随时去住,自己交电费,没有自来水。
天气越热,李同学的身体越好。他骑着三轮车带着我和桃子,去隔壁镇子上、他们老家逛了一圈。回来吃晚饭的时候,七窍流出少量的黑血。
桃子很开心,说鹏鹏说了,这是血块融化的征兆。但我很担心,我担心的是李同学醒来的那一刻,就是他离开的时候。
两天后的晚上,桃子睡了,李同学偷偷搬了箱啤酒,从冰箱里拿出猪头肉,摆在院子里,让我陪他喝酒。
猪头肉是发物,我们俩都不能吃;酒,更是不能碰。
他脸上的皱纹几乎都已经消失,面相恢复到年轻人的程度,眼睛很亮。
“帮我照顾好桃子。”
李同学喝了几大口酒,狠狠吃了几口肉。
“我差不多知道你的情况了,还有多久?”
“不知道,你还有多久?”
我有些诧异。李同学哈哈一笑,说道:
“每天晚上跟你一块哼哼,我是因为脑子有问题,没了控制权,你是因为疼,腿疼。就算是非常严重,砍掉不就好了?你又不砍,那就表示问题更严重了。”
我指了指李同学的脑袋,岔开话题,说道:
“小的血块融了,大的就会移动,你现在醒了,就意味着随时可能死去。你估计还有多久?”
“你还有多久?”李同学没有回答我,而是锋芒毕露地反问。
我摊摊手,说:
“我不知道,医生说3年,现在还有一年。”
“我比你快。”
李同学用筷子拨开一块肉,夹起一瓣整蒜丢进嘴里。
“感觉一个星期左右吧。我昨天给春鹏打了个电话,他说大的先融,小的就一定会融,我就没事;小的先融,大的就会因为颅内压力变化而移动位置,80%的可能会裂成两三块,那时候我就完蛋了。”
“那桃子怎么办?她喜欢你,你也喜欢她,我知道的。”
“我本来想让你帮我照顾她,但是现在你也没多久了,那就帮她找个男人吧。”
我摇头,说这是你的事,我不管。一个星期,可以做很多事。
李同学默然无语。我开始陪他喝酒。很快,肉就吃光了。
厨房的灯亮了起来,不一会儿,桃子端着两盘菜,带着两行清泪,走了出来。
我们的对话,她都听到了。
第二天,苹果脸姑娘来找我,说要做我的助教,我拒绝了。
我几乎拒绝了所有人。每天都陪着李同学。
女儿的字已经登堂入室,跟县城的一位老先生继续学习;小卖部运转得一切正常,收入最多的仍然是父亲的鱼虾。我又盘了下帐,这两年的稿费和卖字的钱,基本超过小卖部+鱼虾+辅导的收入。公司还发一部分的工资,足够了。
桃子变得特别好说话,皮肤也好了起来。每天的饭菜都换着不同的花样。我觉得,我们三个人都有同样的一种感觉,那就是强弩之末。
我说我想退掉所有的学生,去竹林住一个夏天,桃子说不行,没的商量;李同学说想回自己家里,死在自己的床上,桃子还是说不行,没的商量。
每到午睡醒来的时候,我就感觉整个村子只有我们三个人。
李同学把我唯一的一套西装翻了出来,让桃子帮忙打理一下,又用我的染发素把头发全部染黑,拉着我和桃子闹着要拍合影。我笑着说你穿了我的西装我穿什么?桃子回身拿过一件月白色的袍子,跟我梦里爷爷穿的一样。而她自己穿了绿色的长裙。
合影花了120块,我说不如自己拍自己打印了。李同学反驳我说你又没有打印机,我说没有打印机我可以画出来,要多大画多大。
李同学傲骄地说,你画的没我好!
傍晚的时候,照片送来了,感觉像是祖孙三代。
李同学看着像30岁,桃子像20岁。
我忽然发现,我的面相,灰白的头发,以及长了两倍的眉毛,除了身高更高和肩膀更宽,跟我爷爷一模一样。
每天痛入骨髓,几近麻木。
往日的同事朋友,都已断了联系。在我的授意下,父母来的次数也愈少。
桃子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破天荒地早早关了门,打开空调,给我们每人开了一瓶啤酒。
李同学啃着一根黄瓜,笑眯眯地说:
“许未来,送我首诗呗。”
我心里一动,说道:
“没有首,只有一句。”
“说来听听!”
“桃李春风一杯酒”
李同学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将杯子重重捶落在桌子上:
“江湖夜雨十年灯”
桃子擦了擦眼泪,默默地给李同学把酒复满。
(四)
那一年,桃子16岁,你如果见过她,就一定能明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我们家那里,古有“穷山恶水、泼妇刁民”之恶名。但不乏才俊。
比如李同学。
李同学第一次看到桃子的时候,跟我第一次看到桃子的感觉是一样的。那是我这辈子亲眼见过的最白最好的皮肤。但桃子转眼就辍学出去打工,前几年没赚到几个钱,没文化没学历,当时技专盛行,即使是做服装,工资都比人家低一大截。
后来桃子的母亲在工地上意外受伤,因为省钱而错过了治疗时机,瘫痪在床。老板赔了5万,桃子的妈妈就把这5万存了起来,当作是桃子的嫁妆。父亲的工作还行,比在家种地收入高,虽然忙点,但是收入越来越好,再过几年存够了钱回家做点小生意,没啥大问题。
包括给桃子找个婆家。
桃子有了婆家,也是本地人,只不过不是在回乡后找的。也差不多,只不过人差了点。男人醉酒后打桃子,桃子妈妈在床上破口大骂,男人把桃子绑在树上,点了把火。
一把火烧了半个棚区,烧死了瘫痪在床的母亲,烧死了不满周岁的孩子,烧死了更多无辜的打工者。
桃子的父亲把所有的存款都拿了出来,赔给死者的家属。桃子说不出话来,一门心思想找到那个男人,要回母亲的那5万块钱。
这个时候,桃子和李同学重逢了。
李同学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了省城最好的大学,大二就办了个人画展,大三追到了身世相貌俱佳的校花,毕业后结婚创业,碰到桃子的时候,老婆正大着肚子。
李同学的公司业务之一就是装修,通过工头,很快就找到了桃子的男人,种种手段之下,男人给了桃子5万块钱。桃子不知道的是,李同学敲了人家12万,桃子5万,工头1万,自己6万。
在鹏鹏的帮助下,桃子的失语症治好了,第一句话就是问李同学有没有结婚。鬼使神差,李同学说没有,他们就好上了。
李同学的老婆生了孩子,出了月子,第一件事就是设了个局,让桃子自己离开。李同学知道后,酒驾去找桃子,撞死了两个人,也把自己撞傻了。
一个是桃子的父亲,一个是敲诈桃子父亲的人。
桃子转身就到医院拿掉了李同学的孩子,回了老家。李同学的岳父碍于身份,赔了40万,桃子分文未取。
可是,谁知道傻了的李同学,回到了自己与桃子初识的时光,日复一日地想着去学校敲钟,每天早晨故意在前面奔跑,让桃子追他给他早饭。
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桃子对李同学的感情越来越淡。
(四)
李同学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按规矩,我们不能再移动他,只能他父母来带他回家。否则他会永远迷失在四野,成为孤魂野鬼。
闻讯而来的父母,看到桃子的时候,同时狠狠地给桃子跪了一膝盖。李父狠狠抽了自己一个耳光,说自己养了个不孝子。
桃子回头就走,我陪着他们回到家里,没有任何程序,我准备的笔墨白绫都被李父丢进了粪池。电话叫来灵车,两个小时后,李父两手空空地回来。
李的父亲,好像把所有跟李同学有关的东西都给毁了,包括张叔那辆电动三轮车。
我没有得到任何招待,这个村子里的人更少,天黑都看不到几点光亮。空气烦闷,天雨欲来。出门的时候着急,没带手机。我身上只有几根烟,一个打火机,和一个手环。
李同学的村落,到张叔的家,足有10多公里。我顶着狂风暴雨,艰难地跋涉在乡间小路上。总感觉下一步就是死亡。
其实也快了,癌细胞从下肢开始向上蔓延,医生说脖子开始痛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准备后事了。哪种附骨的感觉,时间久了也会习惯。但下肢的力量越来越差,诸多不便。
我不知道还要走多久才能走到公路上,漆黑的雨夜,伸手不见五指,我只能凭着感觉前进。脚下是狭窄的水泥路,不臾跌跤,自制的手杖上,缠着的布条浸水后开始打滑。头顶狂风不断,吹得我摇摇欲坠;天边的雷霆闪电,慑得我心神恍惚。
不知道过了多久,再也压榨不出任何体力。我弃了手杖,跌坐在路边,前面偶有异响,应该是就快到公路了,到了公路上,或许会有人捎我一程;再不济,咬咬牙再走几公里,就有一个大庄子。
但是我站都站不起来。
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仍能感觉到头顶的压抑。风雨忽消,压抑感更加明显。我哆嗦着掏出香烟,这是桃子特地托人买的,只能装5只香烟,扁扁的一个透明的塑料小盒子。此时,它的防水功能,让我异常开心。
第二支烟刚吸了两口,内心对自然的恐惧陡然放大,在地上胡乱摸了几下,摸到手杖,挣扎着站起来继续向前走,纯粹是求生的本能在驱使着我。我走的这条小路,虽然近,但地势较高,树木也高,旁边还有条小河,可以说是附近最高的地方。小河以前并不小,河堤永远是平原地区最高的地方。
我终于来到了公路上,两个选择摆在我的面前,一是直行,估计2公里以上能有人家;但不好确定,因为这个镇子整体向市区迁移过一次;第二是左转,大庄子距离在4公里左右,运气好的话,能碰到被暴雨拦住的人,比如在路边开磨坊、修车行的。
我还没想好怎么走,隐约看到有灯光照来,伴随着不知道是什么发动机的声音。下一刻,桃子紧紧抱住了我,竟直接把我抱上了车。
桃子到家没多久,就开始下雨了。夏天的雨很不寻常,200米内两种天气并不少见。雨大的时候,有个开收割机的汉子敲门避雨,跟桃子拉家常,说我应该是在这里。桃子说是,汉子说他是我本家二哥。问我在不在,喝几盅。
桃子说我送李同学回去,二哥就蹦起来说不好,然后桃子就翻到了我的手机,靠定位我的手环来确定我的方位,二哥开着时速最高40码的收割机,把我救了回来。
当身体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更坏了。
比如我,回来后洗了个热水澡,喝了两碗姜茶。二哥从驾驶座下面掏出珍藏的半瓶烧酒,说咱哥俩干了这半瓶,再喝一瓶白的,保证你没事。
桃子没说话,去厨房弄下酒菜,然后开了瓶啤酒,泡冷饮喝。
二哥憨厚而木讷,身高150,一只眼睛斜着。但有力气、肯干活。17岁的时候,自己去贷款买了辆拖拉机,差点被大伯赶出家门。大哥三哥相继结婚生子,二哥也不介意,说我自己的事自己办,不像他们俩,虽然人模狗样的,但什么事都靠祖上。
二哥开手把拖拉机,然后开手扶拖拉机,然后开货车,然后开收割机,挣起了三间青石青砖大瓦房,娶了个足有170身高的媳妇,生了一儿两女。
虽然我们家一前一后,但话并没有说过几句。半斤酒下去,二哥舌头开始打结,说话含含糊糊,劝我说离婚不怕,说你别看你二哥我矮胖还眼斜、没文化,你嫂子跑了之后,我现在又娶了一个,跟你一般大。
我笑了一下,二嫂是二哥花钱连买加骗带威胁带回来的,他就对机械有一种天生的直觉。在最赚钱的时候卖掉货车,买了两个收割机。为此又引起一股风波。第二年农忙结束的时候,二哥揣着一旅行包的钱回来,喝酒喝高了,抱着两岁大的女儿玩,不小心把女儿丢过头顶。
其实啥事没有,但二嫂以此为借口,走了。
我笑着说我离婚都好久了,不记得多少年了。而且身体不好,也不打算再找了。桃子在旁边皱了皱鼻子,轻轻哼了一下。
大门被敲得咣咣作响,桃子要去开门,我说别,我去。二哥说你坐着,肯定是你大侄子看下大雨,怕我喝酒开车出事,找到这了。
果然,真是二哥的大儿子,黑、壮,跟他父亲站在一起,有一种武大和武二的感觉。
侄子吃了几口菜,就匆匆把剩下的酒喝光,把父亲抱上收割机,回家去了。
桃子收拾残局,我回屋休息。刚躺下,桃子就推门进来了。
两年多,每次都是在门前叫我,从不进门,今天这是第一次。
“你二哥跟我说的时候,我差点就吓死了。”
“二哥说了什么?”我眉头跳了跳。
“李父家里的田,是你二哥收的,邻居碎嘴说怎么不喊傻儿子来帮忙,李父就暴跳如雷,说死也别知会他。然后他一听说是你送李同学回家,就说不好,李父肯定不会招呼你。”
我笑了,说道:
“都说二哥脑子不好使,但现在看来,没几个人比他明白啊。今天真得谢谢他,不过也不能刻意,碰面有空喝几杯,回家带瓶酒两盒烟就好。刻意谢他,反而得罪他。”
”你真就全看明白、看淡了么?就没有一点留恋?“
“这事其实很简单。” 我一边说,一边倒出两颗药,接过桃子递来的水,说道:
“你回头看看你是怎么走出来的,就能明白我是怎么看淡的。”
桃子的眼睛红了,轻声说:
“我的事,你又不知道。”
“我全部都知道。”
桃子猛地抬头,直直地看着我。
“大概的经过我都分析出来了,经鹏鹏证实,李同学醒来的那几天,虽然没有提及具体事宜,但也都证实了我的判断。你们俩之间的恩怨纠缠、你的经历,之于你们来说,都不会形成负担。因为你们都放下了。”
“所以,既然这样的人和事都能放下,那又如何不能放下我呢?”
桃子开始抽泣,拉着我的手,说道:
“你姐姐找过我,除了你姐姐,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我们在一起了。”
“我很抱歉,我的时间太少,用朋友的身份再陪你走一段很短的路吧。”
这一夜,桃子蜷缩在我的怀里,睡得安详。我努力了一下,发现依然无法勃起,却是非常之庆幸。
没有任何征兆,麻痹感陡然增强,两天之后,我就丧失了对四肢的控制权。鹏鹏特地回来看了我的情况,跟我这样说:
“我给你申请了一种新药,没有用,但会让你舒服很多。老班长,如果你的病晚发作两年,我能治好你的。”
不到40岁,鹏鹏的鬓角也有许多白头发夹杂着,微微发福,也许是看惯了生死,情绪没有任何波动。
“我做全科医生,能做到省城第一,纯粹是因为你和李同学这两个病例。也是两个契机,但是现在,政治和管理,已经让我的职业发生了转变。也许,明年我就不做医生了。”
聊了不到10分钟,鹏鹏就走了。他走了之后我才想起,这是他的家,不是我的家。
(五)
或许是鹏鹏给的药非常好用,我很快就可以下床走动。麻痹逐渐变成麻木,起秋风的时候,我居然可以不用手杖自由行走。桃子把我的东西整理好,把我送回了自己的家里,没有去竹林。每天早晚来看我,给我送饭,午饭就在二叔家吃。
明显能够感觉到生机的消逝,一天老一年,邻家的稚童见了我就哭,父母主动不来看我,女儿来过一次,说回去一定好好练琴。
第一场雪,12月31日,准时落下。
我要去看看李同学,到了他们村口才想起他无坟无碑,索性回到他少年时的房子旁边,烧了一把纸钱。我从回家,就开始有意识地让身边的人自然地接受我的离去,似乎一切顺利。
桃子把我送到村口,我说天要黑了,赶紧回去吧。桃子就回去了。半路碰到二哥,乐哈哈地要跟我说件好事,伸手拍我肩膀,结果拍了我背上,差点把我拍沟里去。然后问我认不认识隔壁村的二牛,我说有点印象,二哥说他最近老是往桃子的小卖部跑,桃子居然没赶他。
又说二牛老婆跑了,但家境殷实,人也好balabalabala的,意思是我可以放心了。
我说,二哥,我能管得了那么多么?
二哥讪讪地摸了摸头,点头说也对,也对。
寒冬日隆,少年时期嗜睡,过年的时候总是盼望着能睡个懒觉,但每每不能如愿。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年初二,和另一年的年初一,都是一大早。一次是四爷爷过世,大伯敲父亲卧房的墙,错敲成了我的墙,把我的台灯给震掉地上;第二次是另一个伯伯,直接拿棍子捣碎了我房间的玻璃。
我躺堂屋的床上,白色的寿衣已经上身,女儿蹲在门口不知道在干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聚在厢房里窃窃私语。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过来把我挪了下位置,我知道这叫过梁,过了12点,就得过梁。意思是,靠门近些,路好走。
过梁之后,似乎多了道程序,上妆。他们动作粗鲁,往我脸上不知道涂些什么东西。涂着涂着,我隐约听见一阵大声的哀嚎。
就没有然后了。
(完)
注:
最近一年多,每天晚上定时定量服用安眠药,所以晚上几乎不做梦。前几天做了一个梦,夜醒的时候,觉得应该记下来,但是又觉得这事没有睡觉来得重要,所以就继续睡了。不曾想次日依然记得清楚。
梦里,我飞快地衰老,然后死去。李同学和桃子,是唯一真实出现在梦里的两个人。我隐约记得确实认识这么两个人吧,不过故事情节都是梦里的他们的,也有可能是我的。李同学可能是我的另外一个投射,而桃子是我的心里残留的温存。
但我相信,梦里的结果,必不是我现实的归宿。
我拖着蹒跚的脚步,跨过了以柏油路为底铺就的水泥路。
这条路,十数年的时间里,不知道往返多少次。读书的时候,一半是烂泥路,一半是柏油路。踏上柏油路,就意味着到了镇上,不再惧怕坎坷和泥泞。而心路历程,也如这一半泥泞,一半平坦。
镇子和我居住的村子之间,三条平行的路,北边一条是河堤,少有人行;南边一条是乡镇公路,窄而险,行人较多;而我们大都走中间这条路。在中间的腰带位置,另有一个自然村落,名字很简单,就叫“腰庄”。
鬼使神差,我多走了几百米,来到了腰庄的路口。
从镇上到村子,不足1.5公里的脚程。我现在才走了不到一半,就已经疲惫不堪。时间很早,早到太阳都未进入视线,四野无人。迎面有一个30多岁的男人,用欢快的步子走来。
我认出了他,隔壁镇子上的。我姐姐的同学,因为高三复习了一年,所以也是我的同学。但是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隐约有些印象,好像是姓李。后面有一个姑娘在边喊边追,李同学身高只比我差一点,大步前行,姑娘追得急,却缓慢。
错身而过的时候,他说:
“许未来,楞什么楞,要迟到了。”
姑娘追得近了,喊道:
“许未来,帮我拉住他。”
我下意识地拉了李同学一把,软弱的膝盖,本来就站不稳,我竟然摔倒在地。李同学扶起我,嘟囔了几句听不懂的话。这个时候姑娘追上来了,塞给李同学几个包子,李同学接过后啃了一口,转身大步继续前行。
“他怎么了?”
“别提了。。。。” 姑娘的眼神闪闪烁烁
“本来在外面好好的,房子车子老婆孩子都有,忽然就这样了。”
“意外?”我收回目光,撇了眼眼前的姑娘,很漂亮,很熟悉,但想不起来。
“据说是车祸伤了脑袋,现在只记得上学的事。每天往学校跑,校长也没办法,刚好初中部的电铃坏了,就让他每天去敲钟。”
顿了一下,姑娘补了一句:
“跟他上学时一样,特别准时,敲上课铃下课铃,分秒不差。”
我长长地噢了一声,指了指路边的一个小房子,问道:
“他还住在这里?5块钱一个月?”
“不收钱了,反正房子也空着,他妈妈每个月给我200块钱,每天早饭2元,午饭晚饭就在我家吃。”
我努力想了想,房子就是这姑娘家的,开始的时候是用来卖豆腐,后来就空着了。李同学的妈妈跟姑娘家里熟识,就租了下来,每个月付5块钱的电费,等于是免费了。
我说我得回家了,带孩子们读书写字。
姑娘垫起脚尖,摸了摸我的脑袋,说道:
“难不成你也傻了,今天星期一,现在还没到6点,你回去教谁读书写字啊?”
我一下愣住了。竟然想不出我每天在家里究竟做些什么。姑娘扶着我向前走,说道:
“去我家吃个早饭吧,然后我骑自行车送你回去,你上初中的时候走路就是这样,没想到20多年过去了,居然还是这样。”
姑娘家就在公路边,罕见的两进院子,第一进是三间平房,农村人多少要些面子。第二进则是中间一间大的青砖瓦房,两边各一间草屋。估算起来,4、50年前,姑娘家并不差。毕竟一间老青砖瓦房就花费不菲,而且草屋,也极少会盖这么大。
香椿伴豆腐,加辣椒,三姑妈的拿手好菜;青辣椒中间剖开炒鸡蛋,农村常见做法;白米粥配小咸菜,几个热馒头。摆在院子里的磨盘上,旁边放着两个小爬爬。
姑娘快步走进房间里,拿出一个正常高度的椅子给我,她坐在小爬爬上,问我是不是不记得她是谁了。
我坦然地点点头,说有印象,但应该就从未知道过你的名字。
姑娘说是的,2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妈妈让她给李同学送饭,跟今天一样,一边跑一边喊,我骑着自行车路过,看到李同学着急地停下来等她。然后我就用自行车把李同学带到学校了。
“我叫桃子,那一次之后,我就跟父母外出打工了。”
“你应该跟我姐姐是同学吧,而且,看你的面向,跟梅梅应该有亲。”
桃子点点头,说道:
“跟你姐姐同学两年,梅梅是我堂妹,他们全家都搬走了。”
吃完早饭,有早蝉叫了几声。桃子麻利地洗好了碗筷,推出一辆28大杠自行车,要送我回家。
我笑了笑,说道:
“如果是我骑车送你回家,没问题;但是你送我回家,就有问题了。”
桃子哧了一下,说道:
“我们村里留守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会嚼舌根的没几个,你们村子能比我们村子强?”
说的很在理,村子里的青壮基本都外出打工,同学里举家搬迁的不在少数。我说自行车你用么?如果不用,或者有两辆,那么这辆借我,走路不行,骑车还是可以的。
桃子说,我帮你把车子推到岸上。
所谓的岸,就是高出院子约三米的公路,坡道不长,15米吧。桃子把自行车推到岸上,耐心地站着等我。早晨的阳光打在她脸上,我能看到黄豆大小的汗珠,也能看到20多年前她的容貌。
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姑娘真漂亮,皮肤真好。
挪到岸上,又歇了几个呼吸,接过自行车,刚道了别。不远处,悲怆而沙哑的二胡,陡然响起。我抬头说:
”张叔回来了?“
”嗯。昨晚回来的,说是想家了,回来给先人修修坟。估计这会儿刚从地里回来吧。“
我跟桃子说你先回去吧,我去跟张叔叔打个招呼。
张叔叔家是开小卖部的,但是因为只有一个儿子,为了能让儿子在省城买到房子,举家搬迁,据说在省城卖水果。他儿子是我同学,儿媳妇也是同学。
小卖部早就关门了,所以我绕到后门,放好自行车,推门走了进去。
张叔叔坐在院子里,旁边的小桌子上摆着一碗还在冒热气的白粥。把着二胡的手露着狰狞血管。60岁的他,瘦得极为精神。
看到我进来,叔叔咪了咪眼睛,一下就认出我来:
“哟,班长,快来坐。”
我挪到张叔叔旁边,坐了下来。也没说什么话,过了会儿,张叔叔放下二胡,端起碗跟我示意了一下,我摆摆手,说在桃子家吃过了。闻言,张叔叔沉吟了一下,念叨了一句“桃子”,沿着碗沿,兹溜一下,喝了一口粥,回过头来问我:
“你怎么回事,膝盖还是不好?”
“嗯,30岁前没啥大问题,30岁后就不行了,发育不良,无法进行有效治疗。”
张叔叔又兹溜了一口,淡淡地说道:
“命啊~”
我点点头,拿过二胡,把了个姿势,问道:
“春鹏还拉二胡么?”
张叔叔的二胡,远近闻名。但只是爱好,从不接活或演出之类的。鹏鹏打小就学,但一直没能登堂入室。
张叔叔喝完粥,抹了抹嘴,接过二胡,说道:
“他呀,压根就没学会。来来来,我给你来首《听宋》......”
但只拉到一半,就停了。张叔叔抬眼望天,落寞异常。
“不顺手,在省城怕吵着别人,练得少了吧。”
“唉......是的。”
长叹一声,张叔叔放下二胡,说道:
“早几年,还能到广场公园去拉,也认识了一帮朋友。后来抱了孙子,鹏妈帮忙带孩子,我一个人忙水果店,就没时间了。偶有闲暇,左邻右舍意见也多,就放下了。”
我起身告辞,张叔叔送我到门口,犹豫了一下,说道:
“桃子生活怎么样?你回家是不准备回去了?”
桃子生活怎么样,我并不清楚;我只是想回家呆一段时间,落个心安。后续如何,我还没想好。话说出来之后,张叔叔又叹了口气,说道:
“村里只剩下老弱,我这小卖部其实还可以做,你去跟桃子说说,她愿意的话,就接过去开,亏钱我什么都不要,赚钱给我3成,我留着养老。”
张叔的小卖部,位置仅次于街上的店铺。就在主干道旁边,两侧的树都是自己的,茂密成荫。一直没砍了卖,是因为张叔觉得卖那点钱,没有那片荫凉来的重要。
桃子不在家,我回去跟张叔说要不晚上去说,张叔已经收拾好东西,把钥匙给了我,又把进货的地址电话给了我,说这事别人管不着,我帮下桃子就好了。我也没说什么,接过东西。都不用我送,张叔在路边拦到一辆回城的出租车,6块钱,就走了。
我到家的时候,天气已经很热了。快递回来的东西,都在村口小卖部的表叔那里。把家里稍微收拾了一下,发现书桌太矮,不能用;条几太高,也不能用。这就没了写字的地方。站在家门口左右遥望,村子寂静无声。
表叔不在家,带儿子在外打工。东西又重,我跟婶子也搬不动。婶子想了半天,居然想不出喊谁来帮忙。我说方便的话先放这吧,反正都是书。
当初把书也快递回来的时候,同事的脸色就很不好看。倒不是嫌我要花很多快递费,因为他知道,我人在哪,书就在哪。我把书快递回来,以后可能就见不了面了。
傍晚的时候,村子里才有点烟火气息。隐约听到放学的孩子吵闹的声音,有个同学在村后开了个幼儿园,后来听说不开了,现在看来还是在开着。如果我再带孩子读书写字,怕是有断人财路的嫌疑。
太阳快下去了,调小火熬粥,我骑着骑行车,去田里逛了逛。
桑林还是那样,由着它们乱长而不做打理,是因为有补贴可以赚。爷爷奶奶的坟很整齐,拔草的时候手磨破了皮;竹林的二爷爷早已过世,小叔把房子卖给了三大大,把大叔打了一顿,搬到了竹林。但也不在家。
我在门上留了字条。
我打小就特喜欢这个竹林,不大,但夏天沙沙的声音特别好听。茅草屋里外都用竹子排成墙,比较宽大;院子里的地夯得特别实。但打小我们两家关系就不好,因为竹子老是长我们家桑林里来。他们觉得那还是他家的,我们不能处理,更不能砍了卖。
都过去几十年了,每年500块,能不能租下这个茅屋?
刚到家门口,邻居家的弟弟就端着个碗跑来了,碗里有米饭和茶豆烧肉。我接过道了谢,弟弟欲言又止,我说吃过晚饭我去你们家。
粥熬得刚刚好,我把饭和肉分成两份,一份放冰箱,一份吃掉;粥也是如此。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洗了碗送给婶子。
其实不用送,在墙边喊一声递过去就可以了。
刚坐下来,婶子就开始骂弟弟,我又做了一次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年龄大了点,但并不妨碍婶子用我小时候来给弟弟做榜样。二叔年轻,在外打工多年,挣得多,身体也好。不像其他人,为了省路费,每年只回来两次,一次过年,一次清明。二叔逢年过节一定回来,哪怕是有亲朋打电话给他请他帮忙,都有可能特地回来一次。
就那么一次,看到熟人在装木头,就问了句要不要帮忙。熟人说今天刚好缺了两个人,帮个忙,两个小时差不多能装完,给200块烟钱。有新手,刚成年的孩子,绑得不对,没插档子,滚下来两根,把二叔一条腿给废了。
婶子骂弟弟骂了很久,二叔都过意不去,不停地给我递烟。我打量了几眼这个弟弟,比我女儿大两岁。我女儿今年12岁,我有一大群跟她一样大的弟弟妹妹。农村人相信多子多福,有儿子的,等手头宽松了,再养个姑娘;只有姑娘的,就算罚再多的钱也要养个儿子。
其实没啥大事,我女儿考试最多考95、96,这个弟弟每次能考98、99,所以问题不在弟弟身上,在婶子那。稍微沟通了一下,夸完左边夸右边,婶子顺了气之后,问我是怎么想的。
大家都觉得,我父母带着孩子在县城上学,我自己回老家生活,就算是腿脚不好,也是不应该的。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只知道自己特别想回来。
晚上去人家姑娘家里不合适,我又没有桃子的电话,所以只能次日清早去了。
先到街上买了点煎包和豆腐花,发现到街上吃早点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在以前,老人和孩子都是在家吃早点,出工的劳力才到街上吃点有味的,最贵的时候,一个劳力,早餐吃20个煎包,两碗不同的烫,4、5元而已。
桃子似乎知道我要来,跟昨天一样,早点摆在磨盘上。
我说了小卖部的事,桃子也有这个想法。说反正已经闲了几个月了,不如早点弄起来。
打扫卫生,桃子没让我动一下手,我负责打电话安排送货,修门口的灯箱。砸开偏房的门,把电动三轮车捣鼓了几下,换了个电池,居然能跑起来;傍晚的时候,叫了几个半大孩子,到我家里把冰箱和柜式空调拉了过来,喊了个电工来修线路,两天时间,小卖部就开张了。
如果能在高处俯视,一定会发现张叔的家特别醒目。农村人种树不是为了成荫,而是为了赚钱。只种成材快的杨树,能卖的时候立刻就砍伐卖掉。但张叔家不是,郁郁葱葱的柳树和梧桐,看起来起码都是3、40年的模样。所以,如果能在高处俯视,这方圆几十里,都是土黄的颜色。翠绿成荫的地方极少。
村口有一颗被雷劈死的树,估摸着两个我差不多能怀抱一圈。倒在那里无人问津,但没有腐烂。我去村委发了几包烟,花了300块,请了个木匠找人从中间锯开,一半放院子里,一半放厢房里,当桌子用。
这树真是丑得要死,但锯开之后,木匠就后悔了。说如果不锯,能值不少钱呢。我笑着没说话,老话管这树叫阴柳,长在水边,根系会长瘤,分两种,一种可以入药,能值几个钱;另一种,木质密度极大,大半圆型的,可以雕琢成容器。
"一箪食,一瓢饮",我心里想的是这句话。
早年这里应该有条小河,后来估计是水位下降到消失,这些瘤才暴露在地表。
又跑了一趟,把书拉过来,跟木匠订了几个简陋的书架,我决定就做这生意了。
桃子开始还问我要不要贴个告示,我说不用啊,你周末就煮一大锅酸梅汤,放个小桶在门口,我写个招聘:冰镇酸梅汤,院内免费自取。
而我就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练字。
(二)
老妈带着孩子来看我的时候,我已经有了10个学生。辅导作业50块/月;学写字300块/月,3000块/年。走的是个偏门路线,能坚持学一年,我退你600块学费;坚持不下来,就每个月300块不二价。如果我不教了,学费额外退10%。
这个价格在农村几乎高出市场价一倍。阵子上的培训,价格最高的只有我的70%。其实我也是捡了个漏,这个村子离镇上太近,所以幼儿园生存不了,反而便宜了我。
桃子看我女儿的目光里满是怜爱,她身上一定有许多故事,但我不会去探究。因为在农村,就要守农村的规矩。
三伏还没过,我就挂出牌子停止招生了。几乎所有只辅导作业的学生也都改为辅导作业+学写字了。名声就是贪凉来院子里打酸梅汤的人,看我写字后自己说出去的。张叔的院子,太阳再大,也是凉爽爽的。蝉鸣盛、日头毒,人的火气就大,但进了这院子,就一定会凉下来。
一个院子,两个项目,都已经开始盈利。连桃子都在柜台上摆了写字的家伙,开始抄经。
父亲在湖里上班,喜欢捕鱼抓虾。约莫是在那么大一个湖里捕鱼抓虾,有很大的成就感。本身就不是水产区,难以批量捕捞,鱼虾都是野生,又大又肥。一有所获,就找个空隙送来。吃不完,送给学生的话桃子又舍不得,居然为此多买了个冰柜,跟我父亲说好,一周送两到三次,按湖边的价格,只卖给本村人,桃子得4成利。
这居然是最赚钱的,而渐渐地,我竟有了一种现世安稳的感觉。
李同学被我硬逼着搬到我隔壁,每天除了去学校敲钟,放学的时候还帮孩子们背书包。其实是因为孩子们欺负他傻了。他认为这是在跟他玩,表示关系好的意思,总是乐呵呵的。有一次,两帮孩子起了冲突,李同学冲上去挡了几块砖头;有个孩子崴了脚,李同学每天背人家上下学整整一个星期,把人家感动得不得了。
其实呢?都放暑假了,不用上学。那一个星期,李同学把孩子背到学校,去敲钟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就骑着三轮车把孩子带回家;傍晚再送学校来,李同学把人家背回家。
农村人的实诚,都体现在这里了。不忍伤到傻了的李同学,也不忍孩子受苦,所以每天傍晚李同学把孩子背回来的时候,都是先到桃子的小卖部,每人免费挑一个最贵的雪糕。
每天早上8点开始,练字1小时,读书1小时,讲作业讲故事1小时;下午换一批。将厢房打通之后,50几个学生井井有条。这事不知道惊动了什么人,镇上的中学校长和小学校长带着一帮老师,在一个早晨突然造访。
两个校长都是我的老师,认出来我,呵呵一笑,讲了几句话,就走了。几个年轻的老师对我的字感兴趣,最终有两个留下来学,学费高出孩子们50%,但不限时间。
桃子不开心了一个月。
到开学的时候,走掉了一个老师,剩下一个长着苹果脸的小姑娘,20出头,写字非常认真。桃子的脸色好了点。
判断桃子开不开心,看她做饭的时候给我多少肉吃。肉多就是开心,肉少就是不开心。
秋去冬来,一半的学生习惯都已经养成,所以学费降到原来的1/4,每周来交两次作业,辅导两次就可以了。落雪的时候,和桃子盘帐,居然有4万多的利润。张叔回来了一趟,我拿了1万给他,他收了3000,又走了。
钱不多,主要是因为没什么成本和开销。
我女儿身高已经超过1米5了,跟她妈妈真像。
李同学的身体越来越差,一个月的时间像是老了20岁。桃子带去医院也查不出来什么。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就跟李同学聊天,我感觉他就要醒过来了。
岁月安稳,安稳在心灵上的平静无波。春天来的时候,我出生的村子里,爷爷那辈老人已经没有了。有的孩子开始发育,胃像无底洞;有的孩子被父母接到身边,不再是留守儿童。苹果脸的老师因为我的无动于衷,丢了几句狠话就再也没来过;桃子带李同学去了省城,在鹏鹏的帮助下,病因查出来了。
春雪消融完毕,本应是生发的季节,感觉却像是割了就不再生长的麦子一样。回家过年的人们纷纷离去,婶子连修个插头都要打电话给我。老人走掉一部分,孩子走掉一部分,村子里的人口,再降一筹。
母亲劝过我几次,我都是指着头发问她,我的白头发是不是又少了点。然后母亲就不再规劝。父亲年迈,停了船上的工作,每天捕鱼抓虾喝酒,加上我不再外出,没了房车的压力,约莫是对桃子的喜爱,所以在父亲的心里,第一次出现了“逍遥”的感觉。
膝盖的力量越来越弱,每天晚上疼痛的呻吟和李同学无意识的呻吟交织在一起,每每总能让桃子落泪。我走路开始靠拐杖,李同学靠搀扶。学生们好事,给我做了一个不能走的轮椅,给李同学做了个担架,每个周末抬着李同学去学校敲钟。这事还上了报纸。
李同学脑袋里有两个血块,一大一小,左右着他的生死。
(三)
立夏,我回家一年整。又一夏,又一年。
中午的时候趁着没人,桃子帮我洗了头,用染发素帮我染头发的时候,故人登门。
我歪着头,看着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每天都见面的同事,恍然间有一种新生的感觉。他们是给我送染发素的,喷一下管一个月的那种。
桃子的手艺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还没有放暑假,很多家长都来找我问可不可以把孩子送来辅导。基本上都被我推掉了。还剩下30几个学生,我准备再花半年的时间把他们的习惯养养好,就去竹林那边住着。小叔过年的时候给我回了话,说不要钱,随时去住,自己交电费,没有自来水。
天气越热,李同学的身体越好。他骑着三轮车带着我和桃子,去隔壁镇子上、他们老家逛了一圈。回来吃晚饭的时候,七窍流出少量的黑血。
桃子很开心,说鹏鹏说了,这是血块融化的征兆。但我很担心,我担心的是李同学醒来的那一刻,就是他离开的时候。
两天后的晚上,桃子睡了,李同学偷偷搬了箱啤酒,从冰箱里拿出猪头肉,摆在院子里,让我陪他喝酒。
猪头肉是发物,我们俩都不能吃;酒,更是不能碰。
他脸上的皱纹几乎都已经消失,面相恢复到年轻人的程度,眼睛很亮。
“帮我照顾好桃子。”
李同学喝了几大口酒,狠狠吃了几口肉。
“我差不多知道你的情况了,还有多久?”
“不知道,你还有多久?”
我有些诧异。李同学哈哈一笑,说道:
“每天晚上跟你一块哼哼,我是因为脑子有问题,没了控制权,你是因为疼,腿疼。就算是非常严重,砍掉不就好了?你又不砍,那就表示问题更严重了。”
我指了指李同学的脑袋,岔开话题,说道:
“小的血块融了,大的就会移动,你现在醒了,就意味着随时可能死去。你估计还有多久?”
“你还有多久?”李同学没有回答我,而是锋芒毕露地反问。
我摊摊手,说:
“我不知道,医生说3年,现在还有一年。”
“我比你快。”
李同学用筷子拨开一块肉,夹起一瓣整蒜丢进嘴里。
“感觉一个星期左右吧。我昨天给春鹏打了个电话,他说大的先融,小的就一定会融,我就没事;小的先融,大的就会因为颅内压力变化而移动位置,80%的可能会裂成两三块,那时候我就完蛋了。”
“那桃子怎么办?她喜欢你,你也喜欢她,我知道的。”
“我本来想让你帮我照顾她,但是现在你也没多久了,那就帮她找个男人吧。”
我摇头,说这是你的事,我不管。一个星期,可以做很多事。
李同学默然无语。我开始陪他喝酒。很快,肉就吃光了。
厨房的灯亮了起来,不一会儿,桃子端着两盘菜,带着两行清泪,走了出来。
我们的对话,她都听到了。
第二天,苹果脸姑娘来找我,说要做我的助教,我拒绝了。
我几乎拒绝了所有人。每天都陪着李同学。
女儿的字已经登堂入室,跟县城的一位老先生继续学习;小卖部运转得一切正常,收入最多的仍然是父亲的鱼虾。我又盘了下帐,这两年的稿费和卖字的钱,基本超过小卖部+鱼虾+辅导的收入。公司还发一部分的工资,足够了。
桃子变得特别好说话,皮肤也好了起来。每天的饭菜都换着不同的花样。我觉得,我们三个人都有同样的一种感觉,那就是强弩之末。
我说我想退掉所有的学生,去竹林住一个夏天,桃子说不行,没的商量;李同学说想回自己家里,死在自己的床上,桃子还是说不行,没的商量。
每到午睡醒来的时候,我就感觉整个村子只有我们三个人。
李同学把我唯一的一套西装翻了出来,让桃子帮忙打理一下,又用我的染发素把头发全部染黑,拉着我和桃子闹着要拍合影。我笑着说你穿了我的西装我穿什么?桃子回身拿过一件月白色的袍子,跟我梦里爷爷穿的一样。而她自己穿了绿色的长裙。
合影花了120块,我说不如自己拍自己打印了。李同学反驳我说你又没有打印机,我说没有打印机我可以画出来,要多大画多大。
李同学傲骄地说,你画的没我好!
傍晚的时候,照片送来了,感觉像是祖孙三代。
李同学看着像30岁,桃子像20岁。
我忽然发现,我的面相,灰白的头发,以及长了两倍的眉毛,除了身高更高和肩膀更宽,跟我爷爷一模一样。
每天痛入骨髓,几近麻木。
往日的同事朋友,都已断了联系。在我的授意下,父母来的次数也愈少。
桃子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破天荒地早早关了门,打开空调,给我们每人开了一瓶啤酒。
李同学啃着一根黄瓜,笑眯眯地说:
“许未来,送我首诗呗。”
我心里一动,说道:
“没有首,只有一句。”
“说来听听!”
“桃李春风一杯酒”
李同学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将杯子重重捶落在桌子上:
“江湖夜雨十年灯”
桃子擦了擦眼泪,默默地给李同学把酒复满。
(四)
那一年,桃子16岁,你如果见过她,就一定能明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我们家那里,古有“穷山恶水、泼妇刁民”之恶名。但不乏才俊。
比如李同学。
李同学第一次看到桃子的时候,跟我第一次看到桃子的感觉是一样的。那是我这辈子亲眼见过的最白最好的皮肤。但桃子转眼就辍学出去打工,前几年没赚到几个钱,没文化没学历,当时技专盛行,即使是做服装,工资都比人家低一大截。
后来桃子的母亲在工地上意外受伤,因为省钱而错过了治疗时机,瘫痪在床。老板赔了5万,桃子的妈妈就把这5万存了起来,当作是桃子的嫁妆。父亲的工作还行,比在家种地收入高,虽然忙点,但是收入越来越好,再过几年存够了钱回家做点小生意,没啥大问题。
包括给桃子找个婆家。
桃子有了婆家,也是本地人,只不过不是在回乡后找的。也差不多,只不过人差了点。男人醉酒后打桃子,桃子妈妈在床上破口大骂,男人把桃子绑在树上,点了把火。
一把火烧了半个棚区,烧死了瘫痪在床的母亲,烧死了不满周岁的孩子,烧死了更多无辜的打工者。
桃子的父亲把所有的存款都拿了出来,赔给死者的家属。桃子说不出话来,一门心思想找到那个男人,要回母亲的那5万块钱。
这个时候,桃子和李同学重逢了。
李同学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了省城最好的大学,大二就办了个人画展,大三追到了身世相貌俱佳的校花,毕业后结婚创业,碰到桃子的时候,老婆正大着肚子。
李同学的公司业务之一就是装修,通过工头,很快就找到了桃子的男人,种种手段之下,男人给了桃子5万块钱。桃子不知道的是,李同学敲了人家12万,桃子5万,工头1万,自己6万。
在鹏鹏的帮助下,桃子的失语症治好了,第一句话就是问李同学有没有结婚。鬼使神差,李同学说没有,他们就好上了。
李同学的老婆生了孩子,出了月子,第一件事就是设了个局,让桃子自己离开。李同学知道后,酒驾去找桃子,撞死了两个人,也把自己撞傻了。
一个是桃子的父亲,一个是敲诈桃子父亲的人。
桃子转身就到医院拿掉了李同学的孩子,回了老家。李同学的岳父碍于身份,赔了40万,桃子分文未取。
可是,谁知道傻了的李同学,回到了自己与桃子初识的时光,日复一日地想着去学校敲钟,每天早晨故意在前面奔跑,让桃子追他给他早饭。
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桃子对李同学的感情越来越淡。
(四)
李同学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按规矩,我们不能再移动他,只能他父母来带他回家。否则他会永远迷失在四野,成为孤魂野鬼。
闻讯而来的父母,看到桃子的时候,同时狠狠地给桃子跪了一膝盖。李父狠狠抽了自己一个耳光,说自己养了个不孝子。
桃子回头就走,我陪着他们回到家里,没有任何程序,我准备的笔墨白绫都被李父丢进了粪池。电话叫来灵车,两个小时后,李父两手空空地回来。
李的父亲,好像把所有跟李同学有关的东西都给毁了,包括张叔那辆电动三轮车。
我没有得到任何招待,这个村子里的人更少,天黑都看不到几点光亮。空气烦闷,天雨欲来。出门的时候着急,没带手机。我身上只有几根烟,一个打火机,和一个手环。
李同学的村落,到张叔的家,足有10多公里。我顶着狂风暴雨,艰难地跋涉在乡间小路上。总感觉下一步就是死亡。
其实也快了,癌细胞从下肢开始向上蔓延,医生说脖子开始痛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准备后事了。哪种附骨的感觉,时间久了也会习惯。但下肢的力量越来越差,诸多不便。
我不知道还要走多久才能走到公路上,漆黑的雨夜,伸手不见五指,我只能凭着感觉前进。脚下是狭窄的水泥路,不臾跌跤,自制的手杖上,缠着的布条浸水后开始打滑。头顶狂风不断,吹得我摇摇欲坠;天边的雷霆闪电,慑得我心神恍惚。
不知道过了多久,再也压榨不出任何体力。我弃了手杖,跌坐在路边,前面偶有异响,应该是就快到公路了,到了公路上,或许会有人捎我一程;再不济,咬咬牙再走几公里,就有一个大庄子。
但是我站都站不起来。
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仍能感觉到头顶的压抑。风雨忽消,压抑感更加明显。我哆嗦着掏出香烟,这是桃子特地托人买的,只能装5只香烟,扁扁的一个透明的塑料小盒子。此时,它的防水功能,让我异常开心。
第二支烟刚吸了两口,内心对自然的恐惧陡然放大,在地上胡乱摸了几下,摸到手杖,挣扎着站起来继续向前走,纯粹是求生的本能在驱使着我。我走的这条小路,虽然近,但地势较高,树木也高,旁边还有条小河,可以说是附近最高的地方。小河以前并不小,河堤永远是平原地区最高的地方。
我终于来到了公路上,两个选择摆在我的面前,一是直行,估计2公里以上能有人家;但不好确定,因为这个镇子整体向市区迁移过一次;第二是左转,大庄子距离在4公里左右,运气好的话,能碰到被暴雨拦住的人,比如在路边开磨坊、修车行的。
我还没想好怎么走,隐约看到有灯光照来,伴随着不知道是什么发动机的声音。下一刻,桃子紧紧抱住了我,竟直接把我抱上了车。
桃子到家没多久,就开始下雨了。夏天的雨很不寻常,200米内两种天气并不少见。雨大的时候,有个开收割机的汉子敲门避雨,跟桃子拉家常,说我应该是在这里。桃子说是,汉子说他是我本家二哥。问我在不在,喝几盅。
桃子说我送李同学回去,二哥就蹦起来说不好,然后桃子就翻到了我的手机,靠定位我的手环来确定我的方位,二哥开着时速最高40码的收割机,把我救了回来。
当身体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更坏了。
比如我,回来后洗了个热水澡,喝了两碗姜茶。二哥从驾驶座下面掏出珍藏的半瓶烧酒,说咱哥俩干了这半瓶,再喝一瓶白的,保证你没事。
桃子没说话,去厨房弄下酒菜,然后开了瓶啤酒,泡冷饮喝。
二哥憨厚而木讷,身高150,一只眼睛斜着。但有力气、肯干活。17岁的时候,自己去贷款买了辆拖拉机,差点被大伯赶出家门。大哥三哥相继结婚生子,二哥也不介意,说我自己的事自己办,不像他们俩,虽然人模狗样的,但什么事都靠祖上。
二哥开手把拖拉机,然后开手扶拖拉机,然后开货车,然后开收割机,挣起了三间青石青砖大瓦房,娶了个足有170身高的媳妇,生了一儿两女。
虽然我们家一前一后,但话并没有说过几句。半斤酒下去,二哥舌头开始打结,说话含含糊糊,劝我说离婚不怕,说你别看你二哥我矮胖还眼斜、没文化,你嫂子跑了之后,我现在又娶了一个,跟你一般大。
我笑了一下,二嫂是二哥花钱连买加骗带威胁带回来的,他就对机械有一种天生的直觉。在最赚钱的时候卖掉货车,买了两个收割机。为此又引起一股风波。第二年农忙结束的时候,二哥揣着一旅行包的钱回来,喝酒喝高了,抱着两岁大的女儿玩,不小心把女儿丢过头顶。
其实啥事没有,但二嫂以此为借口,走了。
我笑着说我离婚都好久了,不记得多少年了。而且身体不好,也不打算再找了。桃子在旁边皱了皱鼻子,轻轻哼了一下。
大门被敲得咣咣作响,桃子要去开门,我说别,我去。二哥说你坐着,肯定是你大侄子看下大雨,怕我喝酒开车出事,找到这了。
果然,真是二哥的大儿子,黑、壮,跟他父亲站在一起,有一种武大和武二的感觉。
侄子吃了几口菜,就匆匆把剩下的酒喝光,把父亲抱上收割机,回家去了。
桃子收拾残局,我回屋休息。刚躺下,桃子就推门进来了。
两年多,每次都是在门前叫我,从不进门,今天这是第一次。
“你二哥跟我说的时候,我差点就吓死了。”
“二哥说了什么?”我眉头跳了跳。
“李父家里的田,是你二哥收的,邻居碎嘴说怎么不喊傻儿子来帮忙,李父就暴跳如雷,说死也别知会他。然后他一听说是你送李同学回家,就说不好,李父肯定不会招呼你。”
我笑了,说道:
“都说二哥脑子不好使,但现在看来,没几个人比他明白啊。今天真得谢谢他,不过也不能刻意,碰面有空喝几杯,回家带瓶酒两盒烟就好。刻意谢他,反而得罪他。”
”你真就全看明白、看淡了么?就没有一点留恋?“
“这事其实很简单。” 我一边说,一边倒出两颗药,接过桃子递来的水,说道:
“你回头看看你是怎么走出来的,就能明白我是怎么看淡的。”
桃子的眼睛红了,轻声说:
“我的事,你又不知道。”
“我全部都知道。”
桃子猛地抬头,直直地看着我。
“大概的经过我都分析出来了,经鹏鹏证实,李同学醒来的那几天,虽然没有提及具体事宜,但也都证实了我的判断。你们俩之间的恩怨纠缠、你的经历,之于你们来说,都不会形成负担。因为你们都放下了。”
“所以,既然这样的人和事都能放下,那又如何不能放下我呢?”
桃子开始抽泣,拉着我的手,说道:
“你姐姐找过我,除了你姐姐,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我们在一起了。”
“我很抱歉,我的时间太少,用朋友的身份再陪你走一段很短的路吧。”
这一夜,桃子蜷缩在我的怀里,睡得安详。我努力了一下,发现依然无法勃起,却是非常之庆幸。
没有任何征兆,麻痹感陡然增强,两天之后,我就丧失了对四肢的控制权。鹏鹏特地回来看了我的情况,跟我这样说:
“我给你申请了一种新药,没有用,但会让你舒服很多。老班长,如果你的病晚发作两年,我能治好你的。”
不到40岁,鹏鹏的鬓角也有许多白头发夹杂着,微微发福,也许是看惯了生死,情绪没有任何波动。
“我做全科医生,能做到省城第一,纯粹是因为你和李同学这两个病例。也是两个契机,但是现在,政治和管理,已经让我的职业发生了转变。也许,明年我就不做医生了。”
聊了不到10分钟,鹏鹏就走了。他走了之后我才想起,这是他的家,不是我的家。
(五)
或许是鹏鹏给的药非常好用,我很快就可以下床走动。麻痹逐渐变成麻木,起秋风的时候,我居然可以不用手杖自由行走。桃子把我的东西整理好,把我送回了自己的家里,没有去竹林。每天早晚来看我,给我送饭,午饭就在二叔家吃。
明显能够感觉到生机的消逝,一天老一年,邻家的稚童见了我就哭,父母主动不来看我,女儿来过一次,说回去一定好好练琴。
第一场雪,12月31日,准时落下。
我要去看看李同学,到了他们村口才想起他无坟无碑,索性回到他少年时的房子旁边,烧了一把纸钱。我从回家,就开始有意识地让身边的人自然地接受我的离去,似乎一切顺利。
桃子把我送到村口,我说天要黑了,赶紧回去吧。桃子就回去了。半路碰到二哥,乐哈哈地要跟我说件好事,伸手拍我肩膀,结果拍了我背上,差点把我拍沟里去。然后问我认不认识隔壁村的二牛,我说有点印象,二哥说他最近老是往桃子的小卖部跑,桃子居然没赶他。
又说二牛老婆跑了,但家境殷实,人也好balabalabala的,意思是我可以放心了。
我说,二哥,我能管得了那么多么?
二哥讪讪地摸了摸头,点头说也对,也对。
寒冬日隆,少年时期嗜睡,过年的时候总是盼望着能睡个懒觉,但每每不能如愿。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年初二,和另一年的年初一,都是一大早。一次是四爷爷过世,大伯敲父亲卧房的墙,错敲成了我的墙,把我的台灯给震掉地上;第二次是另一个伯伯,直接拿棍子捣碎了我房间的玻璃。
我躺堂屋的床上,白色的寿衣已经上身,女儿蹲在门口不知道在干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聚在厢房里窃窃私语。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过来把我挪了下位置,我知道这叫过梁,过了12点,就得过梁。意思是,靠门近些,路好走。
过梁之后,似乎多了道程序,上妆。他们动作粗鲁,往我脸上不知道涂些什么东西。涂着涂着,我隐约听见一阵大声的哀嚎。
就没有然后了。
(完)
注:
最近一年多,每天晚上定时定量服用安眠药,所以晚上几乎不做梦。前几天做了一个梦,夜醒的时候,觉得应该记下来,但是又觉得这事没有睡觉来得重要,所以就继续睡了。不曾想次日依然记得清楚。
梦里,我飞快地衰老,然后死去。李同学和桃子,是唯一真实出现在梦里的两个人。我隐约记得确实认识这么两个人吧,不过故事情节都是梦里的他们的,也有可能是我的。李同学可能是我的另外一个投射,而桃子是我的心里残留的温存。
但我相信,梦里的结果,必不是我现实的归宿。
© 本文版权归 沈之和986位...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沈之和986位...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梦中的......(又活35) (5人喜欢)
- 春天你好呀(又活34) (13人喜欢)
- 我好像失去了一个超能力(又活33) (3人喜欢)
- 你好,2025.(又活32) (7人喜欢)
- 致敬漫长的2024(又活31)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