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长青
《基业长青》 6.14--
《基业长青》 乔纳生·斯威夫特说:“远见就是见人所未见的艺术。”
(1)乔纳生·斯威夫特说:“远见就是见人所未见的艺术。”
(2)一群人结合在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
(3)有些公司,像强生和沃尔玛,把顾客当做公司理念的核心,其他公司,如索尼和福特汽车却并非如此。
·有些公司,像惠普和马利奥特,把关心员工当做公司理念的核心,其他公司,如诺世全和迪斯尼却并非如此。
·有些公司,像福特汽车和迪斯尼,把产品或服务当做公司核心理念的重点,其他公司,如IBM和花旗银行却并非如此。
·有些公司,像索尼和波音,把大胆的冒险当做公司理念的核心,其他公司,如惠普和诺世全却并非如此。
·有些公司,像摩托罗拉和3M,把创新当做公司理念的核心,其他公司,如宝洁和美国运通却并非如此。
总之,我们并未发现任何特别的理念内容和成为高瞻远瞩公司息息相关。我们的研究显示,理念的真实性和公司连续一贯符合理念的程度要比理念的内容重要。换句话说,不管你喜不喜欢或同不同意菲利普·莫里斯的理念,都没有什么差别--一除非你是替菲利普·莫里斯工作。外人是否同意默克的理念、或马利奥特、或摩托罗拉、或迪斯尼、或惠普的理念,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结论是,关键问题不在于公司是否有“正确的”核心理念,或者是否有“让人喜爱的”核心理念,而在于是否有一种核心理念指引和激励公司的人。
(4)即“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根本动力是高瞻远瞩公司的基础。
(5)我们发现,高瞻远瞩公司虽然比对照公司更像教派,但是,高瞻远瞩公司普遍实施分权制度,并给予员工高度的作业自主性,这方面对照公司反倒大大不如。
(6)引用的达尔文的话,改写如下:能让我们大为满意的说法,或许是不要把适应良好的高瞻远瞩公司看成主要由高明的远见和战略性规划的结果,而是看成大致上由一种基本程序带来的结果--尝试许多实验,抓住机会,保留作用良好(又符合核心理念)的部分,修正或放弃作用不好的部分。
(7)曾任3M公司研究部门主管、后来担任总裁的理查德·卡尔顿早在1925年就在3M公司的技术指导手册里明文规定了“变化与选择”的策略:(我们)必须具有产生和测试构想的可靠程序……每一个构想都应该有机会证明其价值。理由有二:第一,如果构想很好,我们需要它;第二,如果构想不好,我们证明它不实际之后,就等于买了保险,也求得心里的平安。
(8)诺顿和3M不同。诺顿是根据一个很好的创业观念设立的,从一开始就赚钱,创立15年后,已经把投资者的资本增值15倍(参见附录2)。3M 1902-1914年间还只是奋力求生存,而诺顿已经成为研磨产品工业的领袖,而且年复一年展现出优异的经济回报率。1914年,诺顿的规模足足是3M的10倍,获得的利润也远远超过苦苦挣扎的3M。
但是,诺顿早年虽然远比3M优秀,却无法和3M这部“恒动机器”并驾齐驱。3M逐渐超前,最后在规模和获利能力方面远远超越了诺顿。
(保持匀速向前推进比守业的发展空间更巨大,随着时代的进步,旧的行业和需求会有饱和感,业绩会发生停滞如诺顿。以3M的模式,追求不断创造新的大众需求品盈利,甚至3M公司都不知道明天会生产出什么…就像去年想着跟风玩股票快速盈利一样,把资本和精力从每天赢定小盈利的网店和基金里转移投入到股票里,最后把自己蚀成渣,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没法再翻身起来,我就像那时候的诺顿…保持匀速发展,更恒久)
(9)达尔文的名言:“增生、变化,最强者生存、最弱者死亡。”为了健全地演进,必须尝试形态不同(变化)、数量够多的实验(增生),保留有用的(最强者生存),抛弃无用的(最弱者死亡)。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很多失败的实验,你不可能拥有活力充沛的自我突变系统--也不可能会有3M之类的公司。正如3M前CEO刘易斯·莱尔所说的:“要是有秘密的话,就是一确认出失败的事物,就立刻抛掉
(10)请记住第六章的教训:高瞻远瞩公司可以容忍错误,却不能容忍违反核心理念的“罪行”
(11)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这种做法好吗?”而是“这种做法适合我们吗?符合我们的理念和远大志向吗?”
(12)不协调会驱使公司脱离核心理念或妨碍进步。追求协调一致不仅是增加新事物的过程,也是一种发现和坚决改正不协调事物的无休止的过程,如果建筑物的布局妨碍进步,就改变布局或搬迁;如果策略和核心价值不协调,就改变策略;如果组织结构妨碍进步,就改变组织结构;如果激励制度奖励不符合核心价值的行为,就改变激励制度。记住:高瞻远瞩公司里惟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是核心理念,而其他东西无不可以改变或取消。
(13)作为你今后管理生涯中思考的指导并传授给别人,这四个观念是:
一、做造钟师,也就是做建筑师,不要做报时人。
二、拥护兼容并蓄的融合法
三、保存核心、刺激进步。
四、追求持续一贯的协调一致。
(14)要让任何一家公司变得高瞻远瞩,惟一的方法是长期坚持一种恒久程序,构建出一个保存核心而且刺激进步的组织。
(15)就魅力型领导人的模式而言,我们认为世界的走向正好相反。看看2O世纪吧,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向民主迈进,民主是一种“程序”,民主的精义是避免过度依靠任何单一的领袖,而把重点放在民主程序上。即使本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家丘吉尔,其重要性也在国家和国家的制度之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被赶下台。他不明白自己远不如他所服务的制度重要。即使你不相信民主潮流等同企业演进的比喻,魅力型领袖的模式也有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根本缺陷:所有的领袖都会死亡,这个缺陷现在克服不了,21世纪克服不了,一千年后也克服不了。因此,为了超越这个不变的现实,在建立组织的特性时这个焦点必须放在首位。 我们的结构性关键观念即是保存核心/刺激进步,这个观念在21世纪也会日益重要。
《基业长青》 乔纳生·斯威夫特说:“远见就是见人所未见的艺术。”
(1)乔纳生·斯威夫特说:“远见就是见人所未见的艺术。”
(2)一群人结合在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
(3)有些公司,像强生和沃尔玛,把顾客当做公司理念的核心,其他公司,如索尼和福特汽车却并非如此。
·有些公司,像惠普和马利奥特,把关心员工当做公司理念的核心,其他公司,如诺世全和迪斯尼却并非如此。
·有些公司,像福特汽车和迪斯尼,把产品或服务当做公司核心理念的重点,其他公司,如IBM和花旗银行却并非如此。
·有些公司,像索尼和波音,把大胆的冒险当做公司理念的核心,其他公司,如惠普和诺世全却并非如此。
·有些公司,像摩托罗拉和3M,把创新当做公司理念的核心,其他公司,如宝洁和美国运通却并非如此。
总之,我们并未发现任何特别的理念内容和成为高瞻远瞩公司息息相关。我们的研究显示,理念的真实性和公司连续一贯符合理念的程度要比理念的内容重要。换句话说,不管你喜不喜欢或同不同意菲利普·莫里斯的理念,都没有什么差别--一除非你是替菲利普·莫里斯工作。外人是否同意默克的理念、或马利奥特、或摩托罗拉、或迪斯尼、或惠普的理念,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结论是,关键问题不在于公司是否有“正确的”核心理念,或者是否有“让人喜爱的”核心理念,而在于是否有一种核心理念指引和激励公司的人。
(4)即“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根本动力是高瞻远瞩公司的基础。
(5)我们发现,高瞻远瞩公司虽然比对照公司更像教派,但是,高瞻远瞩公司普遍实施分权制度,并给予员工高度的作业自主性,这方面对照公司反倒大大不如。
(6)引用的达尔文的话,改写如下:能让我们大为满意的说法,或许是不要把适应良好的高瞻远瞩公司看成主要由高明的远见和战略性规划的结果,而是看成大致上由一种基本程序带来的结果--尝试许多实验,抓住机会,保留作用良好(又符合核心理念)的部分,修正或放弃作用不好的部分。
(7)曾任3M公司研究部门主管、后来担任总裁的理查德·卡尔顿早在1925年就在3M公司的技术指导手册里明文规定了“变化与选择”的策略:(我们)必须具有产生和测试构想的可靠程序……每一个构想都应该有机会证明其价值。理由有二:第一,如果构想很好,我们需要它;第二,如果构想不好,我们证明它不实际之后,就等于买了保险,也求得心里的平安。
(8)诺顿和3M不同。诺顿是根据一个很好的创业观念设立的,从一开始就赚钱,创立15年后,已经把投资者的资本增值15倍(参见附录2)。3M 1902-1914年间还只是奋力求生存,而诺顿已经成为研磨产品工业的领袖,而且年复一年展现出优异的经济回报率。1914年,诺顿的规模足足是3M的10倍,获得的利润也远远超过苦苦挣扎的3M。
但是,诺顿早年虽然远比3M优秀,却无法和3M这部“恒动机器”并驾齐驱。3M逐渐超前,最后在规模和获利能力方面远远超越了诺顿。
(保持匀速向前推进比守业的发展空间更巨大,随着时代的进步,旧的行业和需求会有饱和感,业绩会发生停滞如诺顿。以3M的模式,追求不断创造新的大众需求品盈利,甚至3M公司都不知道明天会生产出什么…就像去年想着跟风玩股票快速盈利一样,把资本和精力从每天赢定小盈利的网店和基金里转移投入到股票里,最后把自己蚀成渣,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没法再翻身起来,我就像那时候的诺顿…保持匀速发展,更恒久)
(9)达尔文的名言:“增生、变化,最强者生存、最弱者死亡。”为了健全地演进,必须尝试形态不同(变化)、数量够多的实验(增生),保留有用的(最强者生存),抛弃无用的(最弱者死亡)。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很多失败的实验,你不可能拥有活力充沛的自我突变系统--也不可能会有3M之类的公司。正如3M前CEO刘易斯·莱尔所说的:“要是有秘密的话,就是一确认出失败的事物,就立刻抛掉
(10)请记住第六章的教训:高瞻远瞩公司可以容忍错误,却不能容忍违反核心理念的“罪行”
(11)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这种做法好吗?”而是“这种做法适合我们吗?符合我们的理念和远大志向吗?”
(12)不协调会驱使公司脱离核心理念或妨碍进步。追求协调一致不仅是增加新事物的过程,也是一种发现和坚决改正不协调事物的无休止的过程,如果建筑物的布局妨碍进步,就改变布局或搬迁;如果策略和核心价值不协调,就改变策略;如果组织结构妨碍进步,就改变组织结构;如果激励制度奖励不符合核心价值的行为,就改变激励制度。记住:高瞻远瞩公司里惟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是核心理念,而其他东西无不可以改变或取消。
(13)作为你今后管理生涯中思考的指导并传授给别人,这四个观念是:
一、做造钟师,也就是做建筑师,不要做报时人。
二、拥护兼容并蓄的融合法
三、保存核心、刺激进步。
四、追求持续一贯的协调一致。
(14)要让任何一家公司变得高瞻远瞩,惟一的方法是长期坚持一种恒久程序,构建出一个保存核心而且刺激进步的组织。
(15)就魅力型领导人的模式而言,我们认为世界的走向正好相反。看看2O世纪吧,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向民主迈进,民主是一种“程序”,民主的精义是避免过度依靠任何单一的领袖,而把重点放在民主程序上。即使本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家丘吉尔,其重要性也在国家和国家的制度之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被赶下台。他不明白自己远不如他所服务的制度重要。即使你不相信民主潮流等同企业演进的比喻,魅力型领袖的模式也有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根本缺陷:所有的领袖都会死亡,这个缺陷现在克服不了,21世纪克服不了,一千年后也克服不了。因此,为了超越这个不变的现实,在建立组织的特性时这个焦点必须放在首位。 我们的结构性关键观念即是保存核心/刺激进步,这个观念在21世纪也会日益重要。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