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梦游奇境
在我年幼的时候,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和大我三岁的姐姐一同走路上学,路程大约两公里。那时候我们生活在阿坝藏区,公路沿着河流蜿蜒伸向远方,茂密的箭竹林挡住了奔流不息的岷江支流,河对岸是原始森林,森森然一直覆盖到山崖之上,再往上,树变得少了,看得到裸露出来的红色的岩石。“枯松倒挂倚绝壁,砰崖转石万壑雷”,所幸的是,在河岸这边的公路上地势相对较平,石头不能直接掉在我们头上,所以我们相对安全。我们沿着碎石子路上学放学,有时手拉着手慢慢走,有时一路飞奔,有时等着其他的小伙伴一起行走。在快到冬天的时候,天变得很冷了,我们就把双手捂在袖子里,不让风吹着,这时候,多渴望温暖的教室和温暖的家呀。路上常有藏人牵着马,或者赶着牦牛不紧不慢地走着。我从不知道藏人住在哪儿,我没有离开家和到学校距离方圆十公里之外的地方。
有一次,在路的正中央,我们远远地看着一头牦牛屙了一大堆牛粪,热烘烘地冒着气,我们捂着鼻子,绕着它走过去。这时候,姐回头再看了一眼那有脸盆那么大一堆的牛粪,突然对我说:“你吃过牛屎糖没有?”我满脸疑惑:“什么牛屎糖?没吃过,你吃过?”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嗯,吃过。”我咽了下口水:“在哪里吃的?什么味道?”她和我继续走着,边走边说:“有一次,我到蚂蚁洞里去吃的。”要知道,那时候,我不到六岁,这是何等的诱惑!我急急地问:“你什么时候去的蚂蚁洞?”她愈发地得意起来,不紧不慢地说:“是我读二年级的时候,和我们班一个叫江琴的同学一起去的。”“怎么去的?”“哦,这个说来话长了……”“快说嘛!”……她应该是边走边想,怎么把故事编下去:“我和江琴去年上山摘羊角花的时候,救过一只小蚂蚁!”“是小蚂蚁带你们去的?”她顺势点点头,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她描述了金碧辉煌的蚂蚁洞,蚂蚁仙子穿着白色的飘逸如何优雅美丽,在那个洞里,她吃到了她所说的牛屎糖,原来,那堆像牛屎一样外表的糖堆,揭开像牛屎一样的外壳后里面全是各种新奇没有见过的美味糖果。这个蚂蚁仙子的故事每天她都会更新,一直讲到我读小学三年级,而我全都信以为真。直到有一天,她可能是讲得太倦了,忍不住了,开始嘲笑起我的幼稚,说那都是她编的,说她每天晚上上床后都会想第二天怎么编下去。我天真地相信了三年的故事就戛然中止了,我没有哭,黯然神伤了很久。我一直想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但年岁渐长,她编的许多情节我已记不清了,为止只能是遗憾了。
从女儿三岁起,我就陪她读到这本《爱丽丝梦游奇境》,它足以替代我幼时那个故事的不完美结局,我想把这种美好想像传递给下去。
童年,有谁不会对着一个树洞或者一个蚂蚁洞产生奇妙的联想?有谁不会在迷梦时刻,觉得自已会突然变得巨大或者变得像一粒米那样小?
爱丽丝在掉进兔子洞里,吃掉一点面包或者喝掉一瓶饮料就会变得忽大忽小。一会儿她离开自已的双脚很远,一边惊慌地自己的双脚告别,一边却又搞笑地在想如何给自己的右脚写信。她长得太高而惊慌流下的眼泪变成的泪水潭,扇了白兔的扇子变小之后,却“扑通”一声掉进了自己的潭水里,她说:“我要受到哭鼻子的惩罚了,让我淹死在自己的泪水里”。离开泪水潭的爱丽丝来到森林里,遇到了叼着烟斗的毛毛虫,吃了毛毛虫的蘑菇片,她的脖子长得像一条大蛇,可能轻而易举地朝任何方向弯下去,为止她受到了鸽子的攻击。当她吃了让她变小的蘑菇片,恢复到合适的身高(现在变高变矮已随她的意了),她遇到了切舍猫,公爵夫人,还有猪娃,还有老是要“砍掉脑袋“的王后,怪兽格瑞芬,假海龟,当然还有大家最熟悉不过的疯帽子和三月兔以及永远喝不完的下午茶……
夜已深了,用我最喜欢的一段来结束这一天吧。
爱丽丝好奇地望了望表,“这块表真奇怪,”她说,“只能显出今天是几号,却显不出来现在是几点。”
“可我们知道时间,”制帽匠说,“在这儿永远是六点——喝下午茶的时间。”
爱丽丝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儿有那么多的杯子和盘子.”
“要跟时间搞好关系,它就会帮助你,让你做你喜欢的事情。比方说,现在是上午九点钟,正是上课的时间,你只要悄悄跟时间打个招呼,时针就会转动,转到一点半——吃午饭的时间!你喜欢做什么,就可以一直做下去。”制帽匠得意的说。
但愿已经成年的我们,仍然要跟时间搞好关系,去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把这个充满天真幻想的奇遇故事送给我们的孩子,也送给我们自己。
有一次,在路的正中央,我们远远地看着一头牦牛屙了一大堆牛粪,热烘烘地冒着气,我们捂着鼻子,绕着它走过去。这时候,姐回头再看了一眼那有脸盆那么大一堆的牛粪,突然对我说:“你吃过牛屎糖没有?”我满脸疑惑:“什么牛屎糖?没吃过,你吃过?”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嗯,吃过。”我咽了下口水:“在哪里吃的?什么味道?”她和我继续走着,边走边说:“有一次,我到蚂蚁洞里去吃的。”要知道,那时候,我不到六岁,这是何等的诱惑!我急急地问:“你什么时候去的蚂蚁洞?”她愈发地得意起来,不紧不慢地说:“是我读二年级的时候,和我们班一个叫江琴的同学一起去的。”“怎么去的?”“哦,这个说来话长了……”“快说嘛!”……她应该是边走边想,怎么把故事编下去:“我和江琴去年上山摘羊角花的时候,救过一只小蚂蚁!”“是小蚂蚁带你们去的?”她顺势点点头,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她描述了金碧辉煌的蚂蚁洞,蚂蚁仙子穿着白色的飘逸如何优雅美丽,在那个洞里,她吃到了她所说的牛屎糖,原来,那堆像牛屎一样外表的糖堆,揭开像牛屎一样的外壳后里面全是各种新奇没有见过的美味糖果。这个蚂蚁仙子的故事每天她都会更新,一直讲到我读小学三年级,而我全都信以为真。直到有一天,她可能是讲得太倦了,忍不住了,开始嘲笑起我的幼稚,说那都是她编的,说她每天晚上上床后都会想第二天怎么编下去。我天真地相信了三年的故事就戛然中止了,我没有哭,黯然神伤了很久。我一直想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但年岁渐长,她编的许多情节我已记不清了,为止只能是遗憾了。
从女儿三岁起,我就陪她读到这本《爱丽丝梦游奇境》,它足以替代我幼时那个故事的不完美结局,我想把这种美好想像传递给下去。
童年,有谁不会对着一个树洞或者一个蚂蚁洞产生奇妙的联想?有谁不会在迷梦时刻,觉得自已会突然变得巨大或者变得像一粒米那样小?
爱丽丝在掉进兔子洞里,吃掉一点面包或者喝掉一瓶饮料就会变得忽大忽小。一会儿她离开自已的双脚很远,一边惊慌地自己的双脚告别,一边却又搞笑地在想如何给自己的右脚写信。她长得太高而惊慌流下的眼泪变成的泪水潭,扇了白兔的扇子变小之后,却“扑通”一声掉进了自己的潭水里,她说:“我要受到哭鼻子的惩罚了,让我淹死在自己的泪水里”。离开泪水潭的爱丽丝来到森林里,遇到了叼着烟斗的毛毛虫,吃了毛毛虫的蘑菇片,她的脖子长得像一条大蛇,可能轻而易举地朝任何方向弯下去,为止她受到了鸽子的攻击。当她吃了让她变小的蘑菇片,恢复到合适的身高(现在变高变矮已随她的意了),她遇到了切舍猫,公爵夫人,还有猪娃,还有老是要“砍掉脑袋“的王后,怪兽格瑞芬,假海龟,当然还有大家最熟悉不过的疯帽子和三月兔以及永远喝不完的下午茶……
夜已深了,用我最喜欢的一段来结束这一天吧。
爱丽丝好奇地望了望表,“这块表真奇怪,”她说,“只能显出今天是几号,却显不出来现在是几点。”
“可我们知道时间,”制帽匠说,“在这儿永远是六点——喝下午茶的时间。”
爱丽丝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儿有那么多的杯子和盘子.”
“要跟时间搞好关系,它就会帮助你,让你做你喜欢的事情。比方说,现在是上午九点钟,正是上课的时间,你只要悄悄跟时间打个招呼,时针就会转动,转到一点半——吃午饭的时间!你喜欢做什么,就可以一直做下去。”制帽匠得意的说。
但愿已经成年的我们,仍然要跟时间搞好关系,去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把这个充满天真幻想的奇遇故事送给我们的孩子,也送给我们自己。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