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看现代舞的经历谈起
平日对舞蹈关注很少,更别提懂欣赏的门道,观看全凭最直接的感官。用这种不做足功课的方式也许只能欣赏到皮毛,但是就像可以用心去感受一首歌或一幅画的动人之处,感受美的途径很多时候还是共通的。
谈起现代舞,不得不提皮娜•鲍什,要不是因为她,我甚至不觉得舞蹈是件美好的事物,因为在平日经验范围内所见的舞蹈中,很少有让自己觉得很美甚至能够撞击到灵魂的。那是2009年,皮娜•鲍什去世,《南方周末》整版刊出纪念她的专题文章,好奇上网搜索了视频,却被深深震撼,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舞蹈原来可以那么美,那么震撼人心,那么让人兴奋!在舞台上,皮娜和她的伙伴们用肢体的语言,或走或跳或漫不经心或深情饱满,像在生活中那样,以各自想象不到的动作,在舞台上“讲述”,直击人的内心。皮娜的舞蹈从现代舞开始,却颠覆了现代舞。匈牙利作家伊斯特海兹曾说“舞蹈”一词具有两种含义,鲍什之前的与鲍什之后的。皮娜创立了“舞蹈剧场”的概念,让舞蹈有了另一种可能。
也是在那段时间,关注起云门舞集的林怀民。那时的林怀民,已是享誉世界的编舞家,由他创建的云门舞集是亚洲最好的现代舞团之一,他亦被称作亚洲最伟大的编舞家之一。林怀民1947年生于台湾嘉义,14岁开始发表小说,年轻时便在写作上初露锋芒;1967年,就读于政大新闻系的他执迷起舞蹈,想到“年纪太大已不可能成为舞者”,便退求其次立志成为舞评家。留美期间,一面攻读学位,一面研习现代舞。1973年,26岁的林怀民回台创办了云门舞集,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舞的编排中。当时的台湾,现代舞仍然是新鲜的事物。云门舞集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发展,赢得赞誉无数,却在1988年因经营原因不得不“无限期暂停活动”。有次偶然看到他关于那段时间的回忆,说云门暂停三年间去了印度,在那儿住便宜的民宿,读平时没时间读的书,在恒河边看到骨灰撒人河中,焚烧一半的残尸逐波而下,在燥热飞尘、天天上演生老病死的街头顿悟,得失心渐渐淡了起来。云门重启后发展成享誉世界的现代舞团,林怀民在回忆那段过往说“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这句话一直激励我好多年直到现在,认识到“流浪”不是非要指去哪儿做什么,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一种生命的体验。
去年秋天,由他创立的云门2巡演到广州,于是“追”到现场。云门2是林怀民在1999年所创立,作为云门舞集的兄弟团,演出风格有别于前者,更加多元活泼更加“自由”。舞团先后有过几任艺术总监,时任的总监是郑宗龙,一个对我而言还很陌生的名字。
第一次现场看现代舞,虽然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经由舞者的肢体语言和舞台舞美却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美。开场后坐在离舞台很近的地方,在一片漆黑中大幕缓缓拉开,舞者用肢体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舞蹈过程中全场安静到可以听到舞者呼吸、裙摆飘动以及脚步落到舞台的声音,全场观众默契得就像在共同完成某种虔诚的仪式,这是种非常奇妙的感受。有些感觉是很难用语言表述的,像某刻你看到某处风景后的感受,或读完一段文字后内心的翻腾,又抑或此时的感受。心不“流浪”到那里,还真无法真切体验到。
伊西多拉
写于2016年6月25日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树上的生活”关注我的公众号。
谈起现代舞,不得不提皮娜•鲍什,要不是因为她,我甚至不觉得舞蹈是件美好的事物,因为在平日经验范围内所见的舞蹈中,很少有让自己觉得很美甚至能够撞击到灵魂的。那是2009年,皮娜•鲍什去世,《南方周末》整版刊出纪念她的专题文章,好奇上网搜索了视频,却被深深震撼,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舞蹈原来可以那么美,那么震撼人心,那么让人兴奋!在舞台上,皮娜和她的伙伴们用肢体的语言,或走或跳或漫不经心或深情饱满,像在生活中那样,以各自想象不到的动作,在舞台上“讲述”,直击人的内心。皮娜的舞蹈从现代舞开始,却颠覆了现代舞。匈牙利作家伊斯特海兹曾说“舞蹈”一词具有两种含义,鲍什之前的与鲍什之后的。皮娜创立了“舞蹈剧场”的概念,让舞蹈有了另一种可能。
也是在那段时间,关注起云门舞集的林怀民。那时的林怀民,已是享誉世界的编舞家,由他创建的云门舞集是亚洲最好的现代舞团之一,他亦被称作亚洲最伟大的编舞家之一。林怀民1947年生于台湾嘉义,14岁开始发表小说,年轻时便在写作上初露锋芒;1967年,就读于政大新闻系的他执迷起舞蹈,想到“年纪太大已不可能成为舞者”,便退求其次立志成为舞评家。留美期间,一面攻读学位,一面研习现代舞。1973年,26岁的林怀民回台创办了云门舞集,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舞的编排中。当时的台湾,现代舞仍然是新鲜的事物。云门舞集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发展,赢得赞誉无数,却在1988年因经营原因不得不“无限期暂停活动”。有次偶然看到他关于那段时间的回忆,说云门暂停三年间去了印度,在那儿住便宜的民宿,读平时没时间读的书,在恒河边看到骨灰撒人河中,焚烧一半的残尸逐波而下,在燥热飞尘、天天上演生老病死的街头顿悟,得失心渐渐淡了起来。云门重启后发展成享誉世界的现代舞团,林怀民在回忆那段过往说“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这句话一直激励我好多年直到现在,认识到“流浪”不是非要指去哪儿做什么,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一种生命的体验。
去年秋天,由他创立的云门2巡演到广州,于是“追”到现场。云门2是林怀民在1999年所创立,作为云门舞集的兄弟团,演出风格有别于前者,更加多元活泼更加“自由”。舞团先后有过几任艺术总监,时任的总监是郑宗龙,一个对我而言还很陌生的名字。
第一次现场看现代舞,虽然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经由舞者的肢体语言和舞台舞美却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美。开场后坐在离舞台很近的地方,在一片漆黑中大幕缓缓拉开,舞者用肢体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舞蹈过程中全场安静到可以听到舞者呼吸、裙摆飘动以及脚步落到舞台的声音,全场观众默契得就像在共同完成某种虔诚的仪式,这是种非常奇妙的感受。有些感觉是很难用语言表述的,像某刻你看到某处风景后的感受,或读完一段文字后内心的翻腾,又抑或此时的感受。心不“流浪”到那里,还真无法真切体验到。
伊西多拉
写于2016年6月25日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树上的生活”关注我的公众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