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潮州菜“交己人”,大家就是自己人了
自从去汕头吃了一次大排档的血蛤生腌,第二天立马肠胃炎发作上吐下泻,潮汕菜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满怀着爱与恨的伤痕。
后来在广州好几次吃潮菜,都只敢碰牛肉火锅和熟食,一想到“生腌”二字,胃部总会不自然地小抽搐一番。
因为公众号的缘故结识了一小撮同样爱吃且同在广州的朋友,大家几乎每天都在吃货群里谈吃放毒,但很多人都未曾谋面。某天大家一言不合决定大吃一顿,顺便面基,地址选在了最近被不少老饕提及过的“交己人”潮菜馆。
看来这次,生腌是逃不过的了。
一行人陆陆续续到达餐馆,进门先逐个扫视一番,试图推理出对方究竟是谁。
这是最有趣的过程。没见过面的时候只能依靠对方的文字猜测性格和长相,有时候甚至连性别都会完全弄反。见到本人时,有时瞬间与脑海中勾勒的形象对上号,有时却相距甚远。
来一同吃饭的朋友里,有潮汕当地人,点菜的重任自然交给他们了。余下的人往圆桌上一坐,便等着上菜了。
交己人相较其他潮菜馆,环境算是干净。上菜速度也快,第一道菜还没拍完照,第二第三道已经上桌,很快就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整桌。
怕什么来什么,先上桌的正是生腌血蛤和生腌虾姑(濑尿虾)。
生腌应该是潮汕人最引以为傲的菜色了,通常用酱油、鱼露、料酒、辣椒、蒜头、香菜、麻油等将海鲜腌制,潮汕朋友说,这样能够保留着海鲜最原始的鲜味。
夜晚走在潮汕街头,路边夜粥大排档无一不站满了嗷嗷待哺的食客。大排档桌上一字排开无数铁盆,盆里装满了各式生腌海鲜,血蛤,虾姑,薄壳,膏蟹……应有尽有。食客东指一下西指一下,伙计拿着数个盘子快速从铁盆里把对应的生腌海鲜捞出,快刀斩件,迅速上桌,配上一碗白粥,食客也不顾形象是否优雅,抡起袖子,拿起筷子,快手往碟子里的生腌们伸去,吧唧着嘴就大吃起来。
交己人的生腌没有了潮汕当地大排档的接地气,但多了一分干净和安心。将生腌先冷冻一下,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虾姑上桌的时候,中间的肉还结着冰。等过了一阵子冰慢慢融化了,味道又比先前吃到的更丰富了些。
接着上桌的是卤味拼盘,有鹅肝、脚翅、豆腐等等,味道不功不过,鹅肝也算嫩滑。
白灼鱿鱼仔蘸着芥末酱油,经典搭配。食材新鲜,不会灼得过老。鱿鱼的个头并不算十分大,肉身虽薄,但胜在鲜嫩。交己人的做法是最大程度保留鱿鱼仔的“全尸”,脊骨(那条像塑胶片一样的东西)和头须里的牙都没有去掉。
紧接着是一道“考手艺”的传统潮汕菜——虾枣。交己人的虾枣形状真的很像枣核,跟潮汕当地如同鱼丸一般圆圆的虾枣长得不太一样,一上桌时大家都没认出来是什么,一脸懵逼地看着潮汕朋友。唯独他淡定起筷,暗暗说了一句“这是一道考手艺的菜啊,可惜现在做的人不多……”
虾枣是以虾肉和猪肉为主,配上马蹄、面粉等配料一起做成的,要先蒸后炸,工序略为繁琐。但重点是好吃啊!!!外皮炸至金黄但不会过焦,内里弹牙鲜甜。
配的蘸酱酸酸甜甜很是开胃。我以为那甜甜的酱是蜜糖,但一问之下才知道是金橘油,让虾枣在鲜味之外又多了一层果香,让我记忆尤深。回来查了一查这个金橘油,发现原来是潮汕酱料中的一员猛将。
在潮汕,不同的食物会搭配不同的酱料,比如牛肉丸配沙茶酱,蚝仔烙配鱼露,卤水配蒜蓉醋等等。 这个金橘油名字里虽然有个油字,但其实却一点油都没有。它用金橘汁、白糖和盐一起熬制,如同果酱,配着虾类蘸着吃十分清甜。
鱼面是用黄鱼及马鲛鱼剁成泥搓成面团后切出来的面条,鲜而不腥,并且咬起来弹牙有口感。与切段的韭菜、鸡蛋等一同快炒,鱼面吸饱了韭菜香与酱香,带着镬气热腾腾上桌,好吃!
蚝仔烙的外层煎得金黄酥脆,但我觉得酥脆得有点喧宾夺主了,吃完只记得脆生生很上火的外层,却对底下的蚝仔没什么记忆点了。
另外还点了梅酱蒸午笋,青瓜煮鱼肚,冬菜蒸石头鱼,益母草猪血汤,方鱼炒芥兰,煎杂粿,羔烧双色等等……
一群吃货一起吃饭就是好啊。不必担心初见的尴尬,轻易就能以美食作为所有言语沟通的最佳桥梁;想点的菜色总能一次都点全,还能听听不同人对菜色的意见和评价;还有神奇的是,平日里大家总是每隔五分钟下意识刷刷朋友圈看看信息,聚在一起时反倒整顿饭都几乎没人拿起过手机。
午饭来到尾声,大家兴致勃勃地猜起了饭钱。其中一对来吃饭的夫妇是酱料烹饪届的高手,还带了一罐新做的抹茶牛奶酱让大家伙品尝。抱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吃货之心,大家尝试了抹茶酱配鱿鱼仔、抹茶酱配血蛤等等充满对立感的混搭吃法,说说笑笑,插科打诨地,就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吃饭时光。
正如这家店名“交己人”,吃过以后,大家就是自己人了。
敲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内心只有一个强烈而单纯的想法——希望明天起来,生腌不要在我的肠胃里大闹天宫。
- END -
*本文仅为我个人观点,毫无利益关系,味蕾是很个人的事情,不喜请轻喷。
*因为突然被豆瓣推了这篇文章,很多人留言说这里写到的不完整不全面,所以特别备注一下--文章里提到的食物,全是在餐馆里吃的菜,一顿饭自然是吃不完所有潮汕菜色的。以及我不是潮汕人,纯粹出于对美食的喜爱写下的这篇文章,并不打算在一篇里面像列清单一样全都列出来,还有肠粉啊牛肉火锅啊各种各样好吃的,最爽自然是去潮汕当地吃到爆肚!啊啊啊啊我又想去潮汕吃吃吃了…TAT
其他广州探店小文:
在这家广州的潮汕牛肉火锅店,必须卡着秒来涮肉才鲜嫩
雅苑餐厅,环境负分的富豪粤菜食堂
如果公司饭堂是这样,每天应该都会很温暖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旅人說
公众号ID:travelwonderland
后来在广州好几次吃潮菜,都只敢碰牛肉火锅和熟食,一想到“生腌”二字,胃部总会不自然地小抽搐一番。
因为公众号的缘故结识了一小撮同样爱吃且同在广州的朋友,大家几乎每天都在吃货群里谈吃放毒,但很多人都未曾谋面。某天大家一言不合决定大吃一顿,顺便面基,地址选在了最近被不少老饕提及过的“交己人”潮菜馆。
看来这次,生腌是逃不过的了。
一行人陆陆续续到达餐馆,进门先逐个扫视一番,试图推理出对方究竟是谁。
这是最有趣的过程。没见过面的时候只能依靠对方的文字猜测性格和长相,有时候甚至连性别都会完全弄反。见到本人时,有时瞬间与脑海中勾勒的形象对上号,有时却相距甚远。
来一同吃饭的朋友里,有潮汕当地人,点菜的重任自然交给他们了。余下的人往圆桌上一坐,便等着上菜了。
交己人相较其他潮菜馆,环境算是干净。上菜速度也快,第一道菜还没拍完照,第二第三道已经上桌,很快就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整桌。
怕什么来什么,先上桌的正是生腌血蛤和生腌虾姑(濑尿虾)。
![]() |
生腌血蛤 |
![]() |
生腌虾姑(濑尿虾) |
生腌应该是潮汕人最引以为傲的菜色了,通常用酱油、鱼露、料酒、辣椒、蒜头、香菜、麻油等将海鲜腌制,潮汕朋友说,这样能够保留着海鲜最原始的鲜味。
夜晚走在潮汕街头,路边夜粥大排档无一不站满了嗷嗷待哺的食客。大排档桌上一字排开无数铁盆,盆里装满了各式生腌海鲜,血蛤,虾姑,薄壳,膏蟹……应有尽有。食客东指一下西指一下,伙计拿着数个盘子快速从铁盆里把对应的生腌海鲜捞出,快刀斩件,迅速上桌,配上一碗白粥,食客也不顾形象是否优雅,抡起袖子,拿起筷子,快手往碟子里的生腌们伸去,吧唧着嘴就大吃起来。
交己人的生腌没有了潮汕当地大排档的接地气,但多了一分干净和安心。将生腌先冷冻一下,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虾姑上桌的时候,中间的肉还结着冰。等过了一阵子冰慢慢融化了,味道又比先前吃到的更丰富了些。
![]() |
![]() |
卤水拼盘 |
接着上桌的是卤味拼盘,有鹅肝、脚翅、豆腐等等,味道不功不过,鹅肝也算嫩滑。
![]() |
白灼鱿鱼仔 |
白灼鱿鱼仔蘸着芥末酱油,经典搭配。食材新鲜,不会灼得过老。鱿鱼的个头并不算十分大,肉身虽薄,但胜在鲜嫩。交己人的做法是最大程度保留鱿鱼仔的“全尸”,脊骨(那条像塑胶片一样的东西)和头须里的牙都没有去掉。
![]() |
虾枣 |
紧接着是一道“考手艺”的传统潮汕菜——虾枣。交己人的虾枣形状真的很像枣核,跟潮汕当地如同鱼丸一般圆圆的虾枣长得不太一样,一上桌时大家都没认出来是什么,一脸懵逼地看着潮汕朋友。唯独他淡定起筷,暗暗说了一句“这是一道考手艺的菜啊,可惜现在做的人不多……”
虾枣是以虾肉和猪肉为主,配上马蹄、面粉等配料一起做成的,要先蒸后炸,工序略为繁琐。但重点是好吃啊!!!外皮炸至金黄但不会过焦,内里弹牙鲜甜。
配的蘸酱酸酸甜甜很是开胃。我以为那甜甜的酱是蜜糖,但一问之下才知道是金橘油,让虾枣在鲜味之外又多了一层果香,让我记忆尤深。回来查了一查这个金橘油,发现原来是潮汕酱料中的一员猛将。
在潮汕,不同的食物会搭配不同的酱料,比如牛肉丸配沙茶酱,蚝仔烙配鱼露,卤水配蒜蓉醋等等。 这个金橘油名字里虽然有个油字,但其实却一点油都没有。它用金橘汁、白糖和盐一起熬制,如同果酱,配着虾类蘸着吃十分清甜。
![]() |
韭菜炒鱼面 |
鱼面是用黄鱼及马鲛鱼剁成泥搓成面团后切出来的面条,鲜而不腥,并且咬起来弹牙有口感。与切段的韭菜、鸡蛋等一同快炒,鱼面吸饱了韭菜香与酱香,带着镬气热腾腾上桌,好吃!
![]() |
蚝仔烙 |
蚝仔烙的外层煎得金黄酥脆,但我觉得酥脆得有点喧宾夺主了,吃完只记得脆生生很上火的外层,却对底下的蚝仔没什么记忆点了。
另外还点了梅酱蒸午笋,青瓜煮鱼肚,冬菜蒸石头鱼,益母草猪血汤,方鱼炒芥兰,煎杂粿,羔烧双色等等……
![]() |
青瓜煮鱼肚 |
![]() |
冬菜蒸石头鱼 |
![]() |
各种粿 |
![]() |
羔烧双色 |
![]() |
梅酱蒸午笋 |
一群吃货一起吃饭就是好啊。不必担心初见的尴尬,轻易就能以美食作为所有言语沟通的最佳桥梁;想点的菜色总能一次都点全,还能听听不同人对菜色的意见和评价;还有神奇的是,平日里大家总是每隔五分钟下意识刷刷朋友圈看看信息,聚在一起时反倒整顿饭都几乎没人拿起过手机。
午饭来到尾声,大家兴致勃勃地猜起了饭钱。其中一对来吃饭的夫妇是酱料烹饪届的高手,还带了一罐新做的抹茶牛奶酱让大家伙品尝。抱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吃货之心,大家尝试了抹茶酱配鱿鱼仔、抹茶酱配血蛤等等充满对立感的混搭吃法,说说笑笑,插科打诨地,就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吃饭时光。
正如这家店名“交己人”,吃过以后,大家就是自己人了。
敲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内心只有一个强烈而单纯的想法——希望明天起来,生腌不要在我的肠胃里大闹天宫。
- END -
*本文仅为我个人观点,毫无利益关系,味蕾是很个人的事情,不喜请轻喷。
*因为突然被豆瓣推了这篇文章,很多人留言说这里写到的不完整不全面,所以特别备注一下--文章里提到的食物,全是在餐馆里吃的菜,一顿饭自然是吃不完所有潮汕菜色的。以及我不是潮汕人,纯粹出于对美食的喜爱写下的这篇文章,并不打算在一篇里面像列清单一样全都列出来,还有肠粉啊牛肉火锅啊各种各样好吃的,最爽自然是去潮汕当地吃到爆肚!啊啊啊啊我又想去潮汕吃吃吃了…TAT
其他广州探店小文:
在这家广州的潮汕牛肉火锅店,必须卡着秒来涮肉才鲜嫩
雅苑餐厅,环境负分的富豪粤菜食堂
如果公司饭堂是这样,每天应该都会很温暖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旅人說
公众号ID:travelwonderla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