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让你虚弱的爱情,你更需要努力(顺黑心理咨询)
心理学是一个大杂烩,里面的分支各有各的用处。我要说的是心理咨询常用的那套系统,真的是很low. 公众号Know Yourself好像是几个年轻时差党社工生办的心理学讲习。最近出了一期关于《爱你就周半》的影评,标题竟然是“凡是会让你变虚弱的,都不是真正的爱情”。我勒个嚓,号称专业心理学公众号开始卖鸡汤。再次映证了我的经验:心理咨询处理人际关系都很low.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这个虚假命题就是鸡汤式的。这个世界只有形形色色的两性关系。爱情,是一个诗化概念,其现实本体,要么是激情(性吸引),要么是亲情(稳定关系)。这两个只要出现,就是“真正”。何来虚假的爱情?
所谓虚假,无非是指“不可持续”。本质上讲的是激情与亲情的转化问题。这是HOW,一切HOW问题的答案,都在于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之中。
“凡是让你变虚弱的”,这又是典型的鸡汤概念。变虚弱的“什么”?写不出来就是因为没想清楚。如果填空,凡是让你变虚弱的“两性关系”,或者“性关系”,都不是“真正”的爱情。这当然是个病句。即使主语都是错误。让你变虚弱的关系。“关系”,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具备行为能力。让你虚弱的,是你对面的那个人。
好了,这个标题的真正意思是:让你虚弱的人一定不爱你。这就是说KY文是鸡汤的原因所在。鸡汤警句的核心特点就是,很姑婆。没有事实,没有逻辑。
任何人际关系都是意志博弈的集合,包括两性关系。找这个逻辑,凡是让你虚弱的领导都不是真的领导你,凡是让你虚弱的父母都不是真的养育你。手段与意图是两回事,这是最基本的心理学概念。
语法分析只是侧面映证作者的思路混沌。立场才是此文的low点,也是心理咨询的软肋。这篇文章在教唆“离开让你虚弱的人”。忽然想起老师告诫我们:不会做的题目就别做。如果这是应试教育的目的,我们还买什么教辅,做什么题海。凡是让你虚弱的题目,都不是真正的学习。
知难而退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知识,不需要心理学来传授。我们阅读,我们学习,因为我们想迎难而上,获得美好(劳动致“福”)。研究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行为的驱动规律,就是为了“驾驭”人们的行为。我没有说控制,知己知彼,本质是博弈。
我们来看影评中的电影:“爱你九周半”。伊丽莎白离婚后遇到完美“激情”,但是,对方拒绝把关系拓展到Xing交往以外的领域。作者说“虚弱”,指的是带控制意图的性模式。伊丽莎白遇到的问题需要结构成几个层次。首先,她其实是失恋了。那现在的话说,她爱上了泡友,对方不愿意处现实。其次,对方Xing游戏玩得剧烈,超出伊丽莎白的三观。伊丽莎白要的激情,也就是叶公好龙,不见得有多少天Xing解放的成份。第三,这是个演绎,即,男方在人格模式和两性关系上可能也有控制倾向。但是,这是推断,是“恐惧”而不是现实。
问题清晰多了。举个例子,你在游戏里网恋了个游戏玩家,很有感觉很来电,你想处现实,而对方却只想拉你没日没夜地玩游戏。最终,你失去了乐趣,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他未必对你没渴望,只是你不满现状。多数人会选择离开,因为两点:没有智慧,没有耐心。没有耐心的本质是对方不值得。如果是王思聪,没智商也要磨一磨。
伊丽莎白选择离开,显然是没智商。这样说来也合理。伊丽莎白经营画廊,是个典型的女文青。女文青的特点不就是眼高手低没头脑吗?女文青也是难婚的高发群体。为什么难婚?因为搞得定的看不上,看得上的搞不定。她看上完美情人,可是搞不定。
凡是让你虚弱的,其实是你搞不定。两性关系的本质是权力,虚弱是因为“机无力”,机智的机。跟爱情真不真正没有毛关系。
凡是让你畏惧的,都是你应该学习的。这才是心理咨询的应该有的立场。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这个虚假命题就是鸡汤式的。这个世界只有形形色色的两性关系。爱情,是一个诗化概念,其现实本体,要么是激情(性吸引),要么是亲情(稳定关系)。这两个只要出现,就是“真正”。何来虚假的爱情?
所谓虚假,无非是指“不可持续”。本质上讲的是激情与亲情的转化问题。这是HOW,一切HOW问题的答案,都在于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之中。
“凡是让你变虚弱的”,这又是典型的鸡汤概念。变虚弱的“什么”?写不出来就是因为没想清楚。如果填空,凡是让你变虚弱的“两性关系”,或者“性关系”,都不是“真正”的爱情。这当然是个病句。即使主语都是错误。让你变虚弱的关系。“关系”,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具备行为能力。让你虚弱的,是你对面的那个人。
好了,这个标题的真正意思是:让你虚弱的人一定不爱你。这就是说KY文是鸡汤的原因所在。鸡汤警句的核心特点就是,很姑婆。没有事实,没有逻辑。
任何人际关系都是意志博弈的集合,包括两性关系。找这个逻辑,凡是让你虚弱的领导都不是真的领导你,凡是让你虚弱的父母都不是真的养育你。手段与意图是两回事,这是最基本的心理学概念。
语法分析只是侧面映证作者的思路混沌。立场才是此文的low点,也是心理咨询的软肋。这篇文章在教唆“离开让你虚弱的人”。忽然想起老师告诫我们:不会做的题目就别做。如果这是应试教育的目的,我们还买什么教辅,做什么题海。凡是让你虚弱的题目,都不是真正的学习。
知难而退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知识,不需要心理学来传授。我们阅读,我们学习,因为我们想迎难而上,获得美好(劳动致“福”)。研究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行为的驱动规律,就是为了“驾驭”人们的行为。我没有说控制,知己知彼,本质是博弈。
我们来看影评中的电影:“爱你九周半”。伊丽莎白离婚后遇到完美“激情”,但是,对方拒绝把关系拓展到Xing交往以外的领域。作者说“虚弱”,指的是带控制意图的性模式。伊丽莎白遇到的问题需要结构成几个层次。首先,她其实是失恋了。那现在的话说,她爱上了泡友,对方不愿意处现实。其次,对方Xing游戏玩得剧烈,超出伊丽莎白的三观。伊丽莎白要的激情,也就是叶公好龙,不见得有多少天Xing解放的成份。第三,这是个演绎,即,男方在人格模式和两性关系上可能也有控制倾向。但是,这是推断,是“恐惧”而不是现实。
问题清晰多了。举个例子,你在游戏里网恋了个游戏玩家,很有感觉很来电,你想处现实,而对方却只想拉你没日没夜地玩游戏。最终,你失去了乐趣,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他未必对你没渴望,只是你不满现状。多数人会选择离开,因为两点:没有智慧,没有耐心。没有耐心的本质是对方不值得。如果是王思聪,没智商也要磨一磨。
伊丽莎白选择离开,显然是没智商。这样说来也合理。伊丽莎白经营画廊,是个典型的女文青。女文青的特点不就是眼高手低没头脑吗?女文青也是难婚的高发群体。为什么难婚?因为搞得定的看不上,看得上的搞不定。她看上完美情人,可是搞不定。
凡是让你虚弱的,其实是你搞不定。两性关系的本质是权力,虚弱是因为“机无力”,机智的机。跟爱情真不真正没有毛关系。
凡是让你畏惧的,都是你应该学习的。这才是心理咨询的应该有的立场。
-
月见南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30 12: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