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家之荷韵:齐白石、张大千谁更胜一筹?
![]() |
荷花出水,
红盖碧裳,风姿绰约;
在古人眼里,
荷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高雅,
难怪又称“荷华”“芙蕖”“水芙蓉”。
荷花,一直是文人雅客的“座上宾”,正如所有花鸟画家喜欢画荷。虽然是同一个对象,在不同名家的手下,又会产生出强烈的不同风格和品质。到底谁的荷花更胜一筹呢!
![]() |
↑↑杨建屏荷花作品。国画大师杨建屏尤长于画荷花,其着墨浓淡有致线条明快潇洒生动,人称“杨荷花”。尝题句于荷花图:“一朵花,一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沿江各省都知道杨建屏的名气,前来乞书画者不绝于道,时谚云:“家无杨荷花,必是俗人家。”成都二仙庵(今青羊宫)道长闻建屏大名,重金邀往绘巨幅荷花图悬于客堂。众道士说,早上观看堂上荷花,似欲迎风起舞,栩栩如生。
陈虔安《题杨建屏荷花二首》有云:“满纸荷花不染尘,不浓不淡有丰神,旁题数字真风雅,笑笑千秋一老人。桂湖家世旧传薪,的是风流蕴藉人,八十老翁犹笔健,写来荷叶倍精神。”
![]() |
↑↑齐白石荷花作品。在吸取八大山人遗迹吴昌硕笔墨精神的基础上,自创了“红花墨叶”画荷法:用饱满的洋红直接泼写荷花,衬以黑乎乎的浓墨叶和用焦墨写就得荷耿,在红黑、浓淡、干湿的对比变化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浓郁的民间审美趣味,传达了强烈的生命勃发意识。齐白石之画一扫传统文人画的荒寒之气,生机盎然,具有烂漫的情趣。
![]() |
↑↑潘天寿荷花作品。潘天寿先生画荷往往:墨叶块面大笔挥搽,硕叶如盖,笔速较快,笔似斧劈,胆魄惊。荷花亭亭净植,娇艳欲滴,期望神强。荷柄水草 如长枪大戟,穿插有致,坚如铁铸,壁垒森严,使人望之生畏。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
![]() |
↑↑张大千《荷花图》,水墨纸本,长120厘米,宽62厘米。整幅画,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只见两片卓然飘逸的巨型荷叶,在晨风的吹拂下,傲然地随风舒展着筋骨,而荷叶疏影中一朵高雅洁白的荷花已悄然绽放;两枝白嫩无瑕的荷花腾空而出,花蕾中正孕育着灵动鲜活的生命,含苞待放。
【资料参照】====================
启鸿艺术网:http://www.qihong.com/
启鸿艺术网独家专题:http://www.qihong.com/zhuanti/list/all.html
【水墨荷韵】书画专题:http://www.qihong.com/zhuanti/shuimohey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