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视听语言》教学文件
《动画视听语言》教学简介
本课程是学习动画前期导演的艺术和技术手段的课程,为将来小规模制作动画提供必要的导演技能。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电影特定的表达语言,学习运用电影语言进行动画的镜头设计,从而去讲述故事、表达思想、表现情感。本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视听语言的理论内容,还要让学生运用在短片创作中。在学生还没有掌握动画的制作技能之前,可以运用拍摄和剪辑练习来掌握和运用视听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以学生能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短片创作为检测标准。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动画概论、影视后期制作软件,为课程中涉及到的剪辑实践练 习提供必要的软件支持。后续课程为动画分镜设计。本课程对动画分镜设计起到了基础建设作用,是进行动画短片创作的关键课程之一。
本课程启发学生思维转变,避免知识灌输式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提供经典的动画片片断和动画分镜让学生学习。还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法,多进行剪辑和拍摄的实践。在指导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电影视听语言的概念;然后介绍影视语言的内容;接着让学生运用影视语言的规则,使用后期软件进行剪辑实践,并能创作简单的微电影。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带入分镜头台本绘制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绘制分镜头台本的能力。
《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450490
课程名称:动画视听语言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4(理论学时:50实践学时:1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归属:艺术与体育类
开课部门:美术学院动画系 建议修读学期:第4学期
适用对象:动画专业
课程概况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学习动画前期导演的艺术和技术手段的课程,为将来小规模制作动画提供必要的导演技能。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电影特定的表达语言,学习运用电影语言进行动画的镜头设计,从而去讲述故事、表达思想、表现情感。本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视听语言的理论内容,还要让学生运用在短片创作中。在学生还没有掌握动画的制作技能之前,可以运用拍摄和剪辑练习来掌握和运用视听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以学生能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短片创作为检测标准。
课程地位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动画概论、影视后期制作软件,为课程中涉及到的剪辑实践练 习提供必要的软件支持。后续课程为动画分镜设计。本课程对动画分镜设计起到了基础建设作用,是进行动画短片创作的关键课程之一。
教学方法
本课程启发学生思维转变,避免知识灌输式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提供经典的动画片片断和动画分镜让学生学习。还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法,多进行剪辑和拍摄的实践。在指导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电影视听语言的概念;然后介绍影视语言的内容;接着让学生运用影视语言的规则,使用后期软件进行剪辑实践,并能创作简单的微电影。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带入分镜头台本绘制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绘制分镜头台本的能力。
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合计
理论学时数 4 6 4 4 4 4 6 3 3 4 4 4 50
实践学时数 0 0 0 4 0 0 0 3 3 0 4 0 14
合计 4 6 4 8 4 4 6 6 6 4 8 4 64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 课程概述 (4课时)
重点:课程内容的介绍、镜头的概念
难点:组成电影视听语言的局部结构
(一)课程概述(了解)
1. 课程目标与学习成果课程概述
2. 课程内容与评价
(二)视听语言概述(理解)
1. 认识“分镜头剧本”
2. 认识“组成电影视听语言的局部结构”
二、 镜头的画面(6课时)
重点:景别、角度
难点:如何运用景别和角度
(一)景别(掌握)
(二)角度(掌握)
(三)视点(掌握)
三、影片分析《罗拉快跑》(4课时)
重点:段落解读
难点:结构、蒙太奇的运用
(一)剧情、背景、主题(理解)
(二)人物解读(理解)
(三)结构分析(理解)
(四)段落读解(理解)
(五)音乐(理解)
(六)色彩(理解)
(七)总结(理解)
四、声音与节奏(8课时)
重点:节奏与电影节奏
难点:电影节奏分析
(一)电影声音的语言(了解)
(二)电影声音中的音响(理解)
(三)电影声音的音乐(理解)
(四)节奏与电影节奏(掌握)
(五)电影节奏分析(掌握)
(六)作业:《鹊贼》节奏剪辑(应用)
五、光(4课时)
重点:布光的实际操作
难点:光在电影中的具体作用
(一)照明光的种类(了解)
(二)布光的实际操作 (掌握)
(三)光在电影中的具体作用(掌握)
六、影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4课时)
重点:光的分析
难点:段落解读
(一)背景、导演(了解)
(二)主题与风格(理解)
(三)结构分析(理解)
(四)段落解读(理解)
(五)视听方案(理解)
(六)光的分析(掌握)
七、镜头的运动(6课时)
重点:摄影机运动的方式
难点:摄影机运动的运用
(一)摄影机运动(掌握)
(二)焦距和焦点(掌握)
八、转场(6课时)
重点:无技巧转场的理解
难点:无技巧转场的运用
(一)什么是转场(理解)
(二)转场技巧的方法两大类(掌握)
1. 技巧转场
2. 无技巧转场
(三)作业:转场拍摄剪辑(应用)
九、轴线(6课时)
重点:双人对话场面
难点:双人对话场面的运用
(一)轴线的定义(了解)
(二)关系轴线(理解)
(三)双人对话场面(掌握)
(四)三人对话(掌握)
(五)课堂练习:对话场面分镜绘制(应用)
十、长镜头与蒙太奇(4课时)
重点:蒙太奇
难点:两种创作方法之比较
(一)世界电影创作有两大体系(理解)
(二)蒙太奇(掌握)
(三)三个人物(理解)
(四)两种创作方法之比较(掌握)
十一、大耍一次蒙太奇(8课时)
重点:剪辑的再创造
难点:剪辑的功能
(一)库里肖夫效应(理解)
(二)讨论:演员的表演重要还是剪辑重要(理解)
(三)“创造解剖”(理解)
(四)剪辑的三个主要功能(理解)
(五)考试作业:蒙太奇训练(应用)
十二、杂耍·蒙太奇(4课时)
重点:蒙太奇作业放片与评价
难点:评价
(一)放片会(应用)
(二)评价与总结(理解)
实践环节内容及要求
(此部分实践环节为课程内实验,若没有则不用保留)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分组人数 实验室名称 主要实验设备
1 《鹊贼》节奏剪辑 4 应用 1 教室 电脑
2 转场拍摄剪辑 3 应用 1 教室 电脑、摄像机(照相机)
3 对话场面分镜绘制 3 应用 1 教室 分镜纸、笔
4 蒙太奇训练 4 应用 4 教室 电脑、摄像机(照相机)
1 《鹊贼》节奏剪辑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在于初步体验剪辑的节奏韵律。要求使用指定的音乐《鹊贼》片段,自行拍摄或者选择视频,用剪辑的镜头组接与音乐节奏韵律进行配合,出产有节奏韵律的剪辑短片。
主要实验方法
案例学习、软件操作
2 转场拍摄剪辑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在于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无技巧转场的含义。要求在预先设想完整的情况下拍摄镜头,并剪辑组接成为一段影像,在其中体现至少5个无技巧转场。不对故事情节做要求。
主要实验方法
案例学习、拍摄操作、软件操作
3 对话场面分镜绘制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在于进一步理解轴线规律在对话场面中的运用。要求画一段分镜,表现指定的一段故事情节。在对话场面的镜头设置中要体现轴线规律。
主要实验方法
案例学习、绘制操作
4 蒙太奇训练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在于通过蒙太奇的短片拍摄,进一步理解蒙太奇剪辑的含义。要求分组拍摄视频、通过剪辑成为短片,在短片中体现蒙太奇剪辑的技巧。故事情节不做要求。
主要实验方法
案例学习、 案例学习、拍摄操作、软件操作
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考试)
考核形式(作品)
成绩评定
百分制。
考勤10%,工作笔记WORKBOOK 30%, 实践练习40%,最后考试作品20%
教学材料
教材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作者:孙立,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7-01 ,ISBN: 9787502764265。
主要参考资料
《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作者: 李稚田,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31 ,ISBN:9787303075089。
《动画视听语言》教学日历
周次 日期 周学时 讲课内容 实验内容 作业练习 迟到/缺席人数 教学意见反映 备注
1 周一 4 电影简史(学时4)
1.1电影的发明
1.2早期电影的状态
1.3电影成为电影艺术
1.4蒙太奇和长镜头
1.5新浪潮 无 总结世界电影发展史,以表格形式上交,其中包含:时代、国家、导演、代表作、流派 需要投影仪
2 周一 4 2.动画导演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流程(学时4)
2.1动画制作概论
2.2动画工作流程
2.3动画流程控制 无 无 需要投影仪
3 周一 4 3.电影语言的语法1蒙太奇(学时4)
3.1叙事蒙太奇的运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连续蒙太奇)
3.2表现蒙太奇的运用(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
3.3理性蒙太奇的运用(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 无 使用蒙太奇手法绘制漫画四页 需要投影仪
4 周一 4 4.电影语言的语法2长镜头(学时4)
4.1固定长镜头
4.2景深长镜头
4.3运动长镜头 无 使用机位调动图,绘制拍摄导演工作图 需要投影仪
5 周一 4 5.关于故事:叙事学概论(学时4)
5.1叙事学概论
5.2同样的主体,不同的讲故事方式(含讲故事的节奏) 无 无 需要投影仪
6 周一 4 6.关于人物:人物的设计和刻画(学时4)
6.1案例分析:小说人物舞台化(《水浒传》)
6.2案例分析:文学剧本表演化(刘立福之《聊斋志异》) 无 无 需要投影仪
7 周一 4 7.案例分析1:新好莱坞电影(学时4)
7.1新好莱坞电影简介
7.2新好莱坞电影所产生的背景
7.3新好莱坞电影时期的电影创作
无 无 需要投影仪
8 周一 4 8.实践项目一(学时4)
8.1实践项目名称:依据文学作品改编导演剧本
8.2课堂讨论 无 需要投影仪
9 周一 4 9.实践项目二(学时8)
9.1实践项目名称:导演剧本的细化
9.2课堂讨论
10 周一 4
11 周一 4 10.实践项目三(学时4)
10.1实践项目名称:导演剧本图示化
10.2课堂讨论
12 周一 4 作业讲评(学时4)
1、作业展示
2、讲评作业 无 无 需要投影仪
本课程是学习动画前期导演的艺术和技术手段的课程,为将来小规模制作动画提供必要的导演技能。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电影特定的表达语言,学习运用电影语言进行动画的镜头设计,从而去讲述故事、表达思想、表现情感。本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视听语言的理论内容,还要让学生运用在短片创作中。在学生还没有掌握动画的制作技能之前,可以运用拍摄和剪辑练习来掌握和运用视听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以学生能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短片创作为检测标准。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动画概论、影视后期制作软件,为课程中涉及到的剪辑实践练 习提供必要的软件支持。后续课程为动画分镜设计。本课程对动画分镜设计起到了基础建设作用,是进行动画短片创作的关键课程之一。
本课程启发学生思维转变,避免知识灌输式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提供经典的动画片片断和动画分镜让学生学习。还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法,多进行剪辑和拍摄的实践。在指导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电影视听语言的概念;然后介绍影视语言的内容;接着让学生运用影视语言的规则,使用后期软件进行剪辑实践,并能创作简单的微电影。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带入分镜头台本绘制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绘制分镜头台本的能力。
《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450490
课程名称:动画视听语言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4(理论学时:50实践学时:1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归属:艺术与体育类
开课部门:美术学院动画系 建议修读学期:第4学期
适用对象:动画专业
课程概况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学习动画前期导演的艺术和技术手段的课程,为将来小规模制作动画提供必要的导演技能。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电影特定的表达语言,学习运用电影语言进行动画的镜头设计,从而去讲述故事、表达思想、表现情感。本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视听语言的理论内容,还要让学生运用在短片创作中。在学生还没有掌握动画的制作技能之前,可以运用拍摄和剪辑练习来掌握和运用视听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以学生能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短片创作为检测标准。
课程地位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动画概论、影视后期制作软件,为课程中涉及到的剪辑实践练 习提供必要的软件支持。后续课程为动画分镜设计。本课程对动画分镜设计起到了基础建设作用,是进行动画短片创作的关键课程之一。
教学方法
本课程启发学生思维转变,避免知识灌输式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提供经典的动画片片断和动画分镜让学生学习。还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法,多进行剪辑和拍摄的实践。在指导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电影视听语言的概念;然后介绍影视语言的内容;接着让学生运用影视语言的规则,使用后期软件进行剪辑实践,并能创作简单的微电影。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带入分镜头台本绘制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绘制分镜头台本的能力。
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合计
理论学时数 4 6 4 4 4 4 6 3 3 4 4 4 50
实践学时数 0 0 0 4 0 0 0 3 3 0 4 0 14
合计 4 6 4 8 4 4 6 6 6 4 8 4 64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 课程概述 (4课时)
重点:课程内容的介绍、镜头的概念
难点:组成电影视听语言的局部结构
(一)课程概述(了解)
1. 课程目标与学习成果课程概述
2. 课程内容与评价
(二)视听语言概述(理解)
1. 认识“分镜头剧本”
2. 认识“组成电影视听语言的局部结构”
二、 镜头的画面(6课时)
重点:景别、角度
难点:如何运用景别和角度
(一)景别(掌握)
(二)角度(掌握)
(三)视点(掌握)
三、影片分析《罗拉快跑》(4课时)
重点:段落解读
难点:结构、蒙太奇的运用
(一)剧情、背景、主题(理解)
(二)人物解读(理解)
(三)结构分析(理解)
(四)段落读解(理解)
(五)音乐(理解)
(六)色彩(理解)
(七)总结(理解)
四、声音与节奏(8课时)
重点:节奏与电影节奏
难点:电影节奏分析
(一)电影声音的语言(了解)
(二)电影声音中的音响(理解)
(三)电影声音的音乐(理解)
(四)节奏与电影节奏(掌握)
(五)电影节奏分析(掌握)
(六)作业:《鹊贼》节奏剪辑(应用)
五、光(4课时)
重点:布光的实际操作
难点:光在电影中的具体作用
(一)照明光的种类(了解)
(二)布光的实际操作 (掌握)
(三)光在电影中的具体作用(掌握)
六、影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4课时)
重点:光的分析
难点:段落解读
(一)背景、导演(了解)
(二)主题与风格(理解)
(三)结构分析(理解)
(四)段落解读(理解)
(五)视听方案(理解)
(六)光的分析(掌握)
七、镜头的运动(6课时)
重点:摄影机运动的方式
难点:摄影机运动的运用
(一)摄影机运动(掌握)
(二)焦距和焦点(掌握)
八、转场(6课时)
重点:无技巧转场的理解
难点:无技巧转场的运用
(一)什么是转场(理解)
(二)转场技巧的方法两大类(掌握)
1. 技巧转场
2. 无技巧转场
(三)作业:转场拍摄剪辑(应用)
九、轴线(6课时)
重点:双人对话场面
难点:双人对话场面的运用
(一)轴线的定义(了解)
(二)关系轴线(理解)
(三)双人对话场面(掌握)
(四)三人对话(掌握)
(五)课堂练习:对话场面分镜绘制(应用)
十、长镜头与蒙太奇(4课时)
重点:蒙太奇
难点:两种创作方法之比较
(一)世界电影创作有两大体系(理解)
(二)蒙太奇(掌握)
(三)三个人物(理解)
(四)两种创作方法之比较(掌握)
十一、大耍一次蒙太奇(8课时)
重点:剪辑的再创造
难点:剪辑的功能
(一)库里肖夫效应(理解)
(二)讨论:演员的表演重要还是剪辑重要(理解)
(三)“创造解剖”(理解)
(四)剪辑的三个主要功能(理解)
(五)考试作业:蒙太奇训练(应用)
十二、杂耍·蒙太奇(4课时)
重点:蒙太奇作业放片与评价
难点:评价
(一)放片会(应用)
(二)评价与总结(理解)
实践环节内容及要求
(此部分实践环节为课程内实验,若没有则不用保留)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分组人数 实验室名称 主要实验设备
1 《鹊贼》节奏剪辑 4 应用 1 教室 电脑
2 转场拍摄剪辑 3 应用 1 教室 电脑、摄像机(照相机)
3 对话场面分镜绘制 3 应用 1 教室 分镜纸、笔
4 蒙太奇训练 4 应用 4 教室 电脑、摄像机(照相机)
1 《鹊贼》节奏剪辑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在于初步体验剪辑的节奏韵律。要求使用指定的音乐《鹊贼》片段,自行拍摄或者选择视频,用剪辑的镜头组接与音乐节奏韵律进行配合,出产有节奏韵律的剪辑短片。
主要实验方法
案例学习、软件操作
2 转场拍摄剪辑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在于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无技巧转场的含义。要求在预先设想完整的情况下拍摄镜头,并剪辑组接成为一段影像,在其中体现至少5个无技巧转场。不对故事情节做要求。
主要实验方法
案例学习、拍摄操作、软件操作
3 对话场面分镜绘制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在于进一步理解轴线规律在对话场面中的运用。要求画一段分镜,表现指定的一段故事情节。在对话场面的镜头设置中要体现轴线规律。
主要实验方法
案例学习、绘制操作
4 蒙太奇训练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在于通过蒙太奇的短片拍摄,进一步理解蒙太奇剪辑的含义。要求分组拍摄视频、通过剪辑成为短片,在短片中体现蒙太奇剪辑的技巧。故事情节不做要求。
主要实验方法
案例学习、 案例学习、拍摄操作、软件操作
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考试)
考核形式(作品)
成绩评定
百分制。
考勤10%,工作笔记WORKBOOK 30%, 实践练习40%,最后考试作品20%
教学材料
教材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作者:孙立,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7-01 ,ISBN: 9787502764265。
主要参考资料
《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作者: 李稚田,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31 ,ISBN:9787303075089。
《动画视听语言》教学日历
周次 日期 周学时 讲课内容 实验内容 作业练习 迟到/缺席人数 教学意见反映 备注
1 周一 4 电影简史(学时4)
1.1电影的发明
1.2早期电影的状态
1.3电影成为电影艺术
1.4蒙太奇和长镜头
1.5新浪潮 无 总结世界电影发展史,以表格形式上交,其中包含:时代、国家、导演、代表作、流派 需要投影仪
2 周一 4 2.动画导演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流程(学时4)
2.1动画制作概论
2.2动画工作流程
2.3动画流程控制 无 无 需要投影仪
3 周一 4 3.电影语言的语法1蒙太奇(学时4)
3.1叙事蒙太奇的运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连续蒙太奇)
3.2表现蒙太奇的运用(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
3.3理性蒙太奇的运用(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 无 使用蒙太奇手法绘制漫画四页 需要投影仪
4 周一 4 4.电影语言的语法2长镜头(学时4)
4.1固定长镜头
4.2景深长镜头
4.3运动长镜头 无 使用机位调动图,绘制拍摄导演工作图 需要投影仪
5 周一 4 5.关于故事:叙事学概论(学时4)
5.1叙事学概论
5.2同样的主体,不同的讲故事方式(含讲故事的节奏) 无 无 需要投影仪
6 周一 4 6.关于人物:人物的设计和刻画(学时4)
6.1案例分析:小说人物舞台化(《水浒传》)
6.2案例分析:文学剧本表演化(刘立福之《聊斋志异》) 无 无 需要投影仪
7 周一 4 7.案例分析1:新好莱坞电影(学时4)
7.1新好莱坞电影简介
7.2新好莱坞电影所产生的背景
7.3新好莱坞电影时期的电影创作
无 无 需要投影仪
8 周一 4 8.实践项目一(学时4)
8.1实践项目名称:依据文学作品改编导演剧本
8.2课堂讨论 无 需要投影仪
9 周一 4 9.实践项目二(学时8)
9.1实践项目名称:导演剧本的细化
9.2课堂讨论
10 周一 4
11 周一 4 10.实践项目三(学时4)
10.1实践项目名称:导演剧本图示化
10.2课堂讨论
12 周一 4 作业讲评(学时4)
1、作业展示
2、讲评作业 无 无 需要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