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街--美食的流光飞舞
![]() |
簋(gui)街,其实俗称应该是鬼街。我多年模糊的印象里总觉得那里应该是祭祀的街道,充满了阴郁的哥特式色彩,有着《威廉古堡》里唱的那种爬满藤蔓植物的古城墙,有古树有昏鸦。 直到后来无意间的闯入,看到满大街餐饮和酒楼才知道鬼街原来无关鬼怪,只关美食。
“人人皆啖小龙虾,夜夜欢歌到凌晨”在无数大红灯笼排满的东直门内街,这里的繁华可见一斑。几经风雨后的簋街,尽管直到今天还有人为它是否已经成为昨日黄花而争论不休,它都依然仿佛一朵在城市深处铿锵绽放的夜玫瑰,散发着暧昧却让人迷醉的光芒,那种感受,是在人声鼎沸里窝居一角大快朵颐的幸福感。
印象之中总要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与朋友穿梭在这里漫长的时光遂道,随风招摇的红色无处不在,映衬下的这一片温柔的夜色时常让人流连忘返。当然伴随着的是街道两旁的吆喝声与那些从店面之中传来的充满诱惑的香味。仿佛你随时候可能钻进某一个仿古牌楼的店面之中叫上几瓶啤酒和火锅畅饮豪吃。但是你又不想舍弃这眼前更多的繁荣,总觉得下一处应该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有时候眼花缭乱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你又总觉得自己错过了最佳的一处。于是又沿途返回,直到走累了匆忙钻入一间才能心神安定。然后便在泛着黄晕的灯光下,三分困意、三分微醺。满屋子泛着油光的残羹和俗艳的桌布都让人豪情顿涨,俗世的欢愉总让人没有羁绊,更不用提撕扯着麻辣龙虾、满嘴油光后的豁得出去。
夜生活的流光飞舞,美食酣畅淋漓的记忆,在这里竟妖艳得如同那些随风摇曳的大红灯笼。。。
----------------------------------------------------------------------
"簋",为我国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在商、周时代的宴席中,它与鼎相配,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天子为九鼎八簋,以下为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以食器名街,使于20世纪90年代末。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