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的三个纪念专号
上个世界二十年代末,在北京曾经诞生过一份名曰《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专业期刊,它是由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编辑部编辑。创刊于1928年5月,最初名为《北京图书馆月刊》,从第一卷第五号起,更名为《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这是因为当时北京图书馆被改名为北海图书馆。出刊至三卷六号,因北海图书馆又与北平图书馆合并,改组为国立北平图书馆,该刊自第四卷一号起随之改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到1937年2月,出刊到十一卷一号时,因日寇侵华而被迫停刊。该刊在当时国内同类刊物中可谓佼佼者,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时至今日,它所刊载的许多文章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在近十年的创办过程中,一共出版了三次专号,一是第二卷二、三号合刊的《永乐大典专号》,二是第四卷三、四号合刊的《西夏文专号》,三是第七卷三、四号合刊的《圆明园专号》。这些专号都是根据该馆的收藏的实物所编,内容详内准确,实为不可多得之文献。
明代的《永乐大典》,自问世以来,便命运多舛,历尽世事沧桑,至十九世纪初,留存在人世间的已寥寥无几,该馆在搜集整理《永乐大典》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在财力并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仍斥巨资在社会上广泛收购征集,并在此基础上编印了一期《国立北平国书馆馆刊·永乐大典》专号,其中所收的论文有孙壮的《永乐大典考》,袁同礼的《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赵万里的《永乐大典内辑出之佚书目》、《记永乐大典之戏曲》和《馆藏永乐大典提要》。
西夏文经是北京图书馆于1929年在甘肃所购得,凡百余册,可称为稀世瑰宝,另有元写本佛曲一册,尤为宝贵,所以决定出专号,作为纪念。文章有王静如的《西夏文专号引论》,向达的《俄人黑水访古所得记》,罗神苌的《宋史西夏国传集注》和《西夏赎经记》,周一良译的《西夏语译大藏经考》,苏俄聂历山的《西夏语研究小史》。目录有《馆藏西夏文经典目录》、《馆藏经典杂录目录》、《各家藏西夏文书籍目录略记》、《亚西亚博物馆西夏书籍目录》等,此外还有释文二十二篇。
1930年北京图书馆购得样式雷的材料,内有雷氏圆明园工程模型、圆明园工程则例、圆明园全图、长春图工程作法等,又于1931年购得圆明园中路地图一大张,小图二十张等。面对这些国宝级文物,该馆决定为此再编辑一期纪念专号,这期专号有圆明园长春园插图十五幅。文章有贺昌群译《郎世宁传》,欧阳采薇译的《西书所记圆明园中这西洋楼》五篇和《西书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八篇。金劝所编《馆藏样式雷旧藏圆明园及内庭陵寝府第图籍分类目录》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立北京图书馆馆刊》早已湮没在时间的深处,知道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它的三个专号更是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文献,故特为此文,略作介绍。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在近十年的创办过程中,一共出版了三次专号,一是第二卷二、三号合刊的《永乐大典专号》,二是第四卷三、四号合刊的《西夏文专号》,三是第七卷三、四号合刊的《圆明园专号》。这些专号都是根据该馆的收藏的实物所编,内容详内准确,实为不可多得之文献。
明代的《永乐大典》,自问世以来,便命运多舛,历尽世事沧桑,至十九世纪初,留存在人世间的已寥寥无几,该馆在搜集整理《永乐大典》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在财力并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仍斥巨资在社会上广泛收购征集,并在此基础上编印了一期《国立北平国书馆馆刊·永乐大典》专号,其中所收的论文有孙壮的《永乐大典考》,袁同礼的《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赵万里的《永乐大典内辑出之佚书目》、《记永乐大典之戏曲》和《馆藏永乐大典提要》。
西夏文经是北京图书馆于1929年在甘肃所购得,凡百余册,可称为稀世瑰宝,另有元写本佛曲一册,尤为宝贵,所以决定出专号,作为纪念。文章有王静如的《西夏文专号引论》,向达的《俄人黑水访古所得记》,罗神苌的《宋史西夏国传集注》和《西夏赎经记》,周一良译的《西夏语译大藏经考》,苏俄聂历山的《西夏语研究小史》。目录有《馆藏西夏文经典目录》、《馆藏经典杂录目录》、《各家藏西夏文书籍目录略记》、《亚西亚博物馆西夏书籍目录》等,此外还有释文二十二篇。
1930年北京图书馆购得样式雷的材料,内有雷氏圆明园工程模型、圆明园工程则例、圆明园全图、长春图工程作法等,又于1931年购得圆明园中路地图一大张,小图二十张等。面对这些国宝级文物,该馆决定为此再编辑一期纪念专号,这期专号有圆明园长春园插图十五幅。文章有贺昌群译《郎世宁传》,欧阳采薇译的《西书所记圆明园中这西洋楼》五篇和《西书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八篇。金劝所编《馆藏样式雷旧藏圆明园及内庭陵寝府第图籍分类目录》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立北京图书馆馆刊》早已湮没在时间的深处,知道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它的三个专号更是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文献,故特为此文,略作介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