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天堂之墙——安纳普尔纳大环线
从安纳普尔那环线徒步回来快两年了,写这篇游记是一是分享,二是回忆。在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里待久了会对另一种眼界的风景有迷一样的向往。 尼泊尔是我在前年10月底临时决定去的,本来只想在西藏转完山就打道回府了。然而在阿里瞻仰完雄伟的雪山以后,就有了去尼泊尔徒步的想法。我对尼泊尔的人文和宗教文化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来一趟总归也是要去转转的。这里是几张杜巴广场和斯瓦扬布寺(猴庙)的照片 杜巴广场


猴庙

在加德满都闲逛两天就坐巴士到了博卡拉开始徒步之行的计划了。从博卡拉到加德满都的巴士在价格在700尼币左右,在泰米尔区的旅店和旅行社都有销售。巴士很好找,路程算上堵车的时间大概7,8小时。巴士不算干净尤其靠背的头巾估计从来不洗。有钱豪们也可以包一辆jeep,但是期望值不能过高,这几张是博卡拉的照片。 手机配合望远镜拍的鹰,鹰是我最喜欢的鸟类。

拍摄工具

在费瓦湖边坐了一下午

博卡拉的🐶都比较悠闲发一两有代表性的


滑翔伞鸟瞰费瓦湖


接下来就要直奔主题了,就是安纳普尔纳环线徒步的准备。首先来说下装备,地图必备(博卡拉很容易买到),冲锋衣裤必备,登山杖必备(最好2根),墨镜必备,防寒保暖衣物必备。这条环线整个海拔是400-5400-800的走势所以装备必须认真准备。帐篷不是必备的,因为沿途的小村子比较多客栈也很有特色。办理登山证的问题,到博卡拉问一下ACPC办公室当地人都知道在哪里,注意TIMS+ACPC两证缺一不可,不请背夫向导好像是4000尼币,请背夫和向导是2000尼币(这是当地政府为了促进就业),背夫一天是10刀,向导一天是15刀,我当然没有钱请,所以只能单枪匹马。

这是我的登山证大概就是这个样子,长的太难看,所以照片就切去装备登山证搞定以后,就准备出发了。还是买一张BUS票(反正尼泊尔的小飞机我是不敢坐的:grin:因为我胆小)。BUS票买到BESI SAHAR好像是400尼左右。又是几小时颠簸,尼泊尔的路你真的连吐槽都不想。第一天我就在BESI SAHAR住下了,一个房间好像是600。 这是第一晚住的小旅馆。

第二天我从BESI SAHAR,坐了2小时BUS到Bhulbhule开始了大环线徒步,(Bhulbhule当地人的英文发音好像是“布鲁布鲁” 起点海拔840,得穿短袖

哈哈,对我充满了好奇的小狗,要不是背包重我会拐走它。

中午休息的小旅馆(沿途小茶馆小旅馆特别多点杯咖啡或者柠檬茶休息一会比较好)

吊桥

下午的风景平淡无奇也没什么特色。走小路的时候尤其注意从山上流下的溪水,有些溪水把路上的石头冲的非常光滑,登山靴踩上去的时候非常容易滑倒。离第一天休息的地方还差几公里的时候我就滑了一下,幸亏有登山杖没摔倒但是右脚背韧带拉伤了。当天晚上疼的都走不了路,当时觉得可能会在SYANGE休息两天。 好奇的小羊羔,进山两天没什么肉吃。并不觉得可爱,因为我满眼都是羊排



在SYANGE休息一晚以后,脚背好了不少,徒步照原计划进行。第二天从SYANGE(海拔1300左右)到TAL(海拔1700) 路程10多公里。TAL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不赶时间可以多住两天。 随着海拔的上升水和食物会越来越贵,第一天路过村子瓶装水最贵才50,以后会慢慢涨价。 第二天的瀑布,照片不能拍出那种美丽的感觉。

尼泊尔人民个个都是园艺高手

我在Tal住的地方折合人民币6元多,很便宜也很干净

我的地图(我喜欢纸质地图,有点船长的意思)

第3天我走了两天的路程直接从TAL(海拔1700)走到CHAME(海拔2670),因为觉得CHAME是个大镇子所以坚持想走到CHAME,从早上7点走到晚上8点多,这一天遇见了韩国大叔,日本老爷子,瑞士小伙,还遇见了鲜有的中国小伙,更值得高兴的是遇见了美丽的日落。 瑞士小伙

山涧

路

日落

因为过于执着我在山里靠头灯摸索走了2小时夜路,然而CHAME并不是想象中的大镇子,到达CHAME以后没有找到相对满意的住宿,房间潮湿阴冷。当时很后悔没有在DANAKU住下来好好欣赏日落。 第四天路程从CHAME(海拔2670)走到LOWER PISANG(海拔3200)随着海拔上升气候开始变化,植物也从阔叶变为针叶林。 天堂之墙雪山

守望天堂之墙

松树林

崖

第五天从LOWER PISANG(海拔3200)到MANANG(海拔3540)。MANANG确实是个大镇子几乎所有走ACT大环线的人都在此修整一天适应高山气候准备翻越海拔5413米的Dajiong Paldip雪山垭口。我在旅馆闲聊认识了一位当地向导,第6天我们一起去了附近的冰川和冰湖。 海拔越高生命越荒芜,能生存下来的物种也越坚韧。


我和尼泊尔小伙
冰川
对峙

第七天路程从MANANG(海拔3540)到Thorung Phedi(海拔4450)这儿是离海拔5413米的Dajiong Paldip雪山垭口,最近的住宿点。在这个海拔旅馆老板大多是藏族人(尼泊尔有10%的藏族)。我到此处的时候这里已经住进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户外爱好者。住宿费用还是比较便宜400尼左右一间,食物较贵。因为高海拔地区晚上比较寒冷,想走这条线的朋友建议带羽绒或者抓绒睡袋。 在寒冷的山谷中守候主人劳作的小狗,我一直觉得“有时候人和人的差别,大于人和动物的差别”这句话是对的。

大概是注意滑坡落石区的意思

狭路相逢(牦牛其实是特别胆小的动物)

我在Thorung Phedi喝了两瓶啤酒大概在这个海拔只有少数人愿意喝酒,就连俄国小伙伴也拒绝了我的啤酒:grin:,我只是觉得喝一些好入睡而已。这天晚餐我遇见了3个韩国人,互相比较兴奋因为这条线上黄种人的脸孔比较少。聊天得知他们准备第二天四点起床翻山,我还是照原计划睡到7点30起。 法国朋友拒绝我的啤酒他说他头疼

韩国姑娘秀敏(说我像前男友)
第八天凌晨三点多点我依稀听见韩国小伙伴们的声音,他们早早出发了。等我7点30起床洗漱早饭完毕,旅馆里已经没什么人了,选择今天出发的伙伴走的都很早。今天的路程在十小时以上,翻越5413米的Dajiong Paldip垭口,到达Ranipauwa(海拔3700)。今天的路程是ACT环线上最艰难的一段,上雪山以后只在垭口有一处补给点,能喝到热开水而已,必须带午餐和高热量的食物(保温水壶也是必须的)。我之前攀登过其他一些更高的雪山,但那天翻Dajiong Paldip垭口还是有点吃力。10月底是尼泊尔徒步的旺季,之前翻垭口的伙伴踏过的雪早已融化结成亮冰非常光滑,因为没带冰爪所以这段走起来尤其吃力,要非常小心翼翼。建议去的朋友带一副简易冰爪,能节约不少体力。 第二天一早遇到的野生岩羊

白雪皑皑

走这些路的时候尤其要小心,都是亮冰

我把眼镜弄掉了,当时感觉瞬间就会白内障只想赶快到达目的地
快下山时候遇见的背夫

下山一路和韩国人结伴,韩国姑娘一直说到MUKTINATH要吃牦牛肉排,在山里我都没都没像样吃过一顿肉听说山下有牦牛肉我口水都来了。我们当天下午3点多到了MUKTINATH,这段路程我7小时走完,比韩国人少用4小时,建议走ACT的朋友这一天还是早上4点左右出发比较好,因为路程长海拔高,时间充裕一点有备无患。 MUKTINATH


这位法国老爷子是骑山地自行车环线,不能骑的地方就扛着

到了muktinath以后大部分人都选择坐jeep离开,因为act环线已经过大半,后半段风景无奇,灰尘也很大。 旅游小贴示:千万不要在尼泊尔理发,你会绝望,我在博卡拉理了一次和狗啃的一样所以到了besi sahar迫不及待的又理了一次,这一次我绝望了一怒之下给剃光了,还别说我剃光头还有点那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