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成长日记十——葵花宝典之“如何与外国友人愉快地玩转回民街”(八)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这,将是本部宝典的终篇。
小吃吃完了,化觉巷也逛完了,回民街就算结束了吗?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此行确实结束了,罢特,万一有的小伙伴不肯善罢甘休(be willing to let go)怎么办?这篇,将再为您掰扯点儿补充内容。
不论是从靠近鼓楼的化觉巷正门牌坊进入,还是从回民街中段西羊市的后门进入souvenir street, 走差不多相等的距离,就会看到一座青瓦灰墙的寺庙,这就是西安有名的大清真寺(Great Mosque)之一,称作“化觉巷清真大寺”,与“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如果你的小伙伴对此有兴趣,你也可以带着ta,怀着对穆斯林的崇敬之心,进去逛一逛。
(其实本宫还对回族女孩子的头巾面纱挺感兴趣的啊,可是大清真寺门口的店主得知我不是回族,说“不卖”……就没有然后了……)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是西安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The biggest, oldest and best preserved mosque),也是排的上号的世界级伊斯兰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the first year of Tianbao period during Emperor Xuanzong's reign, which is the year of 742 A.D.)。After hundreds of years preservation and repair, it still exists around the city center.
因为多年来的修葺和保护,清真大寺的建筑融合了中西风格,别具特色,也因此而著称于世。现存的清真大寺属于明清建筑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 belongs to China's Ming and Qing dynasty, usually featuring in relatively smaller short bracket sets and roof, long beams and delicate decorations,对于我们这种业余人士来看哈,明清风格的建筑最容易区分的应该就是斗拱比例会小一点,房檐出檐深度减小,并且更多有彩绘图案),有四进院落(four yard)。
第一进院落主要看点是四件圆形灯架(lamp holder),据说是庆祝伊斯兰教里的“盖得尔夜(阿拉伯语LaylatalQadr的音译)”意为“大赦之夜(The Night of General Pardon/ The Night of Amnesty)”。这一天晚上,天使和精灵都会降临人间(angles and spirits will come down to the world),人们做一件善功(meritorious works)将可以得到千月善功的报偿(rewards),也因此被称作“高贵之夜(Noble Night)”。
第二进院落的看点是树立于正中的石牌坊(dolmen)。宋代回族大书法家(calligrapher)米芾(fu 二声)手书“道法参天地(Law of doctrine comes of the nature)”。
第三进院落有一个大殿,敕修殿,1522~1566年时是该寺的正门,也是这座寺院最古老的一座殿(the oldest hall of this mosque【可不敢看到寺院就叫temple啊!】),里面有“月碑(Calendar Tablet)”,供回族民众计算斋月日期(The date of Ramadan)。
最主要的看点是院中央的“省心楼”(Salah hall)。
第四进院落有三座亭子(pavilion),中心亭顶为六角攒尖(pyramidal roof)似凤头(the head of phoenix),两册三角形亭子似凤翅(the wings of phoenix),因此叫做“凤凰亭(Phoenix pavilion)”。
据说当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沿线的安息等国(Parthia)尤其精于东西贸易。到了唐朝,彼时的中国不但繁荣而且开放。从西域来的胡商们大都落脚在这附近。他们在这里定居(settle down)、繁衍(reproduce)、学习(study)、做官(become an official),从而形成了回族聚居区。而与回民街平行的“大学习巷(Great Learning Street)”,据说就是供当年从西域来的人学习语言、文化、制度的地方。
如果你们逛了这么长时间依然精神倍儿棒,从大学习巷出来再往西走个200米,就是西安城隍庙(Temple of City God)。始建于明朝,后世皆有修葺,但民国时因一场大火而烧毁,后又重建,直到今天。
好啦~到这里,根据游览路线编写的八章“宝典”就结束了,不知各位修炼得如何呢?
说实在的,我一直秉承“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输出”,因为只有大量输入才负担得起输出。为了写这部宝典,我也学习了不少知识。
但是,下一部该写什么,我还没有想好。各位有什么建议吗?
这,将是本部宝典的终篇。
小吃吃完了,化觉巷也逛完了,回民街就算结束了吗?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此行确实结束了,罢特,万一有的小伙伴不肯善罢甘休(be willing to let go)怎么办?这篇,将再为您掰扯点儿补充内容。
![]() |
不论是从靠近鼓楼的化觉巷正门牌坊进入,还是从回民街中段西羊市的后门进入souvenir street, 走差不多相等的距离,就会看到一座青瓦灰墙的寺庙,这就是西安有名的大清真寺(Great Mosque)之一,称作“化觉巷清真大寺”,与“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如果你的小伙伴对此有兴趣,你也可以带着ta,怀着对穆斯林的崇敬之心,进去逛一逛。
(其实本宫还对回族女孩子的头巾面纱挺感兴趣的啊,可是大清真寺门口的店主得知我不是回族,说“不卖”……就没有然后了……)
![]() |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是西安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The biggest, oldest and best preserved mosque),也是排的上号的世界级伊斯兰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the first year of Tianbao period during Emperor Xuanzong's reign, which is the year of 742 A.D.)。After hundreds of years preservation and repair, it still exists around the city center.
因为多年来的修葺和保护,清真大寺的建筑融合了中西风格,别具特色,也因此而著称于世。现存的清真大寺属于明清建筑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 belongs to China's Ming and Qing dynasty, usually featuring in relatively smaller short bracket sets and roof, long beams and delicate decorations,对于我们这种业余人士来看哈,明清风格的建筑最容易区分的应该就是斗拱比例会小一点,房檐出檐深度减小,并且更多有彩绘图案),有四进院落(four yard)。
第一进院落主要看点是四件圆形灯架(lamp holder),据说是庆祝伊斯兰教里的“盖得尔夜(阿拉伯语LaylatalQadr的音译)”意为“大赦之夜(The Night of General Pardon/ The Night of Amnesty)”。这一天晚上,天使和精灵都会降临人间(angles and spirits will come down to the world),人们做一件善功(meritorious works)将可以得到千月善功的报偿(rewards),也因此被称作“高贵之夜(Noble Night)”。
![]() |
第二进院落的看点是树立于正中的石牌坊(dolmen)。宋代回族大书法家(calligrapher)米芾(fu 二声)手书“道法参天地(Law of doctrine comes of the nature)”。
第三进院落有一个大殿,敕修殿,1522~1566年时是该寺的正门,也是这座寺院最古老的一座殿(the oldest hall of this mosque【可不敢看到寺院就叫temple啊!】),里面有“月碑(Calendar Tablet)”,供回族民众计算斋月日期(The date of Ramadan)。
![]() |
最主要的看点是院中央的“省心楼”(Salah hall)。
![]() |
第四进院落有三座亭子(pavilion),中心亭顶为六角攒尖(pyramidal roof)似凤头(the head of phoenix),两册三角形亭子似凤翅(the wings of phoenix),因此叫做“凤凰亭(Phoenix pavilion)”。
![]() |
据说当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沿线的安息等国(Parthia)尤其精于东西贸易。到了唐朝,彼时的中国不但繁荣而且开放。从西域来的胡商们大都落脚在这附近。他们在这里定居(settle down)、繁衍(reproduce)、学习(study)、做官(become an official),从而形成了回族聚居区。而与回民街平行的“大学习巷(Great Learning Street)”,据说就是供当年从西域来的人学习语言、文化、制度的地方。
![]() |
如果你们逛了这么长时间依然精神倍儿棒,从大学习巷出来再往西走个200米,就是西安城隍庙(Temple of City God)。始建于明朝,后世皆有修葺,但民国时因一场大火而烧毁,后又重建,直到今天。
好啦~到这里,根据游览路线编写的八章“宝典”就结束了,不知各位修炼得如何呢?
说实在的,我一直秉承“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输出”,因为只有大量输入才负担得起输出。为了写这部宝典,我也学习了不少知识。
但是,下一部该写什么,我还没有想好。各位有什么建议吗?
© 本文版权归 小谦谦Jessic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