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他捧红了50多个美食美食界网红,最会吃和最会做的美食大咖都来找他
![]() |
最会吃的人和最会做吃的人
文 | 四两
“老板,记得加点辣。”
若干年前的杭城街头,有一家小夫妻经营的炒粉摊,曾经无数次在深夜拯救我无处安放的胃。2个人,摆一摊卖家乡手艺,一晚可炒上300锅,喂饱了无数像我一样在加班到深夜的年轻人。
那个时候并没有审视过自己对这些食物的感觉,只觉得“味道还不错,挺实惠的”。直到最近有一天凌晨离开公司,踏出办公室的那个瞬间,竟意外想念那过分辣的炒粉干。
然后,一个念头闪过——“这么好吃的粉干,如果那个时候他已经创办了开始众筹,你会他们加入吗?”
![]() |
我叫徐建军,开始众筹的创始人,曾经是一个媒体人。
26岁,我成为杭州一家综合性日报的副主编。29岁,我创办《行报》,尽管碰到过很多问题,后来,它成为了杭州市场零售量第一的周刊。
然后呢,然后我有段时间陷入了虚无。每天期待的就是能有远方的朋友来杭州,能和我聊聊天。除了在办公室“混吃等死”之外,我总觉得还可以再做些什么。
所以闭眼一探身,又一次,把自己扔进了创业的大潮之中。
4个人,2个月,研究解构了3000个案例,我们将国外众筹网站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才有了自己对众筹的定义:众筹可以发展成超级大的、基于兴趣的有社区属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简单来说,众筹就是,臭味相投的朋友一起干一件彼此认可的事情。
![]() |
我在中国美宿风格大奖颁奖盛典,和民宿主人们在一起
而在国内,现状是众筹往往集中在营销环节,有点像电视购物的PS版,关注的都是资金充裕、已经完全成形的产品。
但这不是现实。现实是,留学生在海外土豆炸鸡吃到吐,被一罐大洋彼岸爸爸寄来的瑶柱酱拯救了留学生活,而想要让更多人尝一尝这个味道。可他没有钱。
那个时候,在国内是没有众筹平台愿意去曝光这样的项目的。一个能让人从味蕾开始感觉到幸福的点子,也就流产了。
![]() |
一罐90后小鲜肉的瑶柱鲜椒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不是玩笑。
而我们想做的,就是去解决“骨感”的部分。我们觉得这才是“开始之始”及真正的需求所在。“否则就做成了预售或团购、倾销,一点意思也没有。”
一直觉得味觉是种很奇妙的存在,能直达人心。在开始众筹,餐饮美食类项目,也屡屡成为爆款。
![]() |
蒸年青:这么傲娇的餐厅,只有真年青才懂
后来,我们又遇见了蒋政文。
他和作家张嘉佳的友谊始于十几年前的西祠胡同,潦倒失恋的日子,他们同居、同床,“开一家全国最好的龙虾店”是当年两个文艺青年吹过的牛皮。
十五年后,卷福小龙虾上线,核心是友情。卷起来的小龙虾才是好虾,所以,小龙虾是弯的。从网上售出第一盒小龙虾,到全国10城同时开店,好像只要吃货们在一起,没有什么不可能。
![]() |
![]() |
卷福小龙虾杭州店效果图
接着,就是越来越多的故事。罗丹的无二火锅店、90后们的轻食餐厅、上海外滩玩味“视觉”的概念餐厅、从意大利远道而来的冰淇淋店......
![]() |
![]() |
中古厨房:最有老味道的厨房,就是这一家
![]() |
DNA Cafe:被甲方毙掉的方案,却成了外滩上的网红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美食的新浪潮已经来临。
突然间我这个不太关注吃的大叔,就成了朋友圈的美食“砖”家。圈子里有深耕美食行业多年的大咖,也有想要入门却迟迟寻不到方向的后来者。
于是我想办一场有关美食的风尚大会。互联网美食行业的从业者、正在转型中的传统美食大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从业者......我会把美食圈最活跃有趣的那批人都邀请到现场,请大家来聊聊,互联网时代吃饭这件大事。
![]() |
CinCinFresco:这个冰激凌,击败了LV包包他是餐饮界的老炮儿,1998年创办外婆家。店店排队,餐餐排队,全杭州没谁不知道那句“外婆叫你吃饭啦”。听说最近,Uncle吴给员工们提出:“餐饮已经到了第二个阶段,匠心才是机会,匠人才是未来,这个时代需要“匠心”精神。”
![]() |
![]() |
全国首家无餐具餐厅“SEAHOOD水货”,中国最萌烤肉餐厅“小猪猪”,铁板上跳动着美味佳肴的“57℃湘”……这些风靡全国的特色餐厅,全部出自于她和她的团队之手。
![]() |
![]() |
他是最具敏锐洞察力的文艺青年,从文艺青年到职业经理人,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老兵,在互联网上卖出第一只小龙虾,又在全国10城同时开店。文艺青年吃起东西来,也是很厉害的。
![]() |
![]() |
在素食界,他创立的“枣子树”和“大蔬无界”,因独树一帜的素食理念被广为知晓。他认为核心就是“真实”,素食是餐饮,是艺术,也是健康生活。
![]() |
![]() |
他是中国烹饪大师,是国家高级评委,是2015年法国“LA LISTE”评选全球前100名的餐厅当家。
他说:“厨师的功夫,初时在于刀功、技巧、火候,而后渐渐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追求的则是食材背后的内涵、文化与故事。”
![]() |
![]() |
江湖上人称沈爷的沈宏非,将是此次分享之夜的特邀嘉宾。
他长期混迹于食、色两界,可能是当今中国最重量级的大吃货——所谓“重量级”:他是央视《舌尖上的中国》顾问,1998年在《南方周末》开设专栏“写食主义”以来,一吃不可收拾。
后来又玩出“沈爷的宝贝”,在互联网上分享稀罕物。
![]() |
![]() |
我们还请来牛文怡。他是资深传媒人,主要关注领域为新媒体与都市生活方式。曾任TimeOut中文版总编辑、下厨房副总裁,创办餐饮界权威评选“TimeOut餐厅大赏”。2015年创立跨境电商蜜惠全日淘。
![]() |
- The End -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有故事的朋友,或者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请联系我们,让你登上《三斤》。
编辑#提供线索#+文章内容,发送至nongjia15@126.com,并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文章一旦被采用,我们将免费为您发布曝光,同时可以签约成为我们的专业辑稿人。
![]() |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g3MDczNA==&mid=2651880909&idx=1&sn=c4086b5157e4d5746acdf938f0cf0d18#rd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