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今天看到李宗盛的一个访谈帖
想起来我6年前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最担心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天,我会不会变成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如果我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了,那我做什么是为了什么呢?
这样的疑问围绕了我五六年,一直到今年我才有非常的笃定,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成为自己不喜欢的人了。我完全可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很多人以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指做一种不需要负责任,很轻松,很享受的事情,是类似休闲娱乐。
但是现代人把喜欢的事情等同于休闲娱乐实际是被现代体系的主流意识所挟持了,把人生区分为两极,一极是工作,另一极是休闲娱乐。这两者并不是都出于自愿,对很多人来讲工作意味着一种被迫的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一类事情,而休闲娱乐也不是他们所真正喜欢的,只是被现代机器制造出来的跟劳累被迫工作相匹配的一种安慰剂。英文中娱乐消遣用一个词,叫做recreation,也就是再生产,是用于让不喜欢工作的人恢复体力恢复能量再投入生产的一种方式,无非是给齿轮上润滑油罢了。并且让人转移注意力,让人无力去反思。工作日拼命工作,周末去看这个商业社会创造的购物,饮食,电影等休闲娱乐活动,这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环,让人连反思的余地都没有。
所以对他们来讲,两边的生活都不是他们所喜欢的。两边其实都是一种被挟持,人在这种体系里沦为了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并没有属于人的尊严的自主的选择。
但仍然在这个世界里会有人跳出这个环,做出关于一个人自主的选择,我们可以称这个为天命,天职,使命,呼召之类,去追随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人的生活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没有工作和娱乐的区分,他们在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快乐享受,他们的工作就是他们的娱乐,他们的娱乐就是他们的工作,这二者融为一体,融为属于这个人本身不可剥夺的东西。
我再看我今年的工作,其实我以前都是一个非常软弱被人欺负也闷不吭声的人,那其实并不是懦弱,只是我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我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时常有一种对于生活的绝望,这大概是两三年的情况。这两年慢慢开始生出勇气,特别是今年,因为遇到一件事情,最开始只是出于本能的反应,要去维护我看重的东西,我看重的人,于是生出勇气去做一些事情,很多的事情是和现有环境的抗争。在这个抗争的过程中,我越发明白为什么要活,就是要活成我喜欢的样子,做我喜欢的事情,过我喜欢的日子,和我爱的人在一起。看上去是在对抗一些看似非常艰难的对自己毫无收益的事情,会遇到让自己非常愤怒的事情,硬碰硬的仿佛只会受伤吃亏,可是心里却非常的笃定,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并且知道这个世界绝对不是那些人定义的那个样子,我相信这个世界是由某种更高正义的秩序在维持,我循着心里正确的方向去走,绝对不会撞得遍体鳞伤,绝对不会被这个世界所辜负。因为如果我这样做,却被这个世界辜负,那只能说明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值得活。
但是我们明明看到很多人,譬如哈维尔,崔卫平,今天看到的李宗盛,我们看到的这一切都在像我们显示这个世界高贵的真相。
刚说到做喜欢的事情,有一个非常好的姐姐对我说很心疼我现在这样的状态,明明是以卵击石,只会让自己吃亏,为什么还要去硬碰硬?我写这篇也是在回答你。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是说一种轻松,休闲,不需要负责任,只是享受的事情,我现在做的事情很艰难,让自己愤怒受委屈,但是我知道我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做成这件事情就是我所期待的,我所喜欢的,我心甘情愿为之抗争的。
我前几天在看吴思《潜规则》,里面谈到明朝官场种种层层加赋税,论到一个人头上,虽然不多,勉强也能承受,所以很少有人为了三五钱去抗争,因为抗争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这是在动每一层的利益,官官相护,书里举例说了很多抗争的例子,一千个人之中只会有一两个人反抗成功,大多家破人亡,人财尽失。但是依然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人挺身而出。
我并不是什么要伟大的有气节的人,我仅仅是因为心中相信的东西,愿意按照我心里所相信的,真实的活着。这就是我所喜欢的事情,它很难,但是我喜欢,我愿意去做。
想起来我6年前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最担心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天,我会不会变成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如果我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了,那我做什么是为了什么呢?
这样的疑问围绕了我五六年,一直到今年我才有非常的笃定,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成为自己不喜欢的人了。我完全可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很多人以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指做一种不需要负责任,很轻松,很享受的事情,是类似休闲娱乐。
但是现代人把喜欢的事情等同于休闲娱乐实际是被现代体系的主流意识所挟持了,把人生区分为两极,一极是工作,另一极是休闲娱乐。这两者并不是都出于自愿,对很多人来讲工作意味着一种被迫的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一类事情,而休闲娱乐也不是他们所真正喜欢的,只是被现代机器制造出来的跟劳累被迫工作相匹配的一种安慰剂。英文中娱乐消遣用一个词,叫做recreation,也就是再生产,是用于让不喜欢工作的人恢复体力恢复能量再投入生产的一种方式,无非是给齿轮上润滑油罢了。并且让人转移注意力,让人无力去反思。工作日拼命工作,周末去看这个商业社会创造的购物,饮食,电影等休闲娱乐活动,这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环,让人连反思的余地都没有。
所以对他们来讲,两边的生活都不是他们所喜欢的。两边其实都是一种被挟持,人在这种体系里沦为了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并没有属于人的尊严的自主的选择。
但仍然在这个世界里会有人跳出这个环,做出关于一个人自主的选择,我们可以称这个为天命,天职,使命,呼召之类,去追随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人的生活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没有工作和娱乐的区分,他们在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快乐享受,他们的工作就是他们的娱乐,他们的娱乐就是他们的工作,这二者融为一体,融为属于这个人本身不可剥夺的东西。
我再看我今年的工作,其实我以前都是一个非常软弱被人欺负也闷不吭声的人,那其实并不是懦弱,只是我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我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时常有一种对于生活的绝望,这大概是两三年的情况。这两年慢慢开始生出勇气,特别是今年,因为遇到一件事情,最开始只是出于本能的反应,要去维护我看重的东西,我看重的人,于是生出勇气去做一些事情,很多的事情是和现有环境的抗争。在这个抗争的过程中,我越发明白为什么要活,就是要活成我喜欢的样子,做我喜欢的事情,过我喜欢的日子,和我爱的人在一起。看上去是在对抗一些看似非常艰难的对自己毫无收益的事情,会遇到让自己非常愤怒的事情,硬碰硬的仿佛只会受伤吃亏,可是心里却非常的笃定,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并且知道这个世界绝对不是那些人定义的那个样子,我相信这个世界是由某种更高正义的秩序在维持,我循着心里正确的方向去走,绝对不会撞得遍体鳞伤,绝对不会被这个世界所辜负。因为如果我这样做,却被这个世界辜负,那只能说明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值得活。
但是我们明明看到很多人,譬如哈维尔,崔卫平,今天看到的李宗盛,我们看到的这一切都在像我们显示这个世界高贵的真相。
刚说到做喜欢的事情,有一个非常好的姐姐对我说很心疼我现在这样的状态,明明是以卵击石,只会让自己吃亏,为什么还要去硬碰硬?我写这篇也是在回答你。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是说一种轻松,休闲,不需要负责任,只是享受的事情,我现在做的事情很艰难,让自己愤怒受委屈,但是我知道我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做成这件事情就是我所期待的,我所喜欢的,我心甘情愿为之抗争的。
我前几天在看吴思《潜规则》,里面谈到明朝官场种种层层加赋税,论到一个人头上,虽然不多,勉强也能承受,所以很少有人为了三五钱去抗争,因为抗争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这是在动每一层的利益,官官相护,书里举例说了很多抗争的例子,一千个人之中只会有一两个人反抗成功,大多家破人亡,人财尽失。但是依然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人挺身而出。
我并不是什么要伟大的有气节的人,我仅仅是因为心中相信的东西,愿意按照我心里所相信的,真实的活着。这就是我所喜欢的事情,它很难,但是我喜欢,我愿意去做。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闲来撸猫曼回家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和s梳理了我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人生的4个十年 (5人喜欢)
- 梦:白菜馅水饺and韭菜馅水饺 (3人喜欢)
- 对照记:双喵镇的2025 VS 双喵镇的2017 (2人喜欢)
- 双喵镇的前世:我为什么要做双喵镇? (6人喜欢)
- 小飞人四重意义上的跳跃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