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子宫引发的混战,个人选择,我的暧昧
其实我一直是那种站不好队的暧昧类型。并不信某一家神明,但是也不是正经的无神论者。受不了川普完全是因为觉得他这个人很讨厌,倒也无法argue说希拉里哪里更好,或者自己有什么明确的政治观点。即便是说到中国美国经济发展生活优劣种种,我也总是落到一个bottom line上:都是个人选择,有什么可争的呢?
对我来说,一个自己的人生已经足够复杂,够一个人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应付,如果能有一些事业上的发展,能做一些创造性的东西出来,就很难得。如果在此之上,还能养好一两个孩子,哪怕是一两只宠物,一两盆花花草草,都算是额外的不易。哪里还有可能去管大局、经济、体制、教义,去操心别人的人生,更何况是很大一群别人的人生呢?
所以最近看到争论女权还是女性主义的话题,我第一个疑问是:女性地位提高不提高你也管,你是妇联的么?
好吧,其实我对这个话题还是挺有兴趣的,主要是问题提的比较科幻:如果有一天实现了人造子宫,女性地位是否会提高。作为一个科幻粉,我对这种设问引发的技术、伦理、社会、心理问题挺好奇--对,作为一个对现实世界一摊手不准备操心的人,我对想象出来的未来世界一直充满了这种不靠谱的好奇心。
有一个引发了无数非议的回帖者说的一段话,让我如鲠在喉。他(基本上这么)说:女性地位当然会下降!想象你有一种特殊技能是你的core compentency,你老板突然搞来一个机器人把这个事儿给办了,你说你在公司的地位会不会下降?!反对他的很多人骂他是直男癌,说他将女人当生育工具,两脚羊,等等等等。但是这位也很不服,说,你们不要天真了,绝大多数女性就是靠生育生存的,比如西部闭塞地区的女性,深造读书机会几乎为零,就是嫁人了事,等等等等。
我倒没有想骂死他的欲望。他说的未必全错。仔细想想,问题在于“起始逻辑”。一个只有你能做的特殊技能,并不衡等于你的core compentency。比如我可能是全公司唯一一个会中文读写的人,但是这并不一定是我在公司的立身之本,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side feature而已。只有当你的起始逻辑是“女性的生育能力就是她们唯一或最大的能力”,这样才能对应“在公司里你的特殊技能被取代于是地位下降”。而如果起始逻辑是“女性的生育能力(我会中文读写)是很多能力之一,甚至在全力专注这一件事的时候会影响其他能力正常发挥”,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我因为会中文所以每天被老板要求翻译资料而无法去专心做设计,那么当老板买来一个中文翻译机器人的时候,我就应该是被解放出来终于可以在本行上大显身手了,从而地位有上升的可能。而反之,如果我的中文能力是我唯一的最大的能力(core compentency),那中文翻译机器人就会对我的地位造成巨大的威胁。或者,如果老板买了一个可以做设计的机器人来取代我的core competency,那么我也别混了--还好咱的工种很难让机器人、远程印度老兄、新毕业的小朋友做。
所以,这位认定的起始逻辑,是基于他眼中的“现实”即很多女性除了生育别无所长或者乏善可陈。这也许是事实,也许不是。很多反对他的人也是受不了他逻辑中的这种根本论调:凭什么说男性有其他的各种能力,女性就只能有生育这一个?或者说,女性总是被物化为、被看作是只有这一个能力,或这才是她们最大的一个能力?他的反驳则是:现实就是如此,是男权社会造成的,但是就是如此!
但是我倒觉得,这没有什么可吵的。或者说,从宏观上吵这个,并没有什么裨益。具体到一个女性,她是否具有为人妻、母之外的其他本事、爱好、特长、价值,以及她对自己的认知上是否存在这些方面的衡量和追求,这是因人而异的特别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女性因为出身、地域、传统、教育等,根本不具备去考虑这些的可能,这当然是悲剧,是值得去改善的社会问题。当女性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被洗脑、也是确实是除了做童养媳、祈祷嫁个好人家别无出路的时候,何来地位可言?还用等人造子宫来捅上最后一刀么?但是也不乏另外一些女性,是自己选择去将某些事排在另外一些事之上的,即便生活在现代社会,有优渥的经济条件、受教育的机会、发展事业或爱好的可能。虽然后者数量上应该比前者少,但是我自己因为所处环境和社会,所见到的更多的是后者。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些女性没有觉醒,因为她们受到的女权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的教育不够啊!我却觉得:人家可能活得很好啊,具体到个人,谁又能说多读了多少书的人就比多生了几个娃的人幸福、稳定、自我满足感更强呢?作为一个女性,是不是遵循成千上万辈女性的“传统”,以及生物本能,该结婚结婚该生娃生娃,来得更容易、更顺畅、更优化人生呢?
好几年前听过一个big history的长篇讲座,讲到农业社会的初期,是因为部落里的女性不小心掉落了种子,而无心开启了女性地位大幅下降的历史进程。这位教授的理论和逻辑我记得很清楚,他说:游猎部落期间,因为无法保证稳定的食物来源,女性靠母乳喂养婴幼儿时间很长,而哺乳期的荷尔蒙使再次怀孕机会大幅降低。进入农业社会之后,食物来源稳定,将女性从长期哺乳中解放出来,却造成了她们不断的怀孕、生子、怀孕、生子,过多的子女出生后需要母亲的照料,于是降低了女性的生产力,从而降低了女性在部族社会中的地位。
生和育-》降低生产力 -》降低社会地位,这个逻辑看似很简单。但是,经过千万年的社会演变,人类成功地把一切简单的逻辑变得复杂起来。“母以子贵”就不用说了吧?多少我认识的姑娘因为怀孕不畅被婆家骂“不会下蛋的鸡”--对,都是2000年之后的事儿,都发生在中国大城市,不要太吃惊哦。即便在2010年后的美国东岸,我依然有认识对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这件事耿耿于怀的纯美国夫妇(丈夫大学毕业,事业成功,中高产经济水平),我也不知道是否应该、能够去“同情”这家的妻子,因为她显然对我至今没有生娃这事儿充满了不解和质疑。
有一回几家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某人家五岁的小姑娘为我们表演数数,one, two, three, four, six seven eight...数了几次都错了,但是稚嫩的小嗓音惹得我们哈哈大笑,纷纷鼓励她。她爸爸疼爱地搂着她说:it's ok, she is a girl。 我当时一惊,事后还感慨,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用“因为你是女孩,所以不用如何如何”来说过我。如果有什么“因为你的女孩”的话,也只能是“所以你要更努力”,以及青春期的时候“所以你言谈举止穿衣要注意”等等。我记得我对骆总说:我很庆幸我的父母、老师,都没有给我加一个这样的框框,我从来不觉得作为女性我就应该更弱、傻、笨,这样我才得以发挥最大的潜能啊。
但是,时隔几年回头再看,我却发现我的想法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想,也许那位疼爱女儿的爸爸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是:因为你是女孩,你是女人,你有另外的“超能力”,比如美貌,比如母性,比如生育能力,你可以更专注于这些只有你才有的东西,而不必在其他事上过于争强哦。这种观念和教育,将会跟随这个小姑娘今后的十几年甚至整个人生。我发现自己无法判断说这样就一定是错的:至少,在人造子宫被发明、推广之前,这样长大的女性还不会失去自己的core compentency,所谓“立身之本”。运用自己的特殊才能有什么错呢?拥有子宫和特殊荷尔蒙的女性,在体力、脑力等方面去跟男性正面比拼是否得不偿失?我运用自己的头脑、创造力来换取工资、事业、地位,就比人家高一等么,就一定更快乐么?
答案是“真不一定”。这些对别人的、对整体的判断,都是无谓的。至于在自己身上,自然要有基于自身的判断和选择,这对我来说才有意义。
好几年前有一个讨论说,穆斯林妇女戴头纱的太落后是对女性的不尊重等等,有穆斯林妇女就说了:女性有不戴头纱的自由不错,我应该也可以有选择因为任何原因而戴头纱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自由”,而是社会、观念、舆论、文化上的自由。路上见到一个戴头纱的穆斯林妇女,没有必要去判断她被压迫、很可怜、不开明,因为人家也可能是自己乐意的,跟你乐意戴墨镜从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有些女权主义者可以说,戴头纱本身来自于男本位的霸权主义,把女性当作财产,不允许别的男人看到自己女人的身体和脸,所以要打倒。但是其实我们也可以说穿高跟鞋也是为了屁股翘,小腿肌肉绷紧,显得“性感”。你可以说我性感给我自己高兴,但是“性感”的本质是sexual attraction,还是“取悦男性”啊,这样说起来大家都别过日子了,男女都有各种互相取悦的行为,即便是习惯、风俗上约定俗成的已经忘记本初含义的。
换言之,我整篇想说的是这个:所谓女权也好,所谓原来讨论过的歧视也好,线应该划在哪呢?我不同意那种“因为你是某性别/某种族/某性向的人,所以如何如何”的论调。“因为你是女的,所以生育是你的core compentency”和“因为你是中国人所以翻译中英文文件是你唯一能做的事”这样的一概而论一样可笑。但是,是不是有女性确实选择将生育当作自己的core compentency呢?有啊。她们有有错么?未必。难道中国人选择做翻译有错么?唯一有问题的是“中国人必须都只能做翻译”和“女人都只能生育来安身立命”这种无稽之谈。所以关键在于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的选择。如果有女性愿意选择更弱、傻、笨,但是美、柔、善,也是她们的选择。有错的是不给女孩子别的选择供参考,不允许女性自由选择其他的可能:穿男装,不生育,读理工科,参军,做拳击手。有错的是,用各种方式告诉她们:别天真了,你是女的,你只能这样。我同样不接受的是:因为你是女的,所以你必须要抗争,要反对男权,要摆脱生育枷锁。因为我所反对的,并不是那个“如何如何”,而是“因为你是xx(之一),所以要如何如何”的奇葩句式。
同时,我也知道,我是那些幸运的少数人之一,没有出生在偏远落后重男轻女的地区或时代,我从小有各种自由平等与男同学一样的机会。虽然这种平等最终并不是“等同”,我也不求等同。和很多没有这样的环境、机遇的女性相比,我的角度不免脱离(她们的)现实。而与一些强大的女权/性主义者相比,我的态度不免太过暧昧中庸,缺乏社会责任感。可是,我也只能忠于自己此时此地的想法和立场,而已。
另外,我还想借机吐槽一下,歧视什么的,我自己经历过的和目睹过的,最严重的那些其实都来自自己的族群:女性对女性的歧视,华人对华人的歧视。那些比来自男人,来自白人的,更冷酷,更难以区别,也伤害更深。
对我来说,一个自己的人生已经足够复杂,够一个人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应付,如果能有一些事业上的发展,能做一些创造性的东西出来,就很难得。如果在此之上,还能养好一两个孩子,哪怕是一两只宠物,一两盆花花草草,都算是额外的不易。哪里还有可能去管大局、经济、体制、教义,去操心别人的人生,更何况是很大一群别人的人生呢?
所以最近看到争论女权还是女性主义的话题,我第一个疑问是:女性地位提高不提高你也管,你是妇联的么?
好吧,其实我对这个话题还是挺有兴趣的,主要是问题提的比较科幻:如果有一天实现了人造子宫,女性地位是否会提高。作为一个科幻粉,我对这种设问引发的技术、伦理、社会、心理问题挺好奇--对,作为一个对现实世界一摊手不准备操心的人,我对想象出来的未来世界一直充满了这种不靠谱的好奇心。
有一个引发了无数非议的回帖者说的一段话,让我如鲠在喉。他(基本上这么)说:女性地位当然会下降!想象你有一种特殊技能是你的core compentency,你老板突然搞来一个机器人把这个事儿给办了,你说你在公司的地位会不会下降?!反对他的很多人骂他是直男癌,说他将女人当生育工具,两脚羊,等等等等。但是这位也很不服,说,你们不要天真了,绝大多数女性就是靠生育生存的,比如西部闭塞地区的女性,深造读书机会几乎为零,就是嫁人了事,等等等等。
我倒没有想骂死他的欲望。他说的未必全错。仔细想想,问题在于“起始逻辑”。一个只有你能做的特殊技能,并不衡等于你的core compentency。比如我可能是全公司唯一一个会中文读写的人,但是这并不一定是我在公司的立身之本,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side feature而已。只有当你的起始逻辑是“女性的生育能力就是她们唯一或最大的能力”,这样才能对应“在公司里你的特殊技能被取代于是地位下降”。而如果起始逻辑是“女性的生育能力(我会中文读写)是很多能力之一,甚至在全力专注这一件事的时候会影响其他能力正常发挥”,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我因为会中文所以每天被老板要求翻译资料而无法去专心做设计,那么当老板买来一个中文翻译机器人的时候,我就应该是被解放出来终于可以在本行上大显身手了,从而地位有上升的可能。而反之,如果我的中文能力是我唯一的最大的能力(core compentency),那中文翻译机器人就会对我的地位造成巨大的威胁。或者,如果老板买了一个可以做设计的机器人来取代我的core competency,那么我也别混了--还好咱的工种很难让机器人、远程印度老兄、新毕业的小朋友做。
所以,这位认定的起始逻辑,是基于他眼中的“现实”即很多女性除了生育别无所长或者乏善可陈。这也许是事实,也许不是。很多反对他的人也是受不了他逻辑中的这种根本论调:凭什么说男性有其他的各种能力,女性就只能有生育这一个?或者说,女性总是被物化为、被看作是只有这一个能力,或这才是她们最大的一个能力?他的反驳则是:现实就是如此,是男权社会造成的,但是就是如此!
但是我倒觉得,这没有什么可吵的。或者说,从宏观上吵这个,并没有什么裨益。具体到一个女性,她是否具有为人妻、母之外的其他本事、爱好、特长、价值,以及她对自己的认知上是否存在这些方面的衡量和追求,这是因人而异的特别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女性因为出身、地域、传统、教育等,根本不具备去考虑这些的可能,这当然是悲剧,是值得去改善的社会问题。当女性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被洗脑、也是确实是除了做童养媳、祈祷嫁个好人家别无出路的时候,何来地位可言?还用等人造子宫来捅上最后一刀么?但是也不乏另外一些女性,是自己选择去将某些事排在另外一些事之上的,即便生活在现代社会,有优渥的经济条件、受教育的机会、发展事业或爱好的可能。虽然后者数量上应该比前者少,但是我自己因为所处环境和社会,所见到的更多的是后者。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些女性没有觉醒,因为她们受到的女权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的教育不够啊!我却觉得:人家可能活得很好啊,具体到个人,谁又能说多读了多少书的人就比多生了几个娃的人幸福、稳定、自我满足感更强呢?作为一个女性,是不是遵循成千上万辈女性的“传统”,以及生物本能,该结婚结婚该生娃生娃,来得更容易、更顺畅、更优化人生呢?
好几年前听过一个big history的长篇讲座,讲到农业社会的初期,是因为部落里的女性不小心掉落了种子,而无心开启了女性地位大幅下降的历史进程。这位教授的理论和逻辑我记得很清楚,他说:游猎部落期间,因为无法保证稳定的食物来源,女性靠母乳喂养婴幼儿时间很长,而哺乳期的荷尔蒙使再次怀孕机会大幅降低。进入农业社会之后,食物来源稳定,将女性从长期哺乳中解放出来,却造成了她们不断的怀孕、生子、怀孕、生子,过多的子女出生后需要母亲的照料,于是降低了女性的生产力,从而降低了女性在部族社会中的地位。
生和育-》降低生产力 -》降低社会地位,这个逻辑看似很简单。但是,经过千万年的社会演变,人类成功地把一切简单的逻辑变得复杂起来。“母以子贵”就不用说了吧?多少我认识的姑娘因为怀孕不畅被婆家骂“不会下蛋的鸡”--对,都是2000年之后的事儿,都发生在中国大城市,不要太吃惊哦。即便在2010年后的美国东岸,我依然有认识对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这件事耿耿于怀的纯美国夫妇(丈夫大学毕业,事业成功,中高产经济水平),我也不知道是否应该、能够去“同情”这家的妻子,因为她显然对我至今没有生娃这事儿充满了不解和质疑。
有一回几家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某人家五岁的小姑娘为我们表演数数,one, two, three, four, six seven eight...数了几次都错了,但是稚嫩的小嗓音惹得我们哈哈大笑,纷纷鼓励她。她爸爸疼爱地搂着她说:it's ok, she is a girl。 我当时一惊,事后还感慨,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用“因为你是女孩,所以不用如何如何”来说过我。如果有什么“因为你的女孩”的话,也只能是“所以你要更努力”,以及青春期的时候“所以你言谈举止穿衣要注意”等等。我记得我对骆总说:我很庆幸我的父母、老师,都没有给我加一个这样的框框,我从来不觉得作为女性我就应该更弱、傻、笨,这样我才得以发挥最大的潜能啊。
但是,时隔几年回头再看,我却发现我的想法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想,也许那位疼爱女儿的爸爸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是:因为你是女孩,你是女人,你有另外的“超能力”,比如美貌,比如母性,比如生育能力,你可以更专注于这些只有你才有的东西,而不必在其他事上过于争强哦。这种观念和教育,将会跟随这个小姑娘今后的十几年甚至整个人生。我发现自己无法判断说这样就一定是错的:至少,在人造子宫被发明、推广之前,这样长大的女性还不会失去自己的core compentency,所谓“立身之本”。运用自己的特殊才能有什么错呢?拥有子宫和特殊荷尔蒙的女性,在体力、脑力等方面去跟男性正面比拼是否得不偿失?我运用自己的头脑、创造力来换取工资、事业、地位,就比人家高一等么,就一定更快乐么?
答案是“真不一定”。这些对别人的、对整体的判断,都是无谓的。至于在自己身上,自然要有基于自身的判断和选择,这对我来说才有意义。
好几年前有一个讨论说,穆斯林妇女戴头纱的太落后是对女性的不尊重等等,有穆斯林妇女就说了:女性有不戴头纱的自由不错,我应该也可以有选择因为任何原因而戴头纱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自由”,而是社会、观念、舆论、文化上的自由。路上见到一个戴头纱的穆斯林妇女,没有必要去判断她被压迫、很可怜、不开明,因为人家也可能是自己乐意的,跟你乐意戴墨镜从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有些女权主义者可以说,戴头纱本身来自于男本位的霸权主义,把女性当作财产,不允许别的男人看到自己女人的身体和脸,所以要打倒。但是其实我们也可以说穿高跟鞋也是为了屁股翘,小腿肌肉绷紧,显得“性感”。你可以说我性感给我自己高兴,但是“性感”的本质是sexual attraction,还是“取悦男性”啊,这样说起来大家都别过日子了,男女都有各种互相取悦的行为,即便是习惯、风俗上约定俗成的已经忘记本初含义的。
换言之,我整篇想说的是这个:所谓女权也好,所谓原来讨论过的歧视也好,线应该划在哪呢?我不同意那种“因为你是某性别/某种族/某性向的人,所以如何如何”的论调。“因为你是女的,所以生育是你的core compentency”和“因为你是中国人所以翻译中英文文件是你唯一能做的事”这样的一概而论一样可笑。但是,是不是有女性确实选择将生育当作自己的core compentency呢?有啊。她们有有错么?未必。难道中国人选择做翻译有错么?唯一有问题的是“中国人必须都只能做翻译”和“女人都只能生育来安身立命”这种无稽之谈。所以关键在于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的选择。如果有女性愿意选择更弱、傻、笨,但是美、柔、善,也是她们的选择。有错的是不给女孩子别的选择供参考,不允许女性自由选择其他的可能:穿男装,不生育,读理工科,参军,做拳击手。有错的是,用各种方式告诉她们:别天真了,你是女的,你只能这样。我同样不接受的是:因为你是女的,所以你必须要抗争,要反对男权,要摆脱生育枷锁。因为我所反对的,并不是那个“如何如何”,而是“因为你是xx(之一),所以要如何如何”的奇葩句式。
同时,我也知道,我是那些幸运的少数人之一,没有出生在偏远落后重男轻女的地区或时代,我从小有各种自由平等与男同学一样的机会。虽然这种平等最终并不是“等同”,我也不求等同。和很多没有这样的环境、机遇的女性相比,我的角度不免脱离(她们的)现实。而与一些强大的女权/性主义者相比,我的态度不免太过暧昧中庸,缺乏社会责任感。可是,我也只能忠于自己此时此地的想法和立场,而已。
另外,我还想借机吐槽一下,歧视什么的,我自己经历过的和目睹过的,最严重的那些其实都来自自己的族群:女性对女性的歧视,华人对华人的歧视。那些比来自男人,来自白人的,更冷酷,更难以区别,也伤害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