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录》之“外空,内空,内外空”
【问:“法无别法,如何是法?”师云:“外空①,内空②,内外空③。”】
(1)译文:
有学僧问:“佛法没有其它别的法,什么是佛法呢?”
赵州禅师说:“外空,内空,内外空。”
(2)注释:
①外空:十八空之一,即外法空,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外处中,无我、我所及色等之法。以凡夫为欲所染,观所著色,以为净,求其净相,犹如我身,净相不可得,故说外空。
②内空:十八空之一,即内法空,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处中,无我、我所,及无眼等之法。以六内处中充满三十六种不净,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说内空。
③内外空:十八空之一,即总内六根、外六境内外十二入中,无我、我所及内外法。俱观内外,我身不净,外亦如是,外身不净,我亦如是,同等无异,皆不可得净,故说内外空。
(3)类解
1)《五灯会元》卷四“严阳善信尊者”:曰:“如何是法?”师曰:“地动也。”
2)《五灯会元》卷六“云盖志元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藏里是。”
3)《五灯会元》卷七“瑞岩师彦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石牛儿。”
4)《五灯会元》卷十二“万寿法诠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黄泥弹子。”
5)《五灯会元》卷十五“林溪竟脱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三家村里。”
6)《五灯会元》卷十五“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7)《五灯会元》卷十五“白马辩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风来树动。”
8)《五灯会元》卷十五“兴阳逊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暑往寒来。”
9)《五灯会元》卷十五“雪峰象敦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唐人译不出。”
10)《五灯会元》卷十九“五祖法演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大赦不放。”
11)《五灯会元》卷二十“道场明辩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贫做富装裹。”
12)《五灯会元》卷二十“东林道颜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1)译文:
有学僧问:“佛法没有其它别的法,什么是佛法呢?”
赵州禅师说:“外空,内空,内外空。”
(2)注释:
①外空:十八空之一,即外法空,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外处中,无我、我所及色等之法。以凡夫为欲所染,观所著色,以为净,求其净相,犹如我身,净相不可得,故说外空。
②内空:十八空之一,即内法空,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处中,无我、我所,及无眼等之法。以六内处中充满三十六种不净,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说内空。
③内外空:十八空之一,即总内六根、外六境内外十二入中,无我、我所及内外法。俱观内外,我身不净,外亦如是,外身不净,我亦如是,同等无异,皆不可得净,故说内外空。
(3)类解
1)《五灯会元》卷四“严阳善信尊者”:曰:“如何是法?”师曰:“地动也。”
2)《五灯会元》卷六“云盖志元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藏里是。”
3)《五灯会元》卷七“瑞岩师彦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石牛儿。”
4)《五灯会元》卷十二“万寿法诠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黄泥弹子。”
5)《五灯会元》卷十五“林溪竟脱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三家村里。”
6)《五灯会元》卷十五“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7)《五灯会元》卷十五“白马辩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风来树动。”
8)《五灯会元》卷十五“兴阳逊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暑往寒来。”
9)《五灯会元》卷十五“雪峰象敦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唐人译不出。”
10)《五灯会元》卷十九“五祖法演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大赦不放。”
11)《五灯会元》卷二十“道场明辩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贫做富装裹。”
12)《五灯会元》卷二十“东林道颜禅师”:曰:“如何是法?”师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