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
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部联合发表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中度污染以上占2.6%,以重金属污染为主,其中镉的点位超标率为7%(需要指出的是,该调查的取样方式为每64平方公里取一个样) 。2011年环保部出台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指出重金属污染的区域性,其中内蒙古、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14个省区被列为重点治理省区(原文中未指出,新闻报道中提到)。然而详细的土壤污染分布图迄今未公布。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李剑超老师团队检索了近十年发表的关于我国土壤六种重金属污染(镉Cd, 铅Pb, 锌Zn, 砷As, 铜Cu, 铬Cr)的2450篇论文,选取其中850篇论文的数据,整理分析后,绘成重金属污染分布图,并提供了重点污染区域的详细分布。该工作发表于2016年6月发表在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上。作者选择的浓度限值分别为镉 - 1mg/Kg,铅- 80mg/Kg,锌 - 300mg/Kg,砷 - 45mg/Kg,铜 - 200mg/Kg, 铬 - 350mg/Kg,大致相当于GB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超过以上浓度视为超标点位(OLS)。以下是这六种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图。

上图为镉污染分布图,点位超标率23.9%,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以贵州、湖南(岳阳、益阳、长沙、湘潭及株洲)、广西(河池、柳州)、广东、福建(三明)最为严重,其中贵州、湖南为新闻报道重灾区。辽东半岛、山东、天津等地亦较为严重。图B为取样点分布图,其实差不多可以画一条黑河-腾冲线了。由于作者的数据来源是已发表论文,且数据的选择更多的是根据可靠性而不是代表性,这必然带来很大的限制。所以本文更准确的描述其实应该是我国黑河-腾冲线东南部分的重金属污染分布。当然,西北部分缺乏关注,本身就说明其重金属污染程度很低。

上图为铅污染分布图,点位超标率17.8%,大城市中上海和广州极为严重,贵州 (赫章)和福建(三明)因采矿的原因亦较为严重。

上图中A、B、C、D分别为锌、砷、铜、铬污染分布图,没有镉、铅污染分布得那么广泛,其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1.1%、5.2%、5.1%、1.9%。锌污染较严重的是贵州、湖南(吉首)、福建(三明、南平)以及河南(新乡)。土壤中砷污染主要来源于地下水污染,较严重地区是天津、山东(济南)和安徽(铜陵)。铜污染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尤以广州最为集中,另河北保定出现铜污染最高值(超标165倍)。镉污染程度较低,最高值出现在福建福州。 总的来说,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分布在矿业区(包括采矿和矿加工)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及河南的点位超标率最高,贵州、湖南、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污染程度较重,部分地区同时存在多种重金属污染。至于文中统计的各种重金属的点位超标率远高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布的数据(分别为镉7.0%,铅1.5%,锌0.9%,砷2.7%, 铜2.1%,铬1.1%)的原因,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1. 该文数据来源是其他已发表的论文,更具偏见性,因为科研项目立项的动机就是,该区域可能存在污染;2. 上文提到调查点位几乎都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分,西北部分污染程度很可能非常低,故全国的点位超标率相对于该文的数据来说可以大致看作被稀释一倍;3. 其他原因。 *最后要声明的是,本文内容主要来自最近发表的一篇综述, Duan Q., Lee J., Liu Y., Chen H., Hu H., (2016)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urface Soil Samples in China: A Graphical Review. 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 Jun 24. 其数据来源是其他已发表的论文(详见附件),经该文作者收集整理并绘成分布图,非普查数据,非国家机密,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所以,希望不会被查水表。。。 *真料在附件: 1. 调查点位的详细信息,包括经纬度和污染物浓度 2. Reference *原文是本人发表在知乎的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21526321,此处为备份。 *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