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e and After_街道笔记160709
我们的街道如此重要。
最近的新闻中,窄道路,密路网,小地块的规划似乎已经被提上日程。确实,在经历了几十年大马路,N车道的现代化幻想后,我们似乎发现,这样的城市活起来并不舒服。江南小镇,古城中心也火了很久了,就算嘴上没吼,人们的身体还是那么诚实的急着去感受宜人的尺度和完成自己的田园想象。
今天搬一些图,来自于NACTO的城市改进设计探索,可能对我们有些帮助。
其实其中的几种方式我们的一个项目已经在使用,官员们也开始乐于见到这种更加人性化的道路设计。所以我觉得还是有积极效应的。
1 市内单行道:
市内单向双车道,两边是停车位。新的设计引入了自行车道和公交专用线。同时为了解决原有的斑马线过长的问题,新设计增加了中岛,同时调整了路口的缘石线设计。显然,这样的设计主导思想是扩大自行车和公交系统的空间。同时行人的空间放到了比车行道路更重要的位置。行人的安全感增加,当然,这是以压缩私人轿车的空间为代价的。但这也是现在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颇受欢迎的导向。
2 市内双行道:
新设计以减少了两条车行道的代价,增加了两条自行车道,以及路中间的绿化带,同时,和上面的案例一样,调整了人行道处缘石线的设计,使斑马线更短,同时增加了绿化带保护。提升了行人的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上图中增加了停车带室外餐饮空间的设计。这样的路边餐饮将部分停车带转化为人行道的部分,实际上是扩大了人行道的面积,同时也对路边餐厅或者轻餐饮带来更大的活力。技术上,通过敷设架空地板的方式,并不影响路面排水。地面材质上野区分了人行道的行人区域。
在国内,这样的地方设置报亭,早餐亭,冰淇淋铺这样的灵活功能,显然会极大的方便路人。人行道空间才能活起来。
3 共享的街道
后街改为人行道倒是常见的,其实,将街道敷设可以行车的人行道地砖的意义在于,结束了原本道路服务于谁都搞不清的尴尬,人行道地砖明白的告诉车辆:“这条道路属于行人,你是借用的,规矩点” 。
不区分车行与人行道路的研究已经很久了,这里倒是有个很好的例子:link
伦敦的司机在走到这段路的时候必须靠自己注意行人,地面的材质铺装已经提醒他们这里是新的”广场“而非道路了。道路原有的缘石线,高差均被取消,实际上把道路和人行道合并,变成一个整体的“广场”。可以说,这是一项大胆的实验。
4交叉路口
当路口斜交的时候会出现很大面积的无用道路面积,用人行道补全这部分空间,将会避免出现行人过街十万八千里的那种消极感觉。同时,户外座椅增加了街道的商业气氛,缩小了街道的尺度感,更加人性化了。
NACTO全名叫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ity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是一个非营利性协会组织,官方网站是:LINK
实际上,对于个人来说,现在在很多项目中都接触到类似的问题。总图的设计一开始就需要更好的关注城市而不是仅仅在红线内玩玩造型什么的。怎样增加行人的安全感,控制车行空间。在很多项目中,特别是地块内有城市道路穿过,或者多个地块同时开发这种情况的时候,业主和城市管理者都给予了建筑师更大的权限来设计红线外的城市人行道,那么怎么处理好与城市道路的边界也是建筑师自己要多想多看的内容了。
最近的新闻中,窄道路,密路网,小地块的规划似乎已经被提上日程。确实,在经历了几十年大马路,N车道的现代化幻想后,我们似乎发现,这样的城市活起来并不舒服。江南小镇,古城中心也火了很久了,就算嘴上没吼,人们的身体还是那么诚实的急着去感受宜人的尺度和完成自己的田园想象。
今天搬一些图,来自于NACTO的城市改进设计探索,可能对我们有些帮助。
其实其中的几种方式我们的一个项目已经在使用,官员们也开始乐于见到这种更加人性化的道路设计。所以我觉得还是有积极效应的。
1 市内单行道:
市内单向双车道,两边是停车位。新的设计引入了自行车道和公交专用线。同时为了解决原有的斑马线过长的问题,新设计增加了中岛,同时调整了路口的缘石线设计。显然,这样的设计主导思想是扩大自行车和公交系统的空间。同时行人的空间放到了比车行道路更重要的位置。行人的安全感增加,当然,这是以压缩私人轿车的空间为代价的。但这也是现在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颇受欢迎的导向。
![]() |
Before |
![]() |
After |
2 市内双行道:
新设计以减少了两条车行道的代价,增加了两条自行车道,以及路中间的绿化带,同时,和上面的案例一样,调整了人行道处缘石线的设计,使斑马线更短,同时增加了绿化带保护。提升了行人的安全感。
![]() |
Before |
![]() |
After |
值得一提的是上图中增加了停车带室外餐饮空间的设计。这样的路边餐饮将部分停车带转化为人行道的部分,实际上是扩大了人行道的面积,同时也对路边餐厅或者轻餐饮带来更大的活力。技术上,通过敷设架空地板的方式,并不影响路面排水。地面材质上野区分了人行道的行人区域。
在国内,这样的地方设置报亭,早餐亭,冰淇淋铺这样的灵活功能,显然会极大的方便路人。人行道空间才能活起来。
![]() |
路边餐饮区 |
![]() |
架空地板 |
![]() |
实例 |
3 共享的街道
后街改为人行道倒是常见的,其实,将街道敷设可以行车的人行道地砖的意义在于,结束了原本道路服务于谁都搞不清的尴尬,人行道地砖明白的告诉车辆:“这条道路属于行人,你是借用的,规矩点” 。
![]() |
Before |
![]() |
After |
不区分车行与人行道路的研究已经很久了,这里倒是有个很好的例子:link
伦敦的司机在走到这段路的时候必须靠自己注意行人,地面的材质铺装已经提醒他们这里是新的”广场“而非道路了。道路原有的缘石线,高差均被取消,实际上把道路和人行道合并,变成一个整体的“广场”。可以说,这是一项大胆的实验。
![]() |
4交叉路口
当路口斜交的时候会出现很大面积的无用道路面积,用人行道补全这部分空间,将会避免出现行人过街十万八千里的那种消极感觉。同时,户外座椅增加了街道的商业气氛,缩小了街道的尺度感,更加人性化了。
![]() |
![]() |
NACTO全名叫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ity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是一个非营利性协会组织,官方网站是:LINK
实际上,对于个人来说,现在在很多项目中都接触到类似的问题。总图的设计一开始就需要更好的关注城市而不是仅仅在红线内玩玩造型什么的。怎样增加行人的安全感,控制车行空间。在很多项目中,特别是地块内有城市道路穿过,或者多个地块同时开发这种情况的时候,业主和城市管理者都给予了建筑师更大的权限来设计红线外的城市人行道,那么怎么处理好与城市道路的边界也是建筑师自己要多想多看的内容了。
-
artlovethough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06 15:07:30
-
洒脱王子125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08 23:51:18
-
元气少女火炎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0-05 01:31:41
-
山核桃炒西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31 17:31:35
-
柯纯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30 09:07:36
-
-景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5 16:11:15
-
Bv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0 14:52:33
-
Y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0 10:12:35
-
Levin Le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0 09:24:53
-
浮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0 09:22:09
-
今天刷题了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0 07:40:16
-
无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0 04:58:07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0 03:13:21
-
科察马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0 02:31:02
-
Ellio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10 01: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