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乱想——读小泉八云《怪谈》随感(六)
六、镜与钟
寺庙要铸铜钟向民间征集铜镜,一个女子响应捐镜后却有些后悔,镜子对她意义非凡。她的执念反应到镜子身上,结果在铸钟的时候镜子怎么也熔不了。怪事传开,人们寻找原因,原来是那个女子的出尔反尔耽搁了铜钟的铸造。女子羞愧难挡投河自杀了。
其实,也是有“正常”的途径能把镜子拿回来的,那就是要向寺庙缴钱赎回来。女子没钱,只好自己神伤。铜镜对她来说,不仅是意义非常,而且可能还是家里最贵重的物品了。自己的东西还需要交钱,也就是说,要么给东西要么给钱,总得一样。这是贪婪的寺庙与和尚在变相敛财(小泉八云在文章中提到,他在一些寺庙中就看到了并没有化成铜钟或铜像的堆积如山的青铜古镜),而且不能不从,在宗教的压力、舆论的压力面前,个体的力量与声音是如此微不足道。像女子这样的故事不会得到同情,镜子的特别没有让它回到主人手里,反而让女子成为众矢之的,变成个人的不幸。
虽然有假托的神明、贪婪的和尚以及自私的群众,但毕竟女子本身并无过错,心有不甘,她在自杀前留下遗书,其言:我死后镜子就自会熔化,以后铸成大钟,若有人能将这钟敲破,我将以幽玄之力赐其大富贵。女子不仅想为自己出口气,而且还看破了人的贪念。
之后镜子果然能化了,大钟铸成,而妄想横财的敲钟者也纷至沓来。寺方不胜其扰,最终将大钟推下了悬崖。
“镜与钟”的传说到此告一段落,但小泉八云的讲述还没结束。他花了一些篇幅来讲解日文中“される”的概念,其有模拟、替代的意思,这在宗教、迷信活动中比较常见。比如,你无力捐建一座庙宇,那你在佛像前方一块鹅卵石,也可代表同样的初心,获得同样的功德;或者你无法读遍佛经,那就用个轱辘来“转经”。还有打小人扎小人之类等等。
小泉八云讲这个概念是要讲述和“镜与钟”传说相关的后续传说。虽然大钟没了,但人们求财之心不死,或许敲破其他东西也会有用。有人敲铜钵获得了馈赠,也有人敲泥钟,结果却很不幸。小泉八云举了两个例子。这些故事也都是讽刺人贪婪,并有劝诫的意味。
寺庙要铸铜钟向民间征集铜镜,一个女子响应捐镜后却有些后悔,镜子对她意义非凡。她的执念反应到镜子身上,结果在铸钟的时候镜子怎么也熔不了。怪事传开,人们寻找原因,原来是那个女子的出尔反尔耽搁了铜钟的铸造。女子羞愧难挡投河自杀了。
其实,也是有“正常”的途径能把镜子拿回来的,那就是要向寺庙缴钱赎回来。女子没钱,只好自己神伤。铜镜对她来说,不仅是意义非常,而且可能还是家里最贵重的物品了。自己的东西还需要交钱,也就是说,要么给东西要么给钱,总得一样。这是贪婪的寺庙与和尚在变相敛财(小泉八云在文章中提到,他在一些寺庙中就看到了并没有化成铜钟或铜像的堆积如山的青铜古镜),而且不能不从,在宗教的压力、舆论的压力面前,个体的力量与声音是如此微不足道。像女子这样的故事不会得到同情,镜子的特别没有让它回到主人手里,反而让女子成为众矢之的,变成个人的不幸。
虽然有假托的神明、贪婪的和尚以及自私的群众,但毕竟女子本身并无过错,心有不甘,她在自杀前留下遗书,其言:我死后镜子就自会熔化,以后铸成大钟,若有人能将这钟敲破,我将以幽玄之力赐其大富贵。女子不仅想为自己出口气,而且还看破了人的贪念。
之后镜子果然能化了,大钟铸成,而妄想横财的敲钟者也纷至沓来。寺方不胜其扰,最终将大钟推下了悬崖。
“镜与钟”的传说到此告一段落,但小泉八云的讲述还没结束。他花了一些篇幅来讲解日文中“される”的概念,其有模拟、替代的意思,这在宗教、迷信活动中比较常见。比如,你无力捐建一座庙宇,那你在佛像前方一块鹅卵石,也可代表同样的初心,获得同样的功德;或者你无法读遍佛经,那就用个轱辘来“转经”。还有打小人扎小人之类等等。
小泉八云讲这个概念是要讲述和“镜与钟”传说相关的后续传说。虽然大钟没了,但人们求财之心不死,或许敲破其他东西也会有用。有人敲铜钵获得了馈赠,也有人敲泥钟,结果却很不幸。小泉八云举了两个例子。这些故事也都是讽刺人贪婪,并有劝诫的意味。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