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
昨天从上海回来,到家后我跟妈妈说起了媛媛,说着说着,我的眼泪就出来了。妈妈说:“她从小我们就带着她,就喜欢她,这么多年,分开了肯定都舍不得……”
媛媛福建人,8个月跟着父母来到浦东机场,现已是名小学生。她刚会叫人时,我让她喊我“阿姨”,她妈却说喊“姐姐”。她爸在报关公司上班。我们两家租的房子很近,她妈经常抱着她去我家坐坐。我总是抱她逗她。
渐渐地媛媛会走路了。夏天每日早晨,他们一家三口会到我屋后的水井洗衣服。那时,我还未起床。她的父母在屋后说话,还有铁皮水桶提水叮叮哐哐的声响。媛媛会跑到我家门口,用脚一直踢门,我起床将门一开就看见她仰起头,眯着眼睛笑眼弯弯地看着我。我抱着她进屋,帮她脱鞋子,抱到床上,她会在床上和我一起玩耍。她妈洗好衣服走时来叫她,她就立刻装做熟睡的样子,闭起眼睛一动不动。她父母史先回家了,我说,媛媛,你妈妈他们走了,她马上睁开眼睛,对我呵呵地笑。
两年后,她爸爸升为公司的主管,手下缺人。他爸跟我爸说,说看我家有没有什么亲戚要找工作?他爸的公司待遇很好,听了这个消息,我父母自然是求之不得,赶紧打电话叫亲戚过来。
那时,我在浦东机场货检科做临时预录入工作。一个月只上半个月的班。我休息时,她几乎天天都在我家呆着,一天三顿饭也在我家吃。吃饭时,要给她准备个碗,很一本正经的样子。菜烧得辣,辣,她也吃,边上给她准备一杯水,吃一口、喝一口,再吃一口再喝一口,很是可爱。久而久之,她竟然成为她家里唯一一个能吃辣的人。 记得某次,她爸妈出去办事,把她放在我家里。虽平时,我都带她,但真要我一整天都带她,我又担心她会哭。结果,那一天她都很乖。不哭不闹,直到她妈回来,她还是跟我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两家人在一起感情很好,平日里有时还会在一起吃吃饭。他们几年才回家过一次年,在上海的这近十年时,每当他们一家要回家过年,他爸就会把家里的钥匙交给我,让我晚上去帮着看看门。春节过后,她们回来,会从福建给我们带些特产。几年后,我们搬远点了,搬家时,媛媛呆呆地站在边上不说话,只看着我们收拾东西。有一天,她妈妈问她,你怎么不到楼下去玩?(媛媛家租的房子在二楼),她可怜巴巴地说,姐姐和妈妈(指我妈)都搬走了,我没地方玩。我听到了,心里觉得酸酸的。
偶尔我和妈妈去菜场买菜,在路上遇见了,她会特别高兴,一下就挣脱她妈妈的手,跑过来拉着我,和我们一起去买菜。遇见她喜欢吃的东西,蛋糕,冰棍都给她买的。媛媛在我家,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自由。不论家里有什么吃的,很随意的吃,随意的玩。这在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这孩子没礼貌,但我们一家人已经习惯了她这样。
媛媛,最爱吃妈妈炸的鸡腿和鸡翅。某日,我喊朋友来家吃饭,妈妈炸了10个鸡腿,她一下子吃了4个,然后就说我吃饱了。朋友问,这是你们亲戚家小孩?我笑,故意说,我也不知道她是谁家的孩子。我简短的说下,朋友说,这孩子真幸福,有你这么个阿姨。她听了在旁边回答,她不是阿姨,她是我大姐姐。
去年年底,我们全家离开了上海,我有一年没见到媛媛了。所以,此次去上海,我很想看看她 。
去她家时,已过七点了。我买了点水果,走到楼下,我看见窗户亮着的。我摸着楼道上了楼敲门。媛媛开的门,她一见是我,惊喜地说,姐姐你从老家回来了!我听到这句,心里竟难过起来。一年没见,她长高了好多。她妈躺在床上看着电视,音量调到静音,我问了问她的学习情况,得知她成绩不错,就是太粗心。长大后她,变得害羞起来,话少了只是低着头笑。我翻看她的作业本,得知她还有作业没写,我就要起身要走,我怕耽误她写作业。她听我要走,并不吭声,只是伸出双手紧紧拉着我的手。
我摸摸她的头发,问:“媛媛,你不想姐姐走?”她点头。
我说:“我在这,你作业没写完怎么办?”
她看看我,开口说了我去后的第一句话:“明早五点半起来,我早晨写。”
我听她这样说,就问:“那你平时早晨几点起来?”
“六点半,”她回答。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她为了能和我多呆会儿,竟愿意牺牲写作业的时间。
见她这样说,我就说:“那姐姐再坐一会儿”。我难过地把脸贴在她的脸上,挨了又挨,她看看我,一双手还是紧紧握着我的手,语气低沉地说:“姐姐,我好长时间都没看到你了,你再坐会儿,你一走我又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你?”
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差点要出来了。她妈妈也说:“你再坐会儿吧。”
我说:“媛媛,姐姐把手机号码给你,以后想姐姐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她点点头。
我说媛媛,你要好好读书,记得姐姐跟你说的话。她点头,小鸡吃米似的。她幽幽地说:“姐姐,你要在这就好了,你就可以经常来教我了。(在她眼里,好像觉得我什么都会,但我深知我其实,很多地方是真的辅导不了她。)我爸妈她们不懂的。”我用手摸着她的脸,说:“媛媛,正因为爸爸妈妈她们不懂,所以,你上课更要好好的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上就要向老师提出来。爸爸在这里上班,要是请家教辅导你,要花许多钱。所以,咱好好学习,就不用多花多余的钱了。”她点点头。
快到九点了,我起身要走,我跟她母女道了别,就关上门。我刚摸着楼道的墙壁准备下楼,她在身后叫我,只见她拿出她妈妈的手机跟着出来,说,姐姐,我送你。
楼道里很暗,她拿着手机照明送我下楼。我们走到大门口,我抱她一下,她的个子已到我胸口的位置了,我又挨挨她的脸,我说:“媛媛,你知道吗?姐姐很想你的,明早我很早就要去浦西办事,今晚其实蛮晚了,但我还是想来看看你。乖,回去,早点睡觉,姐姐有空给你写信,你好好读书。她握着我的手,点点头,声音很轻,说:“姐姐再见!”我站在那里,看着她上楼时手里的手机微弱的亮光一闪一闪,我的眼泪汹涌的下来了。
从她那回妹妹家的路上,我的眼泪不曾停止。我常常觉得岁月流逝的太快,好像几年前,她才蹒跚学步,会走路。我下班路过她家门前的小路时,她总趴在阳台的围杆上,大叫“姐姐下班了……姐姐,”然后就会跟她妈妈吵着下楼。我们都是从四面八方为了讨生活,来到上海,萍水相逢遇在一起,我们之间,无任何血缘关系,我们不是亲人,可在心里却把对方视如亲人。惜别时,互相不舍;分开时,心存挂念。
我始终认为,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是有感情的。我们家与媛媛就是这样。即使,我们离开了上海,但从没忘记过她。人活着,需要真情,特别是当我们在异乡飘泊时,那些真情和关爱,能给予彼此温暖。在这个世上,如果太阳能够给人带来温暖,那么我相信,爱是比太阳还要温暖的光辉。
媛媛福建人,8个月跟着父母来到浦东机场,现已是名小学生。她刚会叫人时,我让她喊我“阿姨”,她妈却说喊“姐姐”。她爸在报关公司上班。我们两家租的房子很近,她妈经常抱着她去我家坐坐。我总是抱她逗她。
渐渐地媛媛会走路了。夏天每日早晨,他们一家三口会到我屋后的水井洗衣服。那时,我还未起床。她的父母在屋后说话,还有铁皮水桶提水叮叮哐哐的声响。媛媛会跑到我家门口,用脚一直踢门,我起床将门一开就看见她仰起头,眯着眼睛笑眼弯弯地看着我。我抱着她进屋,帮她脱鞋子,抱到床上,她会在床上和我一起玩耍。她妈洗好衣服走时来叫她,她就立刻装做熟睡的样子,闭起眼睛一动不动。她父母史先回家了,我说,媛媛,你妈妈他们走了,她马上睁开眼睛,对我呵呵地笑。
两年后,她爸爸升为公司的主管,手下缺人。他爸跟我爸说,说看我家有没有什么亲戚要找工作?他爸的公司待遇很好,听了这个消息,我父母自然是求之不得,赶紧打电话叫亲戚过来。
那时,我在浦东机场货检科做临时预录入工作。一个月只上半个月的班。我休息时,她几乎天天都在我家呆着,一天三顿饭也在我家吃。吃饭时,要给她准备个碗,很一本正经的样子。菜烧得辣,辣,她也吃,边上给她准备一杯水,吃一口、喝一口,再吃一口再喝一口,很是可爱。久而久之,她竟然成为她家里唯一一个能吃辣的人。 记得某次,她爸妈出去办事,把她放在我家里。虽平时,我都带她,但真要我一整天都带她,我又担心她会哭。结果,那一天她都很乖。不哭不闹,直到她妈回来,她还是跟我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两家人在一起感情很好,平日里有时还会在一起吃吃饭。他们几年才回家过一次年,在上海的这近十年时,每当他们一家要回家过年,他爸就会把家里的钥匙交给我,让我晚上去帮着看看门。春节过后,她们回来,会从福建给我们带些特产。几年后,我们搬远点了,搬家时,媛媛呆呆地站在边上不说话,只看着我们收拾东西。有一天,她妈妈问她,你怎么不到楼下去玩?(媛媛家租的房子在二楼),她可怜巴巴地说,姐姐和妈妈(指我妈)都搬走了,我没地方玩。我听到了,心里觉得酸酸的。
偶尔我和妈妈去菜场买菜,在路上遇见了,她会特别高兴,一下就挣脱她妈妈的手,跑过来拉着我,和我们一起去买菜。遇见她喜欢吃的东西,蛋糕,冰棍都给她买的。媛媛在我家,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自由。不论家里有什么吃的,很随意的吃,随意的玩。这在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这孩子没礼貌,但我们一家人已经习惯了她这样。
媛媛,最爱吃妈妈炸的鸡腿和鸡翅。某日,我喊朋友来家吃饭,妈妈炸了10个鸡腿,她一下子吃了4个,然后就说我吃饱了。朋友问,这是你们亲戚家小孩?我笑,故意说,我也不知道她是谁家的孩子。我简短的说下,朋友说,这孩子真幸福,有你这么个阿姨。她听了在旁边回答,她不是阿姨,她是我大姐姐。
去年年底,我们全家离开了上海,我有一年没见到媛媛了。所以,此次去上海,我很想看看她 。
去她家时,已过七点了。我买了点水果,走到楼下,我看见窗户亮着的。我摸着楼道上了楼敲门。媛媛开的门,她一见是我,惊喜地说,姐姐你从老家回来了!我听到这句,心里竟难过起来。一年没见,她长高了好多。她妈躺在床上看着电视,音量调到静音,我问了问她的学习情况,得知她成绩不错,就是太粗心。长大后她,变得害羞起来,话少了只是低着头笑。我翻看她的作业本,得知她还有作业没写,我就要起身要走,我怕耽误她写作业。她听我要走,并不吭声,只是伸出双手紧紧拉着我的手。
我摸摸她的头发,问:“媛媛,你不想姐姐走?”她点头。
我说:“我在这,你作业没写完怎么办?”
她看看我,开口说了我去后的第一句话:“明早五点半起来,我早晨写。”
我听她这样说,就问:“那你平时早晨几点起来?”
“六点半,”她回答。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她为了能和我多呆会儿,竟愿意牺牲写作业的时间。
见她这样说,我就说:“那姐姐再坐一会儿”。我难过地把脸贴在她的脸上,挨了又挨,她看看我,一双手还是紧紧握着我的手,语气低沉地说:“姐姐,我好长时间都没看到你了,你再坐会儿,你一走我又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你?”
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差点要出来了。她妈妈也说:“你再坐会儿吧。”
我说:“媛媛,姐姐把手机号码给你,以后想姐姐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她点点头。
我说媛媛,你要好好读书,记得姐姐跟你说的话。她点头,小鸡吃米似的。她幽幽地说:“姐姐,你要在这就好了,你就可以经常来教我了。(在她眼里,好像觉得我什么都会,但我深知我其实,很多地方是真的辅导不了她。)我爸妈她们不懂的。”我用手摸着她的脸,说:“媛媛,正因为爸爸妈妈她们不懂,所以,你上课更要好好的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上就要向老师提出来。爸爸在这里上班,要是请家教辅导你,要花许多钱。所以,咱好好学习,就不用多花多余的钱了。”她点点头。
快到九点了,我起身要走,我跟她母女道了别,就关上门。我刚摸着楼道的墙壁准备下楼,她在身后叫我,只见她拿出她妈妈的手机跟着出来,说,姐姐,我送你。
楼道里很暗,她拿着手机照明送我下楼。我们走到大门口,我抱她一下,她的个子已到我胸口的位置了,我又挨挨她的脸,我说:“媛媛,你知道吗?姐姐很想你的,明早我很早就要去浦西办事,今晚其实蛮晚了,但我还是想来看看你。乖,回去,早点睡觉,姐姐有空给你写信,你好好读书。她握着我的手,点点头,声音很轻,说:“姐姐再见!”我站在那里,看着她上楼时手里的手机微弱的亮光一闪一闪,我的眼泪汹涌的下来了。
从她那回妹妹家的路上,我的眼泪不曾停止。我常常觉得岁月流逝的太快,好像几年前,她才蹒跚学步,会走路。我下班路过她家门前的小路时,她总趴在阳台的围杆上,大叫“姐姐下班了……姐姐,”然后就会跟她妈妈吵着下楼。我们都是从四面八方为了讨生活,来到上海,萍水相逢遇在一起,我们之间,无任何血缘关系,我们不是亲人,可在心里却把对方视如亲人。惜别时,互相不舍;分开时,心存挂念。
我始终认为,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是有感情的。我们家与媛媛就是这样。即使,我们离开了上海,但从没忘记过她。人活着,需要真情,特别是当我们在异乡飘泊时,那些真情和关爱,能给予彼此温暖。在这个世上,如果太阳能够给人带来温暖,那么我相信,爱是比太阳还要温暖的光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